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勤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板书课题,复习导入同学们,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说勤奋,板书:说勤奋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词,知道了作者提出的观点,(板书:提出观点)谁来说一说?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小黑板)为了更加强调勤奋的重要性,作者又继续说道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小黑板)师:作者就这两句话对你说十遍,你相信吗?怎样才能让你相信?说得对,我们学到了一点:用事实说话,事实胜于雄辩。(板书:事实论证)二、领悟表达,学习说理1.举什么“例”师:为了说清楚道理,作者举了哪两个人的事例?生:司马光和童第周。(师板书:司马光 童第周)师:对。
2、那么,司马光和童第周是如何通过勤奋获得成功的?轻声朗读第二、三节,划出有关重点的词句。 (生轻读课文圈画句子) 师:刚才,同学们学得很认真,来,分享一下你们的成果?先来谈谈司马光,他是如何通过勤奋获得成功的。层次一:司马光的“一生勤奋”。(生:我来说,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师:老师听出来了,“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一直”“滚瓜烂熟”等词语写出了司马光的“勤奋”。孩子们,司马光可是读了“一遍又一遍”哪。春天,鸟语花香,蝶飞燕舞,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可司马光夏天,酷暑难耐,屋内闷热,哥哥、弟
3、弟早就到河里去游泳了,可司马光还是在秋天,天高气爽,满山红叶,哥哥、弟弟耐不住寂寞,登山游玩去了,可司马光头也不抬,仍然在冬天,银装素裹,哥哥、弟弟堆雪人打雪仗,玩得不亦乐乎,可司马光一直在是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滚瓜烂熟”啊。品读“警枕”师:这是小时候的司马光,长大以后,他是如何做的呢?(生: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师:是啊,他做了一个特殊的枕头,这个枕头与咱们的枕头不一样在哪里?师:对,他是用圆木头做的,容易滚动。孩子们,咱们睡觉枕枕头是为了 生:睡觉更舒服。 师:司马光枕
4、这样的圆木枕头却是为了 生:快点醒来,抓紧时间读书写作。 师:从一般人为了“睡”和司马光为了“醒”的对比中,你想说什么? 生:时间对司马光来说太重要了。 师:司马光用独特的枕头延长了读书写作的时问,所以他亲切地称之为 生(齐):警枕。 师:这个普普通通的圆木枕头伴随着司马光成为千古流传的“名枕”,成为“勤奋”的象征。让我们怀着对司马光、对“警枕”的一份敬意一起再读读这段话。(生齐读) 师:司马光小时候躲起来勤奋读书,长大以后用枕头警醒自己勤奋读书写作,为了编成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竟用了 生:19年时间。师:司马光一生勤奋,终于有所作为。由此可以证明,指(小黑板)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层次
5、二:童第周的“三重境界”。师:孩子们,刚才我们一起研读了司马光的事例,接下来谁来读读童第周的故事。师:你读得很投入,真棒!孩子们,仔细读这段话,你会发现童第周的经历很有意思。师:说得不错,你发现了童第周与司马光不同,司马光小时候很聪明,可童第周上学晚,基础晚,因此他要追。师:追,概括得不错。顺着你的思路,大家能不能找到第二个类似的字?赶。英雄所见略同。师:你还能概括出第三个字吗?超。有道理。师:童第周用勤奋实现了自己人生“追、赶、超”三重境界,文中是具体描述了哪个字? 咱们一起来品读这个“追”字师:他在成绩很差的情况下是怎样“追”的? 是啊,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
6、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 师:从这两句话你联想到了哪些四字词语? (勤奋刻苦;起早贪黑;夜以继日;不分昼夜)师:他的勤奋与司马光有相似之处,那就是抓紧时间、珍惜时间师:在落后的情况下,“追”仅仅靠勤奋刻苦、抓紧时间是不够的 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 师:所以说童第周的“追”不仅是勤奋刻苦地“追”,还是讲究方法地“追”;智慧地“追”;科学地“追”师:“追”需要勇气的支撑,“追”需要勤奋刻苦地行动,“追”更需要科学的方法,带着这样的理解齐读这几句。(生: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
7、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想象“赶”师:童第周经过勤奋努力,成绩赶了上来,成为班上名列前茅的学生。此时他会怎么想呢?(生:我一定要争气。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办到。)师:有志者事竟成啊!童第周的勤奋让你想到了哪些四字词语?(生:闻鸡起舞、悬梁刺股、凿壁借光、囊萤映雪、废寝忘食)赞叹“超”师:童第周的勤奋造就了他的成功。谁来读读他完成青蛙卵剥离手术的这段话。在童第周之前,生物学界是无人能把青蛙卵完整剥开的。此时,童第周己经超越了所有生物学界的专家,站在这项技术的制高点了。消息传到国内,如果你是他当年的同窗好友,你会怎么说?(生:童第周,好样儿的。外国人不能做到的事,咱中
8、国人一定能做到,你为咱中国人争了光,祝贺你!)师:对,为咱们中国人争了光。师:童第周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勤奋。一起读这句话。(指小黑板)2.怎么写“例”层次一:领悟简要概述。师: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勤奋”。作者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列举了司马光和童第周的故事,孩子们,我们再看看课文,你会发现和平时的写事课文有些什么不同? ( 生:平时的课文中,有人的语言、动作、神态)师:对,平时写事的课文贵在详细具体。再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司马光、童第周的?有没有语言、心理、神态之类的描写?是不是详细具体地描述? 师:这就是咱们平常所说的略写师:议论文中写事是为说理服务的,所以贵在简要概述。 层次二:体会内在统一。
9、师:两位都是通过勤奋获得成功的人,只举一个例子行不行?(生:不行。)师:为什么不行呢?你们看,司马光是北宋人,那是古时候的事;而童第周是现代人,具体讲,他是1902年出生的人。师:举两个不同时代的人,说明什么?不同的时代,更具有代表性。还有什么补充的吗?是啊,这两个人不光出生的时代不同,他们自身的学习起点也不一样。 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天资聪颖,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而且成绩很差。师:举这样两个人的例子其实是想说明什么?说得好,不管是谁,只要靠勤奋,才能成才。像说勤奋这样的说理文中,事例要有代表性才有说服力,才能让人相信! 三、列举事例,自我表达师:如果不写童第周、司马光的事例,还可以举哪些人的事例
10、呢?(生:徐悲鸿励志学画,终于成了著名的画家。生:陈毅勤奋读书,把墨水沾饼吃下了肚,终于成了著名的军事家、文学家。 生:爱迪生从小自学成才,成了著名的发明家。) 师:孩子们,你们说得很好。古今中外像徐悲鸿、陈毅、爱迪生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为什么作者不多举几个例子。师:你很有见地。写议论文,我们要根据需要选择典型的事例。例子过多会使文章显得冗长,不够精练。师:(指板书)在本文中作者先是提出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接着举了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两个事例进行事实论证,最后进行总结,提出希望。这样的结构简明清晰,一目了然。我们试着以这样的行文结构来论述“诚信”的重要性,你也会吗?小组进行讨论
11、,然后交流。谁先来?你先提出了诚信对于社会必不可少,然后列举了曾子杀猪、宋庆龄为了守约放弃和家人游玩机会这两个故事,最后号召大家做一个诚信的人。祝贺你,你已经初步学会了议论文一般的结构方式。四、总结收获,引导实践师:课文中,咱们见证了司马光和童第周用勤奋收获的鲜花。短短的一节课,老师也亲眼目睹了大家的勤奋,能谈谈你们这节课收获的鲜花吗?可以是道理的认识,也可以是读书经验和写作方法的获得。(生:我知道了勤奋的重要性。生:我记住了华罗庚的那句话: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生:我知道了说理文中写事要概括些。生:我还知道了议论文的一般结构。)师:同学们的收获真多,司马光和童第周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五、赠送名言,诵读下课。师:孩子们,即将下课的时候,老师送给你们一些名言,希望你们在学习生活中不断践行。咱们一起来读一读。1.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2.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3.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4.在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它几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生婆。爱因斯坦提出观点 司马光 说勤奋 事实论证 童第周 提出希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