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典题训练X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从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再到深圳标准,深圳一直走在探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上。到 2020 年,深圳将建立健全覆盖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多层次、高水平的深圳标准体 系,高质量已经成为深圳新时期发展的重中之重。
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圳强化产业、研发、市场、资本、人才等全要素协同,制定促进 创业投资发展的专项政策,实施综合创新生态优化计划,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之都;出台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的政策措施,为企业减负。同时,实施大气质量提升和强化措施,努 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加大民生支出力度,加快补齐教育医疗等短板。深圳的高质量发展在不断提升着人民的获得感。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简要概括深圳市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特征并分析该市是如何通过推动高质量发展来提升人民获得感的?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加紧出台规划和政策。2017年7月,我国首个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正式公布。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将进一步释放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非常艰巨,必须加快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培育壮大人工智能产业。未来,人工智能将在教育、医疗、养老、环境保护、城市运行、司法服务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并将准确感知、预测、预警基础设施和社会安全运行的重大态势,及时把握群体认知及心理变化,主动决策反应。但目前我国人工智能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缺少重大原创成果;科研机构和企业尚未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圈和产业链,缺乏系统的超前研发布局;人工智能尖端人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的必要性,并为如何弥补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短板提出合理化建议。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要读懂中国经济,就要利用“劳动年龄人口”这把解决问题的钥匙。
材料一
材料二 号称“世界工厂”的中国东南沿海某地级市,云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数百万打工者,这里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农民工们有欢笑、有泪水,更有对美好生活孜孜不倦的追求。农民工铁锤已经在这里打拼过很多年了,他清楚地记得,原来很多企业不怎么涨工资,仍有农民工源源不断地从农村涌入城市;后来,全国越来越多的地方闹上了“民工荒”,尽管企业一直涨工资,可就是难招上人来,自己所在的城市也不例外。
根据材料一、二中的信息,分析我国的人口因素(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是如何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并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学知识,说明人均GDP低的发展中国家,能否与发达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实现共赢。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从而推动经济发展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形态。
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取消流量漫游费,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30%,此前我国已实施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宽带中国战略等新经济蓝图。
因为数据的注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在发生“蝶变”,通过知识付费分享“最强大脑”,共享知识的兴起,改变了人们学习习惯和模式,缔造百亿级新产业,移动支付“成为行走”的钱包,激活了新零售,便捷了人们生活,工业互联网大范围应用于传统工厂,制造业掀起一场质量效益变革,数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增长0.5%至0.62%。到2020年,我国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将由2014年的767亿元增长至8228亿元,年增速达48.5%,以网络化,智能化作为显著特征的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依据材料,概括我国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条件,并说明数字经济为什么能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制造业质量是一国制造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中国制造”正成为中国的一张名片。部分重大装备、消费类及高新技术类产品的质量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产生了一批具有较强质量竞争力、引领产业发展的制造企业;产生了一批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为代表的先进重大装备。
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业与制造强国的地位仍存在差距:总体质量水平不高,以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为代表的“四基”,仍存在质量不稳定、精度保持性和可靠性低等问题。部分产品尚未建立完善的全生命周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中国知名制造品牌数量及美誉度、知名度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市场认可度和顾客忠诚度有待提高。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中国制造取得成功的原因,并说明我国应如何加速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14分)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为实现生态“高颜值”、发展“高素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科技创新,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污染形成机制示意图
简述在经济增长速度相同的条件下,经济发展质量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结合材料分析如何发挥科技的作用,推动生产者和消费者从源头上防治污染,建设多丽中国。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