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63∕T 2197-2023 中华蜜蜂饲养技术规范(青海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650446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7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63∕T 2197-2023 中华蜜蜂饲养技术规范(青海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DB63∕T 2197-2023 中华蜜蜂饲养技术规范(青海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DB63∕T 2197-2023 中华蜜蜂饲养技术规范(青海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DB63∕T 2197-2023 中华蜜蜂饲养技术规范(青海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DB63∕T 2197-2023 中华蜜蜂饲养技术规范(青海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14 CCS B 47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 21972023 中华蜜蜂饲养技术规范 2023-12-27 发布 2024-02-01 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63/T 21972023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青海省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畜牧总站、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艳圆、周佰成、许威、马芝祥、陈永伟

2、、郭继军、韩学平、王存、姚国良、韩明清、李林霞、雒文捷、郭乾城、徐可、严顺伟、李生辉、李静、方永嵘、韩生财、张积英 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监督实施。DB63/T 21972023 1 中华蜜蜂饲养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华蜜蜂的人员管理、蜂场选址、饲料、常规饲养管理、季节性饲养管理及取蜜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海拔3500米以下,蜜粉源充足区域的中华蜜蜂饲养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

3、气质量标准 NY/T 1160 蜜蜂饲养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中华蜜蜂 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是我国独有的、养殖历史悠久的优良蜜蜂品种。对我国自然环境有极强的适应能力,比较适合在地形复杂且蜜源分散的山区养殖。3.2 蜂巢 供蜜蜂繁衍生息、贮存饲料的场所。3.3 蜂群 是蜜蜂自然生存和人工饲养管理的基本单位。一个自然蜂群通常由1只蜂王,数千至数万只工蜂和数百至上千只雄蜂(季节性出现)组成。3.4 巢脾 蜂巢的组成部分,是由蜜蜂筑造的、两面布满六角形巢房的蜡质结构。DB63/T 21972023 2 3.5 群势 蜂群中工蜂数量状况,是衡量蜂群强弱的主要指标 4

4、 人员管理 从事蜜蜂养殖的人员应身体健康状况良好,不能患有各类传染性疾病及人畜共患病。5 蜂场选址 5.1 地势高燥、开阔,背风向阳,排水良好,远离河流、湖泊、水库。5.2 距蜂场 3 km 范围内应具备丰富的蜜粉源植物,至少要有 1 种以上主要蜜粉源植物或种类多、花期不一的辅助性蜜粉源植物。5.3 距蜂场 5 km 范围内无化工厂、农药厂等污染源。6 饲料 6.1 在外界蜜粉源缺乏、蜂巢内饲料不足时补充饲喂。6.2 蜜蜂的能量饲料主要有蜂蜜、蜜脾或优质白砂糖,蛋白饲料主要有花粉或花粉代用品。6.3 饲喂的蜂蜜、蜜脾、蜂花蜜应来自健康蜂群,不明来源的饲料不能饲喂。7 常规饲养管理技术 7.1

5、蜂箱摆放 7.1.1 箱体摆放前对场地进行平整、清扫和消毒,消毒方法按 NY/T 1160 执行。7.1.2 蜂箱摆放时,准备支架把箱体垫高 30 40,箱体左右保持平衡,前低后高倾斜角 10 度。根据周围的自然环境,把蜂箱排列在避风向阳的地方,可单箱分散排列或分组排列。7.1.3 单箱分散排列时各箱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巢门方位朝着不同的方向,有利于蜜蜂归巢。7.1.4 分组排列时每 3 群至 5 群为一组,每组相隔 2 m3 m,7.1.5 利用地形环境中的自然物作为明显的标记,便于蜜蜂认巢。7.2 蜂群检查 7.2.1 以箱体外检查为主,生产期每日进行 1 次箱体外观察,重点观察箱体外死蜂

6、、蜂蜜和花粉采集情况,是否有盗蜂、病害等情况。7.2.2 活框饲养在生产期每周进行 1 次开箱检查,主要检查箱内蜜蜂、蜂王、王台、产卵、幼虫发育、蜂脾关系、饲料、以及病害等情况,要求开箱、提脾动作要轻、稳、快。7.3 蜂群的饲喂 7.3.1 补助饲喂 7.3.1.1 根据缺蜜期的长短、地区气候、群势强弱、缺蜜的程度情况,及时补给饲料。注意不要把饲料洒在地上和蜂箱周围,以免引起盗蜂。DB63/T 21972023 3 7.3.1.2 补助饲喂常采用饲喂器和灌脾的方法进行。蜂蜜按 4:1 的比例加温水稀释后饲喂;结晶蜜加热熔化后饲喂;糖水按 2:1 加热熔化冷却后饲喂。补助饲喂一般在晚上进行。7.

7、3.2 奖励饲喂 7.3.2.1 在大流蜜期前 3050 天(早春 3 月底至 4 月上旬)进行奖励饲喂,促进蜂王产卵繁殖。7.3.2.2 奖励饲喂应根据箱内蜜蜂具体情况而定,每晚 1 次或隔晚 1 次。饲喂采集的天然花粉或酵母糖浆,或比例为 1:1 的糖水。8 季节性饲养管理技术 8.1 春季饲养管理 8.1.1 越冬后选择晴暖无风、外界温度在 10 度以上的天气,取下蜂箱保温层,让阳光直射蜂箱,促使蜜蜂出巢排泄。同时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群势、蜂王、饲料和病害等情况,清扫箱底的死蜂等。8.1.2 根据群势确定巢脾,使蜜蜂高度密集。蜂量不足时合并或组成双王群饲养,促进蜂群春繁。8.1.3 加

8、强蜂群保温,随气候温度上升按照先撤四周、后撤箱底;先撤强群、后撤弱群的顺序逐渐撤除箱体外保温层,并调节巢门大小。8.1.4 在气温逐渐稳定,外界有少量蜜粉源时,每日进行 1 次奖励饲喂。8.2 夏季饲养管理 8.2.1 采取通风、遮阴、调节巢门、喂水等措施做好防暑降温。8.2.2 在流蜜期开始前 40 天到流蜜期结束前 30 天采取奖励饲喂措施,促使蜂王多产卵,为流蜜期多培育适龄工蜂。8.3 秋季饲养管理 8.3.1 更换老劣蜂王、密集群势、奖励饲喂等措施培育适龄越冬蜂,蜂群保持在每脾 3200 蜂3300蜂的密度。8.3.2 越冬前(9 月下旬至 10 月上旬)补足蜂群饲料。入冬前每个蜂箱留

9、 3 张蜜脾作为越冬饲料,并将贮备的蜜脾添加到边脾,也可配置蜜水或糖浆饲喂蜂群。补喂过程要严防盗蜂。8.4 冬季饲养管理 8.4.1 重点检查蜂群群势大小,弱群合并,并留足饲料。8.4.2 室外越冬蜂群在外界温度降至-5以下时进行箱体保温包装,保温材料可选用麦草或者保暖布;室内越冬蜂群在白天最高气温下降到 0以下时,将蜂箱搬入室内,保持室内温度在 0左右,室温最高不超过 6,最低不低于-5。8.4.3 越冬期要保持蜂群安定,采用箱外观察和听诊的方法判定蜂群越冬状况,不应开箱检查。8.4.4 越冬后期(次年 2 月下旬至 3 月中旬),选择晴暖无风的天气快速打开蜂箱盖,检查蜂群结团、饲料剩余情况,必要时调整蜜脾。9 取蜜 9.1 在蜂群生产期间,当封盖率达到 80%以上时开始取蜜。取蜜时要错开采集高峰,取蜜时要留足饲料。DB63/T 21972023 4 9.2 活框取蜜的顺序为抖蜂离脾、割除蜡质、放入摇蜜机摇蜜、过滤、灌装、清理归位。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