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例谈读后续写文本研读环节的“五关注”策略.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45775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818.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例谈读后续写文本研读环节的“五关注”策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例谈读后续写文本研读环节的“五关注”策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例谈读后续写文本研读环节的“五关注”策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引言自教育部考试中心于 2016 年 10 月开始在浙江省推出读后续写考题以来,这一题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在 2020 年的新高考I 卷(山东卷)和 2021 年 6 月江苏、湖南、福建、海南等省所采用的新高考全国卷和 II 卷中,都设置了读后续写题型。该题型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要求学生阅读一篇 350 词以内的文章,并按照所给两段段落开头语进行约 150 词的续写。该续写短文要与给定的阅读材料在逻辑上衔接自然,情节合理,结构完整,并在故事情节、语言风格、情感态度、内涵主题等方面保持较高的协同。一、学生读后续写作品中的典型问题协同效应是读后续写题型的理论依据。王初明(20

2、12)认为,语言的理解和产出的紧密结合是一种协同效应。两者之间的结合越紧密,协同效应就越强,语言学习的效果就越好。然而,教师在教学和课堂观察中发现,学生续写作品的典型问题是低协同,主要表现如下:(一)情节设计脱节读后续写题型要求先阅读后续写,阅读是续写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在读后续写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普遍“重续写”而“轻阅读”。由于受词汇量小、阅读能力弱和写作时间不足等因素的限制,学生往往在未能准确解读续写原文、未厘清人物关系的情况下就提笔写作,续写的内容与原文本严重脱节,故事情节前后矛盾,无法衔接。以 2021 年八省市适应性测试读后续写试题为例,部分学生的续写段落情节如下:这家墨西哥人正是“

3、我”之前帮助的,因此他们特意来回报“我”;“我”帮助了墨西哥家庭后感到很开心,最后“我”还和他家的女儿相爱结婚了如此天马行空、脱离原文本的续写情节让人啼笑皆非。(二)主题升华牵强读后续写要求学生在补全原文故事情节的同时,延续原文的主题和情感。但由于学生在阅读所提供的续写原文时囫囵吞枣,加之缺乏生活阅历,不能深刻领会原文作者想要传递的主题,续写时偏题或跑题。例如,2020 年新高考 I 卷读后续写题讲述的是在经济萧条时期,邻里之间相互帮助,共渡难关的故事,以此突出人性的善良和温暖。但是,有学生在续写结尾处以赞扬小男孩伯纳德(Bernard)的勤劳、勇敢、有担当为主题进行升华。(三)逻辑发展混乱读

4、后续写提供的两段开头语对续写情节的构建起一定的引导和限定作用。然而,在续写前的阅读过程中,学生不重视提供的段首句,没有关注段首句中的关键信息,导致续写段落与原文本在逻辑上无法衔接,缺乏融洽度。以 2021 年新高考全国 I卷读后续写题为例,提供的续写第二段首句是“Thetwins carried the breakfast upstairs and woke their例谈读后续写文本研读环节的“五关注”策略穆晓艳【摘要】分析学生读后续写作品中的典型问题。针对学生读后续写段落中的低协同现象及其原因,提出教师要带领学生加强对续写文本的精细化阅读,引导他们在研读文本时做到“五关注”,即关注情节、关

5、注主题、关注逻辑、关注语言、关注情感。认为精细化阅读有助于学生为续写环节找到情节、主题、逻辑、语言与情感上的依据,续写出与原文协同度较高的段落。【关键词】高中英语;文本研读;读后续写;协同效应48Vol.23 No.14课 题 与 实 验mother up”,学生由于没有仔细阅读该句中的关键部分“carried the breakfast upstairs”,在第二段中写到双胞胎特意把妈妈叫下楼去厨房吃早饭的情节,这显然在逻辑上和前文不连贯,协同度低。(四)语言表达欠协同王初明(2015)指出:在续写中,作者要沿袭原有文风,保持语言风格一致。因此,学生在阅读续写原文时要关注原文语言风格和写作手

6、法,在续写时尽量提升语言协同度。然而,在实际续写中,部分学生为了避免出错,习惯运用自己比较熟悉、有把握的短语和句型;还有些学生由于缺乏语言运用能力,在续写内容中出现了很多低级语法错误,如时态错误、动词形式错误、介词短语搭配不当等;少数学生的习作出现了大篇幅的对话和“中式英语”,以上种种造成学生的续写段落与原文本在语言表达方面欠协同。(五)情感变化突兀读后续写故事中主要人物的情感发展会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产生变化。因此,学生要学会换位思考,想象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主人公会有怎样的心理和情感变化。以 2021 年新高考全国 I 卷为例,双胞胎詹纳(Jenna)和杰夫(Jeff)想要在母亲节早上为妈妈

7、准备一顿早餐作为节日惊喜,体现了家人之间的相互关爱,这也是原文的感情基调。但是,有学生在续写中写到双胞胎在厨房里遭遇挫折后相互埋怨、生气,甚至大吵一架,爸爸跑来劝架的场景这样的情感变化太突兀,明显和原文不协同。以上这些看似是新题型带来的新问题,实则是由传统读写分离测试导致并一直掩盖着的老问题,即粗放式阅读教与学的问题。学生习作中的典型问题反映出粗放式语篇阅读教与学的不足,即对文本解读不到位,以及对文本内容和语言的处理与赏析不透彻(傅咏梅 2016)。二、读后续写文本研读环节“五关注”策略宋颖超(2017)认为:学生只有精准、到位地解读文本,把握文本关键信息和语言特点,才能有逻辑、合理地进行续写

8、。由此可见,教师要在读后续写文本研读环节重视对学生的指导,真正实现精细化文本阅读。下面,以 2020 年新高考 I 卷读后续写题为例,探究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运用文本研读“五关注”策略,为续写环节找到情节、主题、逻辑、语言与情感上的依据,续写出与原文协同度较高的段落。该续写原文是记叙文,讲述的是由于经济萧条,在梅雷迪恩(Meredith)一家居住的小区中,很多邻居失业了。好心的梅雷迪恩太太(Mrs.Meredith)经常带着食物和药品去看望经济困难的邻居们,其中小男孩伯纳德引起了她的特别关注。男孩的爸爸生病卧床,妈妈因在家照顾丈夫而无法外出工作,因此小男孩很想挣些钱来补贴家用。梅雷迪恩太太希望家

9、中的三个孩子约翰(John)、哈里(Harry)、克拉拉(Clara)能够帮助小男孩,最后机灵的约翰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可以把家里的玉米制成爆米花,让伯纳德拿到小区去售卖赚钱。该故事语言生动活泼,具有较强的画面感,折射出的主题是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一)关注情节,把握主要内容学生把握原文关键信息和故事情节走向是关键,只有在很好地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才能有根据、有逻辑地进行续写,保证情节的前后协同(袁宏阳 2018)。教师尝试从以下两个方面指导学生把握故事主要内容:1.运用思维导图,厘清人物关系读后续写提供的语篇常会涉及多个人物,关系比较复杂,因此厘清故事人物关系十分重要。在该续写语篇中出现了多个人

10、物,善良的梅雷迪恩太太是约翰、哈里、克拉拉的母亲,在了解到邻居伯纳德一家经济有困难后,她和孩子们决定帮助他们,机灵的约翰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教师指导学生边读原文,边学会运用思维导图这一策略(见图 1),快速、清晰地梳理人物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合理地预设文中人物的后续行为,为创设合理的情节服务。图 1:续写原文人物关系图mother andchildrenhelpersMrs.MeredithJohn(idea provider),Harry,ClaraBernard:His family was poor(father was sick in bed andmother had to look a

11、fter him)49表 1:本篇读后续写人物动作及主要情节2.细读故事文本,关注情节和动作读后续写文章以故事类记叙文为主,只有精准把握故事文本细节,才能提高续写段落和原文的融洽度。除了关注故事六要素“5W1H”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养成细读文本的习惯,梳理并归纳每部分的主要情节,关注人物的动作(见表1)。这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故事经过,厘清故事发展脉络,提升情节构思能力,同时为后续进一步解读故事中主要人物的情感变化及分析主题作铺垫。ParagraphBehaviorMain ideaPara.12were struggling to make ends meet,help each other

12、meet the challenges,visit the poor,bring food andmedicineAs the economy was in decline,Mrs.Meredith wouldvisit the poor,bringing food and medicine to them.Para.34tell her children about a family,is such a help to hismother,want very much to earn some moneyMrs.Meredith told her children about the poo

13、r Bernardfamily and she asked her children to assist little Bernard.Para.58sat thinking,do something to assist,sprang to his feetand cried,have a great idea,jumped up all attention,make popcorn,put it into paper bagsThe three children decided to assist little Bernard toearn some money and John had a

14、 good idea.(二)关注主题,领会文章主旨文章的主旨是情感的奠基,只有明确了文章的主旨,才能理解故事真正表达的内容(袁宏阳 2018)。续写段落要与提供的前文构成一个完整的语篇,就必然要与原文达成主题的协同。教师引导学生在进行文本研读时,要抓住文章线索,体会文章主旨,领会作者想要表达的写作意图。在本课例中,教师要求学生回读原文,并提出以下两个问题:(1)What did people do during theeconomic recession?(2)When knowing of Bernard sstory,what were the three children determi

15、ned to do?学生在思考后回答:“People were trying to help eachother meet the challenges.”这句表明在经济萧条时期,虽然人们过得艰辛,但是依然努力地相互帮助,共渡难关。“They were determined to do somethingto assist the Bernard family.”表明梅雷迪恩一家的三个孩子非常乐于助人。通过以上两个问题的问答环节,教师带领学生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旨在表达“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及“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主题。在明析文章的主题后,教师指导学生在续写段落的结尾处用描写方式或者议论升华的

16、方式点明主题。比如,可以描写孩子们“相视一笑,感受到助人为乐的喜悦和邻里之情的温暖”;也可以在结尾处感叹“助人为乐不分年龄”“小小的善举会对他人产生大大的不同”等。当然,无论选择以哪种方式结尾,都应与主题相呼应,从而实现与续写原文的协同。(三)关注逻辑,构建续写脉络在学生的读后续写作品中,经常出现故事情节和原文及两段段首句脱节,无法衔接的情况;或者续写的两段段落之间逻辑混乱、不连贯的情况。在进行文本研读时,除了研读续写故事原文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认真研读提供的两段段首句,并利用其中的关键词推测出每一段的大致情节走向,理顺两段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在文本中,在提供的续写原文中已经交代约翰想出了一个

17、好主意,他们可以为伯纳德制作爆米花,让他拿到小区里去售卖赚钱。续写第一段所给首句“When Mrs.Meredith heard of John s idea,she thought it was a good one,too.”和第二段首句“With everything ready,Bernard started out on hisnew business.”都十分重要,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教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两段段首句,并圈画出其中的关键词。同时,为了帮助学生预测续写段落的情节走向,教师针对两个续写段落,以问题链的形式(见下页表 2)进行提问,从而为随后的续写环节搭建思维框架。5

18、0Vol.23 No.14FigureBehaviorCharacters and feelingsMrs.Meredithspent time visiting the poor,would bring food and medicine tothem,told her children about a familyloving,thoughtful,kind,warm-hearted,sympatheticBernardis such a help to his mother,wants very much to earn some money considerate,matureJohn

19、sat thinking,sprang to his feet and cried,have a great idea,makepopcorn and put it into paper bagssympathetic,helpful,kind,clever,quick-minded,thrilled,excitedHarry,Clarahelp him to earn money,do something to assist them,jumped upall attentionsympathetic,helpful,Kind,excited表 3:本篇读后续写中的人物性格、情感分析表课 题

20、 与 实 验表 2续写段落问题链续写段落 1Q1:What did Mrs.Meredith do after knowing John s idea?Q2:What did the three children do to help make popcorn?Q3:What was the atmosphere when they made popcorn?Q4:How did Bernard feel when knowing their plan?续写段落 2Q5:What difficulty did Bernard face when selling popcorn?Q6:What

21、did the three children do when Bernard was faced with difficulty?Q7:Did Bernard sell all the popcorn out?Q8:How did Bernard and the three children feel in the end?教师要求每四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思考以上问题。Q1 与续写第一段首句紧密衔接,关注梅雷迪恩太太在确定约翰的主意可行后的做法;Q2 和 Q3 环环相扣,围绕一系列问题展开,如在妈妈同意约翰的计划后,孩子们是如何分工和行动的呢?在制作爆米花时,家里又充满了怎

22、样的氛围呢?Q4 起承接续写第一段和第二段的作用,符合情节发展内在逻辑,推动着故事一步步向前发展;Q5 紧扣续写第二段首句,聚焦小男孩伯纳德开始售卖爆米花后可能会遇到的困难;Q6、Q7与 Q5 一脉相连,关注当伯纳德售卖爆米花遇到困难时,三个孩子的做法及伯纳德最后是否成功地卖完爆米花;Q8 通过提问,提示学生要在故事结尾处通过对伯纳德和三个孩子的心理或语言描写,突出主题“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及“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从而使文章结尾富有韵味,引人深思。(四)关注语言,积累续写语料读后续写是一种测试手段,也是一种学习方法,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时认真分析文本内容和语言,并将分析结果应用于

23、之后的续写中,帮助学生通过语言模仿和内容创新不断提高写作能力(刘庆思、陈康 2016)。在读后续写中,提供的续写原文是学生最佳的模仿对象。因此,在研读原文本时,教师要带领学生一起赏析原文的语言,关注原文中使用的句型和语法结构,并在续写时加以模仿和使用,使续写作品与原文在语言风格上形成协同。教师首先让学生找出原文中值得学生模仿和使用的句式,比如:(1)“He sprang to his feet and cried.”“The other children also jumped up all attention.”(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2)“I wish you could see him

24、.”(wish 引导的虚拟语气);(3)“His wife,who tookcare of him and could not go out to work.”(who 引导的定语从句);(4)“The children sat thinking aboutBernard.”(非谓语动词);(5)“So do I.”(部分倒装)。如果学生能够巧妙地在续写段落中模仿这些句式和结构,一定能够使续写文章增色不少。(五)关注情感,明晰情感走向通过关注原文中的动作和语言描写等,可以推测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随着情节发展而产生的内心情感的波动变化。在研读文本时,教师指导学生对文中人物的动作行为进行分析(见

25、表 3),以此推测出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变化,为接下来的续写作好铺垫。(下转第 62 页)51在本文中,前两段写梅雷迪恩太太帮助穷人,体现了她的热心、善良、乐善好施的性格;第 3 至 4段写伯纳德十分体恤父母,想要为贫困的家庭出一份力,可以看出他十分懂事、成熟、体贴父母;第 5至 8 段写三个孩子听完伯纳德的故事后很想帮助他,体现出孩子的善良和乐于助人;接着写当约翰想到帮助伯纳德的主意后,几个孩子十分兴奋,纷纷表示同意,从中可以看出约翰的聪明机智。结语读后续写题型要求学生对所提供的阅读材料进行认真研读和精准理解,否则就不可能较好地完成与所给材料协同度较高的续写任务。教师要充分发挥读后续写题型对高中

26、英语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反拨作用,培养学生养成精细化研读文本的习惯,引导他们研读文本时要做到“五关注”,先读后写,以读促写,以提升续写段落与原文的协同度,续写出情节合理、主题鲜明、逻辑连贯、语言生动、情感丰富的段落。引用文献傅咏梅.2016.从习作典型问题看文本研读对文本续写的重要性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12):39-43.刘庆思,陈康.2016.关于一年两考高考英语试卷中读后续写设计的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1):1-5.宋颖超.2017.读后续写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12):22-26.王初明.2012.读后续写提高外语学习效率的一种

27、有效方法J.外语界,(5):1-7.王初明.2015.读后续写何以有效促写J.外语教学与研究,(5):753-762.袁宏阳.2018.例谈读后续写中协同效应的实现路径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4):23-27.注:本文系苏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提升高中生读后续写水平的行为研究”(课题编号:2021/Q/02/032/02)、苏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1 年度一般课题“主题语境视域下读后续写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课题编号:2021/Q/02/109/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信息:215500,江苏 常熟,江苏省常熟市教育局教学研究

28、室(上接第 51 页)音、语调的学习和掌握。然而,本研究还有诸多不足之处,如由于种种原因受试者人数较少,不能充分反映整体受众态度。样本的语速、音量、音高等参数控制不够严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受试者的判断。此外,研究还发现,语言态度的主观性非常大,除了口音外,朗读者的音高、音量、语速、精神面貌等因素均可对语言态度造成影响。尤其是音质好、情绪饱满的朗读者更容易得到正向反馈。因此,语言态度是一系列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引用文献高一虹,林梦茜.2008.大学生奥运志愿者对世界英语的态度:奥运会前的一项主观投射测试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86-92.高一虹,许宏晨.2019.中

29、国跨文化志愿者对世界英语的态度一项主观反应测试研究(英文)J.中国社会语言学,(1):13-35.蒋晓鸣.2020.文化互鉴视角下非言语表情的嗓音编码和解码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16-124.蒋跃,袁家宏.2012.对二语英语自然言语中外国口音的感知的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96-100,128.李景娜,王遥.2015.语言经验在听者感知英语外国口音程度中的效应研究J.外语界,(1):80-87,95.Lippi-Green.1997.English with an accent:Language,ideology,and discrimin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M.New York:Routledge.Norton.2014.Identity and language learning:extending the con-versationJ.Mcgill Journal of Education,49(1):255.注:本文系河北师范大学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河北英语学习者对多元英语口音的语言态度以及敏感度研究”(项目编号:S20Q012)的最终成果。作者信息:050024,河北 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