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过程复习回顾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不等式的基本步骤 问题与情景 活动1: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现有两根木条a和b,a长10 cm,b长3 cm.如果再找一根木条,用这三根木条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框,那么对第三根木条的长度有什么要求? 引出课题: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1.得出相关概念。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巩固概念: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 活动2: 2.动手操作 求下列不等式组的解集: 3. 总结求公共部分的规律 活动3: 四、例题讲解 练习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概念 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的解法 六、作业及课后巩固: 1、 必做题:课本第147页习题9.3第2题的(1)-(4) 2、 选做题: 解不等式32x15,你觉得该怎样思考这个问题,你有解决的办法吗? 师生行为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本次活动教师重点关注: (1)学生能否熟练应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2)学生可能习惯于10-3x10十3这种形式的表达,因而此处板书设计时把它变为两个不等式。如果设木条长x cm,那么x仅有小于两边之和还不够,仅有大于两边之差也不行,必须同时满足x10-3. 类似于方程组,引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记法和课题 师生一起将问题中的公共部分求出来 类比方程组的解,引出一元一次不等式
3、组的解集和解不等式组的概念 注意: (1)每个不等式必须为一元一次不等式; (2)不等式必须是只含有同一个未知数; (3)不等式的数量至少是两个或者多个。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分组探索, 教师深入小组参与活动,观察指导学生,并倾听学生的讨论。 分为四组,分别让学生合作探究,总结出相关规律。 此次活动中关注: (1)学生的参与意识;(2)能否利用数轴找出不等式的解集;(3)能否抓住解不等式的规律: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 在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的基础上,老师再次总结出规律。 对于例题,解不等式并非新内容 注重解题步骤的归纳 教师板演例题,书写完整的解题步骤,强调格式
4、。 由学生板演练习题,最后师生共同规范订正。并总结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基本步骤。(1)求出不等式组中每个不等式的解集(2)找出公共部分(3)写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没有公共部分称为无解。 学生归纳: 教师总结: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数学知识拓展的需要,也是现实生活的需要;学习不等式组时,我们可以类比方程组、方程组的解来理解不等式组、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概念;求不等式组的解集时,利用数轴很直观,也很快捷,这是一种数与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不仅现在有用,今后我们还会有更深的体验 教师分层次布置作业。 学生课后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 由于学生刚刚学习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问题,设计这个问题,一方面引起学生的参与欲,另
5、一方面也是知识拓展的需要让学生理解同一个x可以有不同的不等式和x应该同时符合两个不等式的要求,为引出课题做铺垫 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公共部分的求取,是新知识,却是学生自己可以领会的通过此处的讨论探索,对于多于两个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求取,期望学生能实现无师自通 先自主探究解题步骤,后具体解题,可以居高临下地看待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并且达到进一步熟悉解题步骤,熟练地利用数轴正确地查找公共部分。 培养学生们的总结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了学生参与意识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培养同学们概括.总结能力和参与意识,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及时巩固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通过课后作业,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教学进度和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 七、板书设计: 课题: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 1.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 不等式组的解集: 3. 解不等式组: 4.例题: 5练习: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