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论统一战线融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逻辑和实现路径.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47866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9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统一战线融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逻辑和实现路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统一战线融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逻辑和实现路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统一战线融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逻辑和实现路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4 2 卷2023年第2 期2 0 2 3 年4 月出版攀登(双月刊)New Heights(Bimonthly)Vol.42No.2.2023 April 2023论统一战线融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逻辑和实现路径齐春雷(安徽省社会主义学院,安徽文合肥 2 3 0 0 51)摘要:统一战线百年来的发展历程同中国共产党领导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紧密融合,始终是党争取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法宝。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对当前统一战线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和奋斗方向,同时,也为统一战线的发展、巩固、壮大提供了新的契机。统一战线在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高度融合互动中,要强化政治引领,服务中心大局,凝聚民心

2、力量,提升工作实效。关键词:统一战线;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中图分类号:D6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 0 0 1 56 4 7(2 0 2 3)0 2 0 1 0 8 0 7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要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统一战线以大团结、大联合为主题,百年来的发展历程同中国共产党领导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紧密融合,始终是党争取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法宝。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对当前统一战线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和奋斗方向,同时,也为统一战线的发展、巩固、

3、壮大提供了新的契机。一、统一战线融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逻辑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领导人民经过浴血奋斗、艰苦探索而找出的一条跟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现代化道路,百年统一战线的发展历程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辟与推进相伴、相生、相融。【收稿日期】2 0 2 3-0 2-1 0【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研究”(2 2 ZDA034)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齐春雷,女,安徽省社会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政党政治、协商民主、统战理论。一 1 0 8 一鸦片战争后的中国被迫启动了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转型,但无论是器物上还是制度上向西方现代国家的学习

4、和移植,都无法改变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的困境。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式现代化才有了在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指导下的政党主导、组织、推动,自此开始了中国现代化模式的探索。在彻底打破旧世界、建设新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联合各进步党派、阶级组成统一战线,追求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奠定前提和基础。无论是大革命时期的国民革命联合阵线,还是土地革命时期的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2 在这一时期都同中国革命实践紧密结合,体现出团结和争取最广泛力量来战胜共同敌人的革命性主题,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社会革命的战略选择。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

5、曾经深刻指出:“我们有一个广大的和巩固的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是如此广大,它包含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个统一战线是如此巩固,他具备了战胜任何敌人和克服任何困难的坚强的意志和源源不竭的动力。”3 新中国政权的构建和巩固,以及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地位的确立,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领导力量、社会条件、政治保障。同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 8 年的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得到了全国人民广泛的认同、拥护和支持,也为推进新中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雄厚的社会基础。在久经战乱、满目疮、一穷二白的广土大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探索是艰难的,从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使中国稳

6、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4 ,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现代化的描述,2 0 世纪60年代对于“工业、农业、国防、科技四个现代化”的正式提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目标和发展远景越来越明晰、越来越具体。党带领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在事关国家发展空间的重点领域取得了一些重大突破,建立独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后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开辟和快速发展奠定了根本的基础。中国式现代化启动初期,通过统一战线团结和联合了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联系的知识

7、分子,以及各党派、各民族为新中国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中国的“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邓稼先和桥梁专家茅以升等都是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九三学社社员;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民建、工商联对原工商业者进行卓有成效的说服教育、政治引导;民族和宗教界代表人士则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逐步确立、巩固、发展,发挥了引领、团结、带动少数民族信教群众的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3 0 年的探索中有过对国内外形势的误判,有过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对国家现代化发展造成阻滞。总体而言,在统一战线事业遭遇挫折的时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走弯路、遇坎珂的时期,但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为以后中国式现代

8、化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充分准备。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决策和正确路径。1 97 9年,邓小平明确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5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审视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根据中国的国情通过向一切先进现代化国家的资本、技术、经验的引进、学习、借鉴,来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同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坚持中突破性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丰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而使中国式现代化得以快速推进。而统一战线在这一时期结合新时期中心工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

9、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致力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尤其突出的是服务于经济建设。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资金、技术、人才存在着严重不足,而统一战线就成为推动对外开放的重要桥梁纽带。统一战线由革命统一战线转为爱国统一战线,以中华传统文化中最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为基底达成政治共识的圆心,从国内范围之内全体劳动者、爱国者组成的以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联盟,扩展为同时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以拥护祖国统一、爱国主义为政治基础的两个范围的联盟。统一战线至此也为现代化建设吸纳了大量海外华侨华人方面的资金、技术、人才。“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引进的大量三资企业(指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

10、资企业三类外商投资企业)中,华侨华人就占了7 0%的比例,金额在一半以上。统战工作为外资的成功引进起了很大作用,许多卓有成效的引进项目是通过统一战线各有关单位和爱国民主人士参与促进的”7 O一 1 0 9 一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由此引发利益结构调整和利益格局变迁、社会剧烈转型和社会阶层结构分化,进而出现的利益群体多元化、社会阶层多元化、思想观念多元化,使得统一战线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社会功能凸显。2 0 0 4 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

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自此,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统一战线的任务是团结联系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各阶层尤其是在阶层结构变化中分化出来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致力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五位一体”建设,统战工作由政治领域拓展到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由大城市拓展到中小城市、基层,被赋予了正确协调和处理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使命职责,而这五方面重大关系无疑事关社会和谐、政治稳定、国家统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在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决议中,统一战线被列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之中,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中,“坚持统一

12、战线”被列为党的百年奋斗的基本经验之一。由此可见,统一战线百年来始终和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的发展历程高度融合,从而也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辟、拓展、推进密不可分,成为中国共产党整合海内外方方面面的力量,与社会密切互动、与民众紧密联系的战略武器和重要法宝。二、统一战线融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理论逻辑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进的过程,是中国共产党整合和动员各方资源和力量披荆斩棘,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的过程,统一战线作为党的重要法宝,必然在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协调关系等各方面发挥出无可替代的作用。一 1 1 0 一(一)从本质特征上: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的现代化

13、“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已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已手中”【8 。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优势、最本质特征和最根本保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9。这样一项具有高度复杂性、巨大开放性、整体协同性的伟大事业,必须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来进行政治统领、社会动员、把舵定向。中国式现代化和西方现代化的本质区别就在于社会主义的内

14、在规定性,这决定了只有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摒弃贫富分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作为拥有98 0 0 多万党员和50 0 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强大政党,能够有力、有效整合和动员社会资源,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能够发挥出强大的领航作用。统一战线因党而生,伴党而行,其发展运作始终紧紧围绕、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的统一战线,是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实现对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组织领导的重要法宝。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现在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所面临的内外形势、所肩负的使命发生了重大变化。越是变化大,

15、越是要把统一战线发展好,把统战工作开展好。”【1 0 1 当前,中国式现代化正处于实施“两步走”战略的关键节点,面临的任务越是艰巨,形势越是复杂,越是需要统一战线更好地发挥其整合要素资源功能,增强凝聚力、向心力、执行力,形成更广泛、更巩固的团结,更强大、更持久的联合,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方面涉及的国计民生议题建言献策,破解高质量发展中的难点、痛点、热点问题,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二)从价值立场上: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推动者,是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坚持人民至上,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6、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必须规避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的资本趋利性、盲目扩张、经济社会失衡、贫富分化等诸多弊端,将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对全体中国人民的承诺加以兑现,促进社会正义公平。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群众作为发展的主体、发展的动力,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而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 。为此,要全面、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前,新发展阶段存在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而且由全面深化改革

17、引发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使得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新问题、新矛盾交织叠加。统一战线不仅拥有丰沛的社会资源、治理资源,而且具有衔接国家政治体制内与体制外、党内与党外关系的独特地位优势,为中国社会多党派、多民族等的统战成员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民主参与、利益诉求表达,提供了国家政治体系之内的畅通渠道和平台。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专门机构,通过政党协商、政协协商等多种形式,定期组织3 4 个界别的代表人士进行民主协商,广泛吸纳各领域、各行业、各阶层民众的意愿诉求输入决策系统,且贯穿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全过程和全链条运行中,协调多元利益诉求,以协商出感情、达共识、聚智慧,促进

18、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解决。(三)从方向目标上: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承载着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百年梦想的高标准统筹设计,是前所未有的大事业,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奠定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因而不可能走西方现代化的老路,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叠加并联”的过程,其难度、阻力、防控风险都要求凝聚起更为广泛和更为强大的力量,实现各方面力量的大团结、大凝聚,激发1 4 多亿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新阶段,我国面临着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国际上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西方国家打着民主、人权的旗号制造事

19、端,全方位打压、遏制中国崛起,阻碍中国民族复兴大业。所以,必须发挥统一战线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独特功能,化解面临的前所未有的矛盾风险挑战,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包括统一战线成员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追求和百年夙愿,需要统一战线发挥争取人心、汇聚力量的团结功能,在多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中,发挥其思想政治引领作用,争取海内外同胞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义支持和力量支持,不断寻求海内外、各阶层力量的最大公约数,不断扩大团结联合的范围,拓展团结联合的深度、领域,不仅为现代化建设凝心聚力,而且要努力营造更加稳定和谐的国际环境。三、统一战线融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现路径当前,

20、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已经进人新阶段,这样一项具有高度复杂性的系统工程,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必然在开放发展中不断对统一战线提出新任务、新要求,应以此为契机,在高度融合中充分发掘统一战线的强大法宝作用,同时,实现统一战线效能的优化、功能的提升。一 1 1 1 一(一)强化政治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首要原则,统一战线要立足于夯实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的群众基础、厚植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民意基础来强化对统战成员的政治引领。一是突出统一战线的政治性。新时代,统一战线团结的对象越来越多,工作范围越来越广,方式方法越来越灵活。统一战线工作中始终要提高政治站位,致力于夯实统战成

21、员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道路认同、制度认同和情感认同,发挥好统一战线的政治功能优势。二是拓展统一战线的广泛性。要组织动员、凝聚号召最广泛的力量致力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求同存异,扩大包容性,要把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民族宗教、非公有制经济等领域党外人士和新形势下不断涌现出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新生代统战成员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汇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形成更加强大的合力和推动力。三是强化统一战线的引领性。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社会阶层结构的持续动态变迁,使得统一战线成员中的多样性更加凸显,形形色色的差异与矛盾始终存在。正确处理统一战线中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是统一战线始

22、终要把握的基本原则,要把握主要矛盾,体谅包容、求同存异,正确协调一致性和多样性,促进二者的相互补充和协同发展。对广大统战成员要加强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团结、引导他们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服务中心、服务大局、凝心聚力为中国式现代化献计出策、出力上来,统一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任务上来,尤其要重视发挥统战社会组织和党外领军人物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通过他们起到以点带面、事半功倍的工作实效。(二)服务中心大局统战成员一致性的奋斗目标、使命任务体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一 1 1 2 一代化建设这一主题上。在这一目标任务要求下,统一战线工作中应针对多样性的群体特征,

23、采用灵活机动的方式方法,发挥统一战线功能优势,更好地调试社会矛盾变化的现实需求,采取新举措,展现新作为。一是助推经济发展。围绕新发展格局中经济结构的转型和调整、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等重大问题,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资源、智力资源密集的优势,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分领域地组织党外人士深人调研、献计献策。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对民营经济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民营企业面临的物流、融资等各方面的现实困难,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增强发展信心,提升发展能力,优化发展环境,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二是协调社会关系。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组织民主党派、党外知识分子以及非公

24、经济、民族宗教、新的社会阶层、港澳台侨等多领域的统战成员发挥各自的特长优势,在融合服务于社会治理、国家治理中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统战工作是特殊的群众工作,本质上是要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引领,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为旗帜引领,将各领域的党外人士和群体组成政治联盟,共同致力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这种政治联盟是基于国家民族大义、社会责任担当,也是基于个人社会价值、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要正确把握、协调好国家利益、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尤其要注意尊重、维护同盟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统战成员之间更紧密的团结和联合,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关系的和谐。三是维

25、护国家安全。统战工作涉及高度敏感、复杂的事务,处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统一、民族团结的前沿阵地。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必须增强对危机和风险预判的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统筹协调、谋划发展和安全,提前做好统战舆情的科学研判和应急方案,努力将消极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并积极做好转化工作,维护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社会稳定,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增助力、减阻力、聚合力。(三)凝聚民心力量凝聚共识、凝聚力量是统一战线的最大优势。要充分听取、协调统战成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公平正义等方方面面的利益诉求,将党外人士、统战成员的正当合法权益做细做实,提升广大统战成员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这样才能更好

26、地调动统战成员致力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最大合力。一是充分畅通民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统战成员中有大量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点、政协委员联络站等设置的民意提取功能,通过政党协商、政治协商等政治参与,不断将广大民众的所盼所求通过国家决策机制加以反馈,做到民有所呼、政有所应。二是有效引导统战成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鼓励支持统一战线各界人士结合各自领域的资源、智力优势,满腔热情地投身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在社会治理中,不断彰显统一战线聚民心、稳民心的功能优势。发挥统战成员中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引领力和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净化网络空间,维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权

27、。三是促进民主法治建设和社会公平正义。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统一战线是民主政治的制度安排,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为制度依托,以人民政协为机构载体,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以民主协商促进深度共识的形成。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前进的有力保障,是公共权力始终服务于社会公益的基本保证。统战成员中有律师等大量法律界人士,能够对涉及社会公平正义、民众切身福补的诸多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提供专业性的意见和建议,在司法改革、法律监督等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完善和优化方面贡献更多的力量。(四)提升工作实效统一战线在坚持重大原则、正确方向的基础上,必须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新

28、要求,不断开创新局面,焕发出更强大的凝聚功能、更丰沛的生机活力。这就要深入把握统战工作的时代性、科学性、规律性,在继续传承和弘扬百年统战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的同时,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推进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在理念、方法、举措、机制方面的适应性转换,切实增强统一战线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一是彰显统战工作的人民性。统一战线是党贯彻群众路线、密切与人民群众尤其是党外人士联系的桥梁纽带。以人民为中心是统战工作的立场原则,要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高度关注民众的利益诉求,围绕国家社会治理中的民生议题组织民主协商,不仅为数亿统战成员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搭建平台、畅通渠道,且为民众、社会与党委政府之间的

29、良性互动开辟空间路径。二是增强统战工作的系统性。统一战线是一个多元开放、动态变化的复杂系统。随着社会阶层结构的动态发展,很多新的利益群体、社会组织不断涌现,统一战线内部构成也不断动态变化调整,这要求统一战线工作应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新要求,与时代同步,适应形势所需,统筹协调好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政府部门的职能工作、社会团体的群众工作等;统筹协调好各统战成员资源,针对统战工作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的具体特点因人施策,在系统整合中实现多方的适应协同、配合互动。三是提升统战工作的实效性。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化,社会阶层结构的动态发展,民众越来越多集聚、分散在社区、社团中,使得统战

30、工作的社会化趋势凸显。要有效利用社会组织在社会资本运作、社一 1 1 3 一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尤其对统战类的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和社会资源要密切联系、协调,在成员吸纳、组织运作中有效延展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坚持问题导向,紧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科学谋划,分阶段、有步骤地拓展统一战线工作,使其致力于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广度和深度,凸显其管理和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统一战线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参考文献: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EB/0L.(2 0 2 2-1 0-1 6)

31、2 0 2 3-0 1-0 2 .h t t p s:/b a i j i a h a o.b a i d u.c o m/s?i d=1 7 4 7 7 6 53 58 6 91 4 3 8 6 51&w f r =spider&for=pc.2肖存良.革命化、现代化与社会化:建党百年以来统一战线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J.上海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 0 2 1,(02):22 23.3毛泽东选集:第4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 991:4 6 6.4毛泽东选集:第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9 1:1 4 3 7.5邓小平年谱(1 97 51 997)(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

32、 0 0 4:2 2 9.6肖存良,革命化、现代化与社会化:建党百年以来统一战线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J.上海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 0 2 1,(0 2):2 4.7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 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华文出版社,2 0 1 7:4 1 5.8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薪新篇章 N.人民日报,2 0 2 2-0 7-2 8.9杨正权,吴莹.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四重逻辑 J.云南社会科学,2 0 2 3,(0 1):3 7 3 8.10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学习问答 M.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2 2:1 3.11杨正权,吴莹.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四重逻辑 J.云南社会科学,2 0 2 3,(0 1:4 0.责任编辑:雨激一 1 1 4 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