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二语文邓稼先、梵高传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邓稼先、梵高传邓稼先杨振宁(一)整体感知课文是一篇阅读课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也是一篇典范的人物传记。通过阅读,充分了解传记文学的渊源和特点。 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的文字,它往往通过一些特殊事件来刻画人物的特殊贡献与精神品质和高尚情操。 文章的作者是文章主人公的好友,是位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知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作者站在友人的立场上,通过特殊的视角,将邓稼先的生平、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描写、评价,突出了人物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民族的伟大贡献;高度颂扬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献身国防科学的崇高情怀。教师应将爱国主义情感
2、和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作为德育的重心,弘扬“文以载道”的创作宗旨。 文章在广阔的历史背景和重大的历史事件中刻画。人物,既增强了作品的人文底蕴,又突出了人物的人格魅力,深得以史绘人、以人勾史的人物传记之奥妙,是传记文学优秀艺术特色的传承。 (二)相关词语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鲜为人知:鲜,意为不大被人知晓。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语出诸葛亮出师表,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截然不同:界线分明,完全不一样。 马革裹尸:语出后汉书马援传。马革,马皮。词义为用战马的皮把尸体裹起来。形容忠勇杀敌,战死疆场。马援传中有马援语:“男儿要
3、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三)总体把握1. 从教材注解我们能体会些什么? 切伟大的、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是能甘守寂寞之人,是信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 故事:钱学森召见邓稼先,说“中国要放一个大爆竹,要你来做这个大爆竹。”当晚,稼先回去后与夫人通宵未眠。他只说,要去干一件工作:“从今以后我的生命就交给了这个工作。家中的事和两个孩子我是不能管了。”确实的,在稼先为国防大事献身时,他的女儿照样的下乡和回城没工作。 故事二:有一天,许德珩(邓稼先的岳父)问严济慈:“是谁为中国制造出原子弹?”严哈哈大笑,说:“你去问你的女婿吧!” 2. 作者将“百年屈辱”与“站起来了”比照在一起表
4、达了怎样的情感? 深厚的爱国主义热情与对邓稼先的无比崇敬。 3. 作者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来写,作出了怎样的评价?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4. 第四部分结束一句的讨论、探究。 “事后我追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 我始终想不清楚。” 故事三:杨振宁在美国听美国人说,中国人的原子弹是由美国科学家参与做成的。他问邓稼先“有没有美国人?”稼先当时不便回答,待周总理说“把实情告诉他”之后,稼先写了“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的信。信从北京直接送到上海市委欢送杨振宁的宴会上。杨振宁当场打开
5、一看,立即泪流满面。(四)结构内容 全文一共分成六个部分,以小标题隔开。第一部分: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是全文的开始部分,作者没有按照传记的惯例以邓稼先的生平事迹来入题,而是以列举中国一百年前的屈辱历史作为开端。尽管作者将邓稼先的贡献放在了改变中国命运的高度上认识,但在“邓稼先”这个名字前面,没有“著名”或“伟大”这样的形容词,取而代之的是“鲜为人知”。一位“贡献巨大”却“鲜为人知”的科学家,这看似矛盾的两种形容恰到好处地表现出邓稼先将一切献给科学,献给祖国,不计较个人名利的做人原则。第二部分:两弹元勋在这一部分中,作者以简洁流畅、朴实无华的笔墨,按照时间顺序为我们概述了邓稼先的生平经
6、历和贡献。第三部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作者将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作了对比。他们是从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科学家,作者的意图显然不是要褒贬某人,而是通过对比,使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呼之欲出。在这一部分的第1段,作者先交待了自己与邓稼先的交往,一句“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让我们得以感悟到洋溢于全文字里行间的真情的来源。第2段,作者通过自己的经历,很自然地引出了奥本海默其人,并将他与邓稼先做了对比。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该部分的结尾段补充说明了自己对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看法。这个补充决非多余。一方面它照应了这部分的开头,使这个部分成为前后连贯的有机整体;另一方面,说明了只有中
7、国这样的社会背景才能孕育出邓稼先这样品格的人,反之,也只有邓稼先这样的人才能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作者再一次睿智地站在社会的大背景下对邓稼先作出了客观的评价,进一步说明了邓稼先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的必然性。第四部分:民族感情?友情?这是一个疑问式的小标题,新奇而有悬念。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记叙了自己与邓稼先的一次会面,用亲身经历来说明邓稼先的为人。以第一人称叙述的优点就在于能够更真实、更自如地抒写自己的感受。在这部分的结尾,作者如实地写下了自己在临回国前看完邓稼先答复他的问题的信件后的内心感受。第五部分:我不能走作者用自己与邓稼先年轻时共同背诵过的吊古战场文为该部分的开端,巧妙地写出邓稼先工作环境
8、的艰辛。第六部分:永恒的骄傲这个标题,就是作者对邓稼先的最高评价。邓稼先的为人以及他的贡献都将是整个中华民族永恒的骄傲。作者以四个破折号引出自己对邓稼先的怀念和评价。破折号在这里起到了列举分层的作用,各自独立成段,同时在语意上又层层递进。(五)语言风格和写作技巧1. 朴实无华、平白流畅的语言风格结合长短变化的句式安排,使文章蕴含深厚的感情,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2. 注意运用对比、烘托、想像等写作手法,更好地突出人物,表现中心。作者以奥本海默为对比,更突出了邓稼先的人格魅力;以古代的诗文和五四时代的歌曲来烘托邓稼先工作环境的恶劣和他贡献的伟大;以想像来描写邓稼先工作时的情景,抒发了自己对他无尽的
9、思念之情。3. 作为一位科学家,作者在文章中表现出了缜密的思维和清晰的条理。六个部分,各有各的重点,同时又连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每个部分,作者都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了相应的表达方式,该记叙时言简意赅,该抒情时直抒胸臆,该议论时态度明确,并力求做到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梵高传欧文斯通 (一)学习重点 领会传记是遵循“既表达了历史的真相,注意表达的艺术水平”这基本原则进行人物形象塑造的。同时学习梵高克服重重困难,投身艺术的忘我境界与执著精神。 (二)根据“自读提示”初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 本文说了一件什么事?(梵高创作吃土豆的人的过程。) 2. 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叙述的?主要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时
10、间顺序;大量的心理描写。) (三)根据课文16自然段的叙述,思考以下问题 1. 为什么梵高认为再在纽恩南呆下去已经没有意义了?他当时的处境如何? 2. 他立即离开了吗?为什么? 3. 在课文中画出有关梵高心理活动的句子,并思考:梵高对自己的创作满意吗?为什么? (四)课文721自然段。体会梵高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内心世界的情感冲突 1. 请用,句话概括吃土豆的人的创作过程。明确:梵高在12天里日夜作画,几易其稿,终于在最后一晚凭着记忆完成了经典名作吃土豆的人。2.“他一定要在走之前实现自己的诺言,画出米莱那样的作品。”请在课文中找到相对应的句子。 明确:温森特想要使这幅画说明的是这些在灯光下吃土豆
11、的人曾经怎样用他们这双伸向盘子的手挖掘土地的,他希望这幅画是表现这些体力劳动者怎样老老实实地挣得自己的食物的。 画面上有肮脏的亚麻桌布和熏黑的墙,那盏吊灯挂在粗陋的檩梁上,斯蒂恩给父亲端来煮土豆,母亲在倒清咖啡,哥哥把杯子端到嘴边。而在他们所有人的脸上都流露出一副安于天命、逆来顺受的神情。 他终于捕捉到了那正在消逝的事物中存在着的具有永恒意义的东西。在他的笔下,布拉邦特的农民从此获得了不朽的生命。 3. 快速地浏览课文,并勾画出有关梵高创作过程中的心理描写的语句,体会梵高是怎样的人;思考:这些情景是不是作者的亲眼所见?作者在合理的想象下向读者描摹了梵高创作的心路历程,这样写是否会影响传记的真实
12、性原则? 明确: (1)梵高是一位善于暴露自我情感,最能叙述自我的人。 (2)梵高这位易激动、急躁的荷兰人,有无穷的忍耐力,超越时空的思维和激情。 (3)梵高寻求的是一种真情的自我表现方式和艺术的奇异性,同时显示了色彩的繁锐和情感的深度。 补充: 人物传记是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纪实文章。主要叙述传主某一时代、某一历史阶段的典型事例或一生的经历。以写作主体为划分标准,可分为自传与他传。 人物传记的写作,允许而且应该在真实的基础上,对传主作生动形象的描绘,多角度、多侧面展示传主的精神风貌和成功业绩,借以丰富传主的形象,增强亲近感和可读性。对于梵高的生活,作者虽然是不曾亲眼所见,但在忠实于历史真实的基
13、础上,作者为了突出人物形象,可以对人物进行艺术的加工。本文大量的心理描写将梵高在创作吃土豆的人过程中的情感冲突、矛盾痛苦、精神追求都作了最生动、形象而又准确的描写,再现了艺术大师追求艺术完美和创新的执著形象。增强了文章的可渎性。 (五)阅读该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思考:为什么说“在他的笔下,布拉邦特的农民从此获得了不朽的生命?” 明确:画中的人物将会随着艺术大师的不朽的生命而永远在世界各地流传,永放光芒。 【典型例题】(1)核能俗称原子能,它是原子核里的核子中子或质子,重新分配和组合时释放出来的能量。核能分为两类:一类叫裂变能,一类叫聚变能。(2)核能有巨大的威力。1公斤铀原子核全部裂变释放出来
14、的能量,约等于2700吨标准煤燃烧时所放出的化学能。一座100万千瓦的核电站,每年只需25吨至30吨低浓度铀核燃料,运送这些核燃料只需10辆卡车;而相同功率的煤电站,每年则需要300多万吨原煤,运输这些煤炭,要1000列火车。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则更为巨大。据测算:1公斤煤只能使一列火车开动8米;1公斤裂变原料可使一列火车开动4万公里;而1公斤聚变原料可使一列火车行sh40万公里,相当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3)地球上蕴藏着数量可观的铀、钍等核裂变资源,如果把它们的裂变能充分利用,可满足人类上千年的能源需求。在大海里,还蕴藏着不少于20万亿吨核聚变资源氢的同位素氘,如果可控核聚变在21世纪前期变
15、为现实,这些氘的聚变能将可顶几万亿亿吨煤,能满足人类百亿年的能源需求;更可贵的是核聚变反应中几乎不存在放射性污染。聚变能称得上是未来的理想的能源。因此,人类已把解决能源问题的希望,寄托在核能这个能源世界未来的巨人身上了。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行(sh)_2. 第(1)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表明以“中子或质子”来_“原子核里的核子”的。3. 本文第(1)段说明了什么是核能及_,第(2)段说明了核能_,第(3)段则说明了核能_。第(2)段先介绍裂变能,后介绍聚变能,这是根据两种能源释放的能量,按由_到_的顺序来写的。4. 第(2)段中,“只需25吨至30吨低浓度铀核燃料”是与文中_作比较而言的。5
16、. 第(2)段画线部分,用的说明方法是_和_,这样写,是为了着重说明_。6. 第(3)段中说聚变能是“未来的理想的能源”,说它“理想”,主要原因是(1) _,(2)_;说它是“未来的”,文中的依据是_。7. 第(3)段画线句,是用“能源世界未来的巨人”比喻_的。答案:1. 驶 2. 解释说明 3. 核能的种类;威力巨大;开发利用的前景;小;大 4. 需要300多万吨原煤 5. 列数字;作比较;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大 6. 反应过程中几乎不存在放射性污染;资源蕴藏量大(或资源消耗少,或可利用的时间长)“在21世纪前期变为现实” 7. 核能【模拟试题】(答题时间:20分钟)(一)走近森林 森林是以
17、树木为主体的许许多多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森林里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森林资源按自然属性可划分为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两大类。其中生物资源又可分为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三类。植物资源包括林木资源(乔木、灌木和竹子)和非林木资源(藻类、地衣、苔藓、蕨类和其他种子植物等);动物资源主要包括哺乳动物、爬行动物、森林昆虫、鸟类和鱼类等;微生物资源主要包括各种菌类、支原体、衣原体等。非生物资源主要是指支撑森林生物的林地土壤、水分等资源。可见森林是地球上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资源库,而且其主要部分即森林生物资源部分,是可以持续利用的可再生资源。 森林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同时,森林还具有维护地球生命、改
18、善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价值。 森林可以给人类源源不断地提供木材产品和林副产品。木材产品主要包括原木、锯材、纸浆材、人造板材等;林副产品主要包括森林动物与微生物提供的各种产品等。为人类提供这些产品无疑是森林的重要功能。 森林是生态平衡的主要调节器。森林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使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是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ni) 带,对保持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起着中枢和杠杆作用。可以说没有森林就没有生态平衡。 森林能够有效地涵养水源和防止水土流失。森林凭借庞大的林冠、深厚的枯枝落叶层和发达的根系,能够起到良好的蓄水保土和减轻地表侵蚀的作用。据测算,5万亩森林的蓄水量约有一百万立方米。
19、在森林被破坏或无森林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许多河道和水利设施不断受到泥沙淤积,经常造成水灾。 森林能够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目前地球上的500万3000万种生物中,有一半以上是在森林中(q)息繁衍。 森林能够有效地缓解“温室效应”。由于近代人类大量使用石化燃料,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升高,引起地球上的“温室效应”。每公顷森林平均每年可吸收2040吨二氧化碳,同时放出15 30吨氧气。 。据有关专家研究,一公顷森林平均每年能吸引700多千克的二氧化碳,可减轻工业酸雨的危害;城市中路旁的林带可以阻挡沙尘,滞尘率高达70%90%。同时林带还有降低噪声的作用,噪声经过30米宽的林带可
20、降低68分贝。 森林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又有巨大的生态环境效应,这是任何其他东西都无法代替的。1. 根据注音写出汉字(ni) 带 (q) 息2. 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对森林的价值进行说明的?答: 3. 根据对第段的理解,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生物资源:植物资源、微生物资源 :林地土壤、水分等4. 文章第段中画线句子列举数字进行说明有什么作用?答: 5. 第段画线句子中的“缓解”改成“消除”可以吗?为什么?答: 6. 文章第段画线处应填写的表明这段文字说明中心的句子是什么?请写在下面。答: 7. 据报道,目前我国土地沙化正以平均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防治土地沙化势在必行。请你结合森林的作用,为治理土地沙化拟一条标语。要求语言简洁,有感染力。【试题答案】1. 纽;栖2. 森林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又有巨大的生态环境效应。(或森林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同时,森林还具有维护地球生命、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价值。)3. 动物资源 非生物资源 4. 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森林在涵养水源方面的重要作用。5. 不可以。森林只是吸收部分二氧化碳,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轻温室效应;不能吸收所有温室气体,使温室效应消失。6. 森林能够有效地净化空气和降低噪声。7.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标语能结合森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