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感恩行动,让心灵开出最美的花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生活化的行动研究
【内容摘要】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和重大改革,是促进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转变,是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是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科学技术猛发展,知识经济加速到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更为伟大,更为艰巨,迫切需要基础教育加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
【关键词】实践 教学 小学 活动 生活
一、研究背景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课程之所以如此重要紧迫地提出来,首先它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课程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重要依据。而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也正是基于全面和谐的素质教育理念,充分考虑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原则,这次课程改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与其他学科课程领域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领域,体现了我国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也体现了课程综合化的趋势。
二、理论依据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如果为思想感情、创造、美和游戏的璀璨所照,就能成为孩子妙趣横生和心神迷的乐事。”基于这种认识,针对儿童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法,寓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于儿歌、故事、音乐、游戏、表演之中,让儿童在欢乐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教育家认为:“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围绕着教材所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它既是以传授知识和吸收人类间接经验为主的实践活动,也是特定的情绪中的人际交往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根据儿童心理发展规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认知与情感实践活动的和谐统一。
三、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制定个性研究方案,通过学生实践情况进行分析,再研究调整重新进行实践。并将经验总结、记录,形成文字。
2、问卷调查研究法:深入班级,深入学生个体,对学生现状进行调查,利用不同的资源进行收集,找准问题所在,明确研究对象。
3、课例研究法:选择典型课题,在课堂上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置相关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研究对象
四年级学生
五、案例记录
(案例)
活动目标:
1、体会父母每天为生活操劳的辛苦,更加热爱体谅自己的父母,能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2、初步学会调查,培养主动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在活动中养成遇事沉着、冷静、积极思考,学会与人合作,灵活、机智地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种菜的做法,真正成为生活的小主人。
(一)感恩节----我们的课题应运而生
西方的感恩节不知何时成为了商家的卖点,报纸上,街头广告中纷纷打出的“感恩回馈消费者”的标语,有个孩子在日记中写道:“再过几天就是感恩节了,妈妈见到了报纸上的打折广告欣喜若狂,直奔商场,大包小包买了一大堆,感恩节不如叫‵狂购节′算了……”看来“感恩”在孩子心中只是打折,商家对顾客的回馈,他们根本不懂“感恩”这个词的意思,我便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让同学谈谈对“感恩”这个词的理解,同学们有的说“感谢”,有的说“感激”,我们又该感恩谁?如何感恩呢?这些问题引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大家通过讨论,产生了三大感恩对像:1、自己的父母。2、自己的老师。3、帮助过自己的人。大家决定围绕这三个感恩对像,开展不同的感恩活动。咸恩父母以“今天我当家”活动为切入口,感恩老师以“我与老师说句悄悄话”为主题,而感恩“帮助过自己的人”则以“送你一朵七色花,圆你一个小心愿”为内容开展活动。下面就着重谈谈“今天我当家”这个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师既不能替学生做主,左右学生的思想,也不能推卸责任放任学生,而应侧重于及时引导,帮助学生从他们的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要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同时,为活动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每一步-----我们都热情参与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教师要对学生的活动加以有效指导,要从更本上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
活动主题确立后,教师帮助学生明确了调查的目的和任务,围绕活动展开调查、了解、研究,从而产生了以下课题:
1、记录家庭开支情况,调查当前菜价。
2、学烧一样菜
3、了解菜的营养,制作一份七日营养菜谱。
4、请学生去菜市场买菜,学会烧菜,为家人准备一份营养可口的午餐,并将锅碗洗干净。
(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以维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前提,使学生随时随地从他们自己的生活中选择他们感兴趣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自然地、综合地学习。)
(三)活动开始啦!
第一次活动:
1.去菜市场买菜,知道如何鉴别菜的质量,学会买不同的菜。
2.向父母请教各种菜的做法。
3.自己学会做1-2个菜。
第二次活动:
1.通过多渠道收集资料,了解各种不同的菜中所含的营养价值。
第三次活动:
利用周日,请学生问家长要30元钱,去菜市场买菜,学会烧菜,为家人准备一份营养可口的午餐。
第四次活动:
根据自己所学到的营养方面的知识,根据家庭收入情况,设计一周既营养又经济的菜谱。
(四)、活动汇报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新准备,在班级进行一次集中汇报。
汇报内容:
我当大厨
1. 表格(形式如下)
菜 名
材 料
作 料
烧菜步骤
备 注
2、摘录两名学生的体验日记(二篇)
(一) 今天我当家
四(3)班 覃思元
2012年9月8日 星期六 晴
一吃好早饭,妈妈把碗一放就去上班了,把洗碗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教给了我。
洗碗可难不倒我,看好了。我像模像样地系上妈妈平日里专用的围裙。熟练地接上一瓢水,倒入锅中,再倒入少量的洗洁精。用抹布依次把大盘到小碗里里外外都使劲儿地擦洗。不一会儿,碗里的脏东西都被洗干干净净了。终于,把碗筷都洗并且清好了。刚解开围裙想休息一会儿,又发现新任务——地板脏了。这些任务好像跟我是死对头,早就埋伏好了,在等我似的。我洗净了抹布,顺着地板的方向慢慢地擦过来。开始还好,可是后来,似乎中了邪,越来越觉得腰酸背疼。脏东西也越来越不听话,老往外跑,偏偏不钻进我的抹布里。不过还好,很快就完工了。
啊,真是不体会不知道,一体会吓一跳。原来爸爸妈妈平日里当家是那么地辛苦,我还经常因为小事不高兴,惹爸爸妈妈生气。通过今天,我懂得了以后要多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减轻他们的负担,少惹他们生气。
今天我当家
四(3)班 唐晓杨
2012年9月9日 星期日 晴
这一周,我完成了一个项目作业——“小鬼当家”。这个活动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下面就听听我是如何“当家”的吧!
老师让我们回家向爸爸妈妈要30元钱,然后到菜场买菜,要求不能超支,然后回家为爸爸妈妈做一顿饭。
我拿了30元钱,一边跑向菜场,一边盘算着该买什么菜。我想:西红柿不仅颜色鲜艳,而且富含维生素,做水果拼盘再合适不过的了。豆芽菜价格便宜,猪肝营养丰富……不知不觉就来到了菜场,我先买了两个又红又大的蕃茄,又依次买下了西芹、基围虾、毛豆……真是满载而归呀!
(五)、活动评价
1、师长适时鼓励、评价,不断激发学生兴趣。
2、学生的成果不一定要活动结束时才作出评价,一旦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学生取得小小的成功时,就要及时表扬。
除了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外,我们还请家长对我们的活动进行评价。 如四(3)班开展的“小鬼当家”的活动。
当孩子为家人制作一桌好菜活动结束后,曹译丹妈妈这样写道:平时你吃妈妈烧的菜,今天妈妈吃你烧的菜,这可是我至今为止吃过的最好吃的菜啊,我的女儿真的长大了。居奕峰爸爸这样写道:我的儿子长大了,从捏着鼻子进菜场,皱着眉头挑菜,到饭菜上令人垂涎三尽的可口饭菜,不仅自己得到了锻炼,也体会到了家长的不容易。这样适时的鼓励,随机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与他人分享成果的乐趣,激励学生更好的、更自信地继续开展活动。
目睹孩子们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效,听到家长感激的话语,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更能教育孩子怎样做人,培养他们的家庭、社会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身就是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自主地发现问题,这不真是我们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吗?就这样,我们的活动还在继续,还在延伸……为我们期待更多精彩。
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