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基本知识过关训练1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两只烧杯(250mL)中分别放有两支高低不同的燃烧的蜡烛,有关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两个实验中,蜡烛都是由低到高依次熄灭BA实验中只证明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CA、B实验中蜡烛熄灭的原理是隔绝了空气DB实验可知,逃离火灾现场应成站立姿势逃跑答案:CA、实验A中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而实验B中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温度高,所以密度小于空气密度,上升到顶部,较高的蜡烛因缺氧气而先熄灭,所以B中的蜡烛由高到低依次熄灭,A错误;B、A实验中不但证明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而且证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故B错
2、误;C、A、B实验中蜡烛熄灭的原理是隔绝了空气,故C正确;D、B实验可知,逃离火灾现场应成匍匐姿势逃跑,而不是站立,故D错误。故选:C。2、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釜底抽薪移除可燃物B电器着火用水浇灭C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D架空篝火使木材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答案:BA、釜底抽薪利用移除可燃物的方法来实现灭火,选项正确;B、电器着火用水浇灭,易引起触电事故,可在切断电源后用棉被或土覆盖灭火,选项错误;C、钻木时摩擦释放热量,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发生燃烧,选项正确;D、架空篝火可以使木材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促进木材
3、的燃烧,选项正确,故选B。3、将棉手帕放入60%左右的酒精中浸湿,用坩埚钳夹住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棉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棉手帕接触不到氧气,不能燃烧C被酒精浸湿后,棉手帕的着火点升高了D酒精中的水蒸发使温度达不到棉手帕的着火点答案:DA、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而不是手帕不可燃,故选项说法错误。B、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而不是接触不到氧气,棉手帕不会燃烧,故选项说
4、法错误。C、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而不是棉手帕被酒精浸湿、导致着火点升高,着火点是一个定值,不会被升高,故选项说法错误。D、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4、“航天点亮梦想”。搭载神舟飞船的火箭常用液氢作燃料,液氢的化学式是AH2BCH4CCODNH3答案:AA、液氢是液态氢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单质,一个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因此其化学式为H2,符合题意;B、CH4是甲烷的化学式,不符合题意;C
5、、CO是一氧化碳的化学式,不符合题意;D、NH3是氨气的化学式,不符合题意。故选A。5、下列灭火措施不正确的是A森林起火,开辟隔离带B电线老化短路起火、用水浇灭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D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用湿布盖灭答案:BA、森林起火,开辟隔离带,能够使可燃物与正在燃烧的物质隔离,起到灭火的目的,选项正确;B、电线老化短路起火,应先切断电源,不能用水浇灭,会引起触电,选项错误;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起到隔绝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选项正确;D、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由于酒精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故不能用水浇灭,用湿布盖灭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从而灭
6、火,选项正确;故选:B。6、海洋酸化与全球气候变暖并称“邪恶双子”。迄今为止,人类排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三分之一左右被海洋吸收。海洋酸化可能会损伤诸如贝类、珊瑚类等海洋生物形成钙质骨骼和外壳的能力,进而影响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下列措施不能有效减缓海洋酸化的是A大力推广电动汽车替代汽油车B减少一次性塑料袋、泡沫饭盒的使用C积极植树造林D利用风能、太阳能、水能发电,减少火力发电答案:BA、大力推广电动汽车替代汽油车,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少污染,能减缓海洋酸化,不符合题意;B、减少一次性塑料袋、泡沫饭盒的使用,可以减少白色污染,但不是能减缓海洋酸化的措施,符合题意;C
7、、积极植树造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生成氧气,利于环境保护,能减缓海洋酸化,不符合题意;D、利用风能、太阳能、水能发电,减少火力发电,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能减缓海洋酸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7、“清洁能之火,让奥运之光飞扬”,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传递火炬首次用氢气作燃料。为确保火炬在极寒和大风等恶劣条件下持续燃烧,设计火炬需重点考虑的因素是A持续不断地释放氢气B温度不低于氢气的着火点C火炬外壳隔热性能好D氢气与空气保持充分接触答案:B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有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燃点,三个条件要同时达到才能燃烧,极寒和大风等恶劣条件会使可燃物表面热量被快速带走,温度易降
8、低到可燃物燃点以下,故要保证持续燃烧,就要保证温度不低于氢气的着火点。故选B。8、树立安全意识,掌握科学知识,做到“加强防范,守护生命”。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加油站、面粉加工厂严禁烟火B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C更换灯泡时,不必断开电源开关D在高速公路上,汽车超速行驶答案:AA、加油站内的空气中混有可燃的汽油蒸汽,面粉加工厂的空气中混有可燃性的面粉粉尘,加油站、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故做法正确;B、室内起火打开门窗通风,造成空气对流,氧气量充足,使火势加大,故做法错误;C、更换灯泡前,应断开电源开关,以防止人接触灯泡的金属部分时触电,故做法错误;D、在高速公路上,由于汽车超速行驶,会
9、酿成严重的交通事故,故做法错误。故选A。9、“可燃冰”开采中,如果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A臭氧空洞B酸雨C温室效应增强D白色污染答案:CA、臭氧空洞是冰箱制冷剂泄漏导致的,选项错误;B、酸雨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到空气中形成的,选项错误;C、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增强,选项正确;D、白色污染是废弃塑料形成的,选项错误;故选C。10、2019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草原着火了,在火的蔓延方向前面再点一条火线B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C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10、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D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答案:DA、扑灭森林火灾,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再点一条火线,形成隔离带,不符合题意;B、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有可燃性物质,所以要严禁烟火,不符合题意;C、为避免烟雾呛鼻和毒气的吸入,所以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不符合题意;D、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要同时满足才能燃烧,符合题意。故选D。小提示: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要同时满足才能燃烧。11、2020年,“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下列图标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
11、是ABCD答案:AA、该图标是“国家节水标志”,符合题意;B、该图标是“禁止烟火”,不符合题意;C、该图标是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不符合题意;D、该图标是“禁止放易燃物”,不符合题意。故选A。12、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的呼吸B醋的酿造C食物的腐烂D水的蒸发答案:DA、动植物的呼吸是体内有机物在酶的作用下与氧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符合缓慢氧化的特点,选项错误;B、酒和醋的酿造是植物籽粒中的糖与氧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符合缓慢氧化的特点,选项错误;C、食物的腐烂是食物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的结果,则包含缓慢氧化,选项错误;D、水的蒸发属于物理变化,不包含缓慢氧化,选项正确。故选D。1
12、3、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有放热现象B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C化学能可转变成电能,如天然气燃料电池已被应用于城市客车的驱动电源D人体能维持恒定体温,主要是蛋白质在酶的催化下转变成CO2和H2O,放出热量答案:CA.有些化学反应放出热量,有些化学反应需要吸收热量,如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故A错误;B.人类利用的能量大部分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获取能量,如太阳能、风能等,故B错误;C.化学能可转变成电能,如天然气燃料电池已被应用于城市客车的驱动电源,故C正确;D.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能维持恒定体温,主要是糖
13、类在酶的催化下转变成CO2和H2O,放出热量,故D错误。故选:C。小提示:14、下列灭火方法不正确的是A森林起火一一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B油锅起火一一用锅盖盖灭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一一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D汽油着火一一用水浇灭答案:DA、森林起火时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能够防止火势的蔓延,最终实现灭火,选项正确;B、油锅起火时,利用隔绝氧气的原理,用锅盖盖灭,选项正确;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后二氧化碳挥发,不会污毁图书等,选项正确;D、汽油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汽油着火用水浇,会导致汽油浮在水的上面继续燃烧,造成火势蔓延,选项错误,故选D。15、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尊重自然
14、、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倡议的是A人走关灯、少开空调B使用一次性餐具C自带水杯出行D对垃圾进行分类答案:B此题考查绿色化学概念,绿色化学指的是低碳环保,B使用一次性餐具不利于环保,易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答案,其它都符合绿色生活理念;故选B多选题16、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A温室效应B白色污染C大气污染D农药、化肥的污染答案:ACA、煤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温室效应,故A正确;B、白色污染是指难以降解的塑料制品造成的污染,故B不正确;C、煤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烟尘,会造成大
15、气污染,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大气污染,故C正确;D、三峡工程不能控制农药、化肥的污染,故D不正确。故选AC。17、善于梳理化学知识,能使你头脑更聪明。以下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A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蜡烛燃烧-放热反应高温下碳与二氧化碳反应-吸热反应B元素与物质的组成组成水的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元素C化学与能源煤、石油、天然气-为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风能、核能、太阳能-未来充分利用的绿色能源D化学与安全进入未开发的溶洞探险-用手电筒照明清理沼气池-用火把照明AABBCCDD答案:BDA、蜡烛燃烧-时放出热量,所以蜡烛燃烧是放热的反应,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下才能反应,证明该反应是吸热
16、反应,归纳正确;B、水电解水后生成氢气与氧气,氢气与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变,证明水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归纳错误;C、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燃料,风能、核能、太阳能不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与烟尘,是未来充分利用的绿色能源,归纳正确;D、进入未开发的溶洞探险应用火把照明,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过量存在,避免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导致人窒息发生意外,清理沼气池用火把照明会导致火把引燃沼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归纳错误。故选:BD。18、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1实验说明红磷的着火
17、点比白磷高B图1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C图2中水下白磷通氧气后能观察到燃烧现象D若将图2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答案:ACA、图1实验实验现象是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都与空气接触,都具有可燃性,所以通过实验现象说明了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高,故A正确;B、图1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故B错误;C、图2中水下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没有与空气接触,其他两个条件都符合燃烧条件,所以通氧气后能观察到燃烧现象,故C正确;D、由于红磷的着火点为240度,热水温度根本就达不到,所以若将图2中白磷换成红磷,不能观察到燃烧现象,故D错误。故选AC。19、“细菌冶金”原理是
18、利用氧化铁硫杆菌促使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氧化成硫酸铁和硫酸,并能为CO2和H2O合成有机物提供能量。流程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化学方程式:4FeS2+16O2+2H2=2Fe2(SO4)3+2H2SO4B整个流程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C图中有机物一定不含氧元素D氧化铁硫杆菌在反应中可能起催化作用答案:BDA、根据题示,黄铁矿和空气在细菌作用下生成硫酸铁和硫酸,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空气中不含氢气,硫酸中的氢元素可能来自于水,故A错误;B、借助利用氧化铁硫杆菌促使FeS2氧化成硫酸铁和硫酸释放的能量供给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该选项说法正确;C、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有机物时
19、,部分或全部氧元素转化到有机物中,故C错误;D、氧化铁硫杆菌在反应中,能够促使FeS2氧化成硫酸铁和硫酸,可能起催化作用,故D正确。故选BD。20、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释放的变化都是化学反应B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C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D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则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答案:BCA、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能量变化,但是有能量释放的变化不一定都是化学反应,如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不符合题意;B、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
20、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说明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符合题意;C、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但是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如中子不带电,不符合题意。故选BC。21、测得甲烷不完全燃烧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甲烷(CH4)氧气二氧化碳水X反应前质量/g6.422.4000反应后质量/g008.814.4aA表中a的值为5.6gBX的化学式为CC该反应的方程式为:4CH4+7O2点燃2CO2+2CO+8H2OD若起始时氧气的质
21、量是12.8g,则无X生成答案:BD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6.4g+22.4g=8.8g+14.4g+a,a=5.6g,正确;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二氧化碳中氧元素质量为8.8g16244100%=6.4g、碳元素质量为8.8g-6.4g=2.4g,水中氧元素质量为14.4g1618100%=12.8g,因为6.4g+12.8g=19.2g22.4g,故X含有氧元素质量为22.4g-19.2g=3.2g;甲烷中碳元素质量为6.4g1216100%=4.8g,故X含有碳元素质量为4.8g-2.4g=2.4g;故X中碳、氧质量和为3.2g+2.4g=5.6g,则X中只有碳氧元素,碳、氧原子
22、个数比为2.4g12:3.2g16=1:1,化学式为CO,错误;C.由AB分析可知,反应的甲烷、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的分子个数比为6.4g16:22.4g32:8.8g44:5.6g28:14.4g18=4:7:2:2:8,故反应的方程式为:4CH4+7O2点燃2CO2+2CO+8H2O,正确;D.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是12.8g,则氧气质量更少,甲烷更会发生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错误。故选BD。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山林发生火灾时砍掉或清理掉大火前面的树枝等可燃物B酒精灯不慎翻倒失火时用水冲灭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失火应立即盖上锅盖,关掉灶具D图书档案失火时选用泡沫灭火器灭火答案:AC
23、A、山林发生火灾时砍掉或清理掉大火前面的树枝等可燃物,可以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离,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正确;B、酒精着火,应用抹布盖灭。隔绝空气,达到灭火,不需要用水冲灭,故错误;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失火,应用锅盖盖住着火的油锅隔绝氧气,会使油因不能与氧气接触而熄灭,关掉灶具,故正确;D、图书档案失火时选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这样不留痕迹,故错误;故选AC。23、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意味着中国将完成全球最高的碳排放降幅。科学家正在研究如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的循环体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水的分解B图中分离、浓缩得到二氧化碳发生的是化学变
24、化C复合催化剂在体系中质量和性质不变D水电解过程中,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答案:ADA、由图可知,水能电解生成氢气,也能在光和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氢气,故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水的分解,符合题意;B、图中分离、浓缩得到二氧化碳,只是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复合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不符合题意;D、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符合题意。故选AD。24、如图是某燃煤发电厂处理废气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过程中没有分解反应B此过程中S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改变C使用此废气处理装置可减少酸雨的形成D整个过程的反
25、应可表示为:2SO2+2CaCO3+O2=2CaSO4+2CO2答案:CDA、该过程中碳酸钙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A错误;B、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硫元素的化合价由0变为+4,故B错误;C、经过此废气处理减少了二氧化硫的排放,从而减少了酸雨的形成,故C正确;D、整个过程中可以表示为2SO2+2CaCO3+O2=2CaSO4+2CO2,故D正确;故选:CD。25、天和核心舱通过电解水为宇航员提供足量的氧气,下列关于电解水过程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分子的能量没有发生改变B该过程中物质的种类发生了变化C该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D该过程中水分子中的氢、氧原子可以再分答案:ADA、电解水过程
26、中,水分子的能量发生了改变,故不正确;B、电解水过程中,水分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物质的种类发生了变化,故正确;C、电解水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正确;D、电解水过程中,水分解生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氢、氧原子不可再分,故不正确。故选AD。填空题26、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问题。(1)实验A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_(填“能”或“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2)实验B中,仪器a的名称是_;澄清石灰水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实验C中,观察到气球浮起,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_(填“大”或“小”),因此实验室里常用向_排空气法
27、收集CO2。答案:(1)不能(2)试管Ca(OH)2+CO2=CaCO3+H2O(3)大上(1)木炭与氧气发生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前后,气体的体积变化不大或无变化,瓶内气压变化不准确,导致实验结果不正确,所以实验A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故填不能。(2)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故填试管;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a(OH)2+CO2=CaCO3+H2O。(3)实验C中,观察到气球在盛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烧杯中浮起,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填大;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则收集二氧化碳可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故填
28、上。27、西沙群岛及附近海域是我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域,海底蕴含着大量的可燃冰,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可燃冰属于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3)甲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一定条件下与CO2反应生成CO和H2,CO和H2又可化合成液体燃料CH3OH,则参加反应的CO和H2的分子数之比为_。答案:不可再生CH4+2O2点燃CO2+2H2O1:2(1)可燃冰属于一次性能源,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2)甲烷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CH4+2O2点燃CO2+2H2O;(3)CH3OH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
29、数比为1:4,所以CO和H2可合成液体燃料CH3OH,反应中CO和H2的分子数之比为1:2。28、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横渡长江,却最终大败而逃。请结合燃烧需要的条件回答以下问题:(1)周瑜使用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上,“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_。(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有被烧的原因是_。(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_,使火燃烧得更旺。答案: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或温度达到着火点)移除可燃物(或隔离可燃物)氧气(或O2或空气)(1)“火箭”能提供热量,使木船温度达到着火点,满足使木船着火燃烧的所有条件。(2)部
30、分船只逃脱,相当于“移走可燃物”,破坏了燃烧所需要满足的条件,这些逃脱的船只没被烧掉。(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空气),使火燃烧得更旺。29、我国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新型催化剂,实现了甲烷向重要化工原料甲醇的高效转化。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1)该反应涉及_种单质。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_。(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反应物中的一种气体可供呼吸。利用下图中的电解水装置制取时,它会在_管(填字母)中产生。(4)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再生生保系统能实现(3)中气体的100%再生。在失重条件下制得该气体后,还需通过膜分离技术将其与H2O分
31、离,原因是_。(5)主要成分为CH4的燃料是_(多选,填字母)。a煤b沼气c天然气d乙醇汽油答案:(1)2#二#两不变(2)CH4+H2+O2催化剂CH3OH+H2O(3)B(4)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氧分子与水分子大小不同(5)bc(1)由图可知,图中涉及物质为甲烷、氧气、氢气、水、甲醇,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甲烷是由C、H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甲醇是由C、H、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水是由H、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涉及2种单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2)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甲烷和氧气、氢气在催
32、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甲醇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2催化剂CH3OH+H2O;(3)氧气能供给呼吸,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B管与正极相连,产生的是氧气;(4)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氧分子和水分子的大小不同,故可通过膜分离技术将氧分子与水分子分离;(5)a、煤的主要成分是碳,不符合题意;b、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符合题意;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符合题意;d、乙醇汽油是由乙醇和汽油混合而成,不含甲烷,不符合题意。故选bc。30、如图所示为某兴趣小组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向装置内依次加入白磷和80的水,此时白磷不燃烧:通入氧气,白磷剧烈燃烧,气球胀大。(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2)中白磷剧烈燃烧时,容器内气体压强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气压强。(3)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答案:(1)4P+5O2点燃2P2O5(2)大于(3)可燃物要和氧气接触(1)白磷燃烧产生五氧化二磷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点燃2P2O5;(2)中白磷剧烈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会使气体压强增大,大于大气压;(3)中白磷是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没有接触氧气,没有燃烧;中白磷是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接触氧气,白磷燃烧;对比可知变量是氧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要和氧气接触。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