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移动增强现实技术的商品交互式展示设计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42933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移动增强现实技术的商品交互式展示设计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于移动增强现实技术的商品交互式展示设计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7(下)科技传播90技术创新基金项目: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自建资源项目 CKCEST2022-1-27。通讯作者:彭韧,副教授,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作者简介:赵婉莹,硕士研究生,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为信息与交互设计。李萍,硕士研究生,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为信息与交互设计。近年来,人们的消费方式逐渐由线下购物转变为线上购物,移动电子商务平台已成为人们网络购物的主要渠道。在线商品展示在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时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直播等多种形式对商品的属性、外观、尺寸、使用方式等进行全面展示和详细介绍,以满足消费者对商品特征的了解需

2、求,并弥补线上购物中无法直接体验商品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辅助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电子商务平台也在不断丰富商品展示的信息丰富度和多维度体验,逐步从二维介绍向三维互动方向演进,为商家和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1 移动电子商务平台的商品展示现状分析本研究从商品展示的信息传达特征出发,综合对比了移动电子商务平台各个商品展示方式的优劣(表 1),相较于图文、视频等二维商品展示,3D 商品展示具有更好的连续性体验,能够影响用户查看商品所花费的时间,并对购买意愿产生积极影响 1。目前主流的电子商务平台如淘宝、京东等已开始应用增强现实技术(Augmen

3、ted Reality,AR)来呈现商品的数字化表达,但目前的实现方式仍仅限于对商品模型进行平移、旋转等单一的交互操作。这种交互方式仅满足了用户查看商品模型的需求,未能将商品特征和卖点精确展示和介绍结合起来,仍需依赖用户切换回商品详情页自行查找所需信息,导致商品互动体验流程中断,难以实现辅助消费者决策的目标。目前,移动电子商务平台的商品展示方式普遍存在信息传达效率较低的问题,这导致用户难以快速形成对商品的连续、全面、完整的认知,从而对用户的购买决策产生影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增强现实技术的商品交互式展示方法。该方法通过结合商品属性特征,打造了信息丰富、身临其境的商品展示方

4、式,并为设计师提供了可参考的商品展示设计原则和设计路径,从而提高了商品展示中信息的易读性。2 基于移动增强现实技术的商品交互式展示框架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AR)是将虚拟信息叠加于物理世界上并允许用户参与的信息技术2,在移动手机端的增强现实体验被称为移动增强现实(Mobile Augmented Reality,MAR)。移动增强现实技术允许用户通过移动设备将商品的基于移动增强现实技术的商品交互式展示设计研究 赵婉莹,李 萍,彭 韧摘 要 为提升移动电子商务平台中商品展示的体验和效率,文章针对当前移动电子商务平台中商品展示方式单一且信息传达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

5、于移动增强现实技术的商品交互式展示框架。而后结合用户体验要素进行设计实践,实现了商品信息的响应式交互呈现,增强了卖点信息的有效传达,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了设计参考。关键词 商品展示设计;移动增强现实;信息与交互设计;用户体验设计中图分类号 TP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23)335-0090-03科技传播91技术创新3D 虚拟模型置入用户所处的真实空间中进行商品展示,同时叠加虚拟信息进行商品介绍,让用户与商品的虚拟模型进行实时交互、收集相关信息和评估产品,降低产品风险感 知 3,并更好地了解产品功能作出购买决策4。本研究面向移动电商平台提出了基于移动增强现实技术的商品

6、交互式展示框架,阐释了商品展示中用户与商品之间的交互作用关系,如图 1 所示。图1 基于移动增强现实技术的商品交互式展示框架用户在移动电商平台的增强现实场景中与虚拟商品直接交互,输入通道包括了触点交互、语音交互、手势交互、控制器(如手机内置陀螺仪、GPS定位)等,与商品交互的基础任务包含:选择、平移、旋转、放缩、编辑(换色、换材质)等。输出通道包含了视觉端、听觉端和触觉端,将两个以上的输入或输出通道进行组合就构成了多通道交互。使用多通道用户界面构建商品展示可以提高用户与商品模型交互的效率和 自然性,从多个维度塑造用户的感官体验,进而对用户的态度和行为等结果变量 产生影响5。本研究针对虚拟商品的

7、属性特征,结合用户的交互动作响应式输出感官线索,刺激用户形成对商品的 感觉和知觉。以旋转交互操作为例,用户旋转虚拟商品进行查看的过程代表了用户视觉焦点的流动,以响应式方式触发信息显示能够提升用户 的认知和效率6,有利于让用户在高度自主的情况下享受购物。基于移动增强现实技术的商品展示设计在科技型商品中有较大探索空间。这是因为用户通常对技术参数无感,而更偏向于体验过程。移动增强现实商品展示能够提高用户了解和体验科技型商品的效率,避免他们当前遇到的无法了解商品真实尺寸和情况、使用和操作商品的学习成本高等问题。本研究将结合移动增强现实下的商品展示框架提出适用于业务实践的商品展示设计方法,以科技型商品中

8、的微软 Surface 笔记本电脑为例,对执行旋转交互操作时的信息交互式响应开展设计实践。3 基于移动增强现实技术的交互式商品展示设计基于移动增强现实技术的商品展示设计由用户体验驱动,构建过程需综合考虑设计目标、目标受众、视觉 传达等关键内容7,本研究在设计实践上沿用加勒特在用户体验要素中提出的五个产品构建层次8,并结合移动端商品展示场景重新界定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的范围和内涵。3.1 战略层战略层应当兼顾商品的展示目标和用户需求两部分。展示目标传达了商品在商业层面上的核心卖点,而用户需求代表了目标用户期望通过商品展示获取的内容。基于此,我们将微软 Surface Pro 8

9、笔记本电脑的核心卖点定位为性能强大且便于携带,以满足办公人群的关键需求。在形成商品展示的关键洞察后,我们需要进一步结合商品自身的属性特征和目标受众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研究。这将有助于明确商品展示的具体内容及其优先级,并构建范围层的商品展示。3.2 范围层范围层代表着商品展示的具体内容,即对虚拟商品展示进行信息设计。在本设计实践中,用户通过交互式旋转方式触发微软 Surface Pro 8 笔记本电脑的卖点信息的响应式呈现。信息被映射到模型的相应位置,并通过动效、音效等方式进行感性化表达。举例来说,针对卖点信息“16小时电池续航”,设计将通过电池的 3D 动效展示和文本说明的形式,将该信息标注

10、在电脑机身位置,突出 Surface 笔记本电脑的续航能力。3.3 结构层结构层需要确定移动增强现实虚拟商品展示的表1 移动电子商务平台的商品展示方式对比方式图片与文字视频直播3D互动增强现实特征图片与文字结合说明商品信息通过视觉、听觉来动态传达商品信息主播与用户互动介绍商品用户与商品模型互动体验商品模型放置于真实空间中进行体验优势信息丰富,商家能力成熟表达更直观专业导购心智直观、标准化表达商品可以放置于真实空间中体验劣势浏览效率低效果收益不均,头部商家宣传质量更高呈现质感不可控可承载的信息丰富性较低 交互方式单一,信息展示不全面20237(下)科技传播92技术创新多通道交互设计。在移动电商平

11、台中,手机作为增强现实的输入和输出设备进行商品展示。输入通道包括触控输入、语音输入和控制器输入。触控输入允许用户通过单点拖拽来旋转商品,语音输入方便用户通过语音命令获取目标信息,控制器输入则允许用户靠近虚拟商品进行观察。输出通道包括视觉端、听觉端和触觉端,可以综合多个输出通道来提供交互动作的反馈。举例来说,对于 Surface 笔记本电脑的“杜比全景声音效”卖点,可以通过视觉端的声波动效和听觉端的音乐输出来进行表达,同时还可以借助语音导购机器人的虚拟形象进行辅助讲解。3.4 框架层框架层是指移动手机端的增强现实三维多通道界面设计,需要对页面的信息框架进行细化,有效组织功能信息,同时满足用户的使

12、用目标和使用习惯。在移动电商平台的增强现实商品展示中,信息分为以屏幕为中心坐标系显示的界面功能信息和以商品为物体坐标系显示的商品卖点信息,如图 2 所示。其中,界面功能信息的分布需要考虑用户操作手机的手势热区,将屏幕下方设置为控件区域,屏幕上方设置为文本信息显示区域。具体来说,屏幕右下方为加入购物车的操作控件,左下方设置语音导购的虚拟形象,屏幕左上方显示商品的名称和价格等基本信息,屏幕右上方显示用户购买评价信息。商品展示信息则以商品为中心坐标系,并根据用户的实时交互操作进行响应式触发。图2 移动增强现实商品展示的界面框架3.5 表现层表现层是指最终呈现给用户的页面视觉效果。由于移动增强现实场景

13、是在三维空间中进行展示,采用 3D UI 可以更好地融入空间中,减少用户在二维元素和三维场景之间的认知断裂。因此,我们通过抽象表达商品卖点的文本信息,并以 3D 图形和动效作为主要的呈现方式。图 3 展示了旋转交互操作中信息交互显示的连续状态,其中状态一使用电池充电动效来表征笔记本电脑的续航能力,状态二示意多接口的效用通过 USB 连接和多屏幕办公桌的展示。随着用户旋转角度的变化,将不断触发橙色呼吸光点处隐藏的信息线索,例如状态三中出现的屏幕性能介绍和状态四中的预装软件介绍,从而提供丰富的交互式商品信息呈现。(下转第 96 页)图3 移动增强现实商品展示的信息交互显示20237(下)科技传播9

14、6技术创新4 结论数字化体验设计在行业和用户中越来越受重视,这也对体验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素质要求。针对移动电子商务平台中商品展示方式单一且信息传达效率低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基于移动增强现实技术的商品展示多通道交互模型,并结合用户体验要素的五个关键层次进行了设计实践,实现了商品信息的响应式交互呈现。这种方案不仅有助于提升移动电子商务平台用户体验和商家的营销转化,还为移动电子商务平台的增强现实商品展示设计提供了可参考的设计方法。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持续探索更丰富的商品互动方式,以打造更具沉浸感的购物体验。参考文献1HAUBL G,FIGUEROA P.Ineractive 3D prese

15、ntations and buyer behaviorC.CHI02 Extended Abstracts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2002:744-745.2S UH A,PROPHET J.The state of immersive technology research:A literature analysis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8,86:77-90.3BONNIN G.The roles of perceived risk,attractiveness of the online st

16、ore and familiarity with AR in the influence of AR on patronage intentionJ.Journal of Retailing and Consumer Services,2020,52:101938.4C HOI U,C HOI B.The effect of augmented reality on consumer learning for search and experience products in mobile commerceJ.Cyberpsychology,Behavior,and Social Networ

17、king,2020,23(11):800-805.5KRISHNA A.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sensory marketing:Engaging the senses to affect perception,judgment and behaviorJ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2012,22(3):332351.6HANCOCK M,CARPENDALE S,COCKBURN A.Shallow-depth 3d interaction: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one-,two-and three-t

18、ouch techniquesC.Proceedings of the SIG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2007:1147-1156.7刘 明宽.增强现实环境下的视觉传达设计探究J.设计,2021,34(5):128-130.8 杰西詹姆斯加勒特.用户体验要素M.范晓燕,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22.新的光彩。4 结语在数字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播能力,已经成为提升国家文化事业软实力的紧迫任务。国家文化实力的提升也离不开每个城市文化的发展,而城市历史文化地标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关键部分。南昌

19、滕王阁充分利用数字化传播方式,从古今文化、线上线下以及个人群体间的沟通出发,构建具有南昌特色的传播路径与策略,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传播道路。本文总结归纳出南昌滕王阁的传播策略,可为其他城市历史文化地标提供参照与交流的对象。而本文中的传播策略是否真正展现其传播效果,可成为进一步探讨与研究的课题。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62.2郑福田,曲红光.文化地标属性及内蒙古文化传播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5(1):5-7,11.3王羲豪.以钟楼为标志性建筑的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研究D.西安:西安工业大学,2021.4邱晓宇.新媒体

20、环境下长沙地标媒介记忆的转向J.西部广播电视,2022,43(18):44-46.5毛万熙.公共空间的共同生产:数字媒介如何形塑城市意象以抖音地标AR特效为例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0(9):31-39.6李鑫.符号学视角下中国城市地标与品牌传播以“一带一路”节点城市西安为例J.视听,2019(1):170-172.7谭艺凡,林炜铃.基于传播学视角的文化名楼景区形象提升研究以滕王阁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3):188-192.8孙同帅,蔡骅.基于AR技术对中国古建筑的数字化保护研究以江西南昌滕王阁为例J.住宅与房地产,2021(16):19-20.9艾文婧,许加彪.城市历史空间的景观塑造与可沟通性城市文化地标传播意象的建构策略探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0(4):126-132.(上接第 9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