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育人机制研究”项目编号:作者简介季爱民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原理张雪莉硕士生 编码:./.劳动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逻辑、价值及其实现季爱民 张雪莉(武汉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摘 要马克思认为劳动构筑了人的类本质存在和人类文明 就个体而言人在成为其本身及社会化过程中离不开劳动能力和劳动品质的培养离不开劳动教育的全面实施 劳动教育具有融通“德、智、体、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有着鲜明的课程思政属性 劳动教育与课程思政具有高度的内在逻辑耦合以及同向同行的价值旨归 因此劳动教育有效融入课程思政的实
2、践进路需要把握好以下四个环节: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共同构建劳动教育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双向融合的育人模式关键词劳动教育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年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要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 同年 月教育部印发配套文件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予以具体落实 年 月教育部出台文件将以往综合实践课程中的劳动课程独立出来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劳动课程的内容结构以及不同学段的劳动要求 同年 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在全面
3、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中提出要善用社会大课堂着重强调思政课的实践教学 因此劳动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积极回应了现实劳动教育现状、有效推进了劳动教育落实、协同构建了劳动育人新格局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方向指引为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提供了实践遵循一、逻辑阐释:劳动教育与课程思政内在耦合高校劳动教育具有丰厚的课程思政价值与功能其在本质诉求、价值体认与实践属性上均与课程思政理念深度契合 进一步探寻劳动教育与课程思政之间的内在耦合有助于二者的有机融合、协同推进既增强课程思政的教育实效性又保证劳动教育的落实落细(一)劳动教育与课程思政有一致的本质诉求劳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劳动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本质
4、诉求 具体来说就是在全方位的育人环节中挖掘劳动素材在多维度的时间空间中涵养大学生的劳动品质在深层次的课程教学中锻造大学生的劳动素养为社会主义孕育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劳动者探讨劳动教育的本质诉求第一从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开始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动力并且人在创造性活动中推动了历史的更替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审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不难发现劳动教育更为根本的价值在于提升个体的自由力量以促进人的自我全面发展 因此劳动教育的本质并不局限于劳动本身其价值在于促进劳动本质复归以第 卷 第 期 年 月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落脚点进而达到人的本
5、质回归 第二从“劳动教育”的基本语义出发 劳动教育是提升个人劳动素养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 也就是说劳动教育的终极要义在于在劳动中发掘个体创造性劳动的潜质增强其创造美好生活的才能培育其全面发展的人格使之成为时代所需的创造性劳动者 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要靠勤劳创造来实现 劳动教育正是指引人们不断完善自我创造人生价值走向美好生活的幸福指南课程思政作为课堂育人的主渠道并不是在学科专业课程中强行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而是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以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为原则对学生进行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以及道德情操等方面的陶冶 从本质上来说课程思政强调高校课
6、程应当承载思政的功能与价值在专业知识讲授中融合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教育在技能教学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培育国家和社会所需的全面发展的人 劳动教育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的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劳动中强健体魄、磨炼意志、健康身心而且可以引领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让学生在劳动中体味劳动、热爱劳动、提升品格从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实现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 因此劳动教育与课程思政在本质诉求上高度统一于人的全面发展进而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二)劳动教育与课程思政有共通的价值体认劳动教育与课程思政均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均有明确的育人目标均以价值体认为核心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时都遵循实践育人原
7、则强调一切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都是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一方面在劳动教育中培育正确劳动观意见和 指导纲要 鲜明地提出新时代劳动教育不同于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实用性而是重在强调其思想性 檀传宝将劳动教育最本质、最核心的价值目标归结为培育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他强调要培育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以及主动劳动等劳动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也强调劳动的重要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能忽视劳 的作用要从小培养劳动意识、环保意识、节约意识勿以善小而不为从一点一滴做起 努 力 成 长 为 党 和 人 民 需 要 的 有 用 之才”可见劳动教育不仅仅只是要掌握一定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其价值目标是培育学生正确的
8、劳动价值观即让学生在劳动教育中培育和践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感悟幸福生活来源于劳动创造另一方面在课程思政中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认 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对“课程思政”的价值定位进行了最明确的表述 课程思政是要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而不是在专业课程中强行砌入思政色彩 即在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中融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全面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认与践行 课程思政以“价值体认”为核心的教学目标与劳动教育“培育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的育人目标在本质上构建了共通的桥梁“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本身就是构成课程思政价值
9、体认目标体系的重要内容和环节而课程思政价值体认的教学目标也不可避免地以“劳动价值观”为中心和重心 因此劳动教育与课程思政的核心价值均指向价值观教育强调在教学育人过程中强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体认(三)劳动教育与课程思政有相似的实践属性马克思指出:“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 是 改 造 现 代 社 会 的 最 强 有 力 的 手 段 之一”这一论述不仅强调了劳动与教育相结合对社会发展具有革命性推动作用也暗含着无论是劳动还是教育其实践属性都是旗帜鲜明的其中劳动教育天然具备实践属性 从身体力行的劳动中获得知识、汲取经验正是人类文明起源和历史发展的主要方式 大到国第 期 季
10、爱民 张雪莉:劳动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逻辑、价值及其实现 家、民族的繁荣昌盛小到个人的一箪食、一瓢饮都离不开劳动教育和实践 意见 中明确规定劳动教育的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 指导纲要 提出要给学生提供多维立体的实践机会创新平面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诸如让学生突破时空的限制走出课堂投身于各种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在实验、实习、实训活动中践行课程思政理念不断提升自我的个人素质和劳动素养 可见劳动教育与课程思政的改革创新都倡导学生积极参与、躬身践行用实践行动促进个人发展强调以知促行、以行践知用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同时课程思政本身就是一项教育
11、实践活动 一方面课程思政的实质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融入高校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实现教育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尤其是以高校思政课为主要依托讲好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彰显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价值引领中的核心地位发挥高校思政课的育人功能 另一方面实施课程思政就是要善用社会大课堂 年 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分别从构建实践教学工作体系、落实思政课实践教学学时学分、开展多样化实践教学、建好用好实践教学基地这四个方面提出要善用社会大课堂 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通识课课程思政都要有机地内嵌到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去不断凝练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核与价值内涵根植理想信念教育开展育人工作展现课程思政动态育人
12、的实践性二、价值旨归:劳动教育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在全国教育大会(年)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科学的评价体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需要不断加强“五育融合”教学理念、深入推进“三全育人”教育格局、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作为其中的关键环节劳动教育与课程思政有着同向同行的价值旨归(一)课程思政与“五育融合”的教学理念相契合“五育融合”本质要求劳动教育融入课程思政 通过教育目标、内容以及育人过程的相互渗透和补充实现“德智体美劳”融合发展是“五育融合”思想的基本内涵 作为“五育”之一的劳动教育不仅是实现“五育融合”的关键
13、节点和突破口更是落实课程思政的有效载体与其它四育相同在高校开展劳动教育也不能仅仅依靠一门课程来实现而是要渗透到各门学科通过课堂内外的实践活动来具体落实意见中也明确指出:“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特点、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因此课程思政在教学理念和实践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开展劳动教育的独特优势在实施过程中能够有机融入劳动教育的元素成为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 离开劳动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因为劳动本身就是一种教育一种能赋予人们创造幸福生活能力的教育 劳动教育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正是以“五育融合”思想为基础融合了劳动所兼具的树德、增智、强体和育美的教育功能塑造了一个整体、全面的育人环境(二
14、)劳动教育与“三全育人”的教育格局相融通“三全育人”必然要求劳动教育融入课程思政 意见提出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综合性教育理念 这就要求高校始终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在各学科教育中实施课程思政实现全员参与、紧密衔接、层层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该论述突出强调高校立德树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工作重心而劳动教育在人的综合素质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劳动教育的开展深刻蕴含着“三全育人”的基本要求要把教育内容渗透到社会实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等各环节要把劳动思想的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
15、全过程要主体协同形成多方育人的长效机制共同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队伍 劳动教育融入课程思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年政是以“三全育人”教育格局为导向搭建起全员、全程、立体式的劳动教育场域在劳动教育内容贯穿到学科教学或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中充分发挥不同教育者的引领作用实现劳动教育主体全员参与、教育方式立体多维、教育效果显著提高的突破(三)劳动教育和课程思政均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相呼应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始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第一位要坚持把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这也立场坚定地表明无论是劳动教育还是课程思政其教育的目标、方向、原则和方法等最终都将指向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劳动教育是
16、教育者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其目的不仅在于引导学生树立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等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还包括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自觉弘扬劳动精神等意志品质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 在课程思政中“育人”是思政的根本任务即通过“课”的渠道对学生进行“德”的教育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能之人有用之才在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劳动教育是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应有之义是提升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和路径 二者的有机结合、协同发展有利于塑造大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提高个人核心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培育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三、实践遵循:劳动教育与课程思政协同
17、育人劳动教育与课程思政逻辑同一、价值统一决定了二者实践路径的一致性 在“五育融合”与“三全育人”的教育方针指引下深入开展劳动教育融入课程思政需要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中贯彻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实现劳动教育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赋能学生成长成人成才(一)以劳树德丰富课程思政价值意蕴劳动教育与课程思政都具有“德育”的天然契合点 实现劳动教育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其关键在于充分挖掘劳动教育中的德育元素达到以劳树德之目的 以劳树德思想的本质在于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为目标发挥劳动教育“以劳育人”的价值取向强调劳动的理性价值丰富课程思政的价值意涵一方面在劳动教育中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8、激活劳动教育的内在生命力 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劳动教育中挖掘家国情怀、理想信念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教育素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学生的每一次劳动之中让劳动教育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同时在劳动教育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核心素养凸显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为学生的全面成才打下坚实基础尤其是通过创造性劳动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劳动精神提升其综合素养与个人能力激发个体创造幸福生活的潜能另一方面在课程思政中融通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檀传宝在论述“劳动教育要处理好的三个理论问题”时就清楚地表明劳动教育的重点在于劳动价值观的培育是情感、态度和价值的升华并非片面的劳动知识与
19、技能等方面的培育 指导纲要 中也开宗明义要求要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注重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专业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 因此在课程思政教学的框架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可以融入具体的学科课程教学中使劳动教育与课程思政相互交融 譬如将马克思的“劳动创造价值理论”融入各学科教学强调劳动推动人类和历史进步的重要作用使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到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或者把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融入学科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诠释好“劳动精神”的时代价值(二)以劳增智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目前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多呈现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状况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操作的应用相
20、脱节 人才培育离不开课程教第 期 季爱民 张雪莉:劳动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逻辑、价值及其实现 学在课程思政的引领下高校应当探索构建以“专业引领 劳动育人”为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深化劳动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教育改革实现“以劳增智”第一构建科学的高校劳动教育与管理体系 其中建立科学化的劳动课程育人体系是首要任务 高校应结合时代要求制定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贴近学生实际的劳动教育目标和教学计划在日常生活、生产和服务性劳动中培育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科学设计和编排劳动教育的教学内容合理融入到课程思政的各学科教学之中尤其是要注重理工科专业的劳动精神培育在劳动知识和技能水平提升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
21、品格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深入领会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同时实施分阶段劳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不同年龄的学生认知程度是不同的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也是不同的 劳动教育应当遵循学生身心发展顺序与教育规律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实施分阶段教育尤其是本科一二年级的学生应该注重劳动知识技能的获得和劳动素养的培育本科三四年级的学生的教育重心在实践应用上应当通过相关的专业见习和实习落实劳动教育的实践活动第二多举措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劳动教育意识与能力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和责任人要想让劳动教育内容融入各专业课程关键在于教师每位教师都应当具有劳动教育的意识行动和自觉性 高校应当全力打造高水平的、专职引领和全员参与的
22、劳动教育师资队伍 一支高质量师资队伍是有效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资源其重中之重就是要加强师资培养保障充足的劳动教育师资 专职的思政课教师是承担劳动教育的第一梯队要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中配备足够数量的思政课专职教师筑牢马克思主义信仰根基坚定育人理念 各学科的专业课教师是辅助劳动教育的第二梯队应当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提升全员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培养全员参与的兼职劳动教育教师共同承担育人责任(三)以劳强体拓宽课程思政实践活动最好的教育就是要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 劳动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基本形式是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最终回归到实践应用 可以说实践性是劳动教育最显著的特征 只有寓实践于劳动教
23、育之中遵循“脑体合一”的原则才能真正实现劳动的实践过程与教育理念的融合共生达到身与心、意与情的具身化状态从而培养出体魄强健、人格健全、德行完满、精神饱满的时代新人首先以课程思政为依托通过各学科的劳动实践促进人的身体强健与身心健康 在生理层面上劳动教育有助于强化身体力行 体力劳动是劳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旨在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中领悟劳动教育最原始的本质从而调动身体机能激发创造潜力 如果没有劳动情境的亲身体验一切理论堆砌都将是纸上谈兵再广博的劳动知识也无法转化为个体价值 在心理层面上劳动教育有助于磨炼责任担当 劳动教育以“身体”为表象追求“心育”为本质 只有在挑战和考验中完成劳动任务才能培养个人从
24、容镇定的心理素质、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品格激励个人为实现自我价值而不懈奋斗 在课程思政工作中必须注意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统一才能杜绝劳动教育的形式主义发挥其强筋健骨、完善人格的强大效能培育出精神饱满、奋发有为的新时代劳动者其次拓宽实践平台开展具身化劳动实践活动 劳动教育的实施需要挣脱课堂的桎梏解放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与教学环境之间的互动开展具身化劳动实践活动 根据学科特点拓展劳动教育的实践领域在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享受劳动的幸福感和愉悦感 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要衔接好课堂与课外成果转化的桥梁从课堂的理论讲解到课外的动手实践既让学生获得劳动知识和技能也
25、深化他们对劳动的体验与感知要沟通好校内与校外实践参与的渠道从校内的志愿服务活动延伸到校外的社会实践调研引导学生感悟劳动带来的收获和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年幸福体悟到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真谛(四)以劳育美筑牢课程思政文化底蕴劳动教育为人生航船提供精神指引和方向领航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人生导航 美育的终极目标也指向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需要 劳动教育和美育相互补充、相互包含的内在联系为高校文化建设和改革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劳育、美育和课程思政的有机整合提供了新范式其一劳动教育是美育的实验田 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了美”劳动创造了美的生活和美的价值 因此劳动教育既是一项美学创造活动也是一项美育实践
26、活动 劳动教育在表达审美情趣的过程中体现了与美育的融通性 美育并非扁平化的理论教诲美的感知、情趣与表达需要在立体化与个体化的实践中才能充分塑造这与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完美切合 劳动创造了美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只有在劳动实践中创造美才能最深刻地感悟劳动之美最炽热地弘扬劳动精神最积极地担当最美劳动者其二劳动教育孕育美好生活筑牢思政底蕴 劳动是人类心灵活动的最高境界 新时代美育不局限于审美教育而是更加注重情感熏陶和心灵教育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唤醒了美的灵魂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与人之间在劳动创造中联结起来的一切亲密关系或友好或团结或尊重都散发着美的光芒丰厚了美的底蕴 个体在实践
27、中创造美好生活通过劳动教育提升个人能力、改善生活水平、追求幸福人生不断走向真、善、美的境界升华了美的价值 劳动教育与美育依照“以劳育美、以美促劳”的关联逻辑深度交融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全力夯实思政底蕴当前劳动教育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发展顺应了我国“大思政课”的教育发展战略二者的紧密联系提高了双向教学的实效性为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一条可供遵循的现实路径 未来劳动教育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这项重任还需在实践中接受检验砥砺前行助力青年一代在接续奋斗中创造美好生活参 考 文 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人民日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印
28、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王飞.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课程思政意蕴及其价值实现.成都师范学院学报():.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劳动价值观.人民教育():.求是网.习近平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本书编写组.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刘洋钟飞燕.劳动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审思.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冯永刚师欢欢.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及其实现.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檀传宝.开展劳动教育必须解决好的三大理论问题.人民教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责任编辑 龚 勤)第 期 季爱民 张雪莉:劳动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逻辑、价值及其实现 ().:.(上接第 页)().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