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 题】秦岭-淮河线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秦岭、淮河的走向和流向,以及它们经过的主要省份,以及秦岭、淮河的基本概况。(A、B、c、d)
2.掌握秦岭-淮河线的重要的地理意义。(A、B、c)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分组讨论,让每个学生均能参与,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很少有机会能到祖国的各个地方去旅游,在课堂上能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秦岭-淮河线的重要的地理意义。
难点: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形成的原因。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的辅助工具,启发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分析地理问题
【学习方法】讨论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动画片。
屏显:动画片《晏子使楚》
屏显: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此处的“淮”指的是什么?“淮北”“淮南”分别指哪里?(A、B)
通过这则故事说明在2500多年前,中国古人就已经认识到淮河在地理位置上得重要性。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条重要的地理界线。
板书:第一节 秦岭—淮河线
首先请同学们在教材75面的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
板书:一、秦岭—淮河的位置
屏显:《中国地图》
(一)通过这幅《中国地图》我们可以获得一些什么样的地理信息呢?请大家据图回答以下题目:
屏显:1、根据地图请你说说秦岭的走向?( c、d)
讲解:通过看图,我们可以看到秦岭呈东西方向延伸,所以我们说秦岭的走向为东西走向
屏显:2、淮河的流向是自 至 。(c、d)
讲解:通过看图,我们可以看到淮河发源于西部山脉,向东注入海洋,所以我们说淮河的流向为自西向东。
屏显:3、图上填注秦岭—淮河经过的省级行政区。(c、d)
甘肃、陕西、河南、安徽、江苏(点击鼠标,相应的省区凸现)
屏显:4、判断下列,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的有哪些?( A.C. F )(c、d)
A、湖北 B、山东 C、江西 D、山西 E、河北 F、浙江
(承转)我们已经了解了秦岭、淮河的大致位置,下面我们进一步深入了解。
(二)、介绍秦岭和淮河
1、屏显:秦岭图片同时请一位学生配乐朗读阅读材料《秦岭》
问:通过刚才有关秦岭的材料欣赏,同学们获得了哪些地理信息?(A、B、c、d)
学生回答(重点:秦岭是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水岭)
2、屏显:淮河图片同时请一位学生配乐朗读阅读材料《淮河》
问:通过刚才有关秦岭的材料欣赏,同学们获得了哪些地理信息?(A、B、c、d)
学生回答
问:阅读材料中提到的黄河夺淮入海是怎么回事?(A、B)
(黄河水改道淮河,流入海洋)
黄河夺淮入海后,对淮河会造成什么影响?(A、B)
(黄河携带的泥沙,沉积在淮河的河道中,使淮河水流不畅,引发洪灾)
(承转)这个学期的地理学习中我们多次提到了秦岭和淮河,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板书:二、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问:大家还记得我们在哪些地方提到了秦岭和淮河吗?(A、B)
学生讨论回答:
屏显:1、我国冬季0摄氏度等温线通过的地方。《中国1月平均气温》图
2、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中国温度带》图
3、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中国年降水分布》图
4、我国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中国干湿地区》图
5、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与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
6、水资源供需状况中多水带与过渡带的分界线。《中国水资源的供需状况》图
(承转)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回答,可见秦岭—淮河地理意义的重要性。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造成了秦岭—淮河南北的自然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同学们能根据这些已知的知识推断出秦岭—淮河南北的差异吗?(A、B)
学生回答(教师举例:秦岭—淮河是我国冬季0摄氏度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推断出“秦岭—淮河以北河流冬季有结冰期,以南河流没有结冰期)
屏显:我国南北差异的对比图片
总结: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讨论,我们已经知道秦岭—淮河南北存在的巨大差异,我们来做一个填字游戏对他们进行归纳:(A、B、c、d)
屏显:填字游戏
¨ 河流结冰期:南( 无 )北( 有 )
¨ 耕地类型:南( 水田 )北( 旱地 )
¨ 粮食作物:南(水稻 )北( 小麦 )
¨ 居民主食:南( 米 )北( 面 )
¨ 植被类型:南( 绿 )北( 落 )
¨ 主要水果:南( 苹 )北( 橘 )
¨ 糖料作物:南( 甘蔗 )北( 甜菜 )
¨ 气候灾害:南( 涝 )北( 旱 )
¨ 传统交通工具:南( 船 )北( 马 )
¨ 民居建筑:南( 尖 )北( 平 )、南( 敞 )北( 封 )
¨ 方言种类:南( 繁 )北( 齐 )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秦岭—淮河南北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秦岭—淮河也就成为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练习:
屏显:1955年1月发生强寒潮时,秦岭北侧的西安最低气温为-20.6℃,秦岭南侧的安康最低气温为-7.6℃。请你解释两地气温差异的形成原因?(A、B、)
(由于秦岭的阻挡,冷空气的影响,在秦岭南侧减弱。)
【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A、B、c、d)
1.(秦岭)是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
2.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是(秦岭-淮河)。
3.淮河发源地是(桐柏山)。
4.秦岭-淮河线以北地区的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
5.秦岭-淮河线以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二、选择题。
1.以下哪个不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D)(A、B、c)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东北地区
2.下列哪个不是秦岭-淮河线以北地区的主要经济林木(B)(A、B、c)
A.苹果 B.油桐 C.柿 D.枣
3.历史上淮河变成“害河”的原因是(A)(A、B、c)
A.黄河夺淮入海 B.淮河河床升高 C.淮河泥沙多 D.淮河成为“地上海”
4.以下叙述正确的是(B)(A、B)
A.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一月河流不封冻
B.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耕地以水田为主
C.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主要运输方式是水运
D.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
5.秦岭-淮河线是哪两个温度带的分界线(D)(A、B、c、d)
A.热带、暖温带 B.热带、亚热带 C.温带、寒带 D.亚热带、暖温带
6.以下叙述错误的是(C)(A、B、c)
A.阴山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太行山是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
C.青藏高原边缘线是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界线
D.秦岭是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7.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A、B)
A.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 B.秦岭南侧是关中平原
C.秦岭北侧是汉水谷地 D.淮河注入黄海
三、判断题。(A、B、c、d)
1.秦岭-淮河以北冬季会结冰。(对)
2.淮河注入洞庭湖。(错)
3.柑橘是我国北方的主要经济作物。(错)
4.秦岭北侧是汉水谷地。(错)
5.秦岭-淮河的南北两侧环境相同。(错)
6.秦岭的主峰是太白山。(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