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聚焦“双减”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45302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79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焦“双减”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聚焦“双减”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聚焦“双减”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本刊视线专题227/2023聚焦“双减”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桃城镇中心小学 李小毅课堂提问能够有效帮助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是师生互动的纽带和沟通的桥梁,有效联结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材,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发展学生数学思维不可或缺的手段。在“双减”背景下,如何设计课堂提问环节,让问题质量更高、效果更好,启发学生的思维,是教师必须思考和深入探究的问题。一、“双减”背景下课堂提问原则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恰当、准确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明确思考方向,在数学教学中,高效的提问更是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发展,对检验教学效果、调节教学进度有着重要作用。在“双

2、减”背景下,教师在提问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提问时应有明确的目的。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的作用,点拨学生学习中存在的疑惑,并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指导学生学习,而不是简单地告知或回避。可见,问题设计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应从教学大纲内容的要求出发,做足提问准备,而不是毫无目的地发问。第二,提问时语言要准确。在数学课堂中提问时,教师提问的用语、提问对象、提问形式要准确,不能含糊不清,避免学生养成不注意教师发问的习惯。第三,提问要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教师在设问时,应结合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问题内容,以问题为引导启发学生思维,有效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提问要具有针对性,针

3、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难易适中的问题,以保证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自身思维和能力的提升。二、“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高效提问的策略(一)精准:借助提问激活学生数学思维在以往的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提问形式和内容较为随意,缺乏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无法为学生提供思考和质疑的空间,这种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提问不仅会影响课堂提问的价值,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平白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学会提问、善于提问,保证数学活动中的问题“精”而“准”。具体来说,教师在课前应做足准备,备课期间要围绕问题加以反思:设计问题的目的是什么?学生通过探究问题获得了什么?通过课堂充分准

4、备和梳理,让课堂提问内容更精准,有效避免无效问题影响学生思考。其中,检查性提问、巩固性提问、总结性提问等是较为常见的课堂提问形式,教师应结合教学实情灵活选择提问形式,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目标的目的。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运算律教学为例,教师在讲解“乘法结合律”相关知识时,应提高设问的精准度,以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首先,课堂初始教师先向学生展示两个算式,如152016和(1520)16,并围绕算式进行提问。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提出的问题较为笼统,如“请大家观察算式,说一说发现了什么”,此类问题缺乏精确引导,学生思考时也缺乏精准方向,影响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降低了课堂提问的价值和

5、意义。对此,教师可以根据精准提问的原则,优化课堂教学问题:如“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请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优化后的提问形式更具有针对性,学生在思考后可以认识到两个式子的相同之处在于因数相同、运算符号相同、结果也相等,而不同之处在于两个式子之间的运算顺序不同,进而引出“乘法结合律”的概念,让学生在观察中初步掌握运算规律。其次,教师引入“加法结合律”,引导学生结合已经掌握的知识阐述加法结合律的运算规律,提出问题:“尝试探究乘法结合律的运算规律,二者之间是否有相同之处?”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旧知识对新知识展开猜测和探索,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和掌握知识。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课堂提问,不仅可以在准确设

6、问中引出所学内容,还会让课堂教学衔接更流畅。而精准设问下学生的思考方向更明确,能够有效增加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效率本刊视线专题TIANJIN EDUCATION2323事半功倍。(二)留白:借助课堂留白提升思维能力留白是艺术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本意是突出作品画面布局的协调性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鉴“留白”这种艺术形式设计教学活动,结合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精确提问,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设计问题的初衷是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因而在提出问题后急于给出相应提示,甚至是在学生思维遇到瓶颈时直接给出答案,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多,影响了学生思维能

7、力的提升。久而久之,部分学生会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课堂提问环节思维倦怠,更愿意被动等待教师给出提示和答案,进而影响课堂提问的价值,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认识分数的教学为例,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注重课堂教学留白。首先,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应通过问题情境引出主题:“小明家中现有4 个橙子,若他与妹妹平分橙子,每个人可以分到多少?”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学生脱口而出:“每个人可以平分到 2 个橙子。”教师继续提出问题:“如果只有 1 个橙子,小明和妹妹平分,每个人可以分到多少呢?能否用数学方式表示?”很多学生脱口而出:“每人分到半个。”但对“半个”

8、如何用数学方式表示,则让很多学生陷入了思维困境。由此,教师借助问题引出“分数”,则可以直击本课核心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专注度。其次,当学生初步了解分数的概念后,教师继续提出问题:“若将橙子分成两份,其中一份是否可以用 1/2 来表示?为什么?”很多学生听到问题后下意识地回答:“可以”,这说明学生对分数概念的掌握不够透彻。为了引领学生深度思考,教师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通过“留白”这一形式,让学生主动反思自己的答案。经过短暂的思考,部分学生认识到这种说法的错误,提出“平均”这一关键词,并完善和优化自己的答案:“将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才能用 1/2 来表示

9、,若不是平均分,则不能用 1/2 来表示。”基于此,教师在设问时适当留白,让学生经历探究问题和分析问题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融入自身的见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进而使思维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和提升。(三)情境:问题情境强化学生知识理解合理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找到乐趣,逐步掌握数学学习技巧。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但学习注意力无法长期集中。对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标,借助问题情境增设课堂提问的趣味性,使学生在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形成深刻认识和理解。由此,学生可以在思考和探究中找到数学学习的乐趣,逐渐掌握数学学习技巧。以北师大版小学

10、数学五年级上册 倍数与因数 的教学为例,为了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应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技巧的同时获得乐趣。首先,教师应利用多媒体展示教材中的情景图“运动会班级队形”,并创设问题情境:运动会中两个班级的学生分别排出了两种队形,请算一算两个班级各有多少人?学生通过对队形中行数和列数的观察,分别列出式子:94=36(人);57=35(人)。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两个式子进行分析,说一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通过问题情境,吸引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积极性。其次,教师利用 94=36 这一算式继续展开探究,设问:“这个班级还可以有哪些队形?”组织学

11、生与同伴展开讨论,学生在讨论中发现问题的本质是探究 36 的因数除了 9 和 4 之外还有哪些数字,并积极运用表内乘法展开探究,运用逆向思维,根据366=6、362=18等算式归纳出36的因数还有6、2 和 18。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交流和探究对因数和倍数之间的关系有了进一步认识。基于此,学生不仅可以对数学学习产生较高的兴趣,还能在情境中全面思考所学知识,在教师的启发下逐渐形成清晰的数学思维和解题思路,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拓展:实践提问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不仅是帮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还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中,

12、教师应创新课堂提问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技巧,进而树立数学学习自信心。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将数学问题“实践化”,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为后续的数学学习奠定本刊视线专题247/2023良好的基础。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多边形的面积 教学为例,为了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应构建实践性的课堂。首先,教师向学生展示梯形,要求学生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并鼓励学生通过折一折、剪一剪的方式,与同桌展开交流,以加强对梯形的认识和理解,并提出问题:“谁能想办法求出梯形的面积?”在这一教学环节,学生先进行实践再展开探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活思维,在脑海中推导梯

13、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能会出现多种解法,这是学生思维发散的具体体现。其次,教师继续用多媒体呈现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三角形面积公式,将梯形转化为两个三角形或一个三角形和一个矩形。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运用转化思想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式。基于此,教师通过实践性提问,引导学生在思考和分析中掌握知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五)时机:教师及时把握提问的时机把握提问时机是优化课堂教学形式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要在课堂中实时观察学生的学习反应,如果学生出现疑惑的表情,则说明对问题的理解并不充分,教师应重新讲解重难点后再提问,而不是立刻提出问题,否则课堂提问效果并不理想。如果学生在课堂中

14、表现出“胸有成竹”的状态,教师则应抓住时机及时提问,学生的回答正确,则可以有效增强学习自信,而学生的回答错误,教师可以给予其正确引导,避免以后犯同样的错误。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为例,为了追求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教师应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真实反馈,抓住时机设问。首先,在课堂初始,教师引入“房屋”类似的组合图形,要求学生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根据学生的实际解题情况,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灵活运用三角形和矩形面积公式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一小部分学生无法正确解决组合图形问题。其次,教师在课堂中讲解这道习题,发现学生在课堂中能围绕这一问题积极展开讨论,说明大部分学生的基础较为扎

15、实,教师可以呈现学生的解题方式并顺势提问,要求学生从思路、数据、列式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和总结。在这一过程中,语言阐述能够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最后,教师向学生展示几种错误的解题方式,追问做错的原因,让学生在识错和纠错中加强对知识的掌握,并对学生探究中的疑惑加以引导。(六)反思:归纳总结提升学生反思能力古语有云:吾日三省吾身。这句话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中指的是课堂教学反思。从教育角度分析,写教学反思是评价教师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重要评判标准。反思总结在数学学习中也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教师可以在反思中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反思,让学

16、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使其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思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反思自身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更科学、高效的服务,尤其在教学评价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更要积极反思自身的教学方式,以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认识方程的教学为例,教师讲解完相关知识后,应组织学生进行小结,共同反思学习过程。首先,在总结环节教师提出问题:“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方程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方程与等式之间有什么关系?方程的意义是什么?”引导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反思的过程就是梳理教学内容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认识到自身知识掌

17、握情况和知识的薄弱点等,进而有针对性地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其次,教师组织学生回顾解方程的步骤并设计实际问题,如小强家养了n 只鸭子,鸡的数量比鸭子的 3 倍多 3 只,那么鸡和鸭子一共多少只?组织学生在寻找等量关系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检验自身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由此,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总结问题,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为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和形成创造良好条件。三、结语总的来说,课堂提问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专注力有着积极作用,有助于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提问这门艺术,采取多样化的提问策略,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和思考,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和发展。(邱瑞玲)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