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下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专项训练1单选题1、威廉.H.麦克尼尔5000年文明启示录这样写道,“像伊拉斯谟这样的人能以著书立说为生,无须在大学或教会谋取职务也能养活自己。剧院通过收取入场费,为演员和莎士比亚等剧作家创造了收入来源。”这表明当时西欧A民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B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C启蒙思想得到广泛传播D人文主义知识分子挣脱宗教束缚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时期商品进一步发展,市民阶层的力量进一步壮大,因而能为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即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B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民众生活水平的提
2、高,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文艺复兴而不是启蒙运动,排除C项;材料并未反映人文主义者摆脱了宗教的束缚,排除D项。故选B项。2、如表为近代科学家及其科学家成就统计。据此可知,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国别科学家(生平)科学成就意大利伽利略(15641642年)研制天文望远镜,发现新星体,近代实验科学奠基者英国牛顿(16431727年)发现万有引力意大利布鲁诺(15481600年)提出“宇宙无限轮”德国开普勒(15711630年)认为行星沿着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A奠定了近代天文学建立的基础B引起了人们思想认识上的混乱C冲击了基督教神学思想体系D拓展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知答案:C解析:材料所反映的是西欧近
3、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而此时正值西欧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思想的解放,为自然科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冲击了基督教神学思想体系,C项正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时期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不但动摇了上帝创世说,也启迪了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力学的质疑和实验思想的萌生,为近代天文学奠定了基础,排除A项;引起了人们思想认识上的混乱,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B项;拓展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知,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3、相关研究表明,14、15世纪欧洲成立的新寄宿学校,并不培养牧师而是培养商人的子弟。学校课程注重古典作品研究和体育运动,学校课程的宗旨是要教育学生快乐、健康地生活,
4、成为有责任的公民。这反映出在当时A人们宗教信仰淡薄B商业发展成为主流C资产阶级政治追求D人文主义思潮兴起答案:D解析:14、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开始兴起,由材料可知文艺复兴时期的学校强调教育的宗旨是学生的健康、快乐,即重视学生人本身的价值,强调人的价值正是人文主义的典型表现,D项正确;“人们宗教信仰淡薄”的说法不符合史实,虽然文艺复兴对当时的宗教权成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是宗教信仰仍旧有相当大的影响力,排除A项;当时商品经济虽然有所发展,但商业发展尚未成为主流,排除B项;当时新兴资产阶级还未提出政治追求,排除C项。故选D项。4、康德提出:“国家是许多人以法律为根据的联合。”法律是主权者立法的产
5、物,而不是自然正义的产物。在这一认识上,康德提出“法治国”思想。据此可知,康德所说的“法律”是指A自然的法律精神B君主的专制意志C人民的主权意识D人民的联合意志答案:D解析:根据“国家是许多人以法律为根据的联合”可知康德认为国家是人民的国家,权力属于人民,而法律是人民主权的产物,所以康德的“法律”是人民的联合意志,D项正确;根据“不是自然正义的产物”可知不是指自然的法律精神,排除A项;康德的法律是人民的联合意志,而非君主的专制意志和人民的主权意识,排除BC项。故选D项。5、康德告诫政府要人:“按照人的尊严去看待人,也是有利于政府本身的。”并认为“凡是人民对于他们本身都不能规定的事,一个君主就更
6、加不可以对他的人民规定了。”康德这一思想()A意在肯定人的尊严价值B发展了卢梭的社会契约论C旨在限制君权扩大民权D明确反对实行君主立宪制答案:B解析:根据“凡是人民对于他们本身都不能规定的事,一个君主就更加不可以对他的人民规定了”等信息体现了“社会契约”的双向性,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发展了卢梭的社会契约论,B项正确;A项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A项;C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C项;题干没有涉及对君主立宪制的态度,排除D项。故选B项。6、1516世纪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下能够代表这个时代历史特征的新事物和新名词是A“日心说”、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B资本主义、文艺复兴、
7、工业革命C城市出现、地理大发现、科学革命D商业革命、崭新大陆、理性王国答案:A解析:注意题干时间“1516世纪”,结合所学可知,16世纪,哥白尼提出“日心说”;15、16世纪,欧洲国家开始进行新航路的开辟,即地理大发现;1417世纪,欧洲兴起了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符合题干时间,A项正确;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科学革命发生在17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理性王国是启蒙运动的内容,发生在17、18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7、1524年马丁路德提出,儿童学习了语言能更好地懂得圣经,每一个儿童不分性别和等级都应该接受教育;课程设置应该多种多样,
8、如语言、历史、音乐、数学,再加上诗歌而非经院哲学。这表明马丁路德A宣传“因信称义”否定教皇权威B鼓吹理性主义打击封建教会C丰富教育内容提倡男女平等D倡导普及教育助推思想解放答案:D解析:马丁路德重视儿童的教育,认为所有儿童都应当接受教育,而且主张教育内容应当是世俗性的而非经院哲学,这说明马丁路德倡导普及教育以助推思想解放,D项正确;“因信称义”指“信仰”得到救赎和在上帝面前得称为义的必要条件,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教育而非理性主义,而且马丁路德本身主张虔诚信仰,与理性相违背,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男女平等,排除C项。故选D项。8、马丁路德文集中表达三条最基本的原则。第一,人因为信
9、仰而得救;第二,圣经是第一位的,上帝的旨意体现在圣经中;第三,一切基督教徒都是教会的人,没有俗人和教士之分,任何人只要相信基督教,他就是教会的人。这些原则A强化世俗君主的权力B否定人们对上帝的信仰C否定教皇和教会权威D推动近代民族国家形成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人因为信仰而得救”、“圣经是第一位的,上帝的旨意体现在圣经中”、“一切基督教徒都是教会的人,没有俗人和教士之分,任何人只要相信基督教,他就是教会的人”等信息可知,马丁路德的这些原则反映了否定教皇和教会权威,主张思想自由,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强化世俗君主权力的信息,排除A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并不反对宗教信仰,排除B项;材料中的原则与近代
10、民族国家形成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9、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这些条款,关键是议会缔造了一个国王,这个国王是根据议会的条件登上王位的,并服从议会的法律。与“议会缔造了一个国王”直接相关的事件是A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B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C英吉利共和国的成立D光荣革命的发生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议会缔造了一个国王”是指光荣革命后,国王权力受到限制,D项正确;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时,英国国王权力较大,排除A项;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君主权力增大,威胁资产阶级的利益,排除B项;1649年1月,二次内战再度被俘的查理一世被押上断头台处死,1649年5月,英国正式宣布成立共和国,与材料不符
11、,排除C项。故选D项。10、启蒙思想家们在政治上都反对君主专制,但也存在差异,下列思想家与主张对应正确的是A孟德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B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制C伏尔泰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制衡D康德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制,B项正确;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的是亚当斯密,排除A项;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制衡的是孟德斯鸠,排除C项;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是伏尔泰,排除D项。故选B项。11、卢梭认为,国家是公意的化身
12、;在国家中,并没有任何根本法是公意不能予以废除的,即使是社会公约也不例外。由此可知,卢梭()A强调权力制衡B认为社会需要建立契约C主张人民主权D鼓励人民推翻专制统治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国家是公意的化身;在国家中,并没有任何根本法是公意不能予以废除的,即使是社会公约也不例外”可知,卢梭认为国家是公意的化身,而公意代表人民的意愿,公民集合起来即使是破坏法律公约也是合法的,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C项正确;权力制衡强调不同权力之间的制约关系,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权力制衡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卢梭的主权在民的主张,没有强调社会需要建立契约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
13、内容,而是体现了主权在民,排除D项。故选C项。小提示:12、1487年,德意志巴伐利亚公爵阿尔布雷希特四世颁布纯正啤酒法,确保仅用未受污染的洁净水酿造啤酒,这一法律得到众多邦国的认同。1871年,巴伐利亚将这一法令能否被接受作为其加入新德意志帝国的条件。对“纯正啤酒”意识的强化有利于A促进经济发展B强化君主权威C推动文化融合D增强民族认同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伐利亚邦致力于捍卫纯正啤酒法和纯正的“啤酒文化”,在德意志统一的历史背景下,体现出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强化民族认同的努力,D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纯正啤酒”意识强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纯正啤酒”意
14、识的强化促进了君主权威的强化,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巴伐利亚和德意志文化的融合,排除C项。故选D项。13、孟德斯鸠出生于法国贵族世家,伏尔泰出生在巴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卢梭出生于瑞士一个钟表匠家庭,他们都主张推翻君主专制,倡导政治民主、自由平等,这说明A贵族阶层赞成启蒙运动B法国各阶层政治主张趋同C阶级出身决定阶级立场D三人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答案:D解析:孟德斯鸠、伏尔泰和卢梭出身相对优渥,都主张推翻君主专制,提倡民主自由,这说明三人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D项正确;通过孟德斯鸠一人无法得出贵族阶层赞成启蒙运动,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同一阶层,排除B项;阶级立场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排除C项。故
15、选D项。14、橙子辅导研究发现,19世纪五十年代,美国东南部佐治亚州的社会思想家乔治费佐出版了关于南方的社会学或者自由社会的失败都是人吃人或者是没有主人的奴隶两本书。他在书中提出:人类社会本来就是不平等的,哪里都有最底层的劳动者;资本主义的自由制度已经失败,它给人的自由不过是使得强者更强、弱者更弱。这些看法意在A维护南方的黑人奴隶制B呼吁政府干预经济C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D缓和南北方的政治对立答案:C解析:材料主要说明这位社会学家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不利于社会的公平,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C项正确;材料中未提到这位学者对南方黑人奴隶制的态度,排除A项;材料中未提到对经济政策的建议,排除B项;材料
16、意在说明资本主义的缺陷,而不是缓和政治对立,排除D项。故选C项。15、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在许多方面都明显超越了文艺复兴运动。其主要表现在A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B批判教会专制腐朽C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D以宗教辅助文学与艺术复兴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启蒙运动不仅反对封建制度和教会特权,还为未来资本主义制度的建设规划了理性的蓝图,A项正确;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都批判教会的腐朽,排除B项;文艺复兴鼓励人们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排除C项;文艺复兴以宗教的形式辅助文学与艺术复兴,排除D项。故选A项。填空题16、宗教改革:实质:宗教外衣掩饰下的_反封建
17、的社会运动。答案:资产阶级根据所学知识,宗教改革是宗教外衣掩饰下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运动。故填空资产阶级。17、背景(1)根本原因:西欧中世纪晚期_生产关系的萌芽。(1315世纪,佛罗伦萨成为文艺复兴的发祥地之一)(2)文化基础: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意大利拥有丰厚的_文化积淀,又从_汲取了大量文化养料。(3)人才优势:聚集了一批具有_的学者文人,他们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坚力量。答案:资本主义古希腊罗马东方新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最先兴起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是,西欧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最早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等城市出现;其文化基础是,意大利拥有丰厚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其
18、人才优势是聚集了一批具有东方的学者文人,他们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坚力量。所以文中空白之处对应的文字依次是,资本主义、古希腊罗马、东方和新思想。18、德意志统一(1)方式: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起用主张“_”的俾斯麦为宰相,通过武力统一德意志。(2)经过:18641871年,普鲁士先后击败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统一了除奥地利以外的德意志。1871年_成立,实行君主立宪制。答案:铁血政策德意志帝国根据所学知识,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起用主张“铁血政策”的俾斯麦为宰相,通过武力统一德意志。18641871年,普鲁士先后击败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统一了除奥地利以外的德意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实行君主立宪制。故
19、填空1.铁血政策;2.德意志帝国。19、序幕_年,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撰写了著名的_,痛斥教廷推销_的欺骗行为,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答案:1517九十五条论纲赎罪券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517年,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撰写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痛斥教廷推销赎罪券的欺骗行为,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20、启蒙运动:影响(1)启蒙运动进一步_人们的思想,为_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2)启蒙运动直接推动了美国_和_,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_统治。(3)启蒙思想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_的精神武器。答案:解放了资本主义制度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资产阶级民族独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进
20、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21、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德国(1)普鲁士进行并不彻底的废除_改革,随着经济的发展,德意志要求改革与统一的呼声高涨。(2)1848年2月和3月,_和普鲁士等地发生革命,要求建立统一的独立国家、制定宪法。答案:农奴制奥地利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德国(1)普鲁士进行并不彻底的废除农奴制改革,随着经济的发展,德意志要求改革与统一的呼声高涨。(2)1848年2月和3月,奥地利和普鲁士等地发生革命,要求建立统一
21、的独立国家、制定宪法。22、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1)建立:_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建立英国法律由_制定,国王无权废止;议会定期召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_、_。(2)完善:内阁制度的逐渐形成(18世纪),_实际掌握政府权力。国王的权力限于任命议会多数派领袖出任_,并批准首相提名的各部大臣。答案:权利法案议会征税招募常备军内阁首相(1)建立:结合所学可知,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建立,英国法律由议会制定,国王无权废止;议会定期召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招募常备军。因此应填权利法案,应填议会,应填征税,应填招募常备军。(2)完善:结合所学可知,18
22、世纪中叶,英国内阁制度的逐渐形成,内阁实际掌握政府权力。国王的权力限于任命议会多数派领袖出任首相,并批准首相提名的各部大臣。因此应填内阁,应填首相。23、资本主义的扩展(1)俄国措施1861年俄国进行_改革: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通过赎买得到土地。其他方面改革:实行地方自治和_、实施统一的司法制度、进行教育改革、实行义务兵役制等,还采取各种措施刺激工业发展。影响:这些自上而下的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没有直接触及制度,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2)美国:南北战争背景:美国独立后,经济获得发展。但南北双方在关税、西部领土建州等问题上矛盾重重,在_的存废问题上斗争尤其尖锐。概况:1861年,
23、_爆发。林肯领导的联邦政府先后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赢得民众支持,最终击败了南方分裂势力。1865年,内战结束。影响联邦政府的胜利维护了美国的_,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在法律上承认了黑人的公民权利。为此后美国的发展和迅速崛起_了基础。黑人仍备受_。(3)意大利意大利通过革命和反侵略战争,于_建立意大利王国(改撒丁王国为意大利王国)。实行_。以后意大利又先后从_和法国手中收复失地,1870年实现了国家统一。(4)德意志:18641871年,普鲁士先后击败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统一了除奥地利以外的德意志。1871年,_成立,实行君主立宪制。(5)日本:明治维新背景: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
24、沦为_的民族危机。日本有识之士于1868年推翻幕府统治,进行改革。内容:明治政府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推行“_”“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仿效西方国家制定宪法。影响: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势力,官僚寡头和_实际掌握了权力,成为军国主义的社会基础。日本很快开始对外侵略扩张。(6)评价与封建制度比较,_制度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但是,资本主义制度仍然是一种_制度。资本主义列强大肆推行_政策,把亚非拉广大地区变成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行压榨和_。【拓展】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美确立方式:通过革命战争或_改革制定宪法,设立议会。特征: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
25、特征。评价阶级本质:维护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积极影响a.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给予否定和_,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之柱。b.日益健全的代议制,调节和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c.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对亚洲和_其他地区也产生了广泛影响。答案:废除农奴制地方选举奴隶制美国内战国家统一奠定歧视1861年君主立宪制奥地利德意志帝国半殖民地富国强兵军阀资本主义剥削殖民扩张掠夺和平替代世界(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俄国进行废除农奴制改革: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通过赎买得到土地。实行地方自治和地方选举、实施统一的司法制度、进行教育改革、实行义务兵役制等,还采
26、取各种措施刺激工业发展。(2)美国独立后,经济获得发展。但南北双方在关税、西部领土建州等问题上矛盾重重,在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斗争尤其尖锐。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林肯领导的联邦政府先后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赢得民众支持,最终击败了南方分裂势力。1865年,内战结束。联邦政府的胜利维护了美国的国家统一,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在法律上承认了黑人的公民权利。为此后美国的发展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黑人仍备受歧视。(3)意大利通过革命和反侵略战争,于1861年建立意大利王国(改撒丁王国为意大利王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以后意大利又先后从奥地利和法国手中收复失地,1870年实现了国家统一。(4
27、)18641871年,普鲁士先后击败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统一了除奥地利以外的德意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实行君主立宪制。(5)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日本有识之士于1868年推翻幕府统治,进行改革。明治政府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推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仿效西方国家制定宪法。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势力,官僚寡头和军阀实际掌握了权力,成为军国主义的社会基础。日本很快开始对外侵略扩张。(6)与封建制度比较,资本主义制度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但是,资本主义制度仍然是一种剥削制度。资本主义列强大肆推行殖民
28、扩张政策,把亚非拉广大地区变成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行压榨和掠夺。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美确立,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宪法,设立议会。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给予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之柱。日益健全的代议制,调节和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对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也产生了广泛影响。24、文艺复兴:成果时间地点领域代表人物成就特点_文学三杰但丁_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_歌集薄伽丘十日谈15世纪意大利美术三杰_最后的晚餐_突破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描绘_,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米开朗琪罗大卫摩西拉斐尔_16世纪文学_哈姆雷特李尔王充分
29、体现_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答案:14世纪意大利神曲人性的自由彼特拉克达芬奇蒙娜丽莎现世生活西斯廷圣母莎士比亚人文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的时间是1416世纪,兴起地点是意大利,其中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被称为文学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被称为美术三杰;其中但丁的代表作是神曲;彼特拉克的作品是歌集;这些作品都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达芬奇的代表作是最后的晚餐;拉斐尔的代表作是西斯廷圣母;这些作品突破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描绘现世生活,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是哈姆雷特李尔王,充分体现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25、波兰天文学家_日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
30、。答案:哥白尼结合所学可知,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的日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因此填写哥白尼。材料分析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787年宪法的制定和批准,使美国从一个松散的国家联盟变成了一个统一的国家,使郑联一举变成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本宪法和根据本宪法所应制定的合众国法律,以及根据合众国的授权缔结或所应缔结的条约,均应为国家的最高法律。”宪法为美国纷造了一个崭新一的政府体制,为美国建立了一整套民主制度,第一次把联邦制、分权制、制衡制和人民主权等启蒙思想家的抽象理论变成了现实,保证了美国政局的稳定。对于联邦的权力基础和来源问题,宪法采用了一种创造性的方法来处理,启用“人民”这个现实
31、而一又抽象的政治群体作为联郑政府的权力基础。用人民作为联部的权力基砂和权力来源,这就转换了美国的国家性质。据杨鹏飞美国1787年宪法的成就与其缺陷硫漏及弥补材料二清王朝沿袭历代,以六部经理庶政”处理国家之事。清代承袭明制,六部之上设有内阁。清初以来,设立一世袭的议政一王大臣,披时因有议政处,是以议政王大臣承充办理军国大事,议政王大臣会议则是实权机构,凡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商定。自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之后,皆系军机大臣每日应皇帝之召,承旨遵办,所有议政空街,著不必兼充。摘自于王思治从清初的吏治看封建官僚政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一二并结合所学
32、知识,概括指出当时中美政治制度的不同之处。答案:(1)特点:联邦体制,集权中央;三权分立,互相制衡;宪法至上,人民主权;通过修正案,加以完善思想:(2)变化:从延续明朝六部内阁制,保留传统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后来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直接听命于皇帝的军机处。不同之处:性质不同:美国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中国是封建主义政治制度。政体不同:美国是三权分立制度,立法、司法和行政权相互制衡;中国是君主专制制度,军机处为皇帝决策的执行机构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1787年宪法的制定和批准,使美国从一个松散的国家联盟变成了一个统一的国家,使郑联一举变成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可知,联邦体制,集权中央;根据所学
33、知识可知,美国在1787年宪法中采取三权分立,互相制衡;根据材料“本宪法和根据本宪法所应制定的合众国法律,以及根据合众国的授权缔结或所应缔结的条约,均应为国家的最高法律”“用人民作为联部的权力基砂和权力来源,这就转换了美国的国家性质”可知,宪法至上,人民主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通过修正案,加以完善思想。(2)变化:根据材料“清王朝沿袭历代,以六部经理庶政处理国家之事”“自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之后,皆系军机大臣每日应皇帝之召,承旨遵办,所有议政空街,著不必兼充”可知,从延续明朝六部内阁制,保留传统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后来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直接听命于皇帝的军机处。不同之处:性质不同:根据所学知识
34、可知,美国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中国是封建主义政治制度。政体不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是三权分立制度,立法、司法和行政权相互制衡;中国是君主专制制度,军机处为皇帝决策的执行机构。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摘编自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美国联邦宪法行政、立法、司法这三项大权中的任何一项法定权力都要受到另外两项权力的制约。在权力的天平上,任何一项权力都不允许大于另外两项权力,从而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摘编自人民版历史
35、(必修第一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实行的政体和为该政体奠定法律基础的文献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联邦宪法是哪部宪法?该宪法确立了什么原则?材料所说的“三项大权”中立法权和司法权分别由哪个机构掌握?答案:(1)政体:君主立宪制文献:权利法案(2)宪法:1787年宪法;原则:三权分立原则;立法权:国会;司法权:联邦法院解析:(1)政体:依据材料“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文献:结合所学可知,光荣革命后
36、,英国于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2)宪法:依据材料“美国联邦宪法行政、立法、司法这三项大权中的任何一项法定权力都要受到另外两项权力的制约”并结合所学可知,宪法是指1787年宪法。原则:依据材料“行政、立法、司法这三项大权中的任何一项法定权力都要受到另外两项权力的制约”,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的特点可以得出三权分立原则。机构: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的尼尔可知,立法权属于国会;司法权属于联邦法院。28、科学技术的发展。材料一日本学者汤浅光朝用定量的方式描述1620世纪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及其转移的情况,提出如果一个国家的科学成果超过全世界总数的25%,则这个国家就称为世界科学中心。
37、15401960年间,世界科学中心在五个主要欧美国家转移。15401960年期间5国科学成果比例图注:图中25%线表示该国贡献世界科学成果25%的位置摘编自世界科学中心模型摘自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与我国科学发展状况分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任选图中三点世界科学中心,判断其所属国家,说明理由(代表性科技成就)(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中西方在科学发展史上的不同趋势,并简析原因。答案:(1)1是意大利,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2是英国,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力学体系的形成;3是法国,拉瓦锡发现的氧化和守衡理论使化学发展步入正轨;4是德国,18
3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5是美国,哈罗德梅曼建立了激光效应的理论。(2)中国古代科学长期领先,14世纪开始,西方逐渐超过中国并遥遥领先。原因:14世纪之前:中国:中国国家统一,政局长期稳定;生产力发展,农耕文明发达;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教育和科举的发展;对外开放等。西方:中世纪封建割据、神学束缚等。(中国至少两点,西方至少一点)14世纪之后:中国:封建制度日趋腐朽;重农抑商政策;文化专制统治;闭关锁国。西方:民族国家形成、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对思想的解放;近代科技的兴起等。(中国至少一点,西方至少两点)解析:(1)根据材料一“1处于1590年”
39、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是意大利,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根据材料一“2是1740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是英国,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力学体系的形成;根据材料一“3是1790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3是法国,拉瓦锡发现的氧化和守衡理论使化学发展步入正轨;根据材料一“4是1850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4是德国,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根据材料一“5是1960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5是美国,哈罗德梅曼建立了激光效应的理论。(2)关于趋势:由图示信息可知,14世纪时中国和西方科技发展的分水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科学长期领先,14世纪开始
40、,西方逐渐超过中国并遥遥领先。关于原因:14世纪之前:中国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中国国家统一,政局长期稳定;生产力发展,农耕文明发达;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教育和科举的发展;对外开放等方面作答。西方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中世纪封建割据、神学束缚等方面回答。14世纪之后:中国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封建制度日趋腐朽;重农抑商政策;文化专制统治;闭关锁国等方面作答。西方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民族国家形成、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对思想的解放;近代科技的兴起等方面回答。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721年,英国议会首次对行政高官进行质询。1783年,下院议长宣
41、布,任何议员都有权向大臣或官员提出问题,被质询者可以答复,也可以拒绝答复。1835年,质询首次出现在英国议会下院的议事程序单上,并公布于众,被质询者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做出答复。从此,质询成为英国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和问责的一项固定制度。进入20世纪后,质询时间固定为星期一到星期四每天下午1个小时。对于普通质询,被质询人可在7天内答复;对于紧急质询,被质询人必须在3天内答复。70年代后,下院设立了与政府工作相对应的多个专门委员会,各委员会可以分别就政府的内政和外交问题向有关政府官员提出质询,发现政府工作中的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加以改善。埃弗尔詹宁斯英国议会(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议会质询
42、制度的发展变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议会质询制度的积极作用。答案:(1)发展变化:质询时间由不固定到固定;由可拒绝回答到有问必答;专业化、制度化程度逐步提高。实质:立法机构监督、问责行政机构的民主制度。(2)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推动政府改善工作;进一步完善民主制度。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中对1783年和1835年质询制度的叙述,可以看出质询从可以拒绝答复到必须答复;依据材料中“进入20世纪后,质询时间被咨询人必须3天内答复”可以看出质询时间的变化;整合质询制度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质询制度不断完善和规范,专业化、制度化程度逐步提高。第二小问,从材料可以看出,质询制度是
43、“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和问责的一项固定制度”,是英国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考生可由此归纳质询制度的实质。(2)从材料可以看出,议会质询制度加强了对公务员的监督和敦促,这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政府工作,保持廉洁清正的政治氛围;质询制度有利于及时有效地处理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矛盾,是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重大发展。【点评】30、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路德认为,只要坚持基督,其他的诸如苦行禁欲等行为就不再成为表明信仰的标记,神职人员是否结婚这等行为完全由人自由取舍,任何人不得禁止,否则就是违背上帝的旨意。同时基督徒有权对圣经做出自己的理解,无需神职人员的中介。这些思想摆脱了天主
44、教会的圣礼得救论与善功赎罪论,使人的信仰摆脱了外在形式,获得了真正的自由。路德还十分重视提高普通信徒在教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他认为普通信徒在上帝面前是根本平等的,普通信徒均可成为祭司。答小群、孙琥瑭从路德的宗教改革谈宗教与社会相适应问题材料二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在欧洲的发展,使得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和尖锐起来,新兴的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的统治,从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为了给已经或即将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和典论基础。18世纪末在欧洲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思想革命运动,这就是启蒙运动。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路德的平等观的积极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末欧洲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答案:(1)积极影响:打破了教会特权;使人们获得了信仰的自由和平等权;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解放了人们的思想。(2)背景:封建专制统治强化;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矛盾加剧;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增强,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解析:(1)积极影响:根据材料“这些思想摆脱了天主教会的圣礼得救论与善功赎罪论,使人的信仰摆脱了外在形式,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打破教会特权、使人们获得信仰的自由平等权、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思想及解放思想等角度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