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标准高铁动车组的卫生列车医疗队实战化训练的体会与思考.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35489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90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标准高铁动车组的卫生列车医疗队实战化训练的体会与思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基于标准高铁动车组的卫生列车医疗队实战化训练的体会与思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部队卫生基于标准高铁动车组的卫生列车医疗队实战化训练的体会与思考李 治,陈 鑫,马晨骁,姜 舒,李 筝 摘要 为深入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深入探索战场救治保障链方法路径,根据上级决策部署,于 年 月至 月间开展实战化训练演练,首次运用标准高铁动车组作为伤员转运平台,建立高效后送通路。卫生列车医疗队紧盯联合岛屿进攻作战卫勤保障特点,始终围绕任务平台、核心能力、协同机制三个方面展开满负荷高强度实战化训练,针对训练中暴露出的组训内容不全、信息化研究不深等问题,提出了坚持战训耦合、坚持以战促研、坚持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高标准完成列车加改装、战场机动、伤病员途中救治等演练课目,运用新质保障力量对“长距

2、离、大批量、快转移”后送模式进行了一次成功探索,取得较好成效。关键词 卫生列车;医疗队;实战化训练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 ()作者单位:南京,东部战区总医院卫勤训练中心(李治、陈 鑫、马晨骁、姜 舒、李 筝)通信作者:李 筝,:引 言医院作为东部战区主要战略方向的关键卫勤保障力量,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立足医院实际,抓好实战化训练,是加速提升卫勤核心保障力的重要途径和抓手。年 月至 月间开展的实战化训练演练任务,针对联合岛屿进攻作战卫勤保障特点,开展“卫生列车”伤员转运实践与研究,验证实际后送效能,探索高铁动车在战时作为新型转运平台的改装和使用路径。医疗队克服任务时间紧、协同难度大、

3、物资准备急等诸多不利因素,始终着眼“能打仗、打胜仗”的使命任务,贯彻“生命至上、官兵至上”的理念,坚持“分级分类、时效救治、救送结合、防治一体”的原则,以遂行多样化卫勤保障任务为导向,从任务平台、核心能力、协同机制三个方面聚力抓好全体系、全要素、实战化训练,促进卫勤保障能力不断提升。现就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和建议对策进行简要介绍。基本情况 人员编成情况卫生列车医疗队共编 人,分 个组,其中指挥组 人、收容处置组 人、重症监护组 人、手术组 人、医疗保障组 人、后勤保障组 人。装备抽组情况因首次以动车组卫生列车医疗队抽组模式参训参演,指挥组参照普快型卫生列车医疗队、野战医疗所、野战医疗队的装备编配

4、标准,结合演习实际任务需要,共抽组各类装备物资器材 余台(件),展开野战病床 张,携带战救药材 个基数,战常药材 个月量。卫生列车情况卫生列车依托 型动车进行加改装,该车共 节车厢,个座位,最高车速 公里 小时。根据转运伤员的不同伤情,结合救治功能车厢布局,按照座位与伤员不同比例进行布设(重症监护伤员 ,卧位伤员 ,坐位伤员),整列动车单独收治坐位伤员、卧位伤员、重症监护伤员,最大收容量分别为 名、名和 名。可对后送途中伤病员实施救治、护理和生活保障。主要做法 聚焦新质力量,研透参数求创新突出三个东南国防医药 年 月第 卷第 期 ,“新”。一是平台新,高铁动车组相较于普通列车,具有速度快、空气

5、质量好、温湿度恒定、运行稳定性高、电气化程度高等优点,是未来转运伤病员的重要力量;此次卫生列车转运伤病员演练任务,是首次以动车组为载体,依托铁路输送方式进行,无现成加改装先例可循。二是流程新,与普通列车和传统帐篷救护机构相比,在伤员流、物资流和信息流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重塑,从车厢功能布局展开、途中救治能力指标、上乘下载方式顺序、医疗设备摆放要求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探索形成标准化作业程序,规范列车医疗队医护救治工作。三是装备新,针对动车车厢实际结构特点,在不改变主体结构的基础上,以适应救治需求为目标,深入思考大胆创新,先后研发“卧位伤员多功能升降平台”、“全制式担架加固稳定支撑装置”和“多功

6、能伤病员转运平台”等装备器材,前两项投入演习实际使用,通过了实战化检验,是对卫生列车加改装设计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尝试。深挖核心能力,抓实训练精保障突出三个“实”。一是实研,此次演习使用动车车型,因铁路段限制,南京没有可用于训练的现车。面对不利条件,医疗队组织骨干,利用该车型列车组经停南京南站不到 分钟的时间,连续 周上车进行现地测量,完整记录各类技术参数,为车厢功能设计图上作业、梳理流程、装备研发等后期研究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实训,为提高训练质效,加速能力生成,训练期间,医疗队按照实地测量的车厢数据,在营区训练场搭建帐篷构设仿真环境,主要模拟车厢高度、舱门、过道和座位间距大小等实地条件,针对车厢内

7、部狭小环境的特点,坚持平战结合、战训一致的原则,重点展开伤员上下乘、伤情途中救、物资装卸载等实景化训练,使队员们迅速熟悉任务环境、救治流程和装备运用。三是实保,针对转运阶段特点,全面分析考虑伤员伤情多任务场景,各车厢功能组室围绕能力指标,立足真救实治,设计多个治疗方案和紧急处置预案,并采取训练与改进、交替滚进方式,最终进行固化,确保每个方案预案贴近实战,切实可行,落地见效。另外,医疗队从实战出发,充分考虑演习外情况,针对模拟伤病员连续多日参加演练,不同程度存在疲劳、伤病的现实问题,还专门准备应急药品和野战口粮,满足官兵途中需求。紧密协同机制,畅通渠道强体系突出三个“通”。一是信息通,基于战役后

8、方伤病员转运的前提条件,从团级医院开始,依托信息化平台将伤情信息,在前、后方医疗机构进行交换传递,最后形成电子病历由伤员随身携带至后方医院,相比传统手书野战病历更加便捷高效,携带方便,是对纸质野战病历的一种有效补充。二是流转通,根据伤情信息的通报,采取伤病员预分类机制,打破伤情迷雾,提前明确伤病员分布情况,对重症伤员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后送和监护手段,提高交接换乘效率,高效畅通转运渠道。三是链路通,以伤员流为载体,以信息流为支撑,综合利用通信网络技术,在时空分布中实现相互同步与统一,贯通阶梯救治链路,实现对伤病员信息的数据追踪和闭环管理。存在不足 组训内容不全,训练质效不高集训期间,采取以功能组室

9、为单位,依托模拟车厢环境,按作业流程操作演示、各组长现场讲评、组员提出意见建议,流程改进后再演示再评估的方式组织。整体训练遵循计划、执行、改进、评估再执行的闭环模式。使各组迅速熟悉作业流程,便于组长了解其他组室的工作特点,掌握组间协作的时机。但同时也暴露出组训过程中几点不足:一是专项课目施训不全。集训过程中,训练计划的制定还不够精细,多以组室常规作业、交叉换手训练为主,集中统一训练多,针对车厢狭窄空间下,单个课目、单个医护治疗单元的专项训练内容不全。二是突发情况预想不足。在营训练期间注重训练流程多,强调动作规范多,设置突发情况少,未强化真实救治环境下的紧张氛围和临机伤情处置训练。三是模拟实景仿

10、真不够。虽然搭建了模拟车厢的实景化训练场,采用了仿真的训练手段,但与真实车厢环境相比还是有所区别,队员训练时沉浸性不足,代入感不强。信息化研究不深,通联手段单一 卫生列车内部,通过架设电脑,自建局域网联通各组室,完成伤员信息交换和汇总,并刻录光盘随伤病员移交至后方医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伤员伤情数据信息化,但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具体表现在:一是终端设备便携性差。终端智能设备不够小型化和便携化,虽然采用了一体机接、发各组室伤员伤情信息,但在车厢狭小空间下,设备的搬运、搭建和东南国防医药 年 月第 卷第 期 ,使用仍显局促。二是信息传递方式单一。不同救治阶梯之间,数据传递还依赖于有形介质载体(

11、光盘),方法手段单一创新不足,没有充分考虑使用电磁波、基站、卫星信号等传播方式。特别是指挥通联方面,对内指挥主要依靠对讲机,对外通讯主要依靠军用 手机,电台设备老旧且缺少演练操作人员,仅作为备用指挥通联手段。三是资源共享缺乏平台。在伤病员救治体系中,卫勤指挥缺乏顶层平台设计,对需要实时掌握高效调配的各类资源缺乏态势感知,特别是伤员伤情信息、阶梯救治信息、人力设备信息不能通盘汇总、全链路共享,导致资源不能充分合理利用。建议对策 坚持战训耦合此次任务最大的收获就是帮助我们探索了卫生列车医疗队“怎么训、训什么”的课题。通过以问题为导向,坚持全面从严,深化实战实训,用打仗检验训练,真正将思维理念从地面

12、引向了车厢,从平时引向了战时。杜绝了以平时诊疗程序代替战时救治流程,以平时手术治疗方案代替战时损伤控制技术,以平时收治套路代替战时分级救治策略的惯性思维,始终按照仗怎么打,兵怎么练的要求,推动战训深度耦合,实现作战训练一体化,确保练就真本领,练出战斗力。采取预先设计、检验完善、总结提高的闭环方式,加快推进军事训练转型。坚持以战促研针对此次训练演习中暴露出的组训内容不全、信息化研究不深的问题,围绕卫生列车这一新质保障力量进行探索创新、强化理论研究,着力提升方案预案的实操性、自研装备的普适性,组训方式的多样性,充分发挥医院与体系部队、高级院校联建合作的平台优势,在模拟伤员应用、危重伤员救治、信息系

13、统研发、无人侦搜装备升级等方面花力气下功夫,力争通过科技创新手段使伤员救治真起来,伤情信息传起来,指挥通信联起来,真正建立能够实现全域、全时、全员响应的卫勤拳头力量。坚持融合发展未来作战,伤情复杂多样,必须聚焦战场,按照打仗急需,岗位必备的要求,依托重症医学科、急诊医学科,普外科、神经外科等临床科室,利用收治病员伤情复合的特点,采取岗位轮转交互学习的方式,分批组织前沿理论研究和专业技能训练,摸准“战”的现实需求,立起“保”的能力标准,重点加强新型作战样式下伤员发生的特点规律和特种武器伤、高新武器伤救治成效的探索,持续强化学科合作理念,深化学科合作机制,走顺学科合作流程,不断缩小与“全域、高效、精准、灵活”的现代化实战卫勤保障能力的差距。【参考文献】陈文亮,陈盛新,周世伟 现代卫勤前沿理论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秦知安,许顺雄,石琨,等部队卫生伴随保障能力建设思考人民军医,():周世伟联合卫生勤务学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王金,支锦亦,向泽锐,等我国卫生列车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医疗卫生装备,():王景明,陈恒年,翟树悦,等野战医疗所训战一致模式建设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收稿日期:;修回日期:)(责任编辑:刘玉巧)东南国防医药 年 月第 卷第 期 ,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