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小学数学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2).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542769 上传时间:2024-12-1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49.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小学数学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小学数学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 3.学习选用观察、重叠、数面积单位,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重点难点: 1.理解面积的含义,建立正确的常用的面积单位的表象。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 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单位的推导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认真观察,找出面积与边长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概念 1.让学生猜教师身高,师生交流,由此引出长度单位:厘米、米以及分米。 2.激活关于长度单位实际长短的观念:谁来比划一下这些单位有多长。 3.指出:用它们可以测量物体的长度。 4.引入: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和长度单位,今天在这基础上学习新的本领。 二、建立概念 1.得出面积的意义。 (1)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 ①我们的课本都有漂亮的彩色封面,我们的课桌都有平坦光滑的桌面。这些都是物体表面的一部分。用手摸一摸课本封面和课桌面,比一比它们的大小。 ②课桌面和黑板面哪个大? ③课本封面、课桌面和黑板面的大小相差比较大,靠观察就能看出。(板书:观察比较) (2)认识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 出示两组图形(见下图),这些都是平面封闭图形,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由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出重叠比较与数方格比较的方法。(板书:重叠比较,数方格比较) (3)概括面积的意义。 问:物体表面或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什么呢?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板书课题的前半部分:面积) (4)运用“面积”这个术语,叙说比较常见物体大小的结果。 2.认识面积单位。 (1)设疑。 ①出示两个长宽各异的长方形(即课本第71页下面的两个长方形,其实际大小分别是7×2平方厘米和5×3平方厘米),让学生体会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难以比较它们的大小。 ②请学具来帮忙。给出三种学具(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正三角形和直径1厘米的圆)让学生选择。 ③比较三种方式,得出数正方形个数最合理的方法。 解决设疑中提出的问题,通过数正方形个数得出大小之分。 (2)认识统一比较标准的必要性。 ①进一步激疑,出示一个正方形,通过重叠确信它的面积比前面出示的两个长方形大,正方形翻出反面的格子,只有9格,激起疑问。 ②启发学生说出解决方法。 (3)带着问题自学课本。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说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 (4)汇报学习收获,得出三个常用面积单位的规定,并形成常用面积实际大小的观念。 ①各自比一比,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 ②同桌两人互相比划1平方分米的大小。 ③在黑板上贴出一张1平方米的纸,先估计能放下几本练习本?翻出反面(已画好练习本大小的格子),数一数实际能放下几本。 三、巩固概念 1.完成课本第74页“做一做”。 2.完成课本练习十八第1、2题。 3.请你参加图案设计大赛(即课本第75页的数学游戏)。 启发:你能拼摆出更多、更新颖、更有趣的图形吗?展示学生的作品,启迪思路。 学生动手操作(或回家完成)。 四、本课小结(略) 教学反思: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空间形式上经历“从线到面”的一个飞跃、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先前知识是抽象的、陌生的。教学本课后,一些学生对面积的意义、面积的单位有了粗浅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