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学内容 第六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第二课时:竖式与试商
教学目标
1.在操作中建立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表征形式与其他表征形式的联系。
2.在比较中理解除法竖式。
教学重点
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 主题图、PPT课件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学生活动,运用旧知解决问题
(一)呈现题目,明确题意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问题:1. 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2. “13根小棒”指的是什么?
3.“每4根分一组”什么意思?
问题:结果怎样呢?自己动手试一试。
提示:可以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
(二)交流想法,解决问题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问题:结果怎样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研讨竖式,理解各部分含义
(一)尝试书写,交流想法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尝试:摆、圈、列除法算式的办法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你们知道吗,除法也可以写成竖式,想一想摆、圈、写算式
问题:你是怎样写的?说一说你的想法。
三、研讨竖式,理解各部分含义
预设:
(一)尝试书写,交流想法
(二)指导书写,建立联系
过渡:这位同学的写法,就是我们通用的竖式写法,
你知道应该怎样写出来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三)指导书写,建立联系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13÷4=3(组)……1(根)
除法也可以写成竖式:
(四)独立书写,及时巩固
如果有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竖式怎么写?
问题:1. 竖式怎么写呢?请你自己写一写。
2. 小组互相学习,看看写得怎么样。
3. 这个竖式中的每个数什么意思?
交流想法,体会试商方法
问题:我们应该从哪儿开始思考呢?
回顾例题,整理所学内容(例3)
问题:今天我们主要研究了哪些问题?
六、课堂总结,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板书设计 竖式与试商
课后反思
通过拓展练习,让同学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拓展知识,锻炼思维,让小朋友们觉得数学很有趣,很深奥,有很多秘密可以探寻,就象在果园,跳一跳能摘到很多果子,甚至是最好最难得的果子。因此,为了使同学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我还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注意联系同学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理解表内除法竖式的含义,来沟通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关系,在具体情境中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同时加强同学观察、猜想、想像、操作等活动,让同学在“做数学”中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知道具体情境中的“余数表示什么?”,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在教学中比较注重为同学搭建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平台,从表内除法竖式的引入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的算理,都布置了符合逻辑的活动和考虑空间,通过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同学能主动参与、独立考虑。 本节课我觉得节奏过快、内容过多,没有给同学巩固与消化的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