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金璋《象形文字研究》舉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51360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3.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璋《象形文字研究》舉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金璋《象形文字研究》舉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金璋《象形文字研究》舉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金璋象形文字研究舉例*郅曉娜(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甲骨學殷商史研究中心)摘要象形文字研究 中國古文字的發現、恢復和猜想是英國甲骨收藏家金璋於 年間在英國皇家亞洲文會會刊上發表的甲骨文字考釋系列文章。象形文字研究分九卷發表,共考釋了 個詞條,其中 個詞條都有甲骨字形,是金璋甲骨文字考釋的代表之作。象形文字研究九卷保持了文章結構的一致性。卷首都有簡短的考釋説明,接着是一個一個考釋詞條。卷首的考釋説明,可以視作金璋在甲骨文字考釋上的理論思考。本文擬以象形文字研究卷一例,概述金璋考釋甲骨文字的思路和結果,並用現代學術視野進行品評,用實例闡釋金璋在甲骨文字考釋上所做的工作。關鍵詞金

2、璋象形文字研究甲骨文字考釋一、象形文字研究基本情況介紹象形文字研究 中國古文字的發現、恢復和猜想(P i c t o g r a p h i cR e c o n n a i s s a n c e s:B e i n gD i s c o v e r i e s,R e c o v e r i e s,a n dC o n j e c t u r a lR a i d si nA r c h a i cC h i n e s eWr i t i n g)是英國甲骨收藏家金璋先生(,)於 年間在英國皇家亞洲*本文是“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展工程”項目“金璋的甲骨收藏與研究”(批准號:)和教育部

3、、國家語委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與應用專項科研項目“劍橋大學圖書館藏方法斂致金璋書信集的整理與研究”(批准號:)的階段性成果。文會會刊上發表的甲骨文字考釋系列文章,是金璋甲骨文字考釋的代表之作。象形文字研究分九卷發表,第九卷附引得,分别發表於 年 月、年月、年月、年月、年月、年月、年月、年 月和 年月,前後延續了十餘年時間。象形文字研究共考釋了天、日、月、明、弓、彈、爵、貍(埋)、沈(沉)、彘、矢、火、光、叟、昱、雝、角、死、若、聿、象、爲、虎、豹、即、既、鄉、麑、雨、霖、霝、雪、電、伊、尹、書、昃、莫、晛、京、夙、祭、多、俎、祝、壹(壹)、印(抑)、邑、申、它、歲、鄙、行、囿、汜、巳、已、以(、

4、厶、台)、州、交、災、益、執、上、下、燎、異、戴、匹、中、龏(龔)、公、旬、負、文、也、猷(猶)、洗、訊、如、奚、孚、氏、丞、菔、己、因、盡、燕、主、陵、狼、元、帝、不、謝、克、冬、黍、舊、出、方、武、耒、真、玉、昜等 個詞條。除了壹(壹)、戴、匹、也、真這五個詞條只有篆文或金文字形外,其餘 個詞條都有甲骨字形。圖一象形文字研究原文書影 金璋象形文字研究舉例原文信息:h ,(,),;,(,),;,(,),;,(,),;,(,),;,(,),;,(,),;,(,),;X ,(,),汪濤教授曾指出象形文字研究系列考釋甲骨文字 多個。本文是按照金璋原文中的詞條順序,一個詞條作爲一個編號,統計的是金璋

5、文中所列詞條數量。實際上,某些詞條會涉及幾個甲骨文單字,因此本文與汪濤教授的統計結果有所不同。參看汪濤:甲骨學在歐美 ,載於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甲骨文發現一百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有限公司 年版,頁 。象形文字研究九卷保持了文章結構的一致性。卷首都有簡短的考釋説明,接着是一個一個考釋詞條。每個詞條都以所考釋文字的韋氏拼音、現代字形、英文釋義、古文字形(見文中或文末所附圖版第某某個字形)和字形本義作爲詞頭,詞頭後面是文字考釋部分,先列出該字的現代義項和説文的解釋,再對其甲骨、金文字形進行分析,或對甲骨中出現的辭例進行解析,必要時輔以音韻學上的證據,最後

6、闡釋其造字本義和字形演變過程。文中或文末所附圖版上羅列了所有考釋詞條的古文字形,包括篆文字形、金文字形和甲骨字形,每個字形下面都有編號。文章末尾附有引書簡稱,並注明了每個字形的出處。篆文字形采自説文解字,金文字形采自六書通 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 説文古籀補 古籀拾 捃古録金文 陶齋吉金録 朝陽閣字鑒 古籀篇 殷文存等,甲骨字形采自鐵雲藏龜 殷虚書契 鐵雲藏龜之餘 殷虚書契後編 殷虚書契菁華 殷虚書契待問編 藝術叢編 簠室殷契類纂、金璋所藏甲骨和大英博物院所藏甲骨等。爲了方便核對校驗,本文在寫作過程中按照原文順序對這些文字進行了編號。象形文字研究卷首的考釋説明,可以視作金璋在甲骨文字考釋上所做的理

7、論思考。金璋明確指出,象形文字研究的寫作目的是向西方學者介紹並闡釋羅振玉殷虚書契考釋的重要學術成果。因此,他在考釋中大量引用了書考的内容,對羅氏的考釋進行摘引、品評,並補充自己的不同意見。象形文字研究的寫作有兩個主要目標。其一,每一個考釋文字都要公布一套完整的、真實可信的古文字形,包括以前從未出現過的河南物上的字形,即甲骨字形。其二,每一個考釋文字都要盡可能闡明其造字本義,剖析其字形演變過程。爲了使文字考證更具説服力,作者在必要時也從音韻學的角度進行佐證。金璋指出,考釋文字有時還須采用比較文化學的研究方法,西方學者在這一點上佔有優勢。東方學者(日本學者除外)對西方的理論和成果瞭解很少,其考釋結

8、論往往失之偏頗。而西方學者既對中國學術有相當瞭解,又對西方的理論和成果瞭若指掌,因此可以采用比較文化學的研究方法,把東西方學者的研究成果融會貫通起來。金璋坦言文字考釋是一個艱辛的過程,他把自己視爲一名甲骨文字考釋的“先驅者”(),“堅持在鏽迹斑斑的銅器銘文和破碎的甲骨文字中艱難地摸索探究”,爲甲骨文字考釋做出自己的貢獻。象形文字研究的每一個考釋詞條,都生動地展示了金璋在甲骨文字考釋上所做的理論思考。甲骨文與殷商史(新十二輯)羅振玉:殷虚書契考釋,王國維手寫石印本,年版。下文簡稱書考。二、象形文字研究卷一中的甲骨文字考釋象形文字研究系列考釋詞條衆多,無法一一列舉,本文擬以象形文字研究卷一爲例,具

9、體闡釋金璋考釋甲骨文字的思路和成果。象形文字研究卷一共有 個考釋詞條。爲了方便查驗,本文按原文順序對考釋詞條進行了編號,把金璋列舉的古文字形附在每個詞條後,並注明出處。金璋考釋的詞條,如在羅振玉書考中出現過,筆者就附上書考的對應頁碼,以便查閲對照。筆者對金璋的考釋思路進行了分析,對金璋的考釋成果進行了概括,並在每個考釋詞條後附加簡單的按語,從現代學術視角對金璋的文字考釋進行評述。天()。書考 。、引自籀補,引自攈金 ,、引自前、,爲説文篆文。從羅振玉釋天,但對字形的分析有所區别。羅振玉認爲“卜辭中有从二者,二即上字。大象人形,人所戴爲天,天在人上也。許書从一,猶帝、示諸字从二亦从一矣。”金璋對

10、此表示否定。他認爲“天是神靈的擬人化表示,或許就是被神化的祖先。總之,這個字都是以人的形象所構想的神的象形”。他指出,中國學者囿於許慎的字形分析,認爲天从一从大。而實際上,天的甲骨字形是人的正面圖示,或 或 表示人的頭部,表示人的軀幹和四肢,偶爾所从之則是 的訛誤。藉此,金璋批評中國學者喜歡用唯理論來挖掘文字的象徵意藴,却忽視了字形本身的圖像含義。按:金璋認爲天的甲骨字形是人的正面圖示,所从之 或 或 都表示人的頭部,乃是 的訛誤。這個意見是可取的。不過,或許不是 的訛誤,而是簡化。日()。書考 。引自攈金 ,引自籀補 ,、引自前 、,引自 金璋象形文字研究舉例金璋象形文字研究卷一所引古文字形

11、出處和簡稱:吴大澂:説文古籀補,年版,簡稱籀補,用卷號頁碼表示;吴式芬:攈古録金文,年版,簡稱攈金,用卷號頁碼表示;劉鶚:鐵雲藏龜,年版,簡稱鐵,用頁碼表示;羅振玉:殷虚書契,年版,簡稱前,用卷號頁碼表示;羅振玉:殷虚書契後編(上、下),藝術叢編 年版,簡稱後上或後下,用藝叢頁碼表示;許慎:説文解字,簡稱説文。金璋所藏甲骨,用“金璋編號”表示。金璋 (偽刻)。從羅振玉釋日,並對字形進行了分析。金璋認爲“日”最初的理想字形可能是圓形,裏面一筆圓點、短横或長横的含義則不明確。説文所謂古文字形“”,裏面是曲綫,這在古文字形中找不到例證。裏面這一筆,或許只是隨意的符號或約定,用以表示外面的封閉輪廓描繪

12、的不是圓,而是實心球體。他引用羅振玉的考釋:“日體正圓,卜辭中諸形或爲多角形,或正方者,非日象如此,由刀筆能爲方而不能爲圓故也”。在引用中,金璋把“刀筆”譯爲“”。接下來他指出羅氏的説法並不確切,他認爲刀筆不是不能爲圓,只是不能自如地描畫連續曲綫,這裏金璋又把“刀筆”譯爲“”。最後,金璋對比了中西方學者對“刀筆”的不同理解。他指出,羅氏的表述説明,在中國學者眼中,“刀筆”是一個詞,表示“-”或“”,是一種工具。但以往這種理解是被一些歐洲學者所否定的,他們認爲“刀筆”表示“”(刀)和“”(筆)兩種不同的工具。按:金璋認爲“日”中間的圓點、短横或長横,或許只是隨意的符號或約定,用以表示外面的封閉輪

13、廓描繪的不是圓,而是實心球體。也即,“日”中間的圓點、短横或長横是一種區别符號,用以區别“”和“日”。這已涉及文字構形學的範疇。劉釗認爲“日”中間的圓點或短畫是飾筆,與金璋的理解異曲同工。另外,金璋糾正了以往歐洲學者對“刀筆”的錯誤理解。在英語中,“”作爲名詞,其中一項釋義是“w w ”,即“用於書寫或刻畫的尖頭工具”。“”作爲名詞,義爲“金屬尖”,在這個語境中表示“有金屬尖頭的書寫或刻畫工具”。顯然,金璋不贊同歐洲學者的看法,他認爲“刀筆”是一種金屬材質、有尖頭的書寫或刻畫工具,而非“刀”和“筆”兩種工具。月()。書考 。引自金璋,引自金璋 ,、引自金璋 ,引自金璋 (偽刻),引自金璋 ,引

14、自前,引自籀補 。從羅振玉釋月。金璋認爲這是月的象形,各種形象的月,從新月到上弦月,以及更少見的下弦月,如字形。金璋指出,和許多其他情況一樣,説文也是用另一個同音字來解釋“月”字:“月,闕也。”而“闕”意爲“有缺、不足”(w ,)。换句話説,説文認爲“月”就是“月缺”(w )之義。這個詞義正是月的字形(不完整 甲骨文與殷商史(新十二輯)如果金璋所引甲骨是偽刻,本文會加以標注。劉釗:古文字構形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年版,頁。的圓)所要表達的意思。在這裏,金璋順便對説文的性質進行了討論。他認爲説文是一種“字書”(),而非“詞典”(),是對“字的解釋”(h h ),而非對“詞的定義”(h w )

15、。金璋指出,“月”在上古音中讀作“”或“”,“闕”亦如此,“月”和“闕”的關係,就如英語中w 和w 的關係一樣,屬於同源詞。按:金璋嘗試從音韻學的角度對“月”進行闡釋。明()。書考 。、引自前 、,爲説文篆文,爲説文古文,引自金璋 (偽刻),引自金璋 (偽刻),引自攈金 。從羅振玉釋明。金璋指出,明,从日从月,字形簡單明瞭,但它的造字本義却有點難以捉摸。河南物上“明”有 和 兩種字形。金璋首先分析了説文對這個字的解釋。現代字形“明”不是從篆文“”發展來的,“明”是比“”更古老的一個字形,這個字形在甲骨上出現過。這個字形从日从月,因而像是會意字,用太陽和月亮這兩種偉大的光源來表示光的抽象概念。但

16、甲骨上也有从囧从月的“”這個字形,就是説文所録篆文字形“”。説文:“,照也。从月从囧。明,古文,从日。”又“囧,窻牖麗廔,闓明也。象形。讀若獷。賈侍中説:讀與明同。”又康熙字典:“正本作囧,俗訛作冏。又與烱同。”可知,囧是破音字,可讀爲“獷”(),或“明”(或古 ),或“烱”(h )。“”是形聲字,月是義符,囧()是聲符兼義符。毛公鼎“”作字形,象月虧後的黑色陰影環抱新月之形,即古籍中所説的“哉生明”,指陰曆月初第三天的新月。左邊的圓盤是圓月之象,陰影裏的四瓣狀圖案或與吴剛搗藥的傳説有關。按:金璋所列攈金之毛公鼎摹本“明”字作,不確。據拓本,“明”作,與甲文字形 同。除了金璋所列“”()和“”

17、()之外,甲骨文中還有一個字形作“”。這三個字形,學者有不同意見。詁林認爲:卜辭惟有从囧之“”乃今“明”字。至於卜辭“”“”諸形,與“”字之用法迥然有别,舊均釋爲“明”,實則“”與“”當釋“朝”(詁林 頁、頁)。字編把這三個字形都釋爲“明”(字編 頁)。宋鎮豪師在商代社會生活與禮俗 金璋象形文字研究舉例于省吾主編: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 年版。本文簡稱詁林。李宗焜:甲骨文字編,北京:中華書局 年版。本文簡稱字編。中也都釋爲“明”,指出“明可稱日明,食日也稱大食日。明或與三四期的朝時相當。”筆者認爲這三個字形均應釋爲“明”。“”从日从月,取日月之光表示光明。“”和“”所从之“”或“”,都是

18、窗子的象形,“”是圓形窗,“”是方形窗,月光透過窗子照到室内,即爲光明。這三個字形都是會意字,囧兼聲符,所以“”是會意兼形聲字。金璋認爲毛公鼎之“”字象月虧後的黑色陰影環抱新月之形,這是不足取的。但他指出“”是會意字,“”是會意兼形聲字,則是正確的意見。弓()。書考 。、引自前、。從羅振玉釋弓。弓的象形,有時拉緊,有時鬆弛。按:經筆者查找,引自前 (合集無),引自前 (合集 )。作,金璋摹寫有誤,實爲尸字,不是弓字。前 :己卯卜,貞:彈尸延于丁宗熹。羅氏把這裏的 誤釋爲弓,金璋也沿襲了羅氏的錯誤。弹()書考 。引自前。從羅振玉釋彈。金璋指出,彈,弓上行丸也。象弓弩行丸之形,弦上一點表示彈丸。引

19、用了羅振玉的考釋,並强調,羅氏指出甲文字形與段玉裁所補彈的或體“从弓持丸”的字形相同。另外,金璋指出,六書故所列“彈”的第一個字形“”,顯然是從“彈”的甲文字形演變來的,這個字正是現代“丸”的本字。彈在甲骨文中是从弓持丸的象形字,隸變後成了从弓單聲的形聲字,而彈的甲文字形就逐漸演變成了表示小球的丸()。按:金璋所列字形可分爲兩種,第一種弓弦之形作虚綫(),第二種弓弦上有小圓圈()。詁林把兩種字形都釋爲“彈”(詁林 頁)。陳年福把第二種字形釋爲“彈”,把第一種字形釋爲“”,讀作“發”。李宗焜把第二種字形釋爲“弦”,把第一種字形釋爲“”,把、等形釋爲“發”(字編 頁、頁)。劉釗把第二種字形釋“弦”

20、(新編頁 ),第一種字形與、甲骨文與殷商史(新十二輯)宋鎮豪:商代社會生活與禮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年版,頁 。陳年福:殷墟甲骨文字詞總表,先秦史研究室網站,年月 日。參看第 、字條。等形同釋爲“發”(新編頁 )。爵()。書考 。引自前,引自鐵 、,爲説文古文,爲説文篆文。從羅振玉釋爵。金璋指出,爵,高脚酒杯()。這個字形()倒看象鳥頭,巨目,鉗嘴,樣式化的羽冠,最早在方法斂的中國古代文字考中列出過,方氏疑爲鳥字。羅振玉釋爵,致確。接着,金璋全文翻譯了羅氏的考釋。金璋指出,説文言爵“象爵(雀)之形”,正好印證了葉慈的觀點,“表示器名的字就是器物的象形,這是中國藝術最突出、最典型的特點”

21、。飲酒有節這種觀念是適宜的,並且要在酒器本身上得以强化。雀鳥嘰嘰喳喳的叫聲聽起來仿佛人語中的“節節足足”,恰像規勸人們飲酒要有節制,因此,古人就用雀形作爲爵的形制。最後,金璋特意解釋了他爲何把“象爵之形”中的“爵”字譯成 (雀),而非 (爵)。許書言“象爵者,取其鳴節節足足也”,顯然這裏的“爵”就是“雀”,但爲何段注没有把“爵”改成“雀”字?原因很簡單,但很重要。金璋寫到:“爵和雀讀音相近,僅在一些方言中雀是送氣音,爵是不送氣音。也就是説,毫無疑問,在這裏,爵和雀這兩個不同的字其實表示同一個詞 (雀)。用爵不用雀是爲了特指這是一種酒器。”按:甲文字形 是爵這種酒器的象形,許書篆文所从之,就是甲

22、骨文字演變來的。後又增加鬯和又作爲義符,即,就是現在的爵字。金璋贊同許慎的解釋,認爲爵象雀形,爵、雀音同。“象爵之形”,爵即雀也。“象爵者,取其鳴節節足足也”,也即爵這種酒器取形於雀,且暗含着雀鳴象節節足足之音以規勸適度飲酒之義。節節足足之説,學者多不贊同,認爲是後儒附會之説。比如,容庚先生就指出:“爵的名稱定自宋人,這是取雀的形狀和雀鳴之義。這些解釋都不過是基於雀與爵同音。所以取雀之形,飛而不溺,或取其鳴聲,知足節飲之意。這些都是後來儒家附會穿鑿之説,難以徵信。”但也有學者持不同意見。嚴志斌根據考古出土和傳世的幾件鳥形杯材料證明:“爵應有兩種形制,一是三足有流有尾者;二是斗形有柄者。商代文字

23、中,爵和雀在字形上已然有些混同,如 的形體所从之爵與雀形近同,這種字形上的變形音化説明商代晚期爵與雀應該是同音的兩個字,字形也接近。許慎等以雀來説解爵有其合理性。”金璋的闡發在一定程度上又得到了驗證。金璋象形文字研究舉例劉釗主編:新甲骨文編(增訂本),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年版。本文簡稱新編。容庚、張維持:殷周青銅器通論,北京:科學出版社 年版,頁。嚴志斌:薛國故城出土鳥形杯小議,考古 年第期。埋()。書考 。引自前 、。從羅振玉釋貍。金璋指出,貍,只在周禮中讀作,意即現在的“埋”。通常讀作,是一種野貓。前兩個字形象牛在凵中被水包圍。第三個字形象犬在凵中,無水形。甲骨字形和周禮中的字形完全不同

24、,甲骨文字形也絶非周禮字形的早期形式。金璋非常贊同羅振玉對這個字形的考釋,“此字象掘地及泉實牛於中,當爲貍之本字。貍爲借字。或又从犬。”金璋翻譯了羅氏的考釋内容,並指出,貍、尞、卯都是甲骨文中常見的祭名。按:此字金璋從羅説釋爲貍沉之貍,於字形和字義的分析都有其合理性。詁林亦從羅説釋“埋”(),但也列出了其他不同意見。比如,于省吾釋“陷”。裘錫圭釋“坎”,指出卜辭中的(坎牛)、(坎犬)、(坎女)等都是動詞“坎”之異體字形,卜辭裏個别後面不跟犧牲名,可能讀爲“坎犬”(詁林 頁)。沈()。書考 。引自前 、。從羅振玉釋沈,象牛沉於水中之形,並翻譯了羅氏的考釋内容。按:羅氏之考釋至確,金璋恰如其分的翻

25、譯也展示了他對漢字内涵的深刻理解。彘()。書考 。、引自前 ,引自鐵 。從羅振玉釋彘,並引述了羅氏的考釋。另外,金璋還補充了對“”(雉)所从之“”的分析。從字形上來看,是用絲綫纏繞的箭矢,即文獻中的“矰矢”,用矰矢射獵即“弋射”也。同時,與“夷”在字形上有繼承關係,只不過上部的箭頭訛變成了“”,纏繞的絲綫訛變成了“弓”。訛變成夷後,就用來表示“夷狄”,其本義“矰矢”則用“弋”表示。但金璋又指出,“夷狄”之“夷”在甲文和金文中則寫作。按:此字釋爲彘,至確。另外,金璋把“”(雉)所从之“”釋爲夷,指出 是用絲綫纏繞的箭矢,即文獻中的“矰矢”,用矰矢射獵即“弋射”,也是十分正確的意見。甲骨文中有夷字

26、,見於合集 反:夷何。但辭殘,字義不明。矢()。書考 。引自前、,引自引自鐵 。從羅振玉釋矢,但解釋不同。金璋認爲該字的本義是“石製箭頭的箭矢”,上部表 甲骨文與殷商史(新十二輯)示石頭打磨成箭頭後形成的表面和棱角。並認爲這是石器時代生活方式的存,因此該字形必然非常古老。金璋還指出,該字形在甲骨文中只單獨出現,在金文中未出現過。甲骨文从矢的合體字,也都只用“”,不用“”。按:這個字形應釋爲“畀”,前人多誤與“矢”相混。裘錫圭先生在畀字補釋一文中有詳細論證。裘先生指出,“矢”字只是一般地象矢形,“畀”字則特别突出矢簇部分。畀字所象的矢簇是扁平而長闊的一種,這種矢簇古代叫作“匕”,漢以後叫做“錍”

27、,“錍”有“鈚”“鉍”“鎞”等異體,讀音跟“畀”“匕”很接近。它顯然是由“畀”(匕)這個詞轉化而成的。古書裏的“畀”字一般當“付與”講,這是假借義。“畀”字的字形在小篆裏已經變得不很象形,所以説文便把“畀”字的假借義誤以爲本義了。甲骨卜辭裏的“畀”字用法跟古書裏的“畀”字差不多,幾乎都是當“付與”講(詁林 頁)。金璋雖然釋字錯誤,但他也指出了這個字形與“矢”的常見字形“”之間的區别。火()。書考 。、引自前 。從羅振玉釋火,並引述了羅氏的考釋。金璋又補充道,卜辭中“火”容易被誤釋爲“山”,但他没有指出二字的區别何在。按:“山”字和“火”字的區别,“大體而言,山字其下部平直,火字則其下部彎曲。廩

28、、康以後,火字增小點,區别益顯”(詁林 頁)。光()。書考 。、引自前 、。從羅振玉釋光,但解釋不同。金璋認爲這是一個頭部被“”(火)取代的人形。它要表達的不是物理感知的光明,而是具有象徵意藴的光環。由於榮耀之光太過强烈,人的頭部已經被淹没了,不可見了。這與基督教聖靈頭頂的光環相似,只不過聖靈的頭部還能看到。按:金璋從羅説把此字釋爲“光”是可取的,但他對字形本義的解釋過於牽强。這是金璋用西方思想解釋漢字造字本意的一個例子。叟()。書考 。引自前 、,爲説文篆文。羅振玉釋叜,即今之叟字。金璋從羅氏釋叟,並引羅氏的考釋:“叜。此从又持火在宀下。父與叜何以皆从又持炬,古誼今不可知矣。”但金璋對此並不

29、贊同,他認爲這 金璋象形文字研究舉例個字應該是搜索、搜查之“搜”的古字。搜、叟同音,故假借爲“叟”,表示老人。他還認爲篆文 和現代漢字“叟”,與甲文字形 有相通之處。也从又持火在宀下,只不過 簡化成了。叟从又持,無宀,無火,不過“臼”可能就是的左右兩邊簡化成的。按:金璋從羅振玉説,把(叜)釋爲“搜”之古字,可備一説。也有學者持不同意見。如彭邦炯認爲甲骨中的 和是同一個字的異構字形,都是説文“熒”之本字。“從兩字的構形看,前作屋宇下手持炬形,後作屋宇下火光狀,但都有以火照明之義”。參看詁林補編第 號引彭邦炯説。昱()。書考 。引自前 、,引自攈金 ,羅氏所引石鼓文。從羅振玉説釋“昱”(),意爲“

30、次日”。並指出“翌”和“翊”也是從上述甲骨字形發展來的,讀爲,但早期與“昱”應爲同音字。他對字形進行了分析,有的从立从,有的从日从,最常見的則是 單獨出現,並指出羅振玉釋爲从日从立的“昱”字,並没有對應的甲骨字形。金璋全文翻譯了羅振玉的考釋内容,對羅振玉提到的王征(即王國維)君表達了崇高的敬意,認爲釋出該字是古文字學上的一大貢獻。但 與“次日”有何關係?它的本義是什麽?對此羅、王並未作出解釋。金璋認爲 的本義是鳥的翅膀,可能是“羽”的初文,也可能是“翼”的初文。但同時又指出甲骨文中另有“羽”字:、。按:金璋從羅氏把這幾個字形釋爲“昱”,表示次日,並認爲从立从 的“翌”和从日从 的“翊”均爲此字

31、,這是正確的。但 是否爲鳥羽之象形,則很難説。另外,他把甲骨文中的、釋爲“羽”,雖然不正確,但他能把這個字形和鳥羽聯繫起來,也有可取之處。這兩個字形確與羽毛之象形有關係,但在卜辭中應讀爲“彗”,表示疾愈、病除。參看詁林補編第 號引裘錫圭説。雝()。書考 。引自前 、,引自籀補 。從羅振玉釋雝,並全文引用了羅氏的考釋,認爲羅的考釋非常精當。雝,一般訓 甲骨文與殷商史(新十二輯)何景成編撰:甲骨文字詁林補編,北京:中華書局 年版。本文簡稱詁林補編。爲“湖、澤”,也有“和諧”之義。古文字形从水从囗从隹,義爲樂土。“辟雝”就是壕溝環繞的公園或樂土,與英語中的“”(天國)相似。“”的詞源可追溯到古波斯語

32、 ,也表示一種封閉的公園或樂土。因此,金璋認爲中國的辟雝和古波斯的天國都是以相同的方式構想出來的樂園。按:雝在卜辭中作人名或地名。這個考釋詞條體現了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流。角()。書考 。、引自前 。動物角的象形,可能是牛角。引用了羅振玉的考釋:“石鼓文作,此作,皆象角形。象角上横理。横理本直文,作曲形者,角爲圓體,觀其環形,則直者似曲矣。”金璋對此表示贊賞。按:羅氏的考證十分精彩,金璋從之。死()。書考 。引自前 ,引自金璋 。羅振玉把 釋爲“死”,金璋從羅説,並引述了羅氏的考釋,認爲該字是“跽跪的人形低頭看着死者的屍體”。金璋補充了羅氏未見的另一個異體字,並指出 是象形意味較濃的字形,而

33、是綫條化後的簡單字形,在金文中也出現過。金璋指出,理論上來説,早期的象形字形不會與晚出的簡化字形同時存在,但 和在商代卜辭中同時出現,這就暗示了當時必然存在着兩種勢力,一種維護繁複字形的守舊勢力,一種推動綫條字形的革新勢力。這兩種對抗的勢力,伴隨着文字字形演變的整個過程。按:、在卜辭中都是“死”字,金璋的意見是正確的。金璋對文字字形演變的理論推測也是可取的,在漢字的使用過程中,爲了便於書寫,漢字字形有逐漸趨於綫條化的簡化過程,象形意味較濃的複雜字形和綫條化的簡單字形同時存在,正是這一簡化過程的生動體現。若()書考 。引自前 、,爲説文篆文。跽跪的人形,可能是女人,雙臂上舉至頭上方,頭上幾個筆道

34、表示頭髮。整個字形是屈從、屈服或哀求、祈求的象徵。説文曰:若,擇菜也。金璋指出,許慎對若的解釋與它的字形本義没有任何關係。他引用了羅振玉的考釋:“卜辭諸若字象人舉手 金璋象形文字研究舉例而跽足,乃象諾時巽順之狀。古諾與若爲一字,故若字訓爲順,古金文若字與此略同,擇菜之誼非其朔矣。”吴大澂對盂鼎所見古文字形 的解釋,“華之茂者,枝葉敏生”(説文古籀補若字條),也與若的字形本義不符。另外,金璋也指出,他與羅氏的見解大體相同而稍有區别。羅氏認爲若的字形象巽順、順從貌,金璋認爲若的字形象祈求、哀求貌。按:金璋根據“若”的甲骨字形追溯其字形本義,再糾正前代金石大家吴大澂之不足,這種研究思路值得稱道。聿(

35、)。書考 。引自前 ,引自金璋 (偽刻),爲説文篆文。聿,古代的書寫工具,字形象手持金屬刻刀或毛筆之狀。金璋引用羅振玉的考釋,“象手持筆形”。金璋指出,羅氏似乎認爲商代就有所謂“筆”或“毛筆”之類的書寫工具,金璋對此表示質疑。他認爲手持的書寫工具可能是金屬刻刀。按:經查,字形 出自前 (合集 ),原拓作,合集釋文釋爲“尹”,摹釋總集(頁)釋爲“聿”。字編摹作“”,釋“尹”(字編 頁)。字編“聿”字條下有三個字形,分别是(合集 )、(合集 )、(合集 )(字編 頁)。“尹”“聿”字形差别明顯,“尹”作手持木棒之形,木棒是直的,故用豎筆表示。“聿”作手持筆形,筆下端有毛刷,故用豎筆加分叉表示。可見

36、,字形 應釋爲“尹”,不是“聿”。羅氏把它混入“聿”,金璋也没有分别出來。不過,尹、聿也有混用的時候,比如合集 “丁丑卜,伊尹歲三牢,兹用”,就是借用“聿”的字形表示“尹”。象()。書考 。引自前 、,引自後下(藝叢),爲説文篆文。從羅振玉釋象,並指出,“象”有兩個詞義,()大象(h ),()像()。這兩個詞義可能有不同的字形起源,但因爲讀音相同,因而經常用一個字來表示。金璋全文引用了羅氏的考釋。按:羅氏同時對“爲”進行了字形分析,金璋的評述見本文“爲”字。爲()。書考 。、引自前 ,引自後下(藝叢 ),爲説文篆文。甲骨文與殷商史(新十二輯)從羅振玉釋爲,但對形義的分析與羅氏不同。羅氏指出,“

37、爲字从手牽象,則象爲尋常服御之物”,“卜辭作手牽象形,知金文及石鼓文从 者,乃 之變形,非訓覆手之爪字也。意古者役象以助勞其事,或尚在服牛乘馬以前”。金璋對此並不贊同。他認爲,從字形上看,總是在象鼻前端的位置,從來不在其他位置。如果羅氏的説法正確,那麽商朝人就是牽着象鼻使其勞作的。但瞭解大象習性的人都知道,象鼻是大象最敏感的部位,任何大象都不會讓人牽着鼻子走。因此,“手牽象形”的解釋是行不通的。他認爲象鼻和人手一樣靈巧,能抓取和搬運東西,在象鼻前端附加,只是爲了突出和强調象鼻的這種特性。由此,羅氏所説“役象以助勞其事”,也就無法立足了。从 从象的“爲”字,其本義就是作、做,是表示動作或行動的詞

38、。按:羅氏認爲“爲字从手牽象”,表示勞作,乃是會意。金璋認爲“爲字从又从象”,“又”只是附加符號,因象鼻和人手一樣靈巧,所以强調象鼻來表示“做”的含義。金璋的解釋可備一説。虎()。書考 。引自前 、,引自後下(藝叢 ),引自後上(藝叢 )。虎,老虎側面輪廓的生動圖示。羅振玉把虎、豹混爲一字,金璋將二者分開,列爲兩個詞條(見下文“豹”)。金璋對“虎”的甲骨字形進行了細緻描述:碩大的虎頭,大張的虎口,寬闊的肩部,矯健的身軀,背腹上還有虎紋;通常還會突出虎爪的形狀,尤其在虎身簡化成一條曲綫時;長而上卷的尾巴。金璋指出,除了這種象形意味較濃的字形()外,還有一種更綫條化、更簡約、更變形的虎字(),它們

39、在甲骨文中同時存在。按:金璋把甲骨文中的虎、豹這兩個字區分出來,這是值得贊許的。但他所列字形 不是“虎”字。詁林從于省吾説,認爲、是一個字,釋爲“列”(詁林 頁)。字編則把這三個字形都釋爲“皆”(字編 頁)。陳年福甲骨文字新編“皆”字條下云:从口从,聲,或省聲。豹()。引自前 。金璋釋“豹”,並指出羅振玉把它們誤爲“虎”字。虎、豹二字的區别在於,“虎”字身上的斑紋是綫條狀的,而“豹”字身上的斑紋是圓圈狀的。金璋還指出,甲骨文字 金璋象形文字研究舉例陳年福:甲骨文字新編,北京:綫裝書局 年版,頁。“”和現代漢字“豹”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字,前者是象形字,後者則是形聲字,“豹”並非由“”發展演變來的。

40、按:金璋對“虎”“豹”二字的區分是很準確的,糾正了羅振玉的錯誤。王襄在簠室殷契類纂(年)中把這個字釋爲“豹”,比金璋晚了三年。即()。書考 。引自前 、,爲説文篆文。從羅振玉釋“即”,指出該字象人跪坐在食器之前,暗示將要開始吃飯。金璋首先引述了説文對“即”的解釋:即,篆文作,即食也。从皀卩聲。接着他分别對“即”所从之“皀”和“卩”進行了分析。説文:皀,篆文作,“谷之馨香也。象嘉穀在裹中之形。匕,所以扱之。或説皀,一粒也”。金璋指出,許慎對“皀”的字形分析是完全錯誤。甲骨文“皀”有兩個字形:和。或釋“豆”,帶有圓錐形的尖頂,或釋“食”,簡省了三角形的頂部。金璋指出,“”與“敦”的金文字形“”的左

41、半邊完全相同,因而這個字形可能是“敦”的早期象形字(盛放穀物的容器)。羅振玉把、等釋爲“”,這三個字形的左半邊就是“敦”的初文。説文:卩,篆文作。羅振玉認爲古文字形 象“人跽形,即人字”。金璋對此表示質疑,他指出 象人跽形,但不是人字。按:金璋認爲 和 不應釋爲豆或食,這是正確的。甲骨文中“豆”作、等形(字編 頁),“食”作、等形(字編 頁)。但 和 不是敦的初文。、也不是一個字,第一個字形可釋爲“”(簋),後兩個字形可釋爲“”(殺牲之法)(詁林 頁)。金璋指出 不是“人”字,這是正確的(詁林第 頁)。既()。書考 。、引自前 、,引自鐵 ,引自後下(藝叢)。從羅振玉釋“既”。金璋指出,這個字

42、象人跽坐在食器前、頭往後扭之形,暗示吃飽了。“既”和“即”是互爲補充的兩個字。“既”表示食者離開食物,不是由於他無法忍受醬香烤鴨或拒絶食用人造黄油,而是由於他吃飽了。接着,金璋簡述了羅氏的意見。按:金璋的分析很有趣,用形象的語言表達了“既”的字形本義。鄉()。書考 。引自引自前 ,引自前 。甲骨文與殷商史(新十二輯)鄉,現在字義是鄉村,古義爲“饗”,表示向客人或神靈進獻食物,或者享用他人進獻的食物。字形象兩人相對食器而坐,表示主人宴請客人。羅振玉把上述字形釋爲“鄉”,金璋從之,並全文引用了羅氏的考釋。羅氏認爲卿、鄉、饗古本一字,金璋又補充了三者之間的語音關係。他認爲上述字形應爲“饗”之本字,假

43、借爲卿、鄉。金璋認爲,卿所从之卯,與鄉所从之,雖然古爲一字,但也有所不同。卯是從無頭的發展來的,是從有頭的發展來的。此外,金璋指出字形 ()與其他字形不同,食者的頭部扭向相反的方向,並非賓主相向之狀。按:金璋指出與其他字形有所不同,説明他對字形的觀察非常仔細。實際上,是“既”的異體字,羅氏把它誤爲“鄉”。甲骨文中有兩片卜辭,其中爲既字。合集 :貞:勿共示。既葬,來歸。合集 :戌卜,貞:既()麋,歸 麑()。書考 。、引自前 、,爲説文篆文。麑,小鹿。字形象小鹿跟隨母鹿之形。金璋指出,羅振玉把、四個甲骨字形都釋爲麑,但他認爲前兩個字形可釋爲麑,後兩個字形可能是另一個字。全文引用了羅的考釋,並做了

44、兩點解釋。第一,羅氏似乎不知雌鹿無角。從字形上看,此字實爲小鹿隨雄鹿之形。不過,羅氏的解釋雖然在生物學上有失精確,但却强調了幼鹿和成年鹿之間的區别,因而是可取的,也符合造字本義。第二,羅氏認爲似鹿無角,也應爲麑字。金璋對此表示否定。他指出,麝和麞都無角,也都是商代人射獵的對象。可能是麝字,也可能是麞字,但絶不是麑字。此外,他還指出 右邊所从之 與甲骨文“見”的異體字形相似。不同的是,甲骨文見()上从目下从人,而 上部是鹿頭的象形,下部是鹿前腿和背部的簡化綫條。因此,金璋認爲篆文麑所从之兒,實爲(鹿形)的訛誤。按:唐蘭先生指出,、右邊所从實爲見,不是兒,此字應釋爲。、也不是麑,而是麇,謂“麇之本

45、字以麇、鹿例之,實當作,以無角别於鹿,亦象形字也”(詁林 頁)。詁林(頁)、字編(頁)均把、釋爲。的本義是發現鹿的踪迹,卜辭中有鹿(合集 )、豕(合集 )、兕(合集 )等語,可知已經泛化爲發現各種獵物的踪迹。關於 金璋象形文字研究舉例、的釋讀,學者仍有不同意見。羅振玉釋麑,詁林(頁)字編(頁)均從之。陳秉新則支持唐蘭的説法,認爲是麇類動物,但他隸定爲,指出“麇似小鹿,無角,甲骨文作,正象麕形,是麕字之初文無疑,卜辭即用爲麕獸名。麕和麏是的後起形聲字”。他把从从禾的 字隸定爲麇,指出此字正是麇的初文,但在卜辭中用作人名或國族名,並指出“後世易从爲从鹿,是偏旁類化的結果”。陳説可從。羅振玉把、這四

46、個字形都釋爲麑,這是不對的。金璋采納羅氏的意見,把、釋爲麑,也不可取。但他把、和、區分爲兩個不同的字,並指出、可能是麝或麞,不是麑,則比羅氏有所進步。三、象形文字研究的學術價值象形文字研究是金璋甲骨文字考釋的代表之作,其學術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象形文字研究是西方甲骨學史上最早的甲骨文字系列考釋著作。象形文字研究九卷集中發表於 年間,前後延續了十餘年時間。這一時期正是中國甲骨學的草創時期,也是西方甲骨學的初期階段。在中國,對甲骨文字進行考釋的論著僅有數種,如孫詒讓名原()、羅振玉殷商貞卜文字考()、羅振玉殷虚書契考釋()、孫詒讓契文舉例()、林義光文源()、柯昌濟殷虚書契補釋()、

47、陳邦懷殷虚書契考釋小箋()等,還有王國維觀堂集林()收録的一些考釋小文,以及其他學者零星發表的單篇考釋論文。同時,在西方漢學界,對甲骨有過研究的學者更是鳳毛麟角,僅有方法斂、沙畹、金璋、勃漢第、穆勒、明義士、薩拉辛、張鳳、馬伯樂等人。其中,方法斂主要從事甲骨收藏和摹録,他的甲骨釋讀文字成果僅通過書信與金璋進行過交流,基本没有公開發表過。明義士主要從事甲骨收藏、釋文隸定和卜辭研究,對單個甲骨文字的字形辨析和字義分析,涉獵不多。沙畹、勃漢第、穆勒、薩拉辛、馬伯樂等人,甲骨文與殷商史(新十二輯)陳秉新:釋及从之字,古文字研究第 輯,北京:中華書局 年版,頁 。參看宋鎮豪主編:百年甲骨學論著目,北京:

48、語文出版社 年版,頁 、。參看夏含夷:西觀漢記 西方漢學出土文獻研究概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版,頁 、。對甲骨僅有少量涉及。相比而言,金璋是同時期西方學者中間對甲骨研究最爲廣泛,尤其是發表甲骨文字考釋文章數量最多、且影響最大的學者。象形文字研究是金璋專門進行甲骨文字考釋的系列論文,可以説是西方最早、最系統的甲骨文字考釋成果。金璋在甲骨文字考釋上的不懈努力,客觀上促進了甲骨學在西方的發展。第二,象形文字研究充分吸收了羅振玉殷虚書契考釋的成果,推動了羅振玉甲骨學研究成果在西方漢學界的深入傳播。在 年之前中國學者出版的甲骨文字考釋論著中,影響最大的首推羅振玉的殷虚書契考釋。金璋以敏鋭的學術眼光

49、意識到殷虚書契考釋的重要價值,通過象形文字研究系列向西方學者深入介紹並闡釋了羅振玉的學術觀點,尤其是殷虚書契考釋文字第五這一部分。金璋在象形文字研究(卷一)中就指出,他撰寫這些考释論文主要是“向西方學者介紹並闡釋羅振玉在殷虚書契考釋一書中表達的重要學術觀點”。象形文字研究的 個考釋詞條,有 個都是從殷虚書契考釋中挑選出來的,金璋對羅氏的考釋成果進行了大量的摘録翻譯或全文翻譯,並對其進行分析評述。除了象形文字研究,金璋在其他論著中也大量引述了殷虚書契考釋的内容。綜合起來統計,金璋在象形文字研究及其他已發表和未發表論著中,引用、翻譯和評述了殷虚書契考釋文字第五 的内容。金璋的這項學術活動,把中國最

50、具影響力的甲骨文字考釋成果介紹到西方漢學界,擴大了羅振玉在西方漢學界的影響力,提升了西方研究甲骨的學術基礎。第三,金璋的甲骨文字考釋雖然較多地采納了羅振玉的釋讀意見,但他並非盲從,而是進行了獨立的學術思考。正如金璋文中所説:“歐洲神學家在東方學術問題上反對東方學者,這不是我想要采取的態度,但在這個例子上,我逐漸形成了與本土學者不同的觀點,如果必須要討論這個字,我也别無選擇”。這裏的“本土學者”,自然是指羅振玉。金璋所謂“形成了與本土學者不同的觀點”,具體表現爲兩個方面。一方面,在甲骨文字的釋讀上,金璋比羅氏進行了更細緻的字形區分,糾正了羅氏的一些釋字錯誤。比如象形文字研究卷一第 條“虎”字,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