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23年第48卷第4期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辽宁省是我国主要的水稻种植产区,全省种植农户约有50多万户,其中大部分农户家庭的稻谷储藏以解决全家一年口粮为主要目的。铁岭市位于辽宁省的北部,松辽
2、平原的中段,2022年全年粮食总产量416.0万t。其中:水稻产量33.0万t(据铁岭市人民政府网站),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在铁岭县、开原市和西丰县等地区。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处于辽宁中部辽河平原区域的铁岭水稻稻米品质好、食味值高。近几年,随着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稻谷主要以机械收割为主,取代了传统的人工收割方式,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收获稻谷中杂质多,水分含量高(稻谷收获后水分一般都在18%以上),需经通风干燥降水从而保证农户稻谷收储环节的安全。但由于农村稻谷储藏管理粗放、装具简陋,没有专门的整晒干燥设施,造成储存过程中稻谷质量和食用价值降低,鼠害、虫害、霉变等原因造成储粮损失
3、率高达8%10%1。农户稻谷储存损失状况逐渐突出,稻谷储存安全问题日益显著。1主要问题1.1干燥降水方式原始,方法粗糙据调查,辽北地区农民稻谷收获后,一部分直接销售给粮食经纪人或粮食收购点,剩余部分基本都是采用日晒、通风这种传统的干燥方式。对于直接堆放到露天场地自然干燥的粮食,因水分高,湿热易积聚在粮堆内,造成粮食籽粒霉变,甚至受到霉菌毒素污染,导致所销售的粮食达不到国家质量标准要求;一些农民占用柏油马路整晒粮食,会导致粮食受多环芳烃污染,从而给收购粮食质量安全带来隐患。1.2储粮技术落后,设施简陋据调查,辽北地区农村储粮虫霉防治措施仍然辽北地区农户稻谷储藏现状及发展对策熊芳芳(铁岭市粮食科学
4、研究所,辽宁 铁岭112000)摘要:通过对辽北地区农户稻谷储藏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了影响农户稻谷储藏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推进农户稻谷科学储藏减损增效的技术措施。关键词:农户;稻谷;科学储藏;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TS 210.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6395(2023)04-0153-02收稿日期:2022-02-03作者简介:熊芳芳(1983-),女,高级工程师,从事粮油储藏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以原始的物理机械方法为主,缺乏科学的储粮技术措施。农户储存大多采用编织袋、麻袋等原始方法,袋装后堆放在简易房间内,如工具间、杂物间或过道间,且储粮房间内堆放物品杂乱,甚至堆放在年久失修的低矮
5、、潮湿的小屋内,基本没有符合要求的专门粮食仓房,不符合粮食储藏的袋装堆放要求;另外,储藏上缺少防护措施,多数装具的防潮、防鼠及密闭性不好,甚至有少数农户还在使用围席(栏)等原始的散装储粮方法,设施装备及储藏条件十分简陋。这些都是造成农户储存过程中粮食霉变、鼠害等发生的根本原因。由于农户缺乏储粮技术和先进的设施设备,粮食收获后无法实现安全储存,缺乏市场议价权,抵御市场价格风险能力脆弱,迫使一些农户在田间地头被迫将粮食卖掉,粮食生产效益难以实现最大化,种粮农民收入受到一定影响,也是造成农户增产不增收的重要因素之一。1.3忽视科学储粮,减损意识淡薄近几年,由于城镇化进程逐渐加快,很多农村留守人员文化
6、水平偏低,年龄结构偏大,知识水平和接收能力有限,缺乏基本的储粮知识,只重视粮食生产技术,忽视粮食储藏技术,不重视安全储粮、科学储粮。农户储粮技术的落后,进一步阻碍了农户对储粮行为的认识,随着农村日渐富裕,农户对收获好、保管好、交售好粮食的意识逐渐淡薄。有的农户采用过去传统方式储粮,认为粮食损失和浪费是不可避免的,也没有采取有效的办法解决,更是认为没有必要在此事上花费功夫,认为粮食被虫咬一点、鼠雀吃一点没关系,抛撒漏霉是无法避免的。绝大多数农户对储粮损失缺乏认识,多数农户还普遍认为科学储粮是粮食部门的事,是国家粮库的事,他们没有时间、没有能力、没有条件,不需要进行科学储粮。对于农户家庭口粮来说,
7、由于存储数量普遍较小,认为更不需要在储藏上下功夫,这也是造成先进的储粮技术153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23年第48卷第4期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粮 食 加 工难以推广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1.4产业链运行机制松散,缺乏互信粮食选育、栽培、种植、收割、储运、加工及销售等全产业链联结机制不紧密,仍停留在简单的买卖关系,签订短期订单合同,流转
8、价格一年一议,运行效果不理想,这种简单短期的合同关系,产业链条可能会随时断裂,不利于土地经营者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和提高良田建设标准。尤其是小农户与规模化经营主体之间长期联结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2对策建议2.1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农户科学储粮意识农村稻谷储藏工作关系着种植者的切身利益,也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蓄水池”的重要因素。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站等公众媒体的宣传优势,宣传绿色安全储粮、农村科学储粮的重大意义,提高农户科学储粮的认识;采用定期点调、专家入户、现场传授以及发放、宣传挂图画册等方式,深入了解农户储粮难题,宣传安全储粮知识,指导农户科学整晒和科学存粮,让农民切实了解到科
9、学储粮的好处和重大意义,彻底转变科学储粮减损意识淡薄的传统观念。2.2加强技术研发,推广农户科学储粮新技术根据辽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农户的不同储存规模等技术需求,粮食科研机构要加强技术研发,研究适合该地区的稻谷储藏新技术、新装备,以解决当地农民由于储粮装置不科学、设施简陋造成的粮食损失难题。近几年,针对我省稻谷储藏技术落后、设施简陋、产后损失大等实际问题,辽宁省粮食科学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开发的圆形、矩形系列组合式稻谷自然通风干燥仓,具有无动力自然干燥降水、防霉防鼠、绿色保质储藏功能,适用辽宁农户家用储存18%以下的稻谷,并在铁岭市昌图县建立了示范户,示范效果良好,需要进一步扩大示范效应,加快推进已
10、有成熟技术落地,提升农户稻谷储藏技术水平,提高农户经济效益。进一步突出服务意识,结合农户提出的要求,不断技术创新,研究现有的农村各种组织模式下粮食产后不落地一体化生产技术集成方案,从系统工程的角度解决稻谷产地技术问题。要以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为统领,市、县粮食部门为载体,构建完备的科学储粮技术服务体系,为农户科学储粮这项民心工程的进一步推广提供技术支撑。2.3推进订单及“五代”服务,解决产后品质问题积极推行分散农户与粮食收储、加工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共建的合作模式。以粮食收储、加工企业为执行主体,大力推进优质粮食订单合作和以“代收、代清理、代烘干、代储存、代加工”等业务为重点的粮食产后服务
11、体系建设2。利用绿色储粮技术手段发挥粮食仓储企业优势,实行粮食分等分仓储存,合理配备清理、干燥、收储、加工、销售等设施,建立功能齐备、地域特色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融合,帮助农户解决粮食产后损失大、品质下降问题,保证粮食质量,促进农民增收,有效保护种粮农民积极性。2.4加大政策扶持,推进科技成果落地2022年8月,辽宁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印发辽宁省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六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辽粮发202272号),明确提出“加强农户粮食整理晾晒指导,通过提供信息服务、科技特派员等方式,指导农户做好庭院保粮”、“依托省内科研机构,建立科学储粮示范区,为农户提供科学储粮技
12、术培训和服务,推广经济适用的储粮新装具,有效减少地趴粮和粮食霉变”。应充分利用政策资金,借鉴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工程实施的成功经验,利用现有科技成果,在稻谷产区适时建立农村储粮设施示范点,扩大农户稻谷储藏示范、宣传、推广工作,采取农户自筹先建、政府后补助的办法,确保科学储粮惠农政策落实落地,有效提高本地区农村整体科技储粮能力和水平,促进农户稻谷储藏产业创新发展。参考文献:1赵旭,高树成,赵学工.辽宁省农户口粮稻谷储藏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粮食加工,2018,43(1):26-27.2郑刚,高树成,孙丽琴.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辽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20,39(4):56-59,6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