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案例名称有理数的乘法科目数学教学对象七年级上期学生提供者唐朝霞课时2一、教材内容分析有理数乘法是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之后的一个学习内容。在本章教材的编排中,“有理数的乘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有理数加减的深入学习,又是有理数除法、有理数乘方的基础,在有理数运算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知识目标: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进行熟练的运算并联系实际解决简单的的实际问题,能利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发展、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等能力. 3.情感与价值目标:在探索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学习态度,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
2、维习惯。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因为学生在小学的学习里已经接触过正数和0的乘法,对于两个正数相乘、正数与0相乘的情况学生已经掌握。同时由于前面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学生对负数参与运算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仍还有一定的困难。另外,经过前一阶段的教学,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课堂上合作交流也做得相对较好。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节课我们也同时看到在新课引入和法则探究两个教学环节中,本教案设计与教材完全不同,充分体现了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这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我们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大胆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深加工、再创造,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自主学习。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白板,多媒体投影仪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一.情景导入、提出问题。由甲乙两个水库,甲水库的水每天升高3米,乙水库的水每天降低3米,如果用正数表示升高,用负数表示降低。问:4天后甲、乙两个水库的水各升高了多少米?甲:(2)+3+3+3=12米 34=12米乙:(3)+ (3)+ (3)+ (3)= 12米 (3)4=12米提出问题
4、,引出新课。二.分析探索、问题解决议一议:(3)4=12(3)3= (3)2= (3)1= (3)0= 猜一猜:(3)(1)= (3)(2)= (3)(3)= (3)(4)= 问:同学们觉得两个有理数相乘的结果有没有规律呢?你能通过思考发它们的规律吗?议一议:(3)4=12(3)3= 9 (3)2= 6 (3)1= 3 (3)0= 0 猜一猜:(3)(1)= 3 (3)(2)= 6 (3)(3)= 9 (3)(4)= 12让学生找出有理数相乘的规律。三. 知识理顺、得出结论。教师出示有理数乘法法则(板书):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师:在进行有理数
5、乘法运算时,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确定积的符号。二.积的绝对值是两个因数绝对值的积把有理数乘法法则分为两个步骤。教师提出尝试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学生通过特殊问题归纳出一般性的结论,既训练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又使学生法则记得牢,领会的深刻.五、小结今天主要学习了有理数乘法法则,大家要牢记,两个负数相乘得正数,简单地说:“负负得正”让学生自己总结今天学到了什么?小结,使学生对有理数的法则更清楚。教学流程图开 始改写加法算式引入有理数的乘法课件课本28页的问题观察、列式比较、讨论法则课件例1例2课件30页练习应用小结延伸七、教学评价设计设计评价方案,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另外,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八、帮助和总结1. 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2. 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3. 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