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和美乡村的美学内涵与价值传递.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36181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9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美乡村的美学内涵与价值传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和美乡村的美学内涵与价值传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和美乡村的美学内涵与价值传递.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75 -农业经济 2023/6【农村发展】和美乡村的美学内涵与价值传递*邓源 摘 要:党的二十大作出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部署安排,为乡村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未来乡村建设的行动纲领。本文从乡村资源要素、景观建设和文化秩序的角度分析了和美乡村提出的背景,从自然之和、人心之和、城乡之和的维度探究建设和美乡村的美学内涵,以此作为引领乡村文化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的价值依据。关键词:乡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美学一、和美乡村的生成背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从建设“美丽乡村”到“

2、和美乡村”,一字之差的表达内涵意味着我国乡村建设进入了历史新阶段,是乡村“环境美”“生活美”“人文美”的升级版,强调乡村建设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乡村建设首次以“和”作为发展理念,是为了实现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同时也反映了当下乡村现状与亿万农民期待的和美家园还有一定的差距。“和美乡村”的建设,既肯定取得的成就,也要从“美”到“和”的演变中正视乡村发展中存在的现实困难。(一)乡村资源要素的匮乏乡村振兴需要农业科技创新和高质量的农业生产方式;需要具有保护生态环境和治污的能力;需要塑造区域品牌和建设农产品的市场供给渠道;需要基本的生产用电、用水、

3、以及道路交通设施的完备;需要解决老人养老、孩子上学、社区就医、文化活动等配套设施功能的建设。协调统筹这些庞大复杂的社会问题同样需要大量资金、人才、技术支持,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长期存在,政策导向和资源要素更多倾向于人口密、见效快、回报率更高的城镇,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愈发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中国乡村赢得重要发展机遇。在行政杠杆作用下,社会资源要素逐渐流向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得到改善,但是,行政干预的做法不能长久替代市场规则,乡村发展最终还是依靠自身的能量完成。非市场行为的场域下,城乡资源要素的均等化配置缺少市场支撑,乡村聚落结构不同城镇,人口分散、基础薄弱,

4、城市要素下乡遭遇成本高、收益慢的困境。尤其偏远欠发达乡村自然禀赋有限,基础资源要素匮乏,乡村发展疲软无力。(二)乡村景观建设的异化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将“异化”描述为主体发展中“单一的东西的分裂为二”。即主体在发展中,由于自己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1。农民作为乡村建设主体的身份往往被忽视,部分乡镇一级政府或是乡村中掌握话语权的少数精英却取而代之。这些假扮的乡村“主体”是村庄建设的“掌门人”,他们在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过程中,往往急于求成,绕过群众走捷径,村庄怎么建、建成什么样,村民只能通过小道消息获取,被排斥在门外的村民与操心费力的“掌门人”渐渐形成对立。这种自上而下做法所带来的显著问题是,

5、将人与社会关系视为主体与客体相对立的关系,乡村建设一味向城市看齐,缺乏对于本土资源的深入挖掘。对“存在”的遗忘会导致精神的危机,从而异化了乡村景观,削弱了乡村粮食生产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核心功能,破坏了乡村的自然生存法则,有形无魂的乡村遭到了农民抵触。时至今日,歪曲中央关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指导思想的做法依然存在。拆房、堵路、填湖、砍树等“一刀切”的做法还在大行其道,乡村景观建设引发的社会矛盾已经显现。(三)乡村文化秩序的失调礼记礼器中说:“观其礼乐,而治乱可知也”。乡村文化是村民在长期的劳作和生活中逐渐累积形成的文明积淀,具有极强的地域属性。中国人的家庭本位在乡村,这是我们文明的根基。乡

6、村文化的实质是熟人社会依靠差序格局的人际关系建立起来的社会行为准则,并以此维系着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乡村文化在乡村发展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性。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不可否认,快速推进的城镇化正在吞噬着古老的乡村文化成果。强大的城市虹吸效应让更多的农民涌入城市参与建设,尤其经济欠发达的西北地区乡村人口流失极其严重,部分房屋闲置、农田撂荒,乡邻在传统农耕生产中建立的互信关系淡化;传统乡村文化秩序受到冲击,尊老爱幼、家庭 基金项目:浙江省委宣传部委托项目“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指标体系研究”(8300400423)-76 -农业经济 2023/6【农村发展】和睦、邻里互助等

7、乡村美德日渐式微,广场、庙宇、戏台等乡村文化空间萎缩没落。随着年轻人的大量出走,乡村的空心化、老龄化问题突出,乡村文化主体与实践场景严重缺失,导致乡村文化的继承和创作能力不足,封建迷信活动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等陈规旧俗有所抬头,乡村文化秩序的失调让文化传承与发展陷入困境。二、和美乡村的美学内涵探究管仲认为:“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中国的“和”文化源远流长,其美学意蕴博大精深。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应重点理解和把握“和”的科学内涵,以及和谐共生、和而不同、和睦相处的新发展理念。“美丽乡村”基本解决了乡村发展中物质层面问题,“和

8、美乡村”着重破解的是乡村发展中精神层面遇到的瓶颈,着重提升乡村文化内核以及精神风貌,在“和”字上深耕细作,将“和”文化与乡村建设紧密相融。(一)自然之和恩格斯认为“人本身是自然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类在与自然相互依存渗透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以“人为中心”的错误观念必将遭到自然的惩罚。贫穷破败的山清水秀不是和美乡村,以违背自然规律、破坏生态环境换取的经济富裕也不是和美乡村。乡村建设必须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美学思想,树立“民胞物与”,“天人合一”的大自然观。中国生态美学讲求“天地氤氲,万物化醇”。倡导世间所有生物和谐共存,以“万物齐一

9、”的理念建构全新的总体化诗性关联。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更多是通过农耕活动的链接,相互依存关系在生产、生活中得以渗透。和美乡村的建设要与山水田园为伴、与自然清风相拥,把生态文明与乡村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融合发展,体现乡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美学价值。在空间布局、景观设计上尊重乡村机理,实现山水林田湖草路房和谐统一2。村庄建设依据生产要素、生活方式、民族习俗等自然特征,提取乡村多元文化元素,在现有村庄基础上微改造、精提升,注重乡村历史文脉的延续,保留乡村原始风貌和生活气息,以“和美”理念激活自然风光要素,释放绿色功能,将自然的生态优势转换成经济优势。(二)人心之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归根

10、结底是人的现代化。和美乡村的实现需要凝心聚力,中国共产党用 8 年时间顺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目标,832个贫困县和12.8万个贫困村全部摘帽,近 1 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个伟大壮举如果没有全中国人民和衷共济、万众一心的精神是无法完成的。当前,乡土文化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更需要以和聚力,以美化人,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把上慈下孝、诚实守信、守望相助等“和”文化贯穿在家庭柴米油盐、邻里互助有爱、集体生产劳作以及干群关系的互动中去,通过自治、法治、德治“三治一体”的有机结合,提升农民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营造和气生财,与人为善的乡村氛围,重新修复淡化的村民关系和紧张的干群关系。和美乡村的建设需要上

11、下合力,以“和”助力、以“和”聚心、以“和”聚富,乡村产业与乡村建设同步推进提升,以生活丰裕、精神富足为奋斗目标,强化村“两委”的凝聚力,发动集体力量,为返乡创业的年轻人提供更多机遇,逐渐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产业特色,以公司+农户的方式把“土味产品”做成“乡愁产品”,通过区域公用品牌的塑造,让农民更多地享受到集体红利,结合村庄“在地性”的生态景观特色,发展壮大乡村生态文旅项目,形成经济促和谐,精神促和睦的美好场景。(三)城乡之和城市在乡村的母体中孕育而生,但却有学者“乡村死了”。长久以来,乡村向城市单向大量输送劳力、土地、粮食、果蔬、肉蛋奶等生产生活资料。乡村似乎只是扮演了城市供给地

12、的角色。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业农村在优先发展政策支持下,乡村价值逐渐显现,传统的城乡关系被重构,以县域为载体的城市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等量交换。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开始向乡村延伸覆盖,包括低息贷款、创富人才、数字技术、公共服务,以及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内容,资源要素初步得到优化,乡村经济得到发展,宜居宜业环境得到改善;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就意味着城乡之间土地、产业、人口、资本等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要素的优化配置,为新型城镇化建设释放更多的发展空间3。伴随县域内城乡界限的打破,城乡差距持续缩小,乡村资源价值得到释放,吸储城市资本要素能力加强,城乡的深度融合让农民生活方式有了更多选择,进城落

13、户的农民没有了后顾之忧,留在乡下的土地、宅基地等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农民在工农之间基本实现自由转换。城乡在发展中各有所需、相互补位,最终实现城乡和而不同、美美与共。三、和美乡村的价值传递当前,我国农村常住人口近 5 亿人,即使城市生活圈不断地扩大,未来还将有数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广大农民心有所盼,渴望与城市居民一样就地过上现代化的生活。和美乡村的建设,旨在提高农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传递和美乡村为农民而建这样一个核心价值。把这些既定目标贯彻好、落实好,应着重把握好以下三点:(一)以优秀的农耕精神引领乡村文化振兴古老的先民在长期的劳作中孕育了悠久厚重的农耕文明,他们因时

14、制宜、因地制宜、因物制宜,创造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农耕精神。乡土文化在漫长的发展轨迹中沉淀为村落独有的地域文化属性。从农事节气、田园牧歌、宅院村落,-77 -农业经济 2023/6【农村发展】到耕读传家、诚信重礼、民俗文化,都彰显着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品质。把优秀的农耕精神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融合,县域范围内发挥群众组织作用,以休闲广场、文化下乡、庭院戏台、乡村广播等为载体,通过艺术与生活结合、传统与现代贯通,利用大量的乡村文化题材资源创作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把身边的好人好事通过地方戏曲、乡村春晚、以及新媒体平台宣传推广,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文明乡风、树

15、立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着重体现乡村的精神风貌,以此振兴乡村文化。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实际、融入生活,让农民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接受它4。文化是乡村发展的灵魂,缺少乡土文化的支撑,再美的村庄也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许。2013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出了具体部署,把“和”的理念贯穿乡村建设始终,重新塑造乡村文化价值,从农耕遗迹、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中汲取营养,大力开展去旧俗、树新风乡村文明活动。通过道德模范、文明家庭、五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引导村民与人友善相处、家庭和睦安康、节俭持家的美德。(二)以建设和美乡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

16、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脱贫攻坚战役历时 8 年取得决定性胜利。当前不容忽视的问题是,部分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随时有返贫风险。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措施是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必须历史性地改变脱贫地区的乡村面貌,包括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人文景观等,其中,产业振兴是基础,通过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培育壮大乡村产业、优化乡村发展环境等措施,激活乡村要素市场,提供就业机会。通过特色农业、智慧农业、数字农业板块,为返乡创业的年轻人提供舞台,有条件的地区以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持续推动当地农民增收。“宜居”“宜业”“和美”三个建设要素同步推进同样

17、需要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建设。乡村“硬环境”与“软环境”的改善,为乡村的产业兴旺提供有利空间,和美乡村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既为乡村建设提供新动能,脱贫攻坚成果又得到进一步拓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建设是一长期任务,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活力,尤其在帮助脱贫地区吸纳城市资源要素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捆绑发力,加快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速度,进一步提升农民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围绕逐步使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这个目标推进发展,让广大农民体验到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成果,尤其是脱贫地区农民,脱贫摘帽只是幸福生活的开始,随着乡村发展潜力的逐渐释放,股份经营、土地合作、资源开发、生产服务、

18、资产租赁等新型集体经济运行机制不断创新,乡村生活正在从“好生活”迈进“美生活”。(三)尊重农民在和美乡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乡村是农民世代赖以生存的地方,也是他们情感寄托的家园。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旨在缩小城乡差距、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在“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具体要求下,乡村建设行动形成强大工作合力。投入巨大人力、物力的乡村焕然一新,然而,某些地方的乡村建设也会因为理念水土不服而不能真正地造福农民。主导建设者忽视农民的需求,习惯用自己的审美喜好代替农民的意愿,自认为房子新、街道宽、环境好就是新农村的错误观念一直存在。突出和尊重农民在生产生活中的主体地位,需要建设者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村庄规划布

19、局、到施工建设,多争求农民意见,以走街入户、调查回访的形式,树立农民主人翁意识,确立他们在乡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会同乡村基层组织力量,组建村民工作小组,形成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确保农民在乡村建设中的话语权和决策权。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和美乡村就是努力让农民就地逐步过上现代文明生活,农民作为乡村主体,建什么样的乡村、怎么建乡村,他们最具有话语权,任何外在力量都不能越俎代庖,侵害农民选择建设家园的权力。发动农民积极参与乡村的组织建设、文化建设、经济建设,农民的事情交由农民自己去决策,他们在自治过程中逐渐体会到主体地位的成就感、自豪感,营造农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氛围和热情。和美

20、乡村的规划设计应统筹考虑村庄的自然生态、产业布局、风俗习惯,多征求农民意见、倾听农民建议,把村庄建成符合他们生产、生活需要的样子,脱离实际需求的村庄建得再好也得不到农民的认可。因此,在乡村建设中,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将农民的意见和作用贯穿乡村建设的始末,农民群众不仅是受益者,更是重要的参与者、建设者、监督者。为农民办好事要有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态度和胸怀,因地施策、因地制宜、乡韵十足的乡村才是农民需要的和美乡村。参考文献1 樊忠涛.2013.乡村旅游的异化与回归分析 J.南方农业学报 44(01).2金文成.2023.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J.农业发展与金融(01).3 陈含桦.2022.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逻辑与理路,农业经济 J.(06)88-90.4刘自身,郭永萍.2023.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乡风文明建设研究 J.新乡学院报,40(01).作者单位: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北京 1008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