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蒋兰畬《寿云堂诗集》考论.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51191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蒋兰畬《寿云堂诗集》考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蒋兰畬《寿云堂诗集》考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蒋兰畬《寿云堂诗集》考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卷第期唐 山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年 月V o l N oJ o u r n a l o fT a n g s h a n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J u l 收稿日期:修回日期:作者简介:宫海涛(),男,河北滦南人,中教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育.冀东文史研究蒋兰畬寿云堂诗集考论宫海涛,赵丽颖(唐山市第二中学 语文组,河北 唐山 ;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 英语组,河北 唐山 )摘要:清代滦州诗人蒋兰畬的诗集 寿云堂诗集 因流传不广,一直不为人所知.通读 寿云堂诗集 可知,蒋兰畬的诗歌创作颇具特色.其诗继承了杜甫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往往表现对国家的担忧,

2、对百姓的同情,对黑暗的痛恨,有着较强的社会意义,是了解清代后期政治时局及灾情兵乱等问题的重要史料,也是晚清中国缓慢觉醒的血泪见证.蒋兰畬诗歌的创作特色值得引起学界的关注.关键词:蒋兰畬;寿云堂诗集;晚清;诗歌中图分类号:K ;I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D O I:/j i s s n AS t u d yo f J i a n gL a n y ua n dh i s“S h o u y u n t a n gP o e m sC o l l e c t i o n”G ON G H a i t a o,Z HAOL i y i n g(C h i n e s eG r o u pT a

3、 n g s h a nN o M i d d l eS c h o o l,T a n g s h a n ,C h i n a;E n g l i s hG r o u pT a n g s h a nK a i l u a nN o M i d d l eS c h o o l,T a n g s h a n ,C h i n a)A b s t r a c t:“S h o u y u n t a n gP o e m sC o l l e c t i o n”,t h ec o l l e c t i o no fL u a n z h o up o e t J i a n gL a

4、 n y ui nt h eQ i n gD y n a s t y,h a sn o tb e e nw i d e l yc i r c u l a t e db e c a u s e i tw a sn o tk n o w n t oo t h e r s B yr e a d i n g t h i sp o e t r yc o l l e c t i o n,i t c a nb es e e nt h a t J i a n gL a n y usp o e t r yc r e a t i o ni sq u i t ed i s t i n c t i v e H i s

5、p o e m s i n h e r i t t h er e a l i s t i ct r a d i t i o ns i n c eD uF ua n do f t e ne x p r e s s c o n c e r n f o r t h e c o u n t r y,s y m p a t h y f o r t h ep e o p l e a n da b h o r r e n c eo ft h ed a r k n e s s,w h i c hh a sas t r o n gs o c i a l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I t i

6、 sn o to n l ya ni m p o r t a n th i s t o r i c a lm a t e r i a l t ou n d e r s t a n dt h ep o l i t i c a ls i t u a t i o no ft h el a t eQ i n gD y n a s t y,b u ta l s ot h ew i t n e s so ft h es l o wa w a k e n i n go fC h i n a i n t h e l a t eQ i n gD y n a s t y T h e c r e a t i v e

7、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J i a n gL a n y usp o e t r yd e s e r v e f u r t h e r a t t e n t i o n i nt h ea c a d e m i cc i r c l e s K e yW o r d s:J i a n gL a n y u;“S h o u y u n t a n gP o e m sC o l l e c t i o n”;t h e l a t eQ i n gD y n a s t y;p o e t r y一、蒋兰畬生平事迹考略蒋兰畬,字香农,号冶亭

8、,滦南县倴城镇蒋家泡村人,为清末民初冀东、津沽一带声名卓著的硕儒.民国二十五年重修的 滦县志 卷十二 文学 门下载其小传,谨迻录如下:蒋香农,名兰畬,原名玉符,字子信,邑之蒋家泡人.十八岁入邑庠,落拓不羁,因录科失期被斥,遂更名兰畬,号香农.幼年工刀笔舞文,有侠气.后乃设帐津门某纲总家,努力改前业,专攻诗古文辞,津人一时有“蒋才子”之目,而清贫殊甚.其人与文皆落落脱俗,为文自辟蹊径,不肯拾人牙慧.年八十余卒于家.所著有 燕南文集,未梓;寿云堂诗草,时人传诵焉.蒋先生身后寂寞,其他文献鲜有记载,乡邦近今更少人提及.仅据其流传下来的 寿云堂诗集 及一二载记,三五师友、弟子之片断传述,略可勾勒其生平

9、,且得窥其仪型之一斑.蒋兰畬在为孙云的 梦仙诗稿 作序时,自署“甲子正月七十七叟海阳蒋兰畬序”序三,此甲子年为 年,据此可推知蒋氏生于清道光戊申年即公元 年.上述 滦县志 称其“年八十余卒 第 卷第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月于家”,今滦南县倴城镇乡间耆宿亦传言蒋氏去世时已近九旬高龄,由此可断定蒋兰畬逝世于 年前后.蒋兰畬幼年家贫,而禀赋颖异,攻苦尤勤,师友期许甚高.但终一第蹉跎,乃留心法学,天涯书剑,奔驰南北,舞文任侠,为人代理诉讼.又关心时局民情,匡时济世之志未尝去怀.中年后以设馆教书为业,长期居留天津,弟子中较知名者有孙洪伊(字伯兰,近代教育家、政治家,民国政派“小孙系”首领)、王新铭(字吟

10、笙,天津近代教育家、书画家)、孙云(字梦仙,孙洪伊之妹,能诗,兼擅书画)等.蒋兰畬的教育思想具有 鲜 明 的 近 代 色 彩.王新铭在 寿云堂诗集后序 中称:“先生平日讲求有用之学,其大旨括以两言,曰能施于事,有补于时.又言以学问用事,小用小效,大用大效.其论西学曰:学术者,天地间大公之物.彼之学,我得之即我之学,且胜于我之自学.取长补短,是在善自得师者.”后序 年,蒋兰畬与孙洪伊合办天津河东中学(现华安街中学旧址),蒋任校长,孙为董事长.蒋兰畬曾多年在孙洪伊家设馆教学,师生情谊深厚.年,孙洪伊受孙中山委托到北方工作时,回乡在天津与蒋老师见面,以白首弟子的身份行学生之礼,成为乡里的一段佳话.在

11、蒋的晚年,罗朝汉、孙云夫妇特意把他接到北京的家中奉养,还请他以“太老师”的身份教他们的儿女学习诗文.几个儿女中间即有后来的电子与信息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罗沛霖.蒋兰畬尤以才学称誉津门.当时与之交往者均为经术深湛、文思超拔、道行高洁的贤士.著名诗人杨光仪、王守恂,教育家赵元礼、林墨青、陶仲明,方志学家贾恩绂等,均与其交谊笃厚.后因年老体衰,辞津归里,年近九旬卒于家.二、蒋兰畬 寿云堂诗集 的题材内容述略蒋兰畬一生所作诗甚多,但留存于世的仅一册 寿云堂诗集,收诗 首.寿云堂诗集 较为详细地记录了蒋兰畬的行迹、交游及心路历程,题材内容极为广泛,今拟选取其中几个方面加以介绍.蒋兰畬身处

12、晚清时期,战乱频仍,自然灾害频发,诗人以深切的人文情怀对乱世下的兵荒水旱之灾给予了极大关注.因其常往返于京、津两地,故对京畿灾情了解颇深,其诗歌对京畿及家乡一带的灾情及民众的困顿多有反映.如 除夜 云:西邻两妇人,夜哭声呜咽.使人问其家,一说悲心骨.男子客东荒,生死疑未决.阿翁复往寻,耄年与家别.幼子始能言,冻饿死前月.乞食度荒年,天寒冒风雪.一粥少人施,餐由除夕绝.衰姑病卧床,望食眼流血.全家行死亡,深宵恸一诀.愧我久 去乡,周恤 谊多 阙.勉助 三月 餐,传 言 勖苦节.诗人除夜闻哭,派人一打听,原来是一户人家,男主逃荒关外,不知生死,老父往寻,而刚刚学会开口说话的幼子却在前月冻饿而死.家

13、中只剩下婆媳二妇乞食度荒,却又在除夕之夜断了粥粮,婆婆病卧床头,双目流血,全家待死.整首诗语言朴素,不事雕琢,却营构出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真可谓惨绝人寰,目不忍读.又如 大水后还家三首 其一云:“水气没村树,日落秋风悲.闾里漂没后,游子归来时.举家幸平安,已断两日炊.老亲年七十,干食但充饥.”诗人以五言叙事诗的形式真实记录了家乡遭罹洪灾的亲历亲闻,反映了洪水灾害给当地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首句中的一个“没”字,极见凝练功力,一下子就写出了水漫庄田,了无生机的景象,更是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组诗虽角度多变,但字里行间都氤氲着诗人凄苦无奈的情绪,洋溢着对百姓极大的同情.仁者悲情,扑面而来.蒋兰畬此类

14、诗歌有的还成为了解清代后期救灾及流民问题的重要史料.如 山村 云:“荒村日暮少行人,烟火寥寥白屋贫.小队官军骑马过,黄昏风雪捉流民.”由于晚清时期天灾人祸频仍,农民与土地的关系经常被割断,农民失去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只得流落四方,沦为流民,变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而政府为了维持社会治安,就会派出官军抓捕流民,然后进行遣返.蒋兰畬这首诗,反映的就是这种社会现象,表达了对百姓的同情.这首诗采用白描的手法,描绘的是日暮荒村、烟火廖廖、漫天风雪、流民失所的惨景.诗中那趾高气扬的“骑马官军”,给人以高高在上的压迫感.尾句一个“捉”字,更是让人感受到了胜于风雪的冷酷.除了反映衰世灾情之外,对苛政暴虐、官民

15、宫海涛,等:蒋兰畬 寿云堂诗集 考论对立现实的关注也是 寿云堂诗集 的重要内容.如 催征 云:“二月官开征,上仓吏似鼠.三月官催科,下乡吏似虎.”清咸丰以后,特别是光绪年间,各项财政支出剧增,财政收入变态性增加,新增杂税、杂捐不断涌现,苦累小民,天下嗷嗷.诗中说上仓胥吏在开征的官家面前“似鼠”,那是惧怕考成;而等到他们下乡催科时对待饥民却“似虎”,那是因为有利可图,自然奋力催征.胥吏作为清朝苛政的具体执行者,被民众看作是国家的化身和反抗的对象,再加上清朝的法律本就细密酷严,吏治逐渐败弛,使得官吏可以借法罔民,进一步增强了苛法的破坏作用,加重了官吏与人民的对立.又如 捉车 云:“车空复捉人,抉篱

16、似牵羊.饥民久绝食,九死阅凶荒.晨餐但树皮,何能负军装.一倒鞭不起,天寒雪中僵.”胥吏大量强征民车为军用,捉车复捉人,捉人如牵羊,给百姓造成极大伤害.此诗反映了村民的悲苦境遇,饱含了诗人对此黑暗现象的愤懑及对乡村百姓不堪其苦的深切同情.全诗写来历历在目,用接近人民生活的口语和俗语构成诗句,情感浸透其中,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民不聊生的情况.蒋兰畬 寿云堂诗集 中还有大量忧念时局,关心社稷的诗作,表现了蒋兰畬对社会的卓异认知与忧患意识,又处处流露着民胞物与的悲悯情怀.如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四日(年月 日),德国公使克林德在北京崇文门大街被戕,诗人写下了 惊闻国使被害 一诗,诗云:“使者原无罪,仓皇死乱

17、军.花门钟野性,金阙肇戎氛.国尚行公法,人终奉大君.保全由诏命,底事等空文.”而克林德事件的第二天,慈禧太后就召开了御前会议,然后下达了向十一国宣战诏书.诗人继而又写下了 读开战诏旨,诗云:“三报前军捷,同仇仗义旗.九天初下诏,六月又行师.门户沦亡日,朝纲紊乱时.张皇轻一决,大局已难支.”由诗中内容可知,蒋兰畬对晚清时局和命运看得很是透彻,清廷朝纲紊乱,轻启战端,命数已尽,已不堪扶持.事实也确实如此,慈禧太后刚愎自用,才薄识短,将国家带入分崩离析的命运轨道,已实难救药了.蒋兰畬并不是什么朝廷要员,从来没有近距离接近过清王朝的统治中心,但是他却能够对清朝局势做出如此精辟的论断,可见蒋兰畬是一位博

18、古通今的饱学之士,深谙王朝兴衰之道,又深切关注时局,对历史与现实的认识极其深刻.另外,作为一名诗人,他的思想独立而卓异,眼光敏锐而独到,这就造成了他的诗作思想深刻的特质.随着慈禧颁布宣战诏书,战争的形势就开始向着不可逆的方向发展.年月初,天津租界的列强联军将战场引向租界以外,天津城外的众多战略据点很快就被联军占领,列强联军逐步完成了对天津城的包围.这一系列战事,对身居天津的蒋兰畬造成巨大的内心冲击,于是诗人写下了诸多关于此次史实的诗篇.如 战事 云:“战事真儿戏,军由小子行.未平张角贼,转用郭京兵.社鬼谋亡国,天师代守城.海门鼙鼓死,夜报走连营.”围城夜坐 云:“宼至安能去,愚儒讲学年.故人同

19、患难,戎马自周旋.路绝家何在,城危室再迁.暗窗敲冷雨,憔悴夜无眠.”避兵北行 云:“匹马津门北,天阴正五更.重围城下合,一路贼中行.旧仆供餐饭,乡民问姓名.飘零残稿在,忧国尚论兵.”津门失守,我军退据潞河 云:“潞水炎风热,残兵夜枕戈.防疏天险少,战苦国殇多.事急官同散,时危将未和.陈云高不落,杀气满山河.”其时神州陆沉,金瓯将破,蒋兰畬以沉挫悲郁的笔触或批评朝廷乱命,表达对战事安排的极度不满;或困于津城,抒写心中的无限酸楚与悲凉;或表达对时局的担忧,讴歌血战中将士们抗敌的英勇.字里行间都能让人感受到诗人那份驰骋其间,呼号奋发,急欲拔诸水火以安社稷的烈烈忧心,读完令人感动不已.在 年中法战争和

20、 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成名的晚清名将、直隶提督聂士成(字功亭)和长江水师大臣李秉衡(字鉴堂),在天津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中先后身亡,蒋兰畬为二人写了挽诗,有句云:“海氛四动事全非,落日旌旗尚指挥.自识疆场胜西市,男儿报国死犹归.”“仓皇应诏回朝内,痛哭行师别阙前.死望中原恢复日,罪干上国议和年.”,既表扬了二人的忠烈也表达了对二人悲剧命运的慨叹.蒋兰畬的女弟子孙云之子,我国电子学与信息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罗沛霖先生曾回忆:对文学我始终有所爱好.我爱读“五四”以后的新诗、新文学.我也写过几首旧体诗,然而一点也记不得了.我母亲的老师蒋兰畲很喜欢我写的 第 卷第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月一首描写暴雨的七绝,

21、并给我添了第五句“旱魃夜半逐雷公”,变成了乐府体.我反倒记着这一句,牢牢不忘.只是在他死后几十年,我才从一本现代书中得知老人是曾参加中法战争的志士,无怪乎有那样坚强的斗志!由此可见,诗人蒋兰畲年轻的时候也参加过中法战争.在“庚子之变”的天津保卫战中,战死的清军将士犹多,这恐怕也是蒋兰畲为何挽聂、李二人的原因之一.可以说,正是由于政治环境的日益混乱和常年战争的不断摧残,使得诗人用诗歌这种心灵的载体,细腻而深沉地表达了自己对故土苍生的热爱,对国势不振的关切,对战争劫难的思考,向后世展示了那种迷茫彷徨、痛心疾首又无力回天的艰难心路.蒋兰畬 寿云堂诗集 中描写师友、亲人之间情义的诗歌写得情深意长,真挚

22、感人,不乏精品佳作.如 旅店逢乡人,言麟征师病故,诗以哭之 云:一吐空心血,忧多死未安.九原悲短命,万里寄微官.幼子托孤少,衰亲诀别难.遗言从薄葬,敛用旧儒冠.我昔初从学,家贫正幼年.尝蒙夫子爱,历助买书钱.自别师门下,长经客路前.平生期许事,何日慰重泉.诗写恩师病故,诗人惊闻噩耗,万 分 悲 痛.恩师音容教诲犹记,厚爱空遗.何日有所成就,告慰恩师?读之令人自生酸楚.又如 回乡即遣老仆 云:白头一仆人,三载同周旋.我行彼失所,家贫子戍边.欲使别投主,大家爱少年.性愚言复直,垂老无人怜.誓欲从我去,微命望曲全.衰年行远路,终恐沟壑填.勉使归故里,量给买田钱.从此事畎 亩,一 饱 夜 安 眠.晨

23、行 泣 别 我,荷 担 出门前.此诗采用其最擅长的五言叙事体,历数主仆二人的深厚情谊,更写老仆的薄凉人生,全诗一气呵成,娓娓道来,如泣如诉,感人至深.写的虽是主仆离别,迎面而来的却是别样的悲伤.又如 与兄聚甫一月,又 拜 别 西 还,至 情 所动,言之呜咽 云:“送我出城外,雪深天正寒.每怜餐饭少,尤念客衣单.远道来何易,他乡别更难.伤心无限事,不敢泪轻弹.”诗写兄弟二人短暂相聚后即不得不离别之伤情,虽是律体,却一气贯注,平易自然,如话家常.又如 游北山不果 曰:“十年不至旧僧庐,兄弟当时此读书.行到山前心一痛,乱松深处又回车.”诗中交代,诗人前往北山僧寺,十年后故地重游,本已到了山脚,却又调

24、转车头回去了.按理说,这里的山寺曾是自己和兄弟十年前读书的地方,怀旧兴感在所难免.可诗人到了山脚下为何却调转车头返回呢?那是因为想起了血脉相通的兄弟的早亡.正是兄弟情深,却做生离死散,这才让诗人哀痛难抑,“行到山前心一痛”,所以不及上山,内心已难以承受兄弟阴阳暌违之痛.诗题虽名为“游”,而内容却更像是“吊”,一兴一痛,着实令人唏嘘.又如 女兄与室人同时病殁因合哭之 云:湘水寒碪断女媭,北山石化望征夫.周全大义言犹在,偕隐同心事已无.由服未除兄弟鲜,参年渐晚 室 家 孤.自 伤 贫 贱 多 离 别,万 死 悲 哀 尚客塗.全诗运用女媭和望夫石之典,悼念自己的姐姐和亡妻,不假雕饰,纯以情发,诗中充

25、满了难以抑制的悲痛和伤感,哀婉缠绵.在蒋兰畬 寿云堂诗集 中,赠答、行役、咏怀等诗作也占据着一定的比重,其中佳构甚多.如 赠杨厚斋先生 曰:一见倾心自昔时,六年始得定交期.贱名漫被诸君识,荒学空叨二子师.海内尚余知己感,天涯转慰 故 人 思.挑 灯 夜 话 沧 桑 事,乱 后 相 逢 鬓已丝.这首投赠诗感情极其诚挚,把诗人对好友的无限感念之情和内心世界的凄苦心境描写得淋漓尽致.如 贾岛故里 云:“四海无家者,行吟任马蹄.五言抗东野,一字动昌黎.渭水秋风冷,并州落日低.桑干人又渡,回首太行西.”一首五言律,将今人与古贤、桑干河与太行山、渭水秋风与并州落日融贯交织,天涯游子之境界全出.又如 通州道

26、中 曰:“五里人家十里村,微茫烟树欲 黄 昏.潇 潇 秋 雨 槐 花 路,独 策 疲 驴 上 蓟门.”此诗紧扣“道中”来写,旅路五里又十里,无穷无尽地向前伸展开去,路旁的树木也都笼罩在一片微茫的黄昏之中,自然使人产生“悠悠何处是尽头”的惆怅不堪之情.而第三句更是豁开诗境,描绘出秋雨淅沥,槐花满路,一派宁静而安谧的画卷.落笔淡远,寄兴深微.最后结以“独策疲驴上蓟门”,在艰难困顿中负重而行的“疲驴”,既暗喻了诗人失意的处境,又与其自身“行路难”宫海涛,等:蒋兰畬 寿云堂诗集 考论的际遇相契合,千万里路的遭遇与心境充溢其间,耐人寻味.此外还有许多游历山水的诗,诗人写得也是情契于景,自然凑泊,毫无矜作

27、之气.如 登大金山 曰:“绝顶孤云上,天垂一握青.树深风浩浩,花冷雨冥冥.野鹤餐松子,幽人斸茯苓.烟霞留别日,归隐约山灵.”诗人登游大金山,仰天俯地,徜徉烟云,不禁有陶然忘机、慨然有出世之想.又如 登碣石 云:“绝顶无人到,天风浩浩间.一杯小沧海,万点伏群山.白雪昏连塞,黄云晓出关.蓬莱落西极,终古未能还.”假若诗人没有涅而不缁的襟抱,没有纳须弥于芥子的气宇,是绝难措笔的.以上这些诗歌均格律谨严,对仗工巧,意脉贯畅,格调高雅,代表了蒋兰畬诗歌成就的重要方面,限于篇幅,兹不一一备举.三、蒋兰畬 寿云堂诗集 的艺术宗尚 寿云堂诗集,一本薄册之中,或羁旅行役、咏史怀古,或赠答酬情、念友思亲,或即景抒

28、情、体物言志,或讽刺弊政、感事忧时,真如万花争春,千峰竞秀.杨光仪(字香吟)先生为清末天津继梅成栋之后最享盛名的诗人,尝序蒋兰畬诗曰:“古今诗人不外摩拟、变化两家.寿云诗不摩拟,亦不变化,戛戛独造,自能沁人心脾,真不朽之作也.”后序这个评价是很高的.通观蒋兰畬 寿云堂诗集 诗作,大部分对仗工稳、炼字妥帖、章法圆熟.总的来看,蒋兰畬诗可谓兼宗唐宋,既师法唐诗,也不乏宋调.具体来说,蒋兰畬诗歌有明显的宗杜倾向.从取材上看,政治兴亡、社会动乱、战事徭役、饥馑流亡等内容俯拾即是.诗人用写实的笔触白描社会现实,诗歌当中充斥着儒家悲天悯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洋溢着仁民爱物的情怀和浓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如 催征

29、 捉车 除夜 乡勇 等诗,记述了社会板荡下底层草民的悲辛,深刻地反映了民生疾苦,显示出蒋兰畬痌瘝在抱的仁者情怀,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杜甫的“三吏”“三别”.寿云堂诗集 中又有不少诗歌涉及当时的重要历史事件,可见蒋兰畬对内外交困的时局充满了忧患.如 读开战诏旨 津门失守,我军退据潞河 避兵北行 等,是针对当时爆发的庚子国变创作的.这类诗歌均可与正史互补互证,对研究地方历史,考察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具有参考价值,颇有杜甫“史诗”风味.孙洪伊在 寿云堂诗序 中即指出:“先生性淡寡营,翛然尘俗之外.顾生经世变,于军国治乱安危之故,往往感于心而托于言.读先生诗,尚谅其 鸡鸣 风雨之思,而心有忧患乎?”序蒋

30、兰畬也曾表达过自己的诗歌观念,这正是对杜甫诗风的赓续.顾自 国风 及汉魏以来,其诗之感人至深、号为绝唱者,多沉郁悲痛之辞.国初诸家必首梅村,而阮亭号一代正宗,未能尽厌人意者,并以此故.自昔学人之言多自得其过者流于假,才人之言多自道其过者流于悲.盖其期望甚大而困顿于时,郁郁者久,形之于言,莫能自禁.序此外,晚清国家民族危机深重,这和金人入侵、国力衰微的南宋极其相似.于是我们看到,蒋兰畬的不少诗作,其得力于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处痕迹宛然,或沿袭陆游诗语,或脱胎于陆游诗意.如 游北山不果 云“十年不至旧僧庐,兄弟当时此 读 书.行 到 山 前 心 一 痛,乱 松 深 处 又 回车”,明显是模仿陆游的“今

31、日偶然亲拾得,乱松深处石桥西”(山行二首其二).通州道中云“五里人家十里村,微茫烟树欲黄昏.潇潇秋雨槐花路,独策疲驴上蓟门”,又似从陆游“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剑门道中遇微雨)句中化出.另如 早宿 云“早宿郭门北,离乡第一程.暮烟低野店,夜火上孤城.名贱防人问,家贫减仆行.客中眠愈晚,独坐欲三更”,也有陆游 泛舟至蜻蜓浦小泊渔村 的影子.不过蒋兰畬的艺术取法对象却并非囿于杜甫、陆游.从整体来看,其诗歌取法唐宋诸名家,却并不偏执于某一家.如 感事八首 其一:妖星半夜扫欃枪,万马临关夜徙营.挽粟已开南纪路,控弦复发朔方兵.大军久与行征伐,诸将曾经 定 太 平.传 到 虎 门 防 已 固

32、,元 戎 节 驻 五羊城.从风格来看,整组八首诗气势壮阔,笔力刚劲,颇有盛唐高、岑边塞诗的风骨.再如 书:“把握自幼年,讲习同晨夕.因何君贵时,转眼不相识.”这首咏物小诗,清新别致,将人生况味与眼前之情事盐水相融,理趣盎然,耐人寻味,明显是在追求宋代“咏物说理”的诗趣.总之,蒋兰畬的艺术取法对象较为广泛,他通过兼综唐宋诸大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其为诗纯出性灵,不事剽窃雕饰,大都感情充沛、意脉贯畅,而这正是艺术上臻于成熟的表 第 卷第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月现.其门生孙洪伊在其诗序中称:“昔先生论诗之言曰:诗自 三百 以下,其流传于天地间者,凡分三等.上者原于至性至情,言之动人深感,油然

33、生其忠爱之思.次之指陈国政民风之敝,其义正,其思深,其言曲而直,足当风人规戒之旨.至刻画万状,凭吊千秋,意能独到,语复极工,又其次也.此先生平日论诗大旨,而集中所载,亦必求合于此.”序这段话道出蒋兰畬诗歌创作风尚上的追求是极高的.有关蒋兰畬 寿云堂诗集 的艺术宗尚,本文只是粗略地勾画了一个轮廓,深入的开掘和探讨还有待学界继续努力.四、蒋兰畬 寿云堂诗集 的评价及影响因 寿云堂诗集 刊刻较晚,流布不广,导致学界对其诗歌整体风貌不够了解,目前尚未见一篇关于其诗歌的整体专论.蒋兰畬的诗歌在当时的诗坛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对诗人的评价也是零金碎玉.天津“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赵元礼所著的 藏斋诗话 中发现

34、有数条有关蒋兰畬诗的评价,现只录其一则如下:蒋香农先生笃于友朋,其 哭陶仲明 诗云:“海内宿儒同殁日,山阳旧侣再来时.”又 天津逢王仁安 诗云:“垂老故交同性命,未忘结习是文章.”深情如揭,凄恻动人.又:“四海无家者,行吟任马蹄.五言抗东野,一字动昌黎.渭水秋风冷,并州落日低.桑乾人又渡,回首太行西.”此先生 过贾岛故里 诗也,似非唐以后人所能.此外,蒋兰畬之诗在一些文学选本中也有所收录.民国十八年徐世昌编辑的 晚晴簃诗汇选录了蒋兰畬诗歌两首,分别是 通州道中 和 登碣石(晚晴簃诗汇 卷一百八十一).姜女庙 一诗被收录于 世纪 年代顾颉刚编著的 孟姜女故事研究集 中.感事 一诗,也在 世纪 年

35、代被阿英收录于 中法战争文学集(中华书局 年版).另外,阿英编 庚子事变文学集(中华书局 年版),也著录蒋兰畬诗.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蒋兰畬一生交游广泛,在很多文人名士的著述中都留有身影.如他曾为当时的天津文言志怪小说作家李庆辰的诗集 醉茶吟草 作序;为天津女画家、诗人孙云的 梦仙诗稿 作序;为“南开校父”严修之父、天津士绅严仁波的 事余小草 作序;为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方志学家贾恩绂之父撰写寿言,并收录于贾恩绂为其父贾星垣刊刻的 寿言证存 一书中.光绪戊戌科进士王守恂的 仁安续笔记 中多载自己和津沽学界名流的交游情况,其中也提到了诗人蒋兰畬.这些都说明蒋兰畬的诗歌在其长期生活过的京畿地区产生了一

36、定的影响.不过或许是因为蒋兰畬长期于绝域异乡奔走,较少返回故 乡 之 故,乡 邦 文 献 中 对 其 少 有 记 载,实 属憾事.总之,蒋兰畬的 寿云堂诗集 虽一直不为人所知,其诗歌创作却别具特色.蒋兰畬其诗兼法唐宋,尤其以五言诗独擅胜场.其郁勃之气发而为诗,多有壮志未酬之恨.蒋兰畬诗以宗杜为主,兼法诸家,慷慨豪迈,气韵沉雄,充分体现出燕赵诗人的精神特质,在清代诗坛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目前学界对蒋兰畬其人其诗关注较少,尚无人对蒋兰畬及其 寿云堂诗集 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这与其在清代诗坛的地位是不相称的.有鉴于此,特为之略作考述如上,希请海内方家批评指正.参考文献张凤翔,总修滦县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北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孙云梦仙诗稿M民国十三年排印本,:序三蒋兰畬寿云堂诗集M民国年间孙洪伊等校印卜汲,青韶科学家谈理想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李庆辰醉茶吟草M/高凌雯,辑天津诗人小集天津:民国天津志局汇刊,:序杨传庆,整理津门诗话五种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责任编辑、校对:石向骞)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