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找规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找规律”是新教材“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传统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数字和图形的排列规律,有关探索规律的内容是新教材新增的内容,也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新变化。 此教学内容是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中找规律的第一课时。本课时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还未抽象到数,所以我在课堂中结合了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为了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设计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
2、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教学目标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色、摆学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和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体会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掌握找规律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一组图形重复出现多次就是排列规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彩笔、纸花、学具盒。教学过程一
3、、 感受规律,引出课题。【合作学习1】1、师:看老师带来了什么?(气球)我们要做一个游戏,就是让两个小组的同学把气球挂在绳子上,比一比哪个组的最漂亮。2、 生评比: 3、 师揭题:预设1:我的想法和你们一样,像气球这样一红一黄为一组,一组一组的排列就是有规律地排列,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找规律。(板书:找规律)。预设2:这是老师自己挂的气球,看看和你们的一样吗?仔细观察,你发现老师挂的气球和你们的有什么不同?像老师这样:一个红一个黄按顺序排列你会吗?请各一个小组像老师一样挂一挂,好嘛?(学生动手按要求挂气球)揭题:像气球这样一红一黄为一组,一组一组的排列就是有规律地排列,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找规
4、律。(板书:找规律 简单图形的规律)。二、 发现规律1、找一找(出示主题图)【投影】师:这是一年级过新年时的联欢图,从图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有彩花、彩旗、灯笼,还有男女同学围成圈跳舞。师: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些事物的排列是有规律的。他们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列的呢?谁来说一说。2、汇报交流:生1:小花(的排列是有规律的)以2朵花为一组,按红紫、红紫、红紫、的顺序排列的。生2:小旗(的排列是有规律的)以2面小旗为一组,按红黄、红黄、红黄的顺序排列的。生3:彩灯(的排列是有规律的)以2个为一组,按一紫一蓝的规律排列。生4:小朋友的排列是有规律的,以2人为一组,按一男一女的规律排列。3、说一说:(下一
5、个是什么?) 过渡:刚才同学们都观察得很仔细,也说得很好。你能根据他们的排列规律,说说图中下一个是什么吗?【PPT24】4、【PPT5】师小结:像彩旗、花朵、灯笼、小朋友这样,按顺序几个为一组,一组一组地依次重复出现(3次)的排列,就是有规律地排列。三、加深认识(一)说一说【ppt6】过渡:下面图形的排列也是有规律的,仔细观察,想一想下一个是什么?(二)【合作学习2】涂一涂1、涂一涂过渡:这是老师给同学们准备的学习卡1,上面图形的排列也是有规律的,你们能发现它们的规律了吗?想一想,涂上颜色。2、展示,请一个组的代表说一说想法。3、你们同意吗?(教师及时及与鼓励:你们真厉害。)四、创造规律:我是
6、小小设计师【自主学习】1、师:请同学们看课本P85页“做一做”,图上画的是什么? 生:小花师:可是这些花少了漂亮的颜色。现在我要请各位同学按你喜欢的规律给花图上颜色。师:动手前请你先想一想打算按怎样的规律涂色,再动笔涂一涂。2、教师选取个别作品展示,并请学生说说自己是按怎样的规律涂色的?生: (教师鼓励:你好棒、你真厉害、你真了不起)五、 欣赏规律美过渡:通过给小花涂色我们发现,规律是一种美。在我们身边有规律的事物很多,只要你用心观察就会有所发现。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规律美的图片。 (安全教育:斑马线是人行道,是安全线,是生命线,它提醒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同学们可要记心里哟。)六、
7、创造规律美【合作学习3】过渡:欣赏了规律美,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创造规律美。师:看,这是什么?(教师依次出示材料)1、请各组同学合作,用老师准备的材料,创造出有规律的美。(毛毛虫 .小飞龙) 2、展示各组作品,并请小组代表说一说排列规律。(教师及时给予鼓励:这个小组的同学真厉害,我们给他们掌声。)七、 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生:找规律师:对,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找简单图形的规律。(同学们表现都非常好,现在我们就用有规律的掌声来鼓励自己)请听:教师示范掌声节奏(重复3次) 八、作业。 规律是一种美,课后请同学们做个有心人,去发现身边的规律,动手创造出更多的规律美。板书设计: 7、找规律 几
8、个一组 按顺序 重复出现 两个 三个【课后反思】这一课的内容是比较独立的,虽然编排在第二册,但我尝试着在圣诞节过后进行教学,学生不但学起来没有障碍,而且学得非常轻松、有趣。1. 以“猜一猜”导入。在这一阶段,我选择了学生最熟悉的苹果,一下子激起了他们的兴趣,能让他们很快融入其中,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从而很自然地引出课题找规律。2. 找规律。在这一阶段,我以参加音乐舞会为载体,分几个层次进行教学,先随着学生的思路随机找出灯笼的规律,其他组的规律由同桌互相讨论找出来。教材中对于圆圈的规律没有深入地研究下去,我在设计的过程中让学生在非常形象的电脑演示过程中体会到规律
9、不但可以从左往右找,也可以从右往左找,还可以从不同的起点找,等等。用不同的方法找出来,防止思维的定势,使学生的认识趋向全面。这样就提高了难度,挖深了教材,既提高了知识的难度,也避免了学生觉得例题枯燥无味,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3. 动手让学生在涂一涂、动一动中深层次地感知规律。先让学生按规律做涂色练习,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规律的体验和感知,为学生下一步创造规律及发散思维做好铺垫。再让学生在拍手、动作中创造规律,学生做得投入,说得流畅,听得仔细,合作得愉快,真正体现了以积极的情感投入,极大地调动了思维活动,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4. 联系生活,找身边的规律。学生通过按规律涂色,自己创造规律这一环节,对“规律”的感知、体验得到进一步加强,已经可以判断出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所以这个环节出现得很贴切,接近自然,让学生意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有用的,不但为下一个环节“用数学”做了铺垫,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体现了“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5. 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新课程非常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强调学生身临其境全方位的体验。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尝到了应用知识的快乐,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学生的自主性在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