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传统民居什么是民居?l 百姓居住之所 l 民家,民房 l 中国各地的居住建筑,又称民居l 民居是包含住宅以及由其延伸的居住环境(聚落/村落)l 住宅,又称房屋、家宅,是人所修建以供居住的建筑物百姓 居住 自发兴建 趋同性(传统的/现代的)第一节 民居的分类1、结构形式:干欄式、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2、外部形式:四合院、围龙屋、土楼、碉楼、窑洞等;3、材料:砖、夯土、木、竹等;4、宗教民居:汉族民居、藏族民居、满族民居等;5、地域划分:东西南北6、地域文化划分:中国传统民居从大的空间上可以大体分为:东北传统民居、西北传统民居、华北传统民居、西南传统民居、中南传统民居、华东传统民居。东
2、北民居:东北大院、满族民居、朝鲜族满屋炕民居;西北民居:陕西窑洞、关中窄院民居、青海庄窠民居、新疆维吾尔族民居;华北民居:山西平遥古城、蒙古包、河北民居,北京的四合院;中南民居:广州民居、围垄式客家民居、吊楼式的湘西民居、窑房混合的河南民居、广西干栏式建筑等。华东民居:苏南、浙江民居,江西、皖南民居,福建民居、山东民居。第二节 各类民居1、东北民居:(1)根据气候:高台基、南侧大窗、窄进深、低净高(2)取材:木梁柱结构、黄土墙布局:前、后、内三院,中轴对称、正房、东西厢房东北套大院一般是三合院式,正房和东西厢房距离较远。外围围合院墙很大,马套打车可以出入。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地广人稀的
3、农村2、西北民居:(1)窑洞:依山就势、顺应自然、就地取材、施工简便、造价低、冬暖夏凉、节约能源、少占良田、保护环境;采光通风差;独立式窑洞:用砖石或土坯砌筑成窑洞形式的建筑,保留了窑洞节省木材、冬暖夏凉、防火、防噪音的优点。主要分布在甘肃、山西、陕西、河南等地区。(2)关中窄院民居以窄长四合院为基础的院落组合型民居山西民居:特点是院落东西窄、南北长。房屋大都为单坡屋顶,主要分布在山西省中部。庄巢:青海地区一种平屋顶房为合成的院落式民居。俗称“外不见木,内不见土”。院落外部是土墙,内部是木隔扇的一圈走廊。(3)甘南藏族建筑(4)新疆喀什民居 顺土坡修建节约地形,二至三层,庭院狭窄、外廊、圆拱、
4、木雕、设色艳丽、连院设置居住密度高,门窗向院内开启;新疆和田维吾尔族民居:由于宅基地大,这种民居的总平面布置组合自由,其户外活动的场所有上面覆盖的和开敞的两种。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以南地区。3、华北民居:(北京四合院)3、西南民居:四川民居:其特点是院落南北窄、东西长,房屋大出檐,常用编竹夹泥墙。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和重庆市。云南景颇族的干阑长脊短檐,山面山尖的屋顶部分挑出较深,可以使墙面少受雨淋、而檐短又可多接纳阳光。d船形干阑屋顶为半圆形的“架空船形屋”。有高栏及低栏两种,高栏地板距地面约2米。这个空间可用来养牲畜。低栏距地仅05米左右。它是以竹木为骨架,上覆茅草,屋形如船。苗族、侗族同样多使
5、用干阑式建筑。船形民居:这是一种干栏式民居,其特点为房顶并不是人字形,而是拱形,其中一端像四分之一球面一样封闭。主要分布在海南省黎族民居地区。一颗印:云南一种两层楼的小型院落民居的名称,因建筑外形方正,而墙面较高,造型上尤为一枚方印,因而得其名。白族民居:其单体是三开间的两层楼,叫做“坊”,并由其组成“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两种院落形式。主要分布在云南大理。羌族碉楼:在一个单体内用不同的房间安排牲畜圈、草料储藏、居室、厨房等,在建筑一层建一个高塔为防御性质的瞭望塔,主要分布在四川省西北部。(5) 中南民居广西壮族麻阑广西僮族的干阑称为“麻阑”,麻阑的特点是底层已接近普通房屋的层高,四周封
6、墙,用来养牲畜。围拢屋:以中轴线上的两堂或三堂为中心,两侧为横屋。背后由一个半圆形围屋围合。前面有一个半圆形的月塘。主要分布在广东梅州地区。广东连排楼房:客家人喜欢聚族而居,形成巨大的群体住宅,连排楼房是其中的形式之一。由数幢楼房平行排列,楼房的一个侧立面形成群体正立面,并在楼房间隔之中加入墙体形成院落。(6)华东民居江南庭院民居:相仿多为楼房形式。农村地区楼上并不住人。山墙处建有马头墙作为装饰。建筑檐下有木雕装饰。主要分布在浙江北部、江苏南部。赣南围子:有四面楼房围合成方楼。其中部分或全部的拐角处舍友高出楼房一层的炮楼,从平面上看,炮楼也突出在楼房的拐角之外。主要分布在江西赣州地区。方形土楼
7、:主要集中在福建省永定县东部和南靖县西部一带。放行土楼平面上也有两角抹圆或四角抹圆的。土楼既有屋脊平的,也有屋面高低错落的。一、环境影响 1、自然环境建筑是人类与大自然不断抗争的产物创造满足人类生活的微环境1.1气候对民居的影响气候: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 气候因素:1.2地理因素对于民居的影响1.3人文因素对于环境的影响二、东北民居2.1东北民居概述(1)受到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与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东北各族民居呈现不同的民族及文化特征,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相互影响渗透;(2)按照不同民族及其民居特点,可分为: a.东北汉族传统
8、民居(主要研究对象) b.东北满族传统民居 c.东北朝鲜族传统民居 d.其他民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传统民居2.2东北汉族传统民居(1)居住人群:移民东北的汉族及中原的政治流民(2)汉制民居基础上特征的转变:a.防御性增强高院墙、四角炮楼、“堡垒式”、内向、封闭b.院落空间形态的变化院落构成元素及位置、尺度的变化c.传统核心空间的改变作为中原文化礼仪核心空间的堂屋地位被建有炕头的腰屋或里屋取代堂屋“外屋地”2.2平面格局(1)单体建筑平面a.两开间 多出现于碱土平房和井干式民居,多出现于林场或山沟中,常与牲畜圈舍 及仓库等生产辅助用房共同围合成一合院或二合院形式的松散院落 特点:平面
9、接近规整的正方形、墙体面积较小有助于防寒保暖b.三开间“一明两暗”三开间式,堂屋居中,两侧对称设置东西屋,屋内设南炕或或南北炕c.多开间平面五或七开间,多见于大型民居,交通干扰严重(2)院落类型 a.一合院 b.二合院 c.三合院 d.四合院(3)院落“增殖”建筑的扩建都以院落为基本单位,进行纵向或横向的空间扩展,并产生以下形式:a.二进院式(二进三合式、二进四合式、二进四合后半院式)b.三进院式(三进三合半后院式、三进四合后半院式、三进四合式)c.双向复合式纵向串联及东西跨院相结合的空间延展形式(主次分明式、多院组合式)2.3空间形态方形合院院落形态院落内部建筑立面围合决定院落空间院墙或建筑
10、界面决定建筑形态及建筑外部空间形态对称及中心轴线 a.完全对称:中轴对称,包括院落大门位于中轴线上; b.结束端明确,结束于中轴线大门处 c.明确的轴线边缘线2.4空间秩序空间设置的秩序:中轴对称,空间沿院落递进;空间使用秩序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中原传统民居中的堂屋成为供炉灶等使 用的空间,称“外屋地”,其两侧的东西屋成为起居待客的主要空间。 空间与礼俗民俗:祭祖及婚丧嫁娶仍在堂屋举行,但形式较中原地区简化;礼制(体现尊卑秩序): 建筑方位、间数规格、体量尺度、院落进数、门数、配房数、廊数、材质等级。2.5结构(1)结构a.木构架承重:即抬梁结构,柱、柁(梁)、立人(瓜柱)、檩、杦(垫板)、椽檐
11、廊处理手法:“蛇探头式”:将整根大柁直接伸出搭在檐柱上,并在老檐柱上部设金瓜柱,与二柁相连。“加穿插梁”:在柁材较短的情况下,在老檐柱与檐柱间加穿插梁相互联系。b.木架变体“排山柱”:在山墙中心位置设柱,与檐柱一起作为两山处的支撑,省去大柁二柁;抱门柱:设置于大柁下中间部分进深的三等分处,承托大柁,并作间隔墙的骨架;碱土平房构架体系建造大柁,并于其上设置设置瓜柱或替子承托檐檩,山墙设中柱,弧形屯顶硬搭山:保留檐柱,省去山面梁架及柱,直接将檩条两端搭在山墙上,由前后檐柱与山墙共同承重。c.墙体承重大柁直接搭在前后檐墙上,檩条直接搭在山墙上,房屋直接由四壁承重。西北地区:占中国陆地面积的32.4%
12、包括黄土高原西部、渭河平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北部、内蒙古高原西部、柴达木盆地、新疆大部一、环境概况1、自然环境1.1地形地貌、气候概况多高山,为我国最干旱区域,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2、文化概况(1)农耕及畜牧业发展较早区域(2)多民族文化交融,产生地域鲜明的复合文化特征a.陕西、甘肃汉文化b.少数民族及其宗教文化(回、藏、东乡、欲固、保安、蒙古、哈萨克、满土、萨拉)主要宗教:伊斯兰教、藏传佛教伊斯兰:对建筑的影响体现在用色、装饰、布局等。细密画:细密画始于古兰经的边饰图案,用于装饰书籍的精细的小型插画藏传佛教:对建筑的影响在于雕刻、绘画等装饰艺术。教义影响建筑布局。经堂民居的供奉及精神中
13、心中庭娱乐及祭祀二、窑洞黄土高原:长城以南、秦岭以北、贺兰山、日月山以东。陕西、山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河南天然黄土层可做建筑材料成分以石英构成的粉砂为主黄土层地址构造均匀,为富有潜力的结构整体黄土为材料的建筑始于石器时代西安半坡氏族聚落遗址以开始使用黄土建造穴居与半穴居2.1窑洞选址依据依山近水选土相地:土质均匀密实、地质结构稳定(沟壑、山崖等)靠近田地,便于耕作良好方位:避风、向阳(位于阳坡面)、取日照(窑洞朝向东南、南、西南)2.2.1靠山式窑(1)靠山窑:山坡或台塬沟壑的边缘地区。依山靠崖挖掘,随等高线布置。可顺应山势布置多层台阶式窑洞。(2)靠山接口式窑洞:是在沿冲沟两岸崖壁
14、基岩上部的黄土层中开挖的窑洞与箍石拱相结合。一般在窑脸及前部砌筑,后部仍然利用黄土起拱。2.2.2独立式窑洞为覆土的砌筑拱形建筑,在平地用土坯或砖石起拱,最后覆土建成窑洞的形式。优点:可不依赖山体独立建造 具有窑洞冬暖夏凉的特点 前后均可开窗,通风采光效果佳(1)砖石窑洞/四明头窑采石丰富地区利用石材建造石拱窑洞,砌筑石拱后,四周及拱顶覆土1-1.5米,形成窑洞的形式。(2)土坯窑洞在土崖高度不够的黄土丘陵地带,在切割崖壁时保留原状土体做窑洞和拱券膜胎,砌筑土坯拱后,四周夯筑土墙,在土墙内分层填土夯实,待土坯窑洞干燥后,将土拱模掏出;在平地以夯土墙筑窑腿,在其上砌筑土坯拱;土坯窑洞屋顶形式:夯
15、土平顶、铺瓦双坡/四坡、锯齿形屋顶(3) 下拱上房将独立窑洞顶部做平,在其上建房或造窑上窑。一般上建木结构房屋或砌筑砖窑。独立式窑洞因其可以随意建立,不依靠崖壁地形限制的特性,可以靠崖窑和独立式窑洞或房屋组成三合、四合院2.2.3下沉式窑洞/地下窑洞/地坑院/地倾窑庄/天井院无山坡及沟壑地带,利用黄土的直立边坡稳定性,下挖方形竖穴做院落,再向四壁挖横穴作为窑洞。“八卦地倾窑庄”(陕西渭北地区):96米长方形下沉天井挖六孔窑洞,以其中一孔做门洞,筑坡道通向地面。大型天井下沉院:对天井院落进行划分,使各户拥有独立的私人院落,中间留出胡同,形成地下街式大型天井下沉窑院下沉式窑洞特点:建筑于干旱少雨地
16、区需做好排水及防水措施占地面积较大(不利于其沿用)下沉式分类(以入口类型为依据):全下沉式、半下沉式、平地型下沉式窑洞入口形式:2.3窑洞空间形态 挖出的居住空间 建筑物明确的体量形态 与地形地貌巧妙融合空间布局:以院落为单元进行组合,有靠崖窑与独立窑或木构建筑围合称院落。多分布在关中、山西、晋中南等气候条件较温和,经济发达地区。主要是受中原文化影响及适应于家族氏族体制需要,反应农耕文明;以数个窑洞为单元,主要分布在陕北游牧文化影响区域、经济条件差、自然环境恶劣。由四五孔靠崖窑组合形成基本单元,少院落、居住分散。2.4建筑构件(1)窑脸窑洞的唯一立面,以拱券曲线与门窗为构图重点,亦为窑洞主要装
17、饰部位窑脸拱券形态受土质影响:土质坚硬圆拱;土质脆弱尖拱“半边脸”:院落四角的窑脸,不想庭院完全敞开以节约土方量,将窑脸处理成L型,以增加采光(2)女儿墙:防止窑顶人畜跌落,亦为重点装饰部位砌筑方式:土坯砌筑、砖砌花墙、碎石嵌砌(3)护崖檐:女儿墙下瓦檐,防止雨水冲刷窑面做法:窑顶预埋石材或木挑梁,上铺小青瓦(4)檐廊:护檐的扩展,用以保护窑面,并形成过渡性空间增加空间的层次,属高档窑洞。(4)门楼与门窗整体式门窗 独立式门窗 2.5结构(1)结构类型:拱券结构(单心圆弧、双心圆弧、三心圆弧)(2)结构尺寸: 靠山式跨度多为34米,不宜大于4米,高度为跨度 的0.711.15倍,窑顶覆土35米
18、; 独立式砖砌或夯筑窑腿,砖石砌筑拱券,覆土1米以 上,边跨拱脚加大为拱跨的1/2,起拱是需要 支模; 下沉式地坑深度5米以上,北面为主要,两侧次之, 院落有99或96米等。 2.6装饰窑内:抹麦康泥/刷白灰/糊纸“炕围”,在炕的四周贴一圈纸。木龙骨吊顶/格扇分割米脂姜耀祖宅院:窑洞院落与北方四合院相结合的形式上院:正面5孔石窑,上窑 三孔厢窑 上窑两侧对称双院并各两孔窑,暗四间“五明四暗六厢窑”三 、关中民居关中平原介于陕北高原与秦岭之间。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源充沛,适合农耕发展,陕西自然条件最好的区域,“八百里秦川”3.1地区概况(1)自然地理地貌类型以阶地和黄土台塬为主,南北方向沿渭河
19、呈不对称阶梯状升高。台塬为土地肥沃及农业发达区域(2)社会文化中华民族的最早定居地,蓝田猿人、半坡仰韶文化,周至唐等13个王朝定都地。关中平原为中华文明的中心。“关中”作为文化圈的概念关中文化圈,地理上仍为秦汉时期的关中地区。传统民间艺术:剪纸、秦腔、皮影戏、民间社火、饮食文化3.2 民居要素及布局特征(1)院落 以四合院作为基本形制 窄院:面宽910米,正房、倒座多为3开间,厢房进深不超过3米。“关中窄院”、“窄院民居”(窄院成因):a.夏季遮荫避暑(与东北宽院相反)b.地少人多,关中为陕西人口聚居地,缩小面宽加大进深;c. 受封建礼制影响:“六品七品以下堂舍,不得过三间五架.庶人堂舍,不得
20、过三间四架”(2)屋顶 厅房(堂屋、正房):双坡 厦房(厢房):单坡,坡向内院“房子盖半边”、“四水归一”、内聚力。屋面富于变化,增强院落内聚力、加强院落防御性(3)门窗重点装饰部位 外墙不开窗:安全性、私密性 高门楼:大门及门楼着重处理,突出入口(墙垛、门梁、枋牌匾、抱鼓石等)(4)空间布局 四合院单元布局形式:正房、两厢、倒座、居中设门/东南角设门正房厅房(窄院中心,祭祀、会客等礼仪活动/长辈居住)厢房厦房(晚辈居住,东高西低,礼仪秩序)倒座门房(宾客居住,贮存) 加设院落:四合院加建前院或后院,供生产、畜禽、种植/扩建 二进/三进院落 连院布局:分正院及偏院,各院独立,相互连接3.3 结
21、构(1)木结构承重:抬梁式/穿斗式 抬梁式:三架梁、四架梁、 穿斗式:山墙处,利于抗风(2)墙体 墙体材料:土(因地制宜:土多、塑性强、地下水位低) “银包金”:内土坯外青砖/中间土坯内外青砖 砖石勒脚,上砌土坯,草泥粉刷(3)装饰屋顶(陶塑):脊饰、脊兽、瓦饰、墙身(砖雕):山墙、硬山樨头、窗下墙门窗、挂落、斗拱、梁柱头(木雕)柱础、门墩石、台阶、上马石、拴马桩门楼、照壁。3.4关中聚落党家村(1)村落概况: 地理区位(行政区位、周边交通状况)陕西韩城市东北,距黄河3公里、 人口户数三百多户、人口以前四百多 地理环境(自然环境:气候、地形地貌/人文环境/历史沿革)半干旱区域、大陆性季风气候、
22、阳光充足、雨量多、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温差大、南北两侧为黄土塬、村落选址沟谷/历史668年/贾党两性氏族为主/ 村落选址(周边环境及选址利弊分析)位于韩城东黄土台塬区边缘,依塬傍水、向阳背西北风、南临泌水、水源方便、用地充裕、村域规模、地势北高南低、有利排水泄洪、不积落尘(2)村落结构 村域构成(旧村、新村)本村、上寨、新村 街巷空间组织(街道走向、建筑与道路关系、原有及新建街道、交通等级)本村东西走向工字形格局、上寨南北走向(3)住宅建筑传统住宅、新建住宅(传统生活模式、现存生活模式、现存矛盾、传统住宅空间、先摘空间模式、住宅与经济产业的关系)面宽窄、进深长、院落封闭性、厅房为礼仪性公共空间
23、。(4)公共建筑公共建筑类型、功能、数量、区位选址、空间形式、在村落中的效应(5)村落空间形态 村域形态、边界形态 街巷空间(空间尺度、空间节点、与建筑衔接关系) 住宅空间(建筑空间及过度空间) 公共建筑空间(建筑内部空间及过度空间)(6)结构形式(传统建筑结构形式、新建筑结构形式)(7)材料(传统材料、现代材料、新型材料)、(8)装饰四、陕南、西藏、甘肃、新疆民居4.1陕南民居4.1.1地理概况地处秦巴山区,与甘肃、四川(巴蜀文化)、湖北、重庆(巴文化)相邻。位于秦岭以南,北秦岭,南巴山(气候与陕北及关中地区的差异),为多山地区4.1.2行政区划:安康(与四川、湖北及湖北相接)、汉中(与四川
24、省北部与甘肃相接)4.1.3地域文化受到巴蜀文化、秦龙文化及荆楚文化等文化圈层的影响,南北文化相互碰撞交融,体现出鲜明的文化差异型及复杂性。陕南文化呈现包容开放,多元并存的特点。4.2 陕南民居特征陕北:浑厚粗犷质朴关中:传统、严整、秩序井然陕南:随意平和,生活气息浓郁4.2.1 聚落形态 选址(受地形影响):城镇多选择靠江河岸冲击形成的平坝区域,村落多成带形/线性布局。“两山夹一川”山地乡村多选址山脚、坡地、聚落形态松散4.2.2 民居建筑形态(多以合院作为组织形式)a.院落住宅:独立式院落/前店后宅式 独立式院落:用地平缓/多背山面水/一进或两进院落/院落受限于地形/“院坝”前店后宅式院落
25、:商业街/面宽窄/高差分层组织/院落幽深4.2.3结构/材料/装饰a.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合理搭配使用)常用材料:土、石(石片/石块)、木、小青瓦b. 结构砖木结构:主体抬梁式,中柱及檐柱落地,其他短柱直接落最下部大梁,以青砖空心斗砌式墙体作为维护结构土木结构(两种)一种:夯土墙作为维护结构,梁柱直接搭在夯土墙上二种:山墙为变更的穿斗式(柱距较大,柱子承檩,有的柱落穿枋,穿枋:大穿枋/小穿枋,一穿连接所有的柱,二穿连接前金柱和后二金柱,三穿连接与中柱相邻的短柱)维护墙体为夯土墙,室内为抬梁式,屋顶为硬山或悬山。4.2.4古镇青木川(1)村落概述 区位:陕南宁强县西北角,陕、甘、川三省交汇处
26、,“一脚跨三省” 历史沿革:起于明正统年间,初由流民聚居而成村落,称”草场坝“,几经更名(回龙场/永宁里),光绪年间以“青木川”为名(以青木树及河川为名)并沿用。 人口居民:全国13生4000多人来此定居(民国时期) 产业结构:商贸集散(民国时期/产业结构随时代不同的变迁)(2)村落结构 老街(交通系统/村落骨架):南北向/依山就势/成S型(延金溪河) /上(连接外部交通)中(镇经济政治中心)下(最早)三段/两层店面形成临街立面(限定街道空间,形成街道尺度)/街道灰空间(建筑临街挑檐) 住宅建筑魏家老院独立式合院住宅四合院(天井院子)/两进/选址坡地/抬院式(两进院落高差2.1米)/各院尺度及
27、空间形态不同五、甘肃民居5.1地区概述:黄河上游/与陕西、四川、青海、新疆、内蒙古、宁夏相邻,古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地形包括:黄土高原/山地/甘南高原/河西走廊/祁连山地/北山山地河西走廊又称甘肃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之间,长约9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不等,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如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故称河西走廊。自汉武帝开辟河西、“列四郡”以来是内地连接新疆的重要通道,为古代“丝绸之路”的一部分,是古代中国同西方世界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国际通道。地域上包括甘肃省的兰州和“河西四郡”:武威(古称凉州)
28、、张掖(甘州)、酒泉(肃州)和敦煌(沙州)及安西(瓜州)。气候为干燥少雨(因距海遥远)属于温带沙漠气候, 5.2 民居特点因生态环境、民族、文化、生活习惯的差异,不同地区民居特色鲜明,体现多元化特点。天水民居中原民居陇东民居陕北民居甘南民居藏族民居河西走廊生土建筑各地民居的巨大差异为其显著特征 社会文化:历史文化悠久/商品经济/礼制观念/多元文化(大地湾文化、伏羲文化、三国文化、宗教文化) 建筑文化:多民族多宗教融合的特征/传统布局/风水传统5.3.1 民居构成(1)院落独院式:一进/正房、厢房、倒座、对称串联型:纵向多进院落延伸/变换院落尺度及空间体现主次及等级并联型:横向连接两组院落/使用
29、统一大门(2)三类建筑平面形式“锁子厅”式:明间前檐墙凹进一步梁架/“虎抱头”檐廊式:房屋前通常檐廊(最大特点)挑檐式:屋前有挑檐无檐廊(3)院落式民居布局(与北京四合院类似)正房(一明两暗)/耳房/厢房/倒座/大门(东南角)(3) 民居构成 大门屋宇式:利用房间做门,构造与房屋同/六柱三檩(五檩)耳房:清中后期出现/由正厅两侧稍间演变而来/开间、进深、高度小于正厅正房:常为三开间/“一明两暗”/尊卑观念厢房:晚辈用房/多为三间带檐廊/单坡顶/山墙常为影壁5.5 河西走廊民居“枢纽”: 连接黄土高原、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促进不同地区民族之间的迁徙、交融,文化风俗上的相互影响5.5.
30、1 区域环境气候特征:欧亚大陆腹地,温带及暖温带大陆气候(光照丰富/热量较好/温差大/干燥少雨/多风沙)5.5.2 村落形态水源形态决定村落形态(鱼骨形/带形/梳形/团状)经营人工渠道 (水源) 沿水源布局村落5.5.3 住宅(1)建筑物理要求(对于自然气候的回应):(2)建筑形态 单体沿东西南三个朝向布局 组合形式:并排连接/面对面组合/背对背组合 材质:土坯砖(“两平一立”砌筑)草泥抹面六、回族民居(宁夏/甘肃回族聚居地民居)6.1宁夏回族民居6.1.1区域概述海拔1000M以上,南北向狭长,南高北低,北部为贺兰山以南平原地区(宁夏平原),南部为黄土高原地区,半农半牧区域,生态环境最弱。南
31、北生态环境迥异6.1.2 聚落形态(三种基本类型)(1)平原团型平面近于矩形/圆形/不规则多边形,位于耕地平原、盆地、台塬区域,发展时间久、人口多、规模大、社会发展水平高(2)河谷川道型地形较为狭窄,多位原始聚落,规模小,呈点式或串珠状格局。内部结构错落无序。以自由伸展模式发展。(3)山地丘陵型常坐落于山坡,将平坦地形用于耕种规模不大,选址背风向阳,聚落走向平行或垂直于等高线,呈扇形或不规则形态。6.1.3 回族聚落分布特征(1)大分散、小聚居(2)围寺而居以宗教作为聚落的纽带,形成以清真寺为核心的聚居区,成为“街坊”,为基层宗教社区(3)近边而居城镇中的回族聚落,大都分布于城市边缘地区,在“
32、城关”地带居住。6.1.4 民居类型气候因素:宁夏地区自南向北日照、气温、光热、蒸发递增, 降水递减民居形态:平面布局、庭院空间、屋顶形式、营造方式(1)中部银川平原民居因气候与地理因素相同,汉族民居与回族民居在平面布局与功能配置上有较多相似度。由于回族宗教活动的需要,在住宅内配置与日常宗教起居有关的设施 结构形式:土木结构(2)南部西海固地区民居存在大量防御性土堡、寨类建筑,对后期民居形式产生影响 堡寨:收分夯土围墙、角楼、内为院落式布局,中轴对称或偏 心布置,建筑多两层. 高房子:回族民居常在院落拐角的平房上另加一层小房,俗称“高房子”,有堡寨的剿楼演化而来。其防御功能逐渐演化为回族礼拜或
33、储物功能。屋面形式有单坡顶、双坡顶、伊斯兰穹顶 土坯房:夯筑或土坯砖砌筑,生土建筑 窑洞:宁夏位于南部黄土高原边缘地区,与陕北地理环境、 土质环境相似,多采用窑洞形式(独立式窑洞:拱形无覆土,与陕北覆土的独立式窑洞不同)6.1.5 民居构成(1)院落-汉民居多为合院式-回族院落组织起居、贮藏、饲养、礼拜、沐浴等功能,体现经济型、生产性、宗教性(2)屋顶:无瓦平顶、单坡顶、双坡顶无瓦平顶:分布于年降水量少于300MM的地区,降雨时间短,强度小做法:安椽布(板/苇席)墁平顶(草泥)抹灰土墁石灰打光压平结构形式梁柱平檩式构架:檩条平置于梁上,由木梁柱承重硬山搁檩式墙体承重结构:梁搭置在前后墙,檩条水
34、平搭置于梁与山墙上(3)墙体生土:筑墙(500100MM),热容性能好,克服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4)结构木构架承重:抬梁式/梁柱平檩式墙体承重结构:硬山搁檩式(5)装饰砖雕、木雕、彩绘汉族:传统图案回族:植物、器物、几何、文字纹样穆宅高房子:三合院形制,设有起居、生产、宗教活动用房正房及厢房采用“三间两所”的形式西南民居一、区域概况1.1区域范围行政区划:指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西藏自治区 5个省级行政区;二、四川民居2.1地区历史沿革四川简称川或蜀,又因先秦时四川曾分属于巴国(国都今中国重庆)、蜀国(国都今四川成都)两诸侯国,故别称“巴蜀”。四川从元朝开始以益州、梓州、利州、夔州
35、四路而得名(另境内有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四条大江,古称江为川,故名“四川”)。四川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物产丰富,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四川位于西南腹地,地处长江上游,东邻重庆,南接云南、贵州,西衔西藏,北连青海、甘肃、陕西;东部丘陵较多,西部山地较多。巴蜀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一个分支。以重庆的巴和成都的蜀所代表的文化。巴文化以重庆为中心,最早源于三峡地区及湖北西南的清江流域,后活动于重庆、陕西南部及贵州北部地区。蜀文化以成都为中心,覆盖川西、陕南、滇北一带。 蜀文化从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兴起,在距今2500前的东周时期,巴文化的兴起,逐渐融汇为巴蜀文化,扩大为巴蜀大文化体。至秦汉时
36、期,巴蜀文化又逐渐融汇入中华文化之中。 古蜀文化:距今4500年左右,成都平原产生了作为蜀文化源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宝墩文化”,是四川即将跨进文明门槛的历史见证。与其相衔接的是三星堆文化。宝墩遗址:新津宝墩村、都江堰芒城村、崇州双河村和紫竹村、 郫县古城村、温江鱼凫村等六座史前遗址群 。特征:石器时代、陶器工艺(绳纹花边陶、敞口圈足尊、喇叭口高 领罐、宽沿平地尊) 三星堆文化:拥有青铜器、城市、文字符号和大型礼仪建筑的灿烂的古代文明。夏人的一支从长江中游经三峡西迁成都平原、征服当地土著文化后形成的,同时西迁的还有鄂西川东峡区的土著民族。是以夏文化和鄂西川东峡区土著文化的联盟为主体的考古学文
37、化。通过鄂西地区、三峡地区这样的传播路线进入了四川盆地中心的成都平原,在当地相当发达的土著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三星堆文化。巴文化:巴国王族和巴地各族所共同创造的全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及其社会结构的总和。巴人或巴族是中国古代西南及中南地区的一个族群。“巴”的地域范围大体界定在重庆全境、北起汉水、南至鄂西清江流域、东至鄂西、西达川东的地区。巴人或巴族是中国古代西南及中南地区的一个族群 ,巴文化最早源于湖北西南的清江流域,后活动于盆地东部及附近地区。2.2地理概况四川省境内以山地为主,丘陵次之,平原和高原少。河网密布,水系发达,(境内河流1400条)人口稠密,气候宜人。2.3气候2.4 地方材料土质
38、: 除成都平原外多为红黏土(山区多版筑墙、粘土砖、小青瓦);石材:山区石材丰富(毛石墙、乱石墙)。种类多(青百、石灰 石、花岗岩)。取石材常称为“连二石”;木材:资源丰富(川西及盆地四周山地多产),树种多样(松、 柏、杉、杨、槐、香樟、楠木、竹);稻草、芭茅草:屋顶覆盖材料;桐油、土漆:房屋建筑装修;四川地区建筑材料种类极为丰富,民居选材以地方材料为主三、民居类型及特点3.1聚落形态汉族民居的三种聚落形态:(1)县城以上的城镇民居(2)区乡以下的乡场民居(3)广大农村民居自由散居式四川村落民居分布与北方平原不同,主要在于如何适应山区地形和农田分散状况,住居多近农田,便耕作很少形成集中的村落,而
39、呈大分散小集中的星罗棋布方式。多单门独户与周围的竹木树林、院坝等形成一个住居单元体;具有自成一体的散居特点,是数量最多的一种民居聚落的形态。(1)聚落城镇民居 围绕旧城核心形成片区,目前保留不多 阆中古城明清民居片区规模较大,衔巷纵横,以华光楼为中心市楼,以十字街为主要布局形态,较为规整有序,前店后宅,商贸发达。其中张飞庙、文庙、考棚、寺庙等成为民居聚落的中心场所,阆中古城较为典型地反映了小农经济社会城市居住功能与其他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的相互关系和基本布局。(2)区乡以下的乡场民居乡场是广大农村地区贸易中心,聚居形态因地形条件而随宜变化,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成一体。乡场布局形态十分丰富,可分为种
40、基本形态:平行等高线:选择宽展的台地,呈水平一条街式,傍水而筑,临崖吊脚。或靠山面河,呈半边街式。十字街式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坝子及川西平原分布较多,布局较规整,街巷宽大。依山绕缠式:街巷布局随弯就势盘绕而上形成聚落,乡场内房屋错落,布量自由,街巷或断或续,溪涧穿插其间,空间变化丰富。垂直等高线式:场镇街巷以梯道为主,背山面河,顺坡而上。争取空间的廊坊式:街坊两侧为宽大廊檐,形成长廊街或骑楼街。扩大了衔巷功能同时扩大了店宅功能。适应炎热多雨的气候,使乡场狭窄台地得以充分利用。在川东、川南一带十分普遍。船形式:乡场形态总平面为梭形(两端窄中部宽),充分利于街道主要空间。常同廊式街结合,富于独创性。安
41、全防御性寨堡式:利用山地险要形势构筑寨堡以聚居,俗称寨子。(3)广大农村民居 自由散居式3.2 平面类型与特点(1)一字式。简易的普通民宅形式,多见于乡间,或木构或版筑等。常用三开间,一明二暗的形制。明间开门后退一至二步架,形成一个门斗空间称“燕窝”或“吞口”。 火塘、偏厦。(2)丁字式。称一横一顺式或曲尺形,在一字式基础上在耳房部分垂直向加东西厢,二至三间作卧室或杂储、灶房等。这样可于正房前形成一个半围合的敞院坝,供农家活动之用。围以竹篱或栅栏,侧面设简易带顶院门,称“蓬门”或“柴门”。(3)三合院,一正二厢,呈“门”字形,列于同平面的台地上,前为宽大的院坝。较大型的三合院,正房三间,左右各
42、带一至二间耳房。又称磨角房或抹角房,或檐偏子。为利用地形,正房位于较高台地,厢房可为二层或一层吊脚,称吊脚楼,作畜圈。左右两厢因地形条件可间数不一,三合院则成不对称变化形态。设竹木栅栏门,或做带瓦顶的院门或砖石牌坊门。更为大型的三合院还在两侧添设条形天井式围屋,川北、川西南一带附设土筑碉房作安全防御之用。 (4)四合院,又称四水归堂或四合头。庭院大者为院,小者为天井;四围平房或楼房,则称印子房,与云南一颗印类同。四周房屋檐口高度一致者,又称“四檐平”;正房檐高出,其余二面房檐相平,则称“三檐平”。有的在四合院正房两侧又围合出小的耳天井。(5)重台重院,大型四合院因地形变化呈重台重院布局,呈纵深
43、式沿等高线递进而上,一台一院或二院。院落空间逐渐缩小。前厅中堂后室(6)走马转角楼。在城镇天井民居中,以楼居为主,多为二层,上下均为宽大檐廊环绕一周,称走马转角楼,尤其适应多雨气候,雨天不用湿鞋可走遍全宅。一些印子房也多采用此式。(7)前店后宅/下店上宅式。场镇采用贸易和居住结合的形式。前檐或骑楼式,后部或楼上居住呈前店后坊楼居式布局。面宽受限,呈纵深发展,又称“竹筒式”平面。沿街成联排沿街。双面宽廊,称“廊坊式”,有的呈“骑楼式”,楼层挑出呈“挑厢式”。(8)自由吊脚楼,坡度较陡的山地,以自由吊脚楼以适应地形。其大门临街有下跌式、上爬式两大类,故也称为“附崖式建筑”。其堂屋、卧室等布局随宜灵
44、活。穿心店吊脚楼,即房屋前半空敞,让道路穿过, “一条石路穿心店,三面临江吊脚楼”。3.3空间与环景空间灵活多变,适应潮湿多雨的气候 序列与主次 开敞与封闭 凉厅空间:在天井上方加建高出四周的屋盖,又称气楼,可防雨及纳阳采光,通风排潮气,休息纳凉或做家务被称为“凉厅子”、“凉亭”或“抱厅”,为家庭共享空间 檐廊空间:院内檐廊/沿街檐廊 庭院绿化:具有生活气息的自由的庭院绿化布局3.4结构/材料3.4.1结构(1)穿斗式穿枋/地脚枋(2)抬梁式(3)捆绑式结构:构件交接部位不是榫卯,用棕绳竹条捆扎, 用于简易建筑或吊脚楼(4)土石结构:利用本地石材及红粘土砌筑石墙或土墙,于墙 上搁置檩条、梁。3.4.2挑檐做法屋檐大出挑是四川民居独特的构造方式。两种出挑基本类型:(1)软挑,檐柱挑出扁木,后屋压在挑担下,如杠杆原理。软挑出挑不大(2)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