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文献计量的学科原始创新能力评价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39057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文献计量的学科原始创新能力评价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于文献计量的学科原始创新能力评价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基于文献计量的学科原始创新能力评价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6学术论文May.2023Evaluation&Management2023年5月Vol.21 No.2与理第2 期管价评基于文献计量的学科原始创新能力评价研究马雪赞郑致静(山东大学图书馆,山东青岛266237)【摘要】近年来,国家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高校及研究机构拥有大量优质科研资源,评价这些机构在某一学科的原始创新能力是一项重要且必要的工作。本文通过学术情报视角,对学科的文献计量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人才结构评价、论文发表评价、学术影响评价、资源保障评价、学术交叉评价五个维度,对学科的原始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和计算。该研究可以用以完善和建设更加合理的学科原始创新能力的评价服务体系。

2、【关键词】原始创新能力;创新评价;文献计量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of Original Innovation Ability ofDisciplines Based on BibliometricsMa Xueyun,Zheng Zhijing(Shandong University Library,Shandong Qingdao,266237)Abstract】In r e c e n t y e a r s,Ch i n a h a s p l a c e d t h e i n n o v a t i o n-d r i v e n d e v e l

3、o p me n t s t r a t e g y i n a mo r e p r o mi n e n t p o s i t i o n.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have a large number of high-quality scientific research resources.It is an important andnecessary task to evaluate the origin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these institutions in a certain discip

4、line.From the perspective ofacademic intelligenc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ibliometrics of the discipline,mainly including five dimensions:talent structureevaluation,paper publication evaluation,academic impact evaluation,resource security evaluation,and academic cross-evaluation,and evaluates and c

5、alculates the origin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the discipline.This research can be used to improve and build a morereasonable evaluation service system for the origin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disciplines.Key words】O r i g i n a l i n n o v a t i o n a b i l i t y;In n o v a t i o n e v a l u a t i o n;

6、Bi b l i o me t r i c s引言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蓬勃兴起,国际竞争向基础研究竞争前移,科学研究领域不断扩展,交叉融合不断加速,科学技术的全球化、综合化趋势引发了世界科技向“大科学”时代迈进。2 0 2 0 年科技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印发加强“从0 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对可能孕育重大突破的基本科学问题,可望催生新的重大科学思想和科学理论,产生颠覆性技术的“从0 到1”的原创性基础研究进行全面部署。加强“从0 到1”的基础研究,取得重大开创性的原始创新成果,是当今国际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原始创新能力的强弱,如何评价某一学科的原始创新能力,也

7、因此变得值得思考。美国波士顿学院学者曾指出:基础研究需要长期的责任和资源,是工业所不能支持的,只有高校才能胜任。因此,高校承担了决定一个国家原始创新能力的基础研究。原始创新是“从0 到1”的原创性突破,既需要长期厚重的知识积累与沉淀,也需要科学家瞬间的灵感爆发;既需要对基础研究进行长期稳定的支持,也需要聚焦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进一步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可以看出原始创新能力不同于广义的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基础研究,是需要花大量时间去探索,在世界上“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研究项目,固不能直接套用广义的创新能力评价方法。因此,如何评价原始创新能力,特别是具体到学科层面的评价就十分重要且必要了。

8、聚焦到学科层面后,图书馆作为高校的重要教辅单位,有必要也有义务为学科提供相关情报服务工作,因此应当从学术情报视角辅助评价学科原始创新能力,并为学科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信息本文系山东大学教改项目“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改革研究”(XYJG202017)系列研究成果之一。基于文献计量的原始创新能力评价研究1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早在2 0 世纪40 年代,就有国外学者对原始创新内涵进行研究并指出:新概念或原理是生产及发明的基础;Goldenberg于1 9 9 9 年首次提出原始创新这一概念,并解释其为一种很难预测且需要花大量时间去探索的解决问题途径;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则结合中国实际,于同一

9、年在国内首次提出原始创新的概念,他指出原始创新能力是提升升我国基础研究水平的关键,是基础研究之魂。对于创新能力的评价,在图书情报领域讨论已久,如周蓓蓓建立了以创新思维、创新人格、认知结构、创新实践、创新成果为以及指标的跨学科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表,黄小平对比分析了四个国家的创新能力评价服务,并提出应从投人指标、基础指标、产量指标、成果转化指标四个方面进行创新能力评价;刘如则基于文献计量对北京生物科学领域的创新能力进行研究,主要指标为发表论文的篇均被引用次数与全国论文的篇均被引次频次之比、北京在生物科学领域的创新范畴变化、北京在生物科学领域具有创新能力的科研机构比较分析三个方面进行分析8;显蓉从专利

10、成果评价人手,探讨图书馆在此创新能力层面可开展的工作及主要任务。正如前文所说原始创新能力不同于广义的创新能力,因此评价方式也不能加以简单套用。以农业为例:据实践经验,培育一个农作物新品种通常需要七八年时间,培育一个果树新品种通常需十七八年时间,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重大科技成果都经过了2 0 年左右的长期持续努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般为三年时间,显然不能简单套用类似项目的评价方法评判学科的原始创新能力,但原始创新能力也是创新能力的一种,仍旧需要参考以往的评价内容和方法。2构建原始创新能力TLIRI评价体系对高校某一学科的原始创新能力进行评价,需要有准确的评价指标及相应的评价体系。考虑到

11、原始创新课题不同于其他课题,具有耗时久,甚至需要几代科研工作者、几个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特点,因此根据原始创新相关课题特点构建人才结构评价(TalentsStructureEvaluation)、论文发表评价(LiteratureEvaluation)、学术影响评价(AcademicImpactEvaluation)、资源保障评价(Academic ResourceEvaluation)、学术交叉评价(AcademicIntersectionEvaluation)的五维评价方法,英文简称TLIRI评价体系。2.1人才结构评价::TalentsStructureEvaluation人才是第

12、一资源,是支撑原始创新的核心要素,作为一个可延续的科研团队,其人才结构应符合金字塔结构,即塔基一一年轻、执行力高的新科研人才,塔身一一对课题有相当研究的中坚力量,塔尖安一一高层次人才代表着团队的大脑,指明团队的前进方向。原始创新是从“0 到1”的质变,是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学术地位,因此在人才结构中需要有此领域的领军人物,承担起原始创新项目的领头羊,其水平应该达到本学科领域、学术界公认的顶级水平,能够满足高水平奖励的评价标准,如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中国科学院院士、其他发达国家院士等。作为塔尖比例较小,满足数量不小于1 即可。塔身是对课题有相当研究积累的科研人员,与领军人物共事多年,十分清楚

13、原始创新项目的难点和突破点,人员占比大致在3 0%。塔基是执行力高的新科研人员,包括课题组的博士后、博士生、专业技术人员、实验员、部分研究生等直接参与到课题中的科研人员,他们不仅负责项目或实验的设计、参与实验,同时还会参与到实验仪器或平台的研发和搭建,占比在6 0%以上。由于原始创新项目耗时长,需要多代科研人员共同努力,因此塔基为塔身的候补发展力量。在此金字塔结构下,可保持人才结构的稳定与充足。塔基人才经过培养与锻炼可发展至塔身人才,塔身人才亦可晋升为塔尖人才;当各层人才出现暂缺时,可以轻松识别,并进行相应补充。在此人才结构下,能够保障团队的原始创新能力的根基。2.2论文发表评价:Litera

14、tureEvaluation原始创新项目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类项目性质不同,论文发表不应该仅从数量上评价,更应该从质量上评价。由于是原始创新能力的评价,因此论文发表应首先考虑科学类的顶级期刊如:Nature、Sc i e n c e、Ce l l。顶级期刊发文数量本身即可说明该学科的原始创新能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此外可统计团队内引用顶级期刊发表的论文,并计算本课题组引用顶级期刊发文量V顶级期刊被引用总量该数值大小可以反映两个问题:第一,若数值大则说明本团队在该研究领域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需要考虑团队在该领域的地位是否因为没有其他科研团队致力于此方向;第二,若数值小则说明该研究领域是热门领域,

15、有很多其他团队一起攻克难题,同时需要思考团队在此领域内,能否保持领头地位,是否一直处于研究前沿。综上,V可表明原始创新能力的衍生能力和辐射强度。此外,考虑到原始创新课题可能属于非共识研究且不被主流期刊发表,则可选择利用数据库的分析工具进行辅助判断。如可利用SciVal分析平台,查看学科领域内的代表文献,代表文献的计算方式如下:8与理评管价score=nsame*(nsame/nlinks)*ln(nc9615+1)/greatest(1,year-pubyr)o)其中nsame指领域内参考与引用本论文数量之和,这一数据有利于综述和高被引论文;nsame/nlinks指该论文在本领域内参考与引用

16、数量之和的占比,这一数据有利于在本领域内受认可程度高的论文;ln(nc9615+1)/greatest(1,yr-pubyr)指引用次数与论文年龄的对数变换,该数据会有利于本领域内的高被引论文。例如在SciVal分析平台上MetabolicEngineering领域中的代表文献前三篇均来自Nature,而相对冷门的MetabolicFluxAnalysis领域的代表文献则全部来源自非顶级期刊。此外也需要考虑到Webof Science数据库内的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或Scopus数据库内前1%高被引论文。高被引论文可以反映出该论文在领域内的认可程度,热点论文可以反映短期内该课题的热度以及本论文在

17、此领域内此时间内的领头作用。以上三个要素为论文发表层面评价学科的原始创新能力的标准,但三要素的权重不同,同样类似金字塔结构,顶级期刊论文权重最高,类似塔基比例可乘以系数7,代表论文类似塔身比例可乘以系数2,高被引或热点论文系数为1。2.3学术影响评价:AcademicImpactEvaluation学科原始创新能力在学术影响方面的评价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其一为原始创新课题所发表论文的认可程度,具体表现在该论文的被引用次数以及施引论文的被引用次数;其二为原始创新课题所发表论文带来的社会效益;其三为原始创新课题申请的国家级或国际项目。针对每篇论文的认可程度R,可参考FWCI(Fi e ld-Wei

18、ghtedCitationImpact)的计算原理,具体公式为:aR=-A/Ba代表该论文的总被引用次数,A代表领域内论文总被引用次数,B代表领域内发表论文总数。R值越大代表该论文认可程度越高,1 为认可程度的均值。考虑到我们进行的是原始创新能力的评价,则R值应处于该学科领域的前5%。此外针对施引论文的被引用次数可选用赋予权重的计算方式,如某学者的一篇论文R值已知,被引用次数为a,且有一篇施引论文的被引用次数为c,且c远大于a,则可调整R值变为:CR,=R*A/BVR1的改变可以且突出原始创新首次出现的价值,提升了首次提出但未被世人了解却由其他科研工作者发扬光大的原始创新成果。因此对此数值的改

19、变十分重要,也充分尊重了原始创新能力。原始性创新不仅应有新的概念、新的原理或新的方法生成,而且,可能还会产生新的知识链,新的学科,甚至当把这种新的知识物化后,可能会产生新的产品,形成新的产业,以致有可能引起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变化,真真切切地起到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原始创新能力到产业化是十分漫长的道路,因此针对社会效益的评价需要考虑媒体的报道,以及产业化的进程。学科原始创新能力在学术影响评价方面还需要考虑申请的国家或国际级别的项目。国内项目的级别可以很好的反映出国家对该原始创新课题的认可程度和寄予的期望,如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等。此外,与其他国家共同申请国际项目也需要考虑在

20、内,可以从侧面反映出该学科的原始创新能力在国际上的认可程度。2.4资源保障评价:AcademicResourceEvaluation原始创新项目或课题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强大的资源保障体系,当今高校的学术资源保障一般由图书馆提供,也存在学院根据自己需求购买数据库或书刊的情况,因此需要在学科层面对所拥有的和需要的资源进行详细的梳理。资源保障评价分为一下四个层面:第一层为数据库资源,包括文摘数据库、全文数据库、资料库、学术推荐库等,信息的获取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原始创新能力,因此知识的获取渠道必须畅通且获取方式充足;第二层为该学科书刊资源,包括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此处指不包含在第一层资源内的其他电子

21、资源),这是传统意义上知识传播和获取的最直接路径,因此十分重要且必须;第三层为图书馆提供的相应学科服务:如嵌人学科团队提供团队所需的文献相关梳理及数据需求、提供本团队的学术影响力分析报告、提供竞争团队文献详情等,满足学科需求的服务势必会对原始创新能力带来正向影响;第四层为学术交流平台保障,现如今科研人员对于学术交流的渴望逐步升高,原始创新能力也在学科交叉融合中得到更好的发挥,因此学术交流平台对于原始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保障是十分必要的。第一层与第二层的比较和计算比较简单,直观数字即可说明实际情况;第三层的评价则需要从图情方面和学科服务反馈获得,应注重团队实际感受,集合学科服务提供的数量,综合评判;

22、针对第四层,还处于建设初期阶段,图书馆界鼓励高校建立学校的机构知识库,将师生在本单位的学术成果加以展示,可以考虑在此平台的基础上,更好的完成学术交流,让科研人员更好的进发出思想碰撞的火花。2.5学术交叉评价:AcademicIntersectionEvaluation纵观诺贝尔奖多年的获奖名单,可以看出现在科学发展已不再拘泥于某一领域往往会由学术交叉带来意9基于文献计量的学科原始创新能力评价研究想不到的结果,仅看2 0 2 0 年诺贝尔奖就可以看出:医学奖授予的迈克尔霍顿是生化学家;物理学奖授予的罗杰彭罗斯本身也是数学家,由此可见学术交叉对原始创新能力的影响十分巨大。学科的学术交叉评价可以考虑

23、两个方面:其一是人员自身学术背景的交叉,如化学背景的科研人员从事生物相关的原始创新工作,由于人员本身属于有交叉学科学术背景,对两个甚至多个领域都有研究,可以凭借自身的学术背景尝试解决不同领域问题,或帮助团队拓展思路,提供新的方法及方向;其二是团队的交叉,如化学团队嵌人生物团队,协助解决原始创新课题中的难点,或者原始创新课题本身涉及多学科,需要多个团队协作完成,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诸如此类的团队交叉,不是简单的不同学科的团队在同一个地点工作,但各自沉浸于自己的领域,而是从真正意义上做到学术之间有交流,思想之间有碰撞。学术交叉评价服务可着手于人才学科背景,对其进行评价,同时该评价反过来也可以印证学术

24、交流平台的重要性。3结论及展望2021年最新发布的科研数据显示,我国SCIE发文数量自2 0 1 9 年已升至世界首位,但在高被引论文等反映论文质量方向不如传统强国。原始创新项目或课题应从过去以模仿、跟踪和应用产品开发为主转向依靠自主创新,突破目前的研发局限,真正意义上实现从“0 到1”的突破。高校科研评价的利益导向性和“硬件法则”的杠杆作用在相当大程度上导致了教师科研的急功近利行为,这非常不利于原始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合理的原始创新能力的评价十分重要。除了前文讨论的评价服务外,原始创新能力的评价还有很多方面,如基金会的运作收益如何、是否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否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团队人员

25、受邀参加国际会议的情况、硕博学生的科研能力等等。从国家政策的不断支持与鼓励可以看出我国高校科研创新虽然取得一定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也因此留有诸多“卡脖子”核心技术,因此迫切需要提供学科的原始创新能力,与此同时也更加迫切的需要合理的学科原始创新能力的评价服务,以保证我国学术原始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参考文献1 许智宏.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定位与大学特色的形成和发展战略:大学校长事业中大学教育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0 4.2 科技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关于印发加强“从0 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的通知 EB/OLhttp:/ Vannevar

26、B,D.H R.Science,the Endless FrontierM.PrincetonUniversity Press.4 Goldenberg J,Mazursky D,Solomon S.Templates of OriginalInnovation:Projecting Original Incremental Innovations fromIntrinsic Information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socialchange,1999,61(1):1-12.5 白春礼.原始性创新基础研究之魂 J.中国基础科学,1999(01):8-9.6周

27、蓓蓓,周敏华.基于文献计量的跨学科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一一以图书馆学为例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8(10):66-69.7黄小平,陈洋子“双一流”大学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国际经验及启示一一基于对英、法、美、澳科研评价体系的考察.江苏高教,2 0 1 7(0 1):9 3-9 8.8刘如,刘彦君,王康.基于文献计量的北京生物科学领域科学创新研究 J.科研管理,2 0 1 6,3 7(S1):583-590.9显蓉,黄筱玲.高校图书馆:不可或缺的专利成果评价主体.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 0 1 9(1 1):1 0 2-1 0 6.10 How are Representative publications in Topics chosen?EB/OL.https:/ 9 9 1-),山东大学图书馆馆员、学科服务部主任、学科服务。郑致静,女,(1 9 7 3-),山东大学图书馆馆员、宣传与阅读推广部主任、学科服务与读者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