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闾山教对闽东乡村社会的影响.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54006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闾山教对闽东乡村社会的影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闾山教对闽东乡村社会的影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闾山教对闽东乡村社会的影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摘要:由于闽东特殊的环境,闾山教根深基厚。通过对闽东临水夫人信仰、林公信仰、畲族盘瓠信仰和师公信仰等进行调研,从环境的特殊性出发,明晰其适合闾山教发展的基础;通过对闽东闾山教历史和概况的梳理,提炼其特点;进而探讨闾山教通过众多弘法平台、大量信众和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等组织、锻炼和规范乡村社会秩序进而影响其发展,以佐助对闾山教的研究。关键词:闽东;闾山教;乡村社会闾山教对闽东乡村社会的影响孙绍旭马忠达陈海堤作者简介:孙绍旭,宁德师范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马忠达,宁德师范学院副教授;陈海堤,宁德师范学院讲师;收稿日期:2022-11-27。鉴于闽东(即宁德地区)特殊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闾山教根深基

2、厚。关于闾山教,据对中国知网统计,硕士学位论文6篇:广西3篇、福建2篇、浙江1篇。1期刊30余篇,按研究个案地点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西、广东、台湾等。按研究主题分闾山教与其他宗教和民间神仙信仰等的联系与区别,如与梅山教、儒释道、福建民间神仙信仰、台湾闾山教、过山瑶道教等的关系;个案研究如临水夫人信仰、张五郎信仰、张圣君信仰、马仙信仰、闾山法师(师公)等;闾山教科仪研究如科仪音声、大幡蘸仪、闾山派科仪等,研究者主要如叶明生、刘道超、徐晓望、萧友信、黄建兴、曾宪林等 30 余人次,突出者如叶明生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临水夫人信仰,比较了上元建幡大丑与龙岩师公戏,闾山教与闽越民间信仰、与湖南梅山教异同

3、,汇编建阳市闾山派科仪等。2刘道超探讨桂东南陈靖姑信仰的大幡醮仪的“佛皮、道骨、儒家魂”特征,同时探讨了宗教特色及其价值。3这些无论在田野调研材料的收集、横向比对、个案特点的提炼、分析方法的使用等都给本课题以启示。然而众多研究中对闽东闾山教研究多集中于临水夫人信仰,对闽东地区同属闾山教的林公信仰、盘瓠信仰和师公信仰等研究则较少,因此,缺乏对该区域闾山教影响的准确估量和整体把握。通过调研闽东林公信仰、盘瓠信仰和师公信仰等,参合已有的临水夫人信仰的研究,从闽东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出发,明晰其适合闾山教发展的基础;通过对闽东闾山教历史的梳理,总结特点;进而探讨闾山教对闽东乡村社会的影响等,明晰其对当地社

4、会的特殊意义,以佐助对闾山教的研究。一、闽东闾山教成长的地理环境闾山教是南方古巫与许真君信仰结合的产物。其既汲取道教正一派和茅山派的精华,又吸纳佛教瑜伽教和密教的养分,发展成南方道教的一个重要支派,主要分布于广东、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及台湾等地。闽东闾山教之记载始见于宋代的 海琼白真人语录。4白玉蟾所言之巫法即闽东古田、周宁左近区域的瑜伽法、盘古法和闾山法。作为古老的闽越族居住地之一的闽东,有着其极为适合闾山教成长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一)闽东自然地理环境闽东为福建九个设区市中唯一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政区单元,仿如福建的缩影。传统社会,福建因地理环境之故而相对独立于左近区域,而闽东则是套圈

5、中之套圈,闭塞程度更甚;闽东域内山、海、川、岛地形地貌,更加剧套圈内的闭塞度。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总第145期2023年6月概要如次。第一,山丘。分中山、低山、高丘陵、低丘陵四类,占闽东土地面积的91.2%。5第二,海域。闽东海域面积4.46万余平方公里,其中010米等深线浅海区占2.1%,10100米等深线的占38.21%,100200米(大陆架)等深线外海区占59.69%。6第三,水系。闽东水系多西北一东南走向,独流成河。流域总面积1.19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88.8%。仅交溪和霍童溪两水系的干流及其10条较大的支流,占全区流域总面积的65.5%。7第四

6、,海岛。闽东有群岛6个,岛屿305个,其中较大的岛屿36个。8闽东地形地貌特点。第一,典型的沿海丘陵带。在东南丘陵中,以闽浙交界沿海处海拔最高,闽东即为其组成部分。山体西北面高陡,东南面“开如台阶,层层降低”。形成对中原文化的阻隔屏障,对海洋却象一把“拥抱的圈椅”。9地貌类型以山丘为主,峰崖兀立,切割强烈,地表破碎。因此,区内交通阻滞。10第二,全国最曲折的海岸线。福建的海岸线曲折率为1 5.6,居全国第一。此中闽东岸段(福鼎虎头鼻连江黄岐)曲折率竟达1 11.3。11闽东沿海有港湾178个,12有些却深入内地达3035公里,山丘逼近海岸,海湾倚凭山丘。海的气息虽然浓厚,但多“以海为田”。13

7、第三,“格子状”水系。中国最普遍的水域形态,是树枝状类型。而东南沿海浙、闽二省和粤东地区,溪河多独流入海,形成格子状水系,福建最为典型。闽东则是典型中的典型。境内河流多,“规模”小,自成格局,山岭切割,地形“细碎”。14第四,独特的海陆交接处。在4.46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有岛屿305个。沿海平原较福建其他地区面积小。滩涂分布于沿海岸线一带,占全区总面积的3.3%,地质构成主要为海泥土。总之,闽东处于福建“大圈椅”东北部的“小圈椅”之中,全境多山丘,海岸线最曲折,形成同时受限于山丘和海洋的沿海丘陵带;众多短急的水系使境内“格子状”化,加剧交通闭塞度,而独特的海陆交接处及以“耕海”的生产方式亦限制

8、区域海运发展,为文化多样性如闾山教等预留了充足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亦形成区域独特之人文地理环境,也对闾山教的进一步发展极为有利。(二)闽东人文地理环境传统社会,闽东的人文地理环境,主要体现在建置和宗族文化等方面。闽东建置隶属的特点。15第一,闽东地理单元不完整。福建省外缘基本为武夷山、洞宫山和海洋所环绕,自成一个地理单元;内部按水系划分为五大块,宁德与福州同属闽江下游流域。16目前地形地貌与闽东颇相类的罗源、连江二县,却属于福州市所辖;古田和屏南部分溪河则属于闽江流域;福鼎大部和柘荣一部属温州地层小区等。第二,政区单位和隶属关系比较多变。今日之闽东,唐设长溪、古田二县,属建州之一部,五代增设

9、宁德县,南宋末增设福安县,仍属福州的一部分,因此长时期内不具有政区上的独立性。元代起设福宁州(府),始成为统县政区,但不包括古田、屏南;明代析出寿宁县,清代又划入寿宁县,政区独立性仍不很完整。19341942 年和 19431947年与目前情况最接近,但仍未涵括古田县。17第三,突出的中心地不明晰。现在的闽东,古田县单县建置最早;然而在漫长的古代和近现代,古田与“闽东”中心地并无历史渊源。按常见的但并不准确的说法,霞浦是闽东最早的县治所在地,特别是元朝以降。明代建立之寿宁县,有一段时间辖于闽北地区;清雍正末建县之屏南在一定时间内为南平所辖;福安自民国以来替代霞浦成为“闽东”的中心所在地;20世

10、纪70年代初,行署机关迁到宁德县至今。即目前的“闽东”拼盘,历史以来,不断将左近区域融铸到以“福宁”为中心的板块上。在融铸的漫长过程中,主流文化对区域的控御能力虽不断增强,但也随着区域划入和划出而留下空隙,给文化多元发展留足空间,特别是给闽东闾山教发展创造条件。闽东宗族有如下特色。18第一,区域建置及其发展与宗族成长相伴随。闽东姓氏成长在建置之前,如据 古田县志 载,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刘疆率林溢、林希向化,都督李亚邱遣参军杨楚畹招致谢能等千余户置县。由于频繁变动之归属等造成浓厚的宗族文化底色。即地方一级是受扩大了的家庭或宗族的支配,这在相当程度上是因为传统中国是等级名分结构的主要支柱,

11、而这个结构是遵循着有关宗族关系的经典教义而在起作用的。19第二,区域资源禀赋与强宗大族成长相关联。族田是宗族运行经费主要来源之一。据各县志,闽东部分县的族田占该县田地总额比:古田族田占比最大,为42.46%。占比30%以上的有2县:屏南为32.29%,周宁为30.12%。占比为20%孙绍旭等:闾山教对闽东乡村社会的影响-56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以上的有4县:寿宁为27%;柘荣为26.5%;蕉城区为23.5%;福鼎为24.4%。占比为10%以上的有2县:福安为13.37%;霞浦为16.89%。可见比率之高。正是限于区位和地理等,相较于福建其他地区而言其开发最迟。唐代

12、以来,政府控制力较弱,宗族力量不断成长壮大,且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影响和代行了小社会的发展和管理职能,因此,本区域宗族底色极为浓厚。这在张先清的研究20中亦得到证实。来自不同区域的带着不同信仰的宗族的壮大,也伴随多元信仰的发展。区位和地形地貌等必然会对该地域长时段的生产生活及其活动主体产生深远的影响。传统社会的闽东之于福建的大圈椅中小圈椅特点,加之境内山海川岛兼备,且沿海同时又更多体现内陆农耕文明的延伸。这都为闾山教的发展预留充足的空间。与此同时,众多纵横切割溪流形成相对独立,各具特色的区域,减缓相互之间同化的进程,进而给予不同文化以相对长时段的过渡和融合时间。不断变化的建置既延缓区域统一步伐,

13、也为文化多样性提供条件,山地丘陵和众多河流切割影响交通同时影响管理,于是维护小区域管理中宗族势力填补空白。源于各处的宗族,保持本族特色是更好延续的基础,因此,也促成有利于各种文化保存的环境。而闾山教在闽东的成长正体现出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二、闽东闾山教的厚实基础闽东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闾山教极适合于在此成长。唐宋以来闽东地区的闾山教,至少有三:第一,畲族闾山教。畲族固有的巫术文化属于“闾山教”的巫法范畴。21据 高皇歌 中之内容,盘瓠王为闾山得道者。22(古田)境内畲族蓝姓于唐末迁入。23明清以来大量畲族入迁,盘瓠信仰也随之传播。第二,林公信仰。“神于宋时升化肇迹杉洋,明封忠平大王”。24

14、林公信仰随着明清闽东人口剧增后向山区拓荒,破坏老虎生存环境,进而引发虎患而不断向左近区域传播。25第三,临水夫人信仰。由古田县临水溪流域向四周扩散。“进姑年方十七,哭念同气一系,匍往闾山学法,洞主九郎法师传度驱雷破庙罡法,打破蛇洞救兄,斩蛇为三。”26因此,闾山教在闽东有着极为厚实的基础。闽东闾山教信仰的厚实之处,不仅表现在三大支系信徒之众,弘法平台之多,而且表现在信众的交叠等。为更好把握,现简介三大支系如下:(一)临水夫人信仰临水夫人陈靖姑又名进姑、静姑、四姑、四娘、十四娘。她还有奶娘、娘奶、奶娘妈、夫人妈、大奶夫人、三奶夫人的昵称,并且还有顺懿夫人、慈济夫人、通天圣母、顺天圣母、平天圣母、

15、仙天圣母、太后元君、临水陈太后等封号。27陈靖姑曾赴闾山学法之后又抵江西龙虎山师从张天师。28因其嫁古田而成为古田人。29其生前为百姓做的事主要有降妖除魔、脱胎祈雨等。陈靖姑信仰在民间的发展。首先,信众请封至封号不断升级。如宋淳祐始封“顺懿”、明朝除“夫人”封号外,还上升到“天仙圣母”“太后元君”等;清朝则升至“顺天圣母”“通天圣母”“护国太后元君”等。30其次,临水夫人神班系统的完善。临水夫人神班,规格很高,在中国民间女神系统中最为特殊。神班成员有林九娘、李三娘、江夫人、石夫人、三十六宫婆神、虎马将军、张萧刘连四圣者等。31其三,民间信仰推动民间道教的发展。陈靖姑由于世巫身份和师出闾山,衍变

16、为民间道教闾山派的法主。同时,由于民间信仰与道坛科仪的共同作用,临水宫不仅成为中国南方各地临水夫人信仰的祖殿,同时也成为道教闾山派弘法中心。32(二)林公信仰林公,名林祖亘,俗称“林公大王”。据 林公史记(注:非正规出版物)载,“林公生于云气,养于杉洋。嘉定五年(1212年)到周宁玛坑乡杉洋村,被詹氏兆源公留在家中。”林祖亘主要做了三件造福百姓的事:打虎驱兽、治瘟疫、降白马王。林公成神后,其神迹在左近村庄传播。明成化七年(1471 年),刑部尚书林聪上奏林祖亘事迹。次年,敕封为“杉洋感应林公忠平王”,下诏建忠平王祖殿崇祀。33敕封后,林公神班组建起来,主要如屏南程氏、周宁周氏以及杨、柳大将,还

17、增加了林公生前结义兄弟林祖仲、林祖超、林祖卿、林文珍。明清之际,林公信仰在福宁五邑极为盛行。初步统计,清代宁德、福安县志官方记载林公宫达数十处,而民间分布林公宫则随处可见。林公祖殿一年四季,热闹不已。34(三)盘瓠信仰盘瓠信仰是一种揉合着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的特殊信仰。据记述,盘瓠由龙麒化-572023年6月身为御敌英雄乃至帝王驸马,在封地会稽山繁衍生息,并最终成为“盘、蓝、雷、钟”四姓祖先。35霞浦畲族留存着古老的盘瓠崇拜并加工整理成 盘瓠传说,作为族谱重要内容;溪南牛胶岭 蓝氏宗谱 中的 帝喾高辛皇帝敕赐盘瓠王圣榜 等。而诸如妇女发型、首饰、服装、舞蹈等多是围绕祭祀盘瓠为中心的活动

18、,山羊、乌饭、管粽、横巴粽、黄金糍、三陀冥斋等多是盘瓠崇拜之特殊祭品。畲族盘瓠崇拜,大多秘密进行,从而披上浓厚的宗教式神秘色彩。36据调研,闽东各县市区的畲族盘瓠崇拜与霞浦情况基本相同。除以上所列三大支系外,闽东还有闾山仙师崇拜。如(福安)宋代有“詹、张、陈传法庐山归”,并称为“三仙师”。“邑中诸巫至今多传其术”。37闽东各县的闾山仙师崇拜与福安相类。综之,闽东闾山教特点如下:第一,长时段的自然缓慢发展。唐代以迄,历千余年。鉴于独特地理,闽东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没能真正形成,宗族势力代行部分社会职责等,在减缓外部冲击并形成诸多相对封闭和独立空间,使得闾山教在此能够自然和缓慢发展的同时,也给予适

19、应新变化以充足时间。第二,闽东闾山教三大支系的交叠融合。临水夫人信仰源于古田溪流域,随着移民向闽东迁徙而推进,如彭氏宋时自古田迁往周宁咸村等地,清末民国屏南居民向寿宁流动而带去临水夫人信仰等。南宋末形成于霍童溪流域的林公信仰,清中后期坦洋工夫区域居民向霞浦、福鼎甚至于温州沿海移动而扩散等。闾山教二支系在宁德、福安和霞浦有着一定程度的交叠。畲族自唐代,特别是明末入迁闽东并不断扩散,关于此林校生教授有过较为详尽之研究。38于是入迁的畲族穿插、点缀和弥补于前二支系的空间的同时,出现了闽东闾山三大教支系交叠的局面。再加上零星散布于山地和丘陵的师公庙,闽东闾山教空间布局渐趋饱满。第三,畲汉民族闾山教共同

20、信仰加速民族融合。畲族基于盘瓠信仰的基础接受临水夫人信仰和林公信仰,特别是参与领导林公信仰39等,民俗信仰的趋同增进民族间了解,为走向融合打下基础,同时加深闾山教对乡村社会的影响。三、闾山教对闽东乡村社会的影响在传统的闽东乡村社会,闾山教三大支系经过不断的交叠与积累,终成深厚之基础,熔铸入乡村社会的毛细血管之中,影响着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一)闾山教弘法平台网络对乡村社会的影响闾山教对闽东乡村的影响阵地即众多的弘法平台。关于临水夫人信仰,(周宁)县境内各大村都建有陈圣母庙。40(屏南)稍大村庄多建有宫、殿,近者以陈靖姑和江夫人或姚三姑为多。41(蕉城区)四城门以外,群众信仰的陈靖姑、林公、妈祖

21、娘娘等“圣迹”,香火遍及城乡。42(福安)境内各村大都建有奶娘宫。43据调研,闽东地区的寿宁、柘荣、福鼎和霞浦大体与此相类,几乎宁德市行政村(居委会)和稍大的自然村都有奶娘宫;仅以行政村计之,有奶娘宫2318处(2017年)。关于林公信仰,据2013年统计共680余村。44关于盘瓠崇拜,宁德市畲族有1789个自然村。45畲族祭祖仪式大多在宗祠或祖厝、公厅内进行。46此外,闽东地区有大量闾山师公庙,据调研,蕉城区不少于30个,周宁县不少于25个,而柘荣仅师公谱系姓氏26个。以周宁为参数,闽东地区师公庙应不少于220个。在临水宫及古田大桥,湖口、荷洋、水口左近区域,闾山派实力强大,从公元8世纪兴建

22、临水宫以来,佛教在这里的影响非常小,几乎没有重要的寺庙。47林公祖殿虽未达成古田临水宫主殿对左近区域之强大影响,但就传统社会,特别是明中后期“虎患”以来,以其为代表的闾山教强大势力是显而易见的。而宗教信仰与宗族崇拜合一的盘瓠崇拜则随着分布于宁德地区数千个畲村和点缀于山间的师公庙等,形成交互网络填补了闽东大地的间隙并不断向远山推进。综合以上,可推知闽东至少有奶娘宫 2318个,林公宫680个,师公庙220个,畲族宗祠、祖厝和公厅 1789个,总计 5007个。宁德市土地面积1.34万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0.374个。宁德市常住人口315万(2021年),每万人15.89个。仅此可见一斑。(二)闾

23、山教信众对乡村社会的影响闽东闾山教的信众众多。据统计,1998年,闽东地区有临水夫人祖殿迎香队202队,2007年262队,2010年364队。48这种以年例规制前往请香火的宫庙,年均300余个;年例性请香仪队占全年到祖殿请香宫庙的1/3,也占全省请香接火宫庙总数的1/3。49以2007年的262队为参数,闽东地孙绍旭等:闾山教对闽东乡村社会的影响-58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区各县应有迎香队700余。每支请香火仪队少则十数人,多则千余人,而以二三百人的仪队最多见。50每队以150人均之,则共有迎请香火队人数10万余众。迎请临水夫人香火队有如下特点:第一,以村落中青年

24、男性为主,村落中的妇女、儿童和老人一般不参加迎请香火队。第二,除去迎请香火队外,一般较大的村庄都有接香火队和准备做平安福的后勤人员。而部分村庄特别如同时属于两信仰信徒,则一般分成两队人马同时行动。据调研,迎请香火队人数一般为村庄人数的十分之一。综之,闽东临水夫人信徒约100余万左右。据周宁县旅游局统计,仅此10天(正月初五到十五)就有680村迎请香火队信众达17万左右。51请林公香火队与迎请临水夫人香火队情况相同,综之,闽东林公信众约170万左右。据对闽东霍童溪和交溪流域68村的抽样调研统计,临水夫人信仰与林公信仰交叠区域经2/3计之,当然,闽东的福鼎临水夫人信仰普及面小,而古田则林公信仰也相

25、对小。基于此取交叠1/3计之,仅此二支闾山派信众近180万。与此同时,闽东畲族人口17万,要么是林公信徒,要么是临水夫人信徒,抑或二者兼而有之,同时还是盘瓠信仰的后代,应在此中扣除。那么闽东闾山信众人数为 163万左右,占闽东地区常住人口数 315万(2021 年)的 51.74%,是闽东总人口 356 万(2021年)的45.78%。可见其占有率之高。(三)形式多样的闾山教民俗活动对乡村社会的影响闾山教还通过大量民俗活动来影响乡村社会。现从活动地点、活动时间和神职三方面分别阐述如下:第一,从活动地点看。林公信仰和临水夫人信仰有到祖殿迎请香火的年例朝圣请香接火、定制续香火和大事接香火。临水夫人

26、年例朝圣请香接火即各宫庙信众福首及闾山教师公率领请香仪队,前往请香接火。鉴于路程等原因,一些宫庙前往临水祖殿请香火有一定的定制,称定制续香火,如寿宁县风阳村的“临水分宫”三年一请。52在新宫或重修庙宇告成之际,村落大旱、瘟疫灾害等,专程赶到临水祖殿接香火。53重要祭日、民俗节日,镇庙、临水宫均云集千百信众。54林公信仰的请香接火与临水夫人基本一致。师公信仰主要在师公庙(或家)中进行。盘瓠信仰则同时属于祖宗崇拜,在家中祭祀。在迎取香火前后,分布于闽东的闾山教祖殿和分殿,村落众厅、庙宇,信众家中;畲民的神堂、祠堂和众厅,散布乡间的师公庙等,闽东乡村处处弥漫着闾山教的影子。第二,从活动时间看。闾山教

27、一年间大的活动如下:正月初一至十五前往临水祖殿或神许分灵宫庙和祖殿神分身宫庙迎取香火。正月初五至十五前往周宁玛坑杉洋林公祖殿请香等,闽东所有乡村在迎取香火之后的正月十五上午即在该村大厅或庙宇举行上元祈福仪式。屏南县正月十一日至十五日止,演戏庆赞临水夫人,岁以为例。55一些村庄会在农历二月初一举行游灯活动,如咸村的桃源八景此俗悠久。每年十月十五,秋收之后村庄便主持谢祷林公和(或)临水夫人等的“冬福”活动,同时稍大些的村庄还有3至7天的神戏。林公信仰和临水夫人信仰还有神诞日等。56盘瓠信仰则在祖宗崇拜日祭祀等。仅以此计,一年中就有20余天属闾山教的活动日。此外,闾山师公应百姓之请的不确定的做法、过

28、关、祈子、消灾、驱魔等,闽东乡村时时飘荡着闾山教法音。第三,从神职看,闾山教与闽东人们日常生产生活联系密切。林公的神职是打虎驱兽、治瘟疫、降白马王。陈靖姑的神职是降妖除魔、保胎送子、送医问药、决疑解困。盘瓠信仰的神职是驱鬼逐煞、祛病消灾。陈靖姑对闽东信仰圈内人生过程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其一、祈子。其二、分娩时保护。57其三、洗“三旦”。其四、婴儿满月供陈靖姑。其五、为保婴儿平安,“过关”、“收惊”。其六、过“成人关”等。58(福鼎)车土(打尪)、收疯缚(扫疯)、度送(过关)、度限(过星)、延生奏斗(做五斗)。59柘荣共有十多个闾山派文科道坛。60闽东现存师公庙超过半数分布在畲族聚居区,蓝、雷

29、、钟三姓法师超过了闽东法师总数的一半。61因此,畲族法师的影响尤巨。正如庄孔韶所言,在农人趋向大小祭祀圈中心庙供奉神明的方式以外,在圈内外还活跃着受村民尊敬的道士、师公,他们穿梭于大小村镇,鼓吹靖姑法力。62闽东闾山教牵动着乡村民众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综合以上可以得出如下初步结论。第一,闽东提供了古巫与道教结合的特殊环境,在此形成闾山教,宋代对“淫祀”的解禁,加之闽东特色信仰,推动闾山教与本地信仰如临水夫人、林公信仰和师公信仰的结合,也为不断入迁的-592023年6月畲族盘瓠信仰提供合适成长环境。于是闾山教在闽东不断发展。第二,鉴于闽东地区临水夫人信仰、林公信仰、师公信仰和盘瓠信仰的不断拓展

30、和延伸,特别是明清以来闽东人口增加,山地开发,生态环境遭破坏而引发虎患。面对虎患,林公信仰、临水夫人信仰、师公信仰和盘瓠信仰不断发展并交叠,形成闽东闾山教三支系的交叠发展之局,构筑深厚基础。第三,闽东闾山教不断向乡村拓展,对乡村社会各方面形成影响。主要如为数众多的宫庙等的弘法平台基地作用,大量闾山教信徒的交叉引领,密布于闽东的在空间上、时间上、神职上交错叠加的众多神事活动组织、锻炼和规范乡村社会秩序,随着人口增多,自然灾害、社会矛盾不断出现,无助的人们求助于信仰之神,于是人事与神事相结合、共推进,更加深闾山教对乡村社会的影响。综之,闽东乡村居民从出生到死亡,从个体、宗族到乡村;从春耕夏耘、秋收

31、冬藏到柴米油盐酱醋茶;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到归属感需求等,都闪现着闾山教的文化基因。注释:1黄建兴:陈靖姑信仰与古田临水祖殿“请香接火”仪式,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卢新康:传统道坛与地方社会研究以福建大田朱坂村余姓通兴靖坛为个案考察,福建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学位论文;黄婷婷:桂东南民间道教闾山教“四教合一”之宗教特色研究以法器法印为中心,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学位论文;蔺淋娟:仪式与人生希望之重构广西博白客家大幡醮仪刀山科仪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学位论文;原野菁:桂东南客家大幡醮仪中的炼度仪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学位论文;林燕燕:泰顺民间“五显教”研究以

32、排头章氏“救济坛”为研究对象,温州大学2019年硕士学位论文。2叶明生:道教阁山派与闽神仙信考,世界宗教研究 2004年第3期;共生文化圈之巫道文化形态探讨福建闾山教与湖南梅山教之比较,宗教学研究 2005 年第4期;共生文化圈之巫道文化形态再探讨从张五郎信仰探讨闾山教与梅山教之关系,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陈靖姑信仰略伦,闽都文化研究 2006 年第2期。叶明生、劳格文:中国传统科仪本汇编福律省律阳市闾山派料仪本汇编,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2007年;叶明生、刘远:福建龙岩市苏邦村上元建蟠大蘸与龙岩师公戏,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7年;叶明生:闽台张圣君信仰

33、文化,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8 年;叶明生、郑安思主编:临水宫志,香港: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10 年。3刘道超:非遗视阈下的桂东南客家大幡醮仪兼论民间信仰之性质及其与儒释道之结构关系,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桂东南客家大幡醮仪及其价值,龙岩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桂东南闾山教临水夫人信仰探析兼论陈靖姑暨闾山教的宗教特色,贺州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4宋谢显道编:海琼白真人语录(卷一),道藏 33册,上海:上海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13114页。567810131618宁德市地区志编纂委员会编:宁德地区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年,第1

34、55156、161、187188、165173、155158、161、102126、215239页。9单之啬:一个中国海盗的心願,中国国家地理 2009年第4期。11清李拔编纂:福宁府志,宁德:宁德地区编纂委员会出版,1990年,第33页。12数据采自 中国哪个省的海岸线最曲折,海洋世界 2002年第4期。14黄顺力:海洋文明、海洋观念与“重陆轻海”的传统意识,载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等编 福建海洋文化研究,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158166页。15孙焕春、甘锋主编:宁川域情,香港:华夏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348350页。17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系编:福建自然地理,福州:福建人民

35、出版社,1987年。19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0页。20张先清:官府、宗族与天主教:明清时期闽东福安的乡村教会发展,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21蓝焰:畲族巫术文化中的陈靖姑信仰以福州、宁德畲族乡村为例,世界宗教研究 2007 年第 4 期。22浙江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编:畲族高皇歌,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第 9 页。23古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古田县志,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10页。24陈赞勋等编:周墩区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华民国六十四年(1976年),第70页。253439445

36、1孙绍旭:领导权视域下的闽浙畲汉民族林公信仰研究兼及习近平中的民族团结基础问题,民族论坛 2017年第6期。孙绍旭等:闾山教对闽东乡村社会的影响-60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26明 无名氏:三教搜神大全(卷四),王桂秋、李丰楙主编:中国民间信仰资料汇编 第一辑,台北:学生书局,1989年,第179页。2729303132484950525356叶明生、郑安思主编:古田临水宫志,香港: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第9、31、3940、41、38、101、54、102、5455、55、55页。2847545862庄孔韶:银翅,北京: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2016年,

37、第304、322、317、312313、317页。33滨岛敦俊著:明清江南农村社会与民间信仰,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8389页。35赵婧肠、罗震宇:祖先神话与巫道传统:试论闽东畲族民间信仰作为文化适应策略的运用,广西民族研究 2017年第5期。36俞郁田:霞浦县畲族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56157页。37明陆以载编纂:福安县志,福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03年,第246页。3845林校生:滨海畲族:中国东南族群分布格局的一大变动,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40周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周宁县志,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第6

38、06页。41屏南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屏南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出版,1999年,第727页。42宁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宁德市志,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918页。43福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福安市志,北京:方志出版社出版,1999年,第1025页。56蓝运全、缪品枚编:闽东畲族志,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407页。55清沈钟等修纂:屏南县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36页。57林耀华:金翼,北京: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2015年,第2122页。59福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福鼎县志,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年,第880页。60张永宏:七月流火觅仙踪拓荣马仙信俗文化田野考察报告,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5年,第55页。61钟需兴,缪品枚编: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间信仰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105106页。责任编辑林锦屛-61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