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小学低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儿童的认知规律一般是:动作、感知表象概念概念系统(系统知识)。根据这一规律,低年级首先安排了图画应用题、表格应用题、图文应用题,再出现文字应用题。低年级的应用题大部分都安排了操作活动,中、高年级中比较难理解的文字应用题也注意结合线段图出现或引导学生画线段图等,通过这些直观手段和操作活动来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确定算法。那么小学低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哪些呢?一、收集信息的策略低年级学生解决的问题很多是通过图画和对话的情境呈现的,因此,教师首先要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策略。在呈现情境图后,要
2、指导学生明确看图的顺序,学会从具体的图画或对话中收集相应的信息。经过不断摸索,我注意引导学生采用“”读题法,“”是条件,“”是问题。无论是图画的实际问题,还是图文结合的实际问题,或者纯文字的实际问题,在学生初步读题后,都先标出“”,从而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二、操作(或演示)策略由于低年级的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对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语言交流的层面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操作或演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量关系。比如,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实际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摆出13个红花片,再摆出8个蓝花片。有的学生将红花片和蓝花片随意摆放,有的学生则有意识地一一对齐摆放,教师引导学生
3、比较这两种操作方法有什么不同,哪种摆法能一眼看出“哪种花片多,多多少个”。直观的操作将问题的数量关系清晰地呈现了出来,有助于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三、画图的策略画示意图是低年级儿童学习应用问题喜欢采用的形式,比起摸拟操作已抽象了一步,因为它“简缩”了题目中的次要成分,把主要成分全面而又直观地展示出来.如:老师给8个小朋友分苹果,平均每人分2个,一共分了多少个?有的学生为了理解题意,就画出了下图:2“2222222 一看就是求8个2是多少,28=16(个).可见示意图可以帮助低年级学生理解题意.这种直观的结构图实际上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四、比较策略解决问题的教学,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低年级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有时不能够正确分析数量关系,而只注意题目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并且把解题方法与个别词语联系起来,如见到“还剩”与“少”就用减法,看到“一共”与“多”就用加法。因而,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策略,能使学生在比较中领悟数量关系,掌握解题办法。例如,在教学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学校养了12只白兔,7只黑兔。白兔比黑兔多几只?”时,让学生先摆出12只白兔,7只黑兔,使白兔和黑兔一一对应。引导学生说出是白兔跟黑兔比多少;白兔多,黑兔少;白兔可以分成哪两部分,理解从12只白兔中去掉和黑兔只数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部分就是白兔比黑兔
5、多的只数,所以要用减法计算。通过操作和分析,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关于这种应用题中较大数与较小数的数量关系的表象,理解为什么用减法计算,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总分关系的比较。 解决问题策略的获得过程实际上是学生的感悟过程。在学生在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先自己想一想并试一试准备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促使学生尽可能地调动已有的经验,运用已有的经验去尝试解决问题,使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有一个初步的估计和体验。而后,组织学生展开交流,在交流与碰撞中逐步深入地体会策略的运用过程及其价值。在解决问题后,还应明确提出“回顾一下,刚才这个问题有什么特点,我们是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引导学生既感受到用所学的策略可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又让学生感受到解决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策略。同时,要沟通各种策略,让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的、灵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