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ollected Papersof History Studies18 2035 年,并在提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同时,又于目标任务上增加“美丽”这一表述生态文明的内容,使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更为全面,从而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相一致。但是,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制定出一个好文件,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关键还在于落实文件”。事实上,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伟大的目标和宏伟的蓝图并不少见,它体现了设计者的远大理想和美好愿望,但若干年过去,那些实现的,我们便把它写进历史,那些没有实现的,就不能在历史中占有一席之地。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是最无情的,但它也是最公正的。习近平
2、总书记强调:“要抓实、再抓实,不抓实,再好的蓝图只能是一纸空文,再近的目标只能是镜花水月。”这的确是一句富有辩证思维和哲学智慧的历史箴言,因此,在当前学习和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的过程中,我们还应当理解和把握它所蕴含的深刻道理。立场、观点、思维:新时代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视域下的历史观建构王广义(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2022 年 4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在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历史学是对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基础学科。因此,以自主知
3、识体系建设中国特色历史学,有利于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提供学理支撑和历史智慧。“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而历史学则是人们在不同时期对这一客观过程的阐释,以及对这一客观过程中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的研究和概括。前者是客观的、有规律的,而后者则有不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种历史学研究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构成历史观。历史观是历史学的核心内容,它支配着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学派的历史学研究,直接影响新时代中国历史科学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中国史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从构建中国特色哲
4、学社会科学,到构建“三大体系”,再到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建构具有中国气派的新时代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更为学界所期予。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 年 12 月 10 日),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年版,第 144 页。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4 年 2 月 17 日),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第 151 页。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日本馆藏中共东北地方党史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1921-1949
5、)”(21AZD100)的阶段性成果。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人民日报,2022 年 4 月 26 日,第 1 版。习近平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人民日报,2015 年 8 月 24 日,第 1 版。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 在中央党校 2011 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11 年 9 月 1 日),学习时报,2011 年 9 月 5 日,第 1 版。19 2023 年 9 月第 5 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新时代中国历史学科理论体系建构笔谈一、坚持科学立场,遵循正确历史观的政治前提建构中国历史
6、学自主的知识体系,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源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和运用,以此提高建构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能力。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唯物史观便开始与中国传统史学有机结合。20 世纪三四十年代前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开始形成并逐渐发展,中国史学由此经历了最为深刻的革命,实现了传统向现代转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7、立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居主导地位,而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实践,启发和推动人们对历史产生新的认识,从而形成了今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较为健全的中国特色历史学研究格局,构建起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史学体系,其历史观建构必须凸显“中国自主”,站稳中国立场,即“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建构科学而完整的中国历史学自主的知识体系,其一,要坚持从中国具体实际关照历史,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夫学之不经世,非学也”,经世致用、鉴古知今、通古今之变,是中国史学的一
8、个优秀传统。新时代历史科学工作者更应心怀“国之大者”,以中国实践、中国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对国内来说,历史研究要传递正确史观、增强历史自信、提供历史智慧;从对外宣传的角度上讲,要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掌握对外宣传话语主动权。要达到上述目标,我们就不能简单套用西方思想观念来描述中国实践,也不能套用西方逻辑方法来解读中国历史,而是要运用中国理论、秉持中国精神、切合中国现实,进行中国的历史叙事,以实现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历史自信,不断提高研究水平,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中国史学的智慧和精神动力。其二,要坚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历史营养,将马克思
9、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孕育生长起来的,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将其置放于特定历史的深广背景中。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研究历史,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历史学的深入而全面的研究。通过考古学的研究,来探究和阐释中华文明历史起源和文化渊源。通过历史地理学、环
10、境史学和环境考古学的研究,来了解“唯一的科学”,即自然史与人类史,构建真正的“历史科学”。“天人之学”“人地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历史文化观,为当今“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提供了学理支撑,也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论断提供了历史借鉴。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历史学体系,既继承了中国悠久的史学传统,又为解决世界性的时代问题提供了历史智慧和历史借鉴。通过中外关系史和国际汉学等学科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了解古今中外历史文明的交流和互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大同”“天下为公”的理想,为当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建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
11、的讲话(2016 年 5 月 17 日),人民日报,2016 年 5 月 19 日,第 2 版。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人民日报,2022 年 4 月 26 日,第 1 版。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民日报,2023 年 6 月 3日,第 1 版。Collected Papersof History Studies20 设,提供了重大的理论支撑和历史阐释。历史研究工作者要在中华文明深层次中探究优秀文化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中国史学的智慧和力量”
12、,将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真正统一起来,落实在“国之大者”上,这是建构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应有之义。建构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关键是要站稳人民立场,这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术体系的鲜明特征和发展优势,也是新时代中国历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创造于劳动人民之手,近代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转折来自人民抗争,这印证了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的科学总结。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坚持人民至上、书写人民历史,是中国特色历史学的显著特征。历史研究理应坚持人民立场与问题导向,积极为人民代言、
13、为人民发声、为人民服务。历史研究者要善于在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中不断深化研究理论、创新研究方法,加快构建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科学,这是我们史学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二、坚持唯物史观,把握正确历史观的理论基石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历史发展问题的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总体进程、一般规律和必然趋势,是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历史研究必须始终坚持的方法和原则,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理论基石所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唯物史观是我们共产党人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如果历史观错误,不仅达不到学习教育的目的,反倒会南辕北辙、走入误区
14、。”在历史研究中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以下三个方面需要重点把握。一是科学把握历史存在的客观性。唯物史观是原则,但原则不是结论,而是在事实中抽象得出的一般方法论,因此,坚持唯物史观,必须要坚持事实(历史存在)的客观性,坚持实事求是。从本质上看,唯物史观与历史虚无主义之间的矛盾对立,就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之间的矛盾对立。唯物史观承认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规律性,并强调这种规律是能够被人认知和掌握的。因而在历史研究中坚持唯物史观,就要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决定精神的基本原理,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来主观成分,做到一切从实际出
15、发。二是要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动力。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从而将物质性和客观性还给了历史本身。作为唯心史观的集中表现,历史虚无主义则往往过分夸大人的意识观念,把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归结为人们的思想动机或精神力量,未能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奥秘。在历史研究中坚持唯物史观,就不能停留在“精神动力”层面认识社会历史,而要将社会基本矛盾作为把握社会历史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的基本立足点,不断探寻社会历史深处“动力的动力”,进一步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进程。三是要深刻理解阶级斗争的理论。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条指导性的线索,使我们能在
16、这种看来扑朔迷离、一团混乱的状态中发现规律性。这条线索就是阶级斗争的理论。”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为我们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历史现象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在历史研究中坚持唯物史观,就要领悟好阶级斗争理论,善于运用阶级斗争的方法,分析各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等,准确把握社会运动和社会生活的脉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民日报,2023 年 6 月 3日,第 1 版。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 年第 7 期。中共中央马克思恩
17、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列宁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2012 年版,第 426 页。21 2023 年 9 月第 5 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新时代中国历史学科理论体系建构笔谈的根本所在。”对于中国特色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而言,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关键是要树立大历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不断开辟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新视野、新思路、新境界。而大历史观与正确党史观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唯物史观的具体运用和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国化时代化的具体形态,是“两个结合”视域下中国共产党人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只有以大历史观与正确党史观为指导,我们才能更
18、准确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成逻辑,才能坚定历史自信,充分发挥历史主动精神,顺势而为,走好当下和未来的路,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大历史观是正确看待历史发展的科学历史观,是唯物史观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体现,而唯物史观所提供的立场和原则构成了大历史观的灵魂和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可见,大历史观主张从长时段、大空间、宽领域中分析历史演变机理,是一种全面、系统、整体看问题的理论思维和方法。首先,大历史观“大”在时间跨度上。历史本身就是过去的连续整体与客观实在
19、,并且其本身所蕴含的规律性在当下和未来同样存在。从古代史、近代史到现代史,只有坚持审视历史的整体视野和连续视角,打破小周期小时段的时间界限,从长周期和长时段入手,我们才能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特定对象在历史坐标中的地位和影响。正如“长时段”的提出者布罗代尔所言,历史研究应该在注意全部历史事件的基础上,认识到“爆炸(事件)本身却很短促,火光一闪即已过去”的相对静止,从而以长时段的视野去反溯历史。其次,大历史观“大”在空间视野上。从地方史、区域史到全中国历史,从中国历史再到世界历史,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更是世界之中国;中国与整个世界已经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不仅要从世界发展大势
20、和全球格局演变的高度上来认识中国、理解中国,也要从世界历史的维度上来理解中国理论、中国道路和中国方案,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最后,大历史观“大”在研究对象上。在学科分工比较细化的今天,历史学科并不是单一单线的研究领域,而是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和民族史等多个专门史的综合体。作为一切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在政治学和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和民族学等社会科学之下,都设有开展各自专业史研究的二级学科,对于各自一级学科都具有极强的理论支撑作用。这种历史学科的专门史和各社会科学的专业史形成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大历史学”建设格局。为此,要坚持推动历史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不断拓展政治史、
21、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等学科研究范围;推动历史学与自然科学的融合发展,加快医疗史、环境史、科技史等学科融合;同时继续推动历史学内部各学科的融合发展,例如促进中国史与世界史、考古学等有机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应当实现不同学科间和学科内部间的融会贯通、相互促进、面向未来、共同发展,不断开辟史学研究的新视野、新思路和新境界。正确党史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对中共党史研究提出的要求,为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提供了有力武器。可以看到,近年来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立足自身政治诉求,打着“反思历
22、史”“还原历史”的旗号,主观而随意地“拆解”和“缝合”所谓党史“真相”,严重影响了党执政的思想基础。由此也可看出,从本质上来讲,中共党史除了具有历史学的一般性和规范性,其政治性、理论性和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 年 10 月 16 日),人民出版社 2022 年版,第 16 页。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 年第 7 期。法布罗代尔著,顾良、张慧君译:资本主义论丛,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176 页。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把中国
23、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人民日报,2022 年 5 月 29 日,第 1 版。Collected Papersof History Studies22 现实性相较于其他历史学科也更强。因而研究党史更要坚定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从政治的高度、战略的高度来看待党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必须关照现实和未来,而我们的现实和未来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大历史观和正确党史观是中国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面向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
24、大势,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提出的一种全新历史观,是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也是我们从“古今中外”出发,正确认识和解决中国问题、正确适应和把握时代大潮的“金钥匙”。三、坚持唯物辩证法,树立正确历史观的科学思维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思维的哲学基础。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必须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将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结合为一体而创立的唯物辩证法,是由一系列科学的哲学范畴所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高级形态,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的认知科学。历史发展盘根错节,历史现象纷繁复杂,表象与真相互融,偶然与必然
25、交织,支流与主流并行。唯物辩证法强调坚持客观、全面、系统、发展、普遍联系而非主观、片面、零散、静止、孤立割裂地观察、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坚持以整体性、联系性、发展性、矛盾性的辩证思维为指导,在对立统一的过程中准确地把握客观实际,真正掌握事物的历史发展规律。运用唯物辩证法来看待中国历史学,对于我们从历史发展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建构中国历史学自主的知识体系意义重大。第一,坚持唯物辩证法系统观,准确把握历史学的整体性脉络。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树立系统整体的大历史观,就要从历史长河中看待中
26、国历史,分析中国历史的演变机理、探究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历史发展大势,增强谋大局、观大势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要将中华民族的全部历史,放置在人类社会数千年文明史、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 180 余年的英勇斗争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 100 余年的共同奋斗史、中国共产党执政 70 余年的治国理政史、改革开放 40 余年的发展进步史、新时代 10年的伟大变革史的历史长河中进行系统认识。这样才能准确认识中国历史规律、准确把握世界历史机遇、准确洞悉时代风云变幻,以史为鉴,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动力。第二,坚持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精准掌握中国历史学
27、科知识体系的内在关联。人类社会的各种历史现象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联系的眼光来看待历史上的一切,反对孤立地、断裂地看问题,用联系的观点去把握研究对象及其相关对象的基本联系,同时又要求人们把研究对象放到一定范围之内,准确地把握对象。因此,研究历史事件,就不能拘泥于历史事件本身,而要将历史事件与历史发展趋势相联系,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把握历史规律。以改革开放史研究为例,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只有这样才能尊重历史而不割裂
28、历史。第三,坚持唯物辩证法发展观,深刻领悟中国的历史学学科内部的动态演进。事物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的,而人类社会也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就历史而言,构成历史过程的各种社会现象是运动的、发展的、动态演进的,而不是封闭的、僵化的、静止的。唯物辩证法发展观要求我们用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 朝着十八大指引的改革开放方向前进,人民日报,2013 年 1 月 2 日,第 1 版。23 2023 年 9 月第 5 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新时代中国历史学科理论体系建构笔谈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启示我们要杜绝把历史问题“当代化”的倾向。如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
29、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第四,坚持唯物辩证法矛盾观,切实抓牢历史学的主题主线和主流本质。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这就要求我们看问题时既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历史科学研究必须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抓住历史的主题主线和主流本质,同时处理好历史发展中的次要矛盾和支流问题,从而多维度、有重点、全方位地把握历史,避免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困境。如在中国历史上
30、,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反对分裂、坚持统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光荣传统。各民族经过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中华民族认同与对“大一统”国家认同,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和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共党史上,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救国、兴国、富国、强国而不懈奋斗是历史的主流,但囿于主客观条件限制也出现过一些失误与挫折。为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实事求是看待党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既不能因为成就而回避失误和曲折,也不能因为探索中的失误和曲折而否定成就。”同样,在中国史学研究中,要客观把握我国历史演进中成就与苦难共存、经验与教训共生、主流与支流并存的矛盾运动过程,更好正本
31、清源、固本培元。“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是中国历史学科的使命与担当。历史学工作者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立足中国实际,坚持大历史观与正确党史观,统筹推进历史学科融合发展,着力建构新时代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推动中国历史科学繁荣兴盛,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中国史学的智慧与力量。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共识和根本特征的思想史考察沈成飞(中山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党的二十大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
32、“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由此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最关键的实践目标 民族复兴和根本特征 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实现民族复兴的前提是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实现民族复兴的保障是强大的政党主导和正确的道路选择。由此可见,中国式现代化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国人反复实践之后的历史结论,突显了中国的主体性和使命型政党的主动性。这一选择更多的来自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现代转型和发展。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 12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3 年 12 月 26 日),人民日报,2013 年 12 月 27 日,第 2 版。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 年第 7 期。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3ZDA003)的阶段性成果。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 年 10 月 16 日),人民出版社 2022 年版,第 21、2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