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老王》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老王的不幸。
2. 体会“我”和老王的善良,领会“我”的平等观念。
3.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学会以善良体察善良、回报善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关爱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心。
教学难点:领悟“我”平等观念。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了解老王的不幸,把握“我”和老王的善良。
【教学过程】一、学生展示:课前三分钟演讲。
二、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读课后的词语。强调:伛 攥 惶恐 滞笨 塌败 荒僻 骷髅
(2)学生交流交流对极“左”思潮的了解。(课前收集“右派与极“左”思潮”)
三、导入:请同学们注意看文中的这副脸部特写,你从这张脸上读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饱经沧桑、吃尽人间疾苦、凄凉、痛苦等。
(过渡)同学们的回答是多种多样的,联想是丰富的,那么作者写的是这些内容吗?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课文。
四、整体感知 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2、通过预习你能从文章哪一句话看出杨绛对老王的感情?(文章的最后一句话)
3、文中 “幸运的人”指的是谁,“不幸者”指的是谁?
三、精读课文(一)认识不幸
“不幸者”老王的生活境况怎样?请同学们浏览课文1-4段,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完成下列表格,了解老王的不幸。
学生讨论交流。
姓 名
性 别
职 业
身体状况
家庭情况
居住条件
教师小结:老王是生活中的不幸者。生活窘迫,孤苦伶仃,居住条件很差,眼睛又不好。当时的社会对他不够关心。
(过渡)但就是这样一个不幸者,需要别人关心的人,却在自己最艰难的时候,心里想的却是去帮助别人。
(二)寻找美德:跳读课文1-16段,分别找出体现老王善良和我及家人善良的事件,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来。
(1)老王的善良:第一件事:送冰 (冰大价等,费用减半)
第二件事:送钱先生去医院(不要钱,拿了钱不放心)
第三件事:改装三轮(乘客不会掉落)
第四件事:送鸡蛋、香油 (不要钱,送我们)
(2)杨绛及家人的善良:(1)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
(2)送老王大瓶鱼肝油。(3)老王再客气作者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
(4)关心老王的生计 (5)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也给了钱。
(6)担心老王摔倒,对没请他坐下喝茶感到抱歉,心里不安。
五、作业布置 《课堂内外》1——5题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