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设计铁二处学校 陈广丽教学目标:1知道和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能用它解释一些生活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2通过动手操作、小组验证,体验探索三角形边的关系的过程,培养猜测意识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3经历探究、发现、验证“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过程,体验合作学习和数学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实验与探究。教学难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究过程。教具准备:课件 、小棒学具准备:三边关系试验报告单 每组若干小棒教学过程: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认识了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由三条线首尾相连围成的封闭图形。其实关于三角形的知识还有很
2、多,我们继续往下看。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准备了小棒,你们能动手围一个个独立的三角形吗?二、动手操作,发现问题师:每次从4根蓝色的小棒中取一根小棒,与绿色和红色小棒搭三角形。想一想可以围成几个三角形?哪组可以围成?哪组不围成?(活动开始) 生:第一组可以围成,第二组也可以围成,第三、四组不能围成。师:哦。谢谢你的回答。为什么有的小棒能围成,有的小棒却不能围成。其实你们刚才用的小棒也是三角形的三条边。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板书课题)。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发现并不是任意给三条线段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的。原因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拿出尺子把刚才的小棒
3、测量一下。并把测量的数据填在记录表中。蓝色小棒长度(厘米)绿色小棒长度(厘米)红色小棒长度(厘米)能否搭成三角形5364363362361. 动手操作,寻找规律(师巡视,并指导)2、交流汇报,探究规律。师: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小组上台展示。师:仔细观察四种结果,有的围不成,而有的却能围成。这是为什么呢?先看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每组小棒的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说说你能发现些什么?同桌讨论一下。能围成三角形的这几组小棒长度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先看不能搭围成三角形的这组情况,谁愿意说说2、3、6这三根小棒为什么不能围成三角形?师:其他同学赞同吗?谁再来说一说。师:我明白了,2厘米的边是不能和3厘米、6厘米的
4、边围成三角形的,因为这两条边之和小于第三条边。(板书2+36)你很会观察。(课件演示)师:再说3、3、6这三根,同学们有些争议,到底它们能不能围成三角形呢?不能,为什么?有谁愿意说一说?生:3+3=6重合了不能师:是这样吗?(课件演示)请看大屏幕。师:真的是这样,通过演示现在明白这个同学的意思了吗?谁愿意再来说一说。师:通过以上的动手操作和探究分析,我们发现了当两边之和小于、等于第三条边时,这3条边是围不成三角形的。师:那么怎样才能围成三角形呢?生:两条边加起来要大于第三边就行了。师(板书):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师:我们来看看能围成三角形的这两组是不是这样的呢。(课件演示)5+36、4+36看起
5、来是这样的。3、师:请看老师这有两个三角形,请你算一算 比一比。然后再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生:无论哪两条边之和都要大于第三边。师:这句话概括说就是: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师: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齐读)三、运用结论,加深理解师:我们已经知道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下面让我们来判断几道题目。师:为什么围不成?你是怎么判断的?师:三角形三边关系与生活中的联系,对角斑马线。四、总结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师:同学们: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平时多观察、多动脑,你一定能成为数学的好朋友。板书设计: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教学反思:1、关注学生亲身经历,引导学生思维发展。这节
6、课的设计主要是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大胆猜测结论,教师适时组织数学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规律,因为每个问题都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是顺应学生思维发展方向的,所以每个学生都想参与研究,并且始终抱着积极的心态来参加数学活动。师生共同探究,大家畅所欲言,我特别注意给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创设发言的机会,确保同学们不仅学到知识,锻炼表达的能力,更能锻炼胆量,是大部分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2、以学生发展为本,适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我们都知道,对教学活动来说,“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鱼,也就是说”“方法”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探究活动环环相扣,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猜想-验
7、证猜想-归纳结论-应用结论的过程,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注入活水。3、练习设计层层深入。评价一节数学课,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看通过练习得到的反馈。为了兼顾全体学生的整体水平,我在练习设计上主要采用了层层深入的原则,现实基础知识的练习,然后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最后是拓展延伸题。每一道题目的呈现方式各不相同,但每一道题 是对本节课的知识的巩固和应用。4、驾驭课堂的能力需要提高。这节课也有很多需要反思的地方,比如:在探索出“两条线段的和小于或者等于第三条线段时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时候,学生立刻就会想到“两条线段的和大于第三条线段时,能围成三角形”。在这个地方我又用了“大胆猜想”转了一个弯子,这是多余的,浪费了3分钟左右的时间。练习题中的“议一议”这是一个有难度的题,不但用到了“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还用到了“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学生说出了一些具体数值后,由于时间关系,我直接把第三根小棒长度的取值范围说出来了”。另外,课堂语言还需要进一步锤炼。总之,通过这节数学课,我对教材的理解更加深刻了,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更加清楚了,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只有课堂中不断磨练自己,才会有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