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河南省洛阳市下峪镇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隆中对第一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525976 上传时间:2024-12-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洛阳市下峪镇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隆中对第一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河南省洛阳市下峪镇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隆中对第一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洛阳市下峪镇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隆中对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时间 参加人员 地点 主备人 课题 隆中对 教学 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 2.过程与方法: 熟读课文,最好能背诵。 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及诸葛亮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26岁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重、难点即考点分析 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和战略眼光。 课时安排 3 教具使用 教 学 环 节 安 排 备 注 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三国演义》开篇有一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 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 红。…… ”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 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今天我们要通过《隆中对》这篇 文章来了解他“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的卓越才能。在学习之 老师要先问一问大家,你了解了解哪些关于诸葛亮的词语、对联、诗歌、故事、俗语或歇后语? 1.诗词 杜甫《蜀相》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诸葛武侯祠对联: 日月同悬出师表 风云常护定军山。 青山绕郭宜龙卧 翠柏参天有鹤来。 有庐堪千古 读策定三分。 草庐卧龙,王佐动先主三顾 兰田生玉,英才起吴帝唯称。 梁父吟成高土志 出师表见老臣心。 3.词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故事: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空城计。 5.俗语或歇后语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诸葛亮借荆州————有借无还、诸葛亮的锦囊————神秘莫测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明确 鼓励大家积极发言 二、检查预习,学生齐读课文。 处理《基础训练》第一、二、五题。 三、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所有的人物名字 四、学生讨论回答: 亮、管仲、乐毅、崔州平、徐庶元直、先主(刘备)、董卓、曹操、袁绍、孙权、高祖、刘邦、刘表、刘璋、张鲁、关羽、张飞 五、如此众多的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的身份、地位是怎样?请同学们分成四人小组,探讨这个问题,记得提供原文根据。 诸葛亮:隐居隆中,种田人。(“亮躬耕陇亩”) 管仲、乐毅:春秋战国有名的将相,辅佐国君成霸业,诸葛亮自比二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崔州平、徐庶元直:是诸葛亮的朋友(“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先主(刘备):是帝室的后代,其父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以光复汉室为由屯兵新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为什么?请在原文中找答案。(“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撅,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 董卓:杀死东汉少帝刘辩,独掌大权,导致天下大乱。(“自董卓以来……不可胜数) 曹操:开始没有名声,兵力也弱,现在有百万军队,挟持皇帝号令诸侯。(“曹操比于袁绍……挟天子而令诸侯) 袁绍:汉末冀州牧,几十万军队与几万人作战,大败(老师补充官渡之战)。 孙权:继承父兄之业占据江东,是江东之主。(“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 高祖:刘邦,西汉开国皇帝。 刘表:荆州牧 刘漳:益州牧,昏庸懦弱。(“刘璋暗弱”) 张鲁:占据汉中,在益州的北面,国富民强却不知爱惜。(“张鲁在北,……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关羽、张飞:师补充:是刘备的手下。(“关羽、张飞等不悦……羽、飞乃止”) 说明:弄清楚了人物关系,也就基本疏通了课文,而这一切都是学生依据课文讨论、探究的结果,因为从人物人手,也不至于很难。 六、人物的身份、地位现在都清楚了,问问学生,对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刘备来说,哪些人特别重要?(曹操和孙权、刘表、刘漳、张鲁)(设计这个问题,是为下节课引出诸葛亮的计策做铺垫。) 七、本课小结 指明三位同学到黑板上写答案,然后大家一起检查。 学生讨论 官渡之战 八月,袁绍大军推进至官渡,双方攻守激战,对峙数月,十月,袁绍谋士许攸愤然降曹,献计偷袭袁军屯粮地鸟巢(今河南原阳东北)。曹操当即亲率步骑连夜奔袭乌巢,尽焚袁军粮秣(参见乌巢之战)。袁军乌巢大败,军心震恐,部将张、高览阵前降曹,瞬时全线崩溃。曹操趁热反攻,大获全胜,歼灭袁军7万余人,袁绍率余部渡河北逃,从此一蹶不振(见官渡之战)。此战, 曹操展出奇兵,顽强坚持正面固守,创造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学生单个发言教师及时评价 作 业 布 置 七、布置作业:熟读课文,进一步熟悉人物,自己查阅相关历史书籍,了解当时的背景。找出文中的地名,画一张地形草图,能体现大致方位即可。 重 难 点 及 考 点 巩 固 性 练 习 诸葛亮受遗诏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a.属以后事( ) b. 必能安国( ) c.若嗣子可辅( )d.事之如父(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a.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b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3.简要概括选文内容。 4.请用一个八字成语评价诸葛亮。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