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共同富裕:纾解民粹主义的中国方案.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32726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共同富裕:纾解民粹主义的中国方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共同富裕:纾解民粹主义的中国方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共同富裕:纾解民粹主义的中国方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年 月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卷第 期 ()文章编号:()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作者简介:户振亚,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思潮。:。共同富裕:纾解民粹主义的中国方案户振亚(贵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摘要:如今部分欧美国家愈演愈烈的不平等现象,产生了巨大的财富鸿沟,造成了阶层分化、固化并形成“阶级诅咒”,无形中给中下层民众戴上了“心理枷锁”,这正是民粹主义甚嚣尘上、卷土重来的根本性诱因。而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的光辉征程中,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从一穷二白的面貌到全面建成小康

2、社会,再到如今奔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探索了一条不同于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共同富裕之路。共同富裕的核心要义在于消除贫穷基础、防止两极分化,总体上解决发展中的不平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以总体平衡防止两极分化从而跨越“财富鸿沟”,建构合理社会结构避免社会阶层固化从而打破“阶级诅咒”,精神共同富裕化解群体情绪失衡摆脱“心理枷锁”,从而消除民粹主义潜滋暗长的土壤,给世界上那些迫切希望跨越民粹主义陷阱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了独特的中国智慧与方案。关键词:不平等;共同富裕;民粹主义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习近平指出:“当前,全球收入不平等问题突出,一些国家贫富分化,中产阶层塌陷,导致社会撕裂、政治极化、民粹主义泛滥

3、,教训十分深刻!”总书记的论断深刻揭示了民粹主义生发背后的不平等诱因。纵观全球各地区的民粹主义运动,无不是不平等问题恶化的产物。在 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后,部分西方国家贫富分化加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不平等,且逐步渗透至政治、社会领域,中下层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情绪不断蔓延,加剧了社会的割裂与动荡,民粹主义再度泛起。恰如有学者所言,民粹主义生发是由不平等而引发的大众抗争的政治实践。部分西方国家泛滥的民粹主义同时也为我们敲响警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的中国难以在全球性的民粹浪潮中“独善其身”,此时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十分必要。习近平指出,“我们决不能允许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4、、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决不能在富的人和穷的人之间出现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战略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决防止两极分化,是跨越贫富差距鸿沟,总体解决不平等问题的必由之路,亦是为消除民粹主义生发的不平等根源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一、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共同富裕是当前国内学界探讨的热点话题,民粹主义亦是最富有争论性的话题之一,两个概念看似云泥之别,实则有着交织之处。经过梳理文献发现,学界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不平等与民粹主义生发的研究。由不平等诱发的民粹主义在部分欧美国家表现极为明显,学界也多围绕

5、于此进行讨论,具体而言:在经济层面,收入不平等的持续扩大造成了社会底层的失业并加大了其不安全感,加之社会分享机制失效和政治治理能力弱化,是如今欧美国家民粹浪潮泛起的根本原因 ;在政治层面,经济不平等向政治不平等延伸并相互交织,凸显了西方民主政治的缺陷,而中下层民众渴望“平等的民主”,民粹主义便成为表达不满的激进方式 ;在社会层面,社会矛盾随着不平等现象的加剧而不断激化,导致西方国家工人运动和社会运动日益频发,民粹主义借机为整个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发声”;在心理层面,民粹主义是“不平等”现象背后产业困局、福利困局、人口困局所引发的民生凋敝、民怨沸腾、民心焦虑的精神表达 。二是共同富裕与民粹主义的纾

6、解。共同富裕纾解民粹主义的研究多涉及经济层面的讨论,首先要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进行考量,要致力于趋向共同富裕状态从而破除其生发的经济土壤 。针对收入和财富的差距过大以及民粹思潮的苗头,要从发展大格局考虑问题,要研究分好“蛋糕”的问题,要建立完善的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共同而有差别的普遍富裕的理念才会落地生根 。综上所述,相关研究成果为继续研究和阐释共同富裕与民粹主义的关系奠定了有力的学理基础。但在共同富裕何以纾解民粹主义的具体方式上,尤其是在精神共同富裕纾解民粹主义背后的群体性情绪上,学界的研究也只是管中窥豹、浅尝辄止,故亟需继续加强研究。近几年,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西方国家的“不平等”现象愈演愈烈,

7、导致民粹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甚嚣尘上、卷土重来,民粹主义逐步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迫切需要新的道路与方案予以有效应对。就不平等、民粹主义与共同富裕三者关系而言,不平等与民粹主义是因果关系,共同富裕战略是解决贫富差距两极分化拉大,总体消除民粹主义背后不平等根源的合理方案,是具有全球性示范效应的现代化模式。基于此,从纾解民粹主义的新视角解读共同富裕,进一步廓清民粹主义生发的不平等诱因,可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以跨越民粹主义陷阱提供理论参考,亦为学界深入讨论共同富裕提供新的话语靶点。二、弥合财富鸿沟:从两极分化到总体平衡二战之后,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在欧美国家盛行,其以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的核心要义引领着

8、浩浩荡荡的经济全球化发展。遗憾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暴露了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固有弊端,民粹主义、极端民族主义、排外主义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的接连发生而在欧美国家政治舞台涌动,其中以民粹主义最为喧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不平等无疑是危机显现的决定性因素。皮凯蒂()在 世纪资本论 中以历史的眼光和经济学的原理深入探讨了世界不平等的现状及其本质,其依据不平等的收入分配差异,将社会阶层定义为收入最底层 的下层阶层、中间 的中产阶层和最上层 的上层阶层,并将收入不平等分解为劳动收入不平等、资本所有权及其收益的不平等、这两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三个类别。但在民粹主义者眼中,阶层的分

9、化似乎并不是这么泾渭分明,在他们的话语场域中只有“人民”与“精英”的划分。愈发严重的两极分化正在打破皮凯蒂的层级划分理论,中产阶级的失势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愈发落入民粹主义的悖论之中,失势的中产阶级也被纳入“人民”范畴,与 甚至是 的精英阶层相对立。所以,中产阶级、城市下层、乡村贫民等群体都可能成为民粹主义运动的积极参与者。不同于 世纪末 世纪初,民粹主义运动的支持者多是底层贫困群体,如今欧美国家中产阶级愈发焦虑与反叛并渐趋成为民粹行动的主力军。譬如 年特朗普竞选的支持者绝大部分是白人中产阶级和蓝领劳工,法国“黄背心”运动的主要抗议人群是下滑的中产阶级,支持英国脱欧的并不是传统的贫困底层。这一

10、切皆可归因于长期不平等引发的贫富差距拉户振亚:共同富裕:纾解民粹主义的中国方案大、两极分化严重,皮凯蒂 、的分类理论在现实中早已变成了 对 。遗憾的是,部分欧美国家仍然深陷“中等收入陷阱”的泥潭,如若长期放任自流,必然会引发结构性恶化,会导致收入与财富分配的严重失衡,正如皮凯蒂提出的“”公式,即资本回报率如果长期大于经济增长率,那么资本将会高度集中在富人之手,这时继承财富亦会远超劳动收入积累的财富,不平等现象愈发加重,社会必然加剧两极分化,财富的鸿沟亦必然越来越大。以贫富差距巨大的美国为例。根据 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 显示,截止到 年底,美国最富有的 人与最贫穷的 亿人拥有的财富相等,美国 最富

11、有的人拥有的净资产是 最贫困人口的 倍,但美国 位亿万富翁的集体净资产在疫情期间增加了 亿美元。如今,美国的财富再分配流动方向已完全倒置,数万亿美元从中产阶级手中流出转而流入最富裕阶层的手中,愈发多的社会新增财富也在流入金字塔尖 的人之手。这恰恰印证了马克思的判断,“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生产的影响和规模越大,他就越贫穷”。而巨大的贫富差距和收入不平等持续共振的结果就是,“曾被全世界羡慕的美国中产阶级自此之后持续衰落,那些依旧留在中产阶级阵营的人们也发现很难以为继”,贫穷、高失业率、犯罪率居高不下、教育医疗资源失衡等窘境使美国中产阶级的“美国梦”成为了一场噩梦。“美国民粹主义势力兴起的背后,

12、是贫富差距问题(以及移民问题)”。当今美国严重的经济不平等带来巨大的贫富差距,中产阶级持续衰落,社会上层特权阶级与中下阶层民众的两极分化愈发明显,阶层对立更加激进,“哑铃式”的社会结构固化且难以修复。中产阶级的衰落与“反叛”,下层民众对特权阶级的不满与愤怒,恰恰给民粹主义提供了生发的土壤。正如在近两届美国大选中,桑德斯、特朗普、拜登等候选人为了迎合中产阶级与下层民众的心理需求皆拿经济不平等来大做民粹主义文章。不幸的是,部分西方国家政府并没有重视贫富差距严重两极分化的现状,而是继续采取放任自流的方式。甚至部分国家与政党认为,如果民粹主义的核心问题是经济问题,那么随着经济的复苏民粹主义也就会自然消

13、除。只要富人等精英阶层能够保证经济持续繁荣并不断提高民众生活水平,那么人民就会遵从他们。这种对民粹主义简单认知的观点与做法无疑有失偏颇。值得警惕的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社会贫富差距两极分化依然存在的现实境况带来了不可避免的矛盾与嫌隙,这难免会诱发群众“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情绪,极易使民粹主义抓住渗透机会。但不同于部分国家陷入两极分化的泥潭无法自拔,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可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战略的

14、首要环节就是弥合财富鸿沟,坚决防止两极分化,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从而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亦是消除民粹主义两极分化诱因的应有之义。具体而言:第一,在高质量发展中为解决两极分化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更是防止两极分化的必要条件。坚持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要着重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下功夫。只有以坚定的物质基础为支撑,才有可能在“做大蛋糕”的基础上有底气有能力“分好蛋糕”,将公平正义惠及到更多的群众。

15、第二,“分好蛋糕”避免结果不平等的窘境。只有“分好蛋糕”“做大蛋糕”才能体现其价值意义,习近平强调,“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正确处理增长和分配关系,把蛋糕切好分好”。“分好蛋糕”可以真正体现公平正义,真正体现出共同富裕的本质性内涵。黄奇帆认为,“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不会自动纠正因种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第 期种起点不平等而带来的结果不平等,贫富差距扩大和增长停滞是必然现象,这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是无解的”。“分好蛋糕”正是对结果不平等现象的规避,是部分贫富差距巨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所不具备的战略优势。因而要通过完善分配制度,探索出

16、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的可行途径。第三,解决“区域、城乡、行业”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美国“铁锈地带”没落和转型失败的惨痛教训历历在目,而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显得十分迫切。共同富裕战略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同向同行,优化区域各项资源配置;加强重点行业管理,平衡各行业资源配置,从而缩小区域、城乡和行业收入差距,坚决避免“铁锈地带的悲歌”。总之,共同富裕的逐步实现是以高质量发展为基础,依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做好蛋糕分配,规范财富积累机制,解决不平等不充分问题,从而防止两极分化,并向总体平衡迈

17、进。随着共同富裕战略的扎实推进,会将更多的发展红利惠及到人民,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不同群体居民收入差距总体上成缩小趋势,公平正义得以充分彰显,解决大部分中下层民众的迫切需求,改变结果不平等的情况,原本处于“劣势地位”的中下层民众也不会担心难以跨越的财富鸿沟。所以,相比于民粹主义呈周期性爆发的资本主义国家,“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决防止两极分化,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是其内在蕴含和外在彰显。这亦是消除民粹主义生发两极分化基础性根源的应有之义。三、打破阶级诅咒:从社会阶层固化到合理社会结构不幸的是,部分欧美国家经济不平等的日益加剧导致中产阶级贫困化日益严重,地位日益沉降,社

18、会结构从橄榄型逐步向哑铃式转变,且目前难以看到中产阶级重新崛起的希望,累积性的世代贫困问题极易产生,富人会因为巨大的财富积累而躺平,穷人因为难以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而选择躺平,从而陷入代际传递的“阶级诅咒”,此时整个社会变化陷入停滞、撕裂与动荡之中造成社会结构性冲突。而“结构性冲突指的是现代化进程中特定社会阶层之间的对抗或矛盾,它是民粹主义批判性的社会根源”。具体而言:一是阶层对立削弱民众的集体认同感。阶层分化与固化导致底层民众对精英阶层充斥着不满,这种不满源自于他们对共同生活环境的不平等感与疏离感。根据 全球财富报告 数据显示,年全球百万富翁总数已达到 万人,占据全球总财富的 ,最富有的 人群

19、拥有全球 的财富,最富有的 人群拥有 的财富,但处于财富金字塔底层 的人群所拥有的财富仅占全球财富的 。财富与收入的巨大差异造成了政治与社会领域的巨大隔阂,使得更多的底层民众被排斥在社会体系之外,社会地位和应有权力受到了动摇,底层民众愈发强烈的不平等感极大地削弱了他们的集体认同意识与社会归属感,此时“社会性被排斥团体”便会出现,社会排斥现象恰恰为民粹主义酝酿了不满情绪。二是阶层固化加剧阶层对立。根据 世界不平等报告 数据显示,自 年以来,前 的人获得了从 世纪 年代以来所有财富增长的 ,而底层 的人只获得了,最穷的一半人口无论在哪里都占有 以下的财富。上下层之间财富增长率的严重不平等加速了社会

20、分层与阶层固化,库兹涅茨倒 形曲线理论似乎不再成立,代际传递的“阶级诅咒”已不可避免,底层民众与精英阶层的距离愈发遥远,精英阶层对资源的占有越来越多,底层民众对精英阶层愈发不满,阶级对立情绪只会愈发加剧,社会撕裂与疏离亦是难以避免。三是撕裂的社会触动了民粹基因。撕裂的社会难以给底层民众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带来保障,原本和谐的社会秩序被扰乱,安定的社会制度基础被动摇。与此同时,经济社会发展由于社会领域问题导致的人才、资源等要素的错配而陷入停滞甚至倒退,底层民众更是难以看到“翻身”的希望。此时底层民众对现行体制户振亚:共同富裕:纾解民粹主义的中国方案和精英阶层的质疑、不满更加强烈,民

21、粹主义便有了“用武之地”。概而论之,不平等诱发的阶层两极分化、固化与对立必然会带来社会撕裂的结构性冲突,触动底层民众的民粹主义基因,且民粹化的程度与经济政治不平等的程度呈正向态势。观照美国严重失衡的现行社会结构。如今美国经济政治不平等导致阶层分化与固化,中下层民众与上层精英在收入、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环境等各个领域所享受的资源差距在不断拉大,中下层民众对上层精英的仇视与反抗愈益激烈,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冲突与对抗不断,主张“仇官、仇富、反精英”的民粹主义运动不断升温。此外,中产阶级的没落在加深美国中产白人群体焦虑的同时,也加剧了白人与其他族裔之间的冲突。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 曾犀利指出,美国目前

22、“反亚裔仇恨犯罪频发高发,对穆斯林群体的歧视有增无减,土著居民遭受的种族迫害仍在继续,种族经济鸿沟不断扩大,种族不平等日益加剧”。美国人“与生俱来”的种族歧视,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使得种族等级固化且不可逾越,种族的不平等又大大加速了社会阶层的分化。概而论之,无论是从社会阶层分化还是种族等级固化来看,“撕裂”是美国现行社会状态的最贴切表达。政党政治的失灵、种族矛盾的加剧、贫富差距的拉大、阶层鸿沟的加深使本已“撕裂”的社会持续动荡。正如 年,在极端民粹政客的政治操弄下,大批示威者冲击美国国会进行暴力示威就深刻凸显了美国早已深陷民粹主义困局无法自拔。美国日益严重的民粹主义危机,归根结底还是笼罩在美国中

23、下层民众头上的“不平等梦魇”,不从根本上改变不平等的存在,一切政策调整与社会治理皆是无效演绎,民粹主义的诘难亦会一直存在。前已述及,部分西方国家政府针对贫富差距严重两极分化所采取的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不平等”的根源。有些政党的政策主张反而助推了民粹主义的发展,甚至部分政党本身就属于民粹主义政党或是投身于民粹主义的怀抱。西方愈发严重的经济不平等逐步延伸至政治不平等,西式民主愈发向“少数人的游戏”异化,必然会更加激起底层民众对精英阶层的激烈抗争,社会结构的失衡愈发严重。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国社会面临剧烈转型的当下,“中等收入陷阱”的诘难依然存在,社会阶层面临大规模重构,这时更加需要警惕民粹主义的

24、“趁虚而入”。共同富裕战略可以有效控制两极分化,推进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建构合理社会结构打破“阶级诅咒”和“身份枷锁”。建构合理社会结构有效避免了社会阶层在分化和固化中导致的社会内部对立,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形成高品质社会的关键所在,亦是防止民粹主义抬头的必然之举。一方面,“限高、扩中、提低”构建理想社会结构。我国虽然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依然存在着贫富差距拉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较小、低收入群体比重较大的问题,距离理想型的橄榄型社会结构依然存在差距。如前所述,部分国家贫富差距拉大以及不理想的社会结构依然存在着催生民粹主义的风险,正如郑永年认为,“美国正是因

25、为没有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所以在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情况下催生出了民粹主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环便是建构起理想型的社会结构,“限高、扩中、提低”恰是必由之路。“限高”可以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充分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以遏制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保障机会平等。“扩中”是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就业机会等措施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及其收入水平,提高其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促进消费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这亦是共同富裕的必要环节。“提低”可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人力资本和技能水平,激发其劳动潜力,畅通低收入群体向中等收入群体的流通渠道。另一方面,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向高品质社会。习近平曾深刻提醒

26、:“当年一些拉美国家搞民粹主义,高福利养了一批 懒人 和不劳而获者,结果国家财政不堪重负,落入 中等收入陷阱,长期不能自拔。福利待遇上去了就下不来了,搞超出能力的 福利主义 是不可持续的,必然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和政治问题!”比如,阿根廷、巴西、墨西哥等国家经过一段时期的高速经济增长后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后,无法突破发展瓶颈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便会掉入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第 期中等收入陷阱。瓶颈魔咒的缠绕使得这些国家两极分化严重,既得利益集团迅速垄断国家资源并占据大部分国家财富,导致国家法治混乱、官员腐败、民众道德低下,诱发民粹主义泛滥。刘世锦认为,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一个重要变量就是收

27、入差距过大,没有形成足够规模且稳定的收入群体。可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建构理想橄榄型社会结构与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向高品质社会密切相关。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如前所述,“扩中”恰是共同富裕扎实推进的关键,对扩大内需、提高生产率、维护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到 年,随着共同富裕的扎实推进,“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这时人民的生活质量会显著提升,阶级分化不再明显,可以避免掉入中等收入陷阱而迈向高品质社会。一言以蔽之,随着社会结构趋向合理化,居民收入结构呈橄榄状,中等收入群体占主体,阶层分化和固化的“阶级诅咒”

28、被打破,逐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各阶层人员合理流动,中低收入阶层对高收入人群的敌视逐步消失,社会秩序亦趋势良好,民粹主义对社会阶层的“疏离”便是无效演绎。四、摆脱“心理枷锁”:从群体情绪失衡到精神共同富裕“民粹主义不仅是一种社会和政治现象,也是一个群体心理反应的结果”。从群体心理学角度来说,民粹主义是“大众人”的心理表达,是针对贫富差距、社会不公、阶层分化等“不平等”问题所表达出的一种群体性情绪。民粹主义的惯用手段是采用“主观”眼光看待社会矛盾,将贫富差距、阶层分化、社会动荡等由“不平等”诱发的社会问题归咎于社会精英对普通大众的疏离、社会上层占据了底层大量资源等原因。标榜“人民至上”的民粹主

29、义利用不断激化的社会矛盾煽动大众采取“直接行动、直接发声”进行反抗,是毫无争议的颠覆现有体制、破坏秩序规范的破坏者。群体心理学创始人古斯塔夫勒庞()认为,个体融入群体后,“同一性吞没了特异性,无意识属性取得了主导地位”。恰如,民粹主义号称为大众代言,事实上是借助大众的力量以表达自身的价值诉求,煽动进入民粹圈群的且无意识的“大众人”对现行体制、社会精英及主流文化进行批判与冲击。德国学者维尔纳米勒()认为,“让民粹主义者与众不同的,是他们公然做出这些行为,并伴随着大众道德上的支撑”。民众个人在进入民粹主义主观构建的群体圈群后所表现出的心理倾向已经远远超越了个体的心理表达,由“不平等”问题引发的破坏

30、、极化与从众的心理状态代表着群体性利益诉求的表达,个体思维已难以超越群体思维的束缚。正如英国政治学家迈克尔奥克肖特()认为,“反个人 有感情而无思想、有冲动而无观点,只是模糊地意识到他的力量”。民粹主义者营造的群体性思维无意之中便给大众戴上了“心理枷锁”,此时“个体人”的消失与“大众人”的反叛是民粹主义群体心理的典型写照。从“失衡致幻”的个体心理到“幻觉趋同”的过渡心理再到“被催眠”的群体心理是民粹主义背后群体性情绪生成的演绎。纵观贯穿在美国建国后二百余年的历史传统与政治肌理之中的民粹主义,在不同时代与不同的政治理念相结合,并体现在不同的运动和事件中,但“不平等”背后的群体性心理却是每次美国民

31、粹主义泛起的最特殊的民众共鸣。美国第一个民粹主义运动实例“人民党”运动,便是源于广大农场主深感垄断资本对农业领域资源的不平等占有与控制,表达了底层民众群体对垄断资本的强烈不满与反抗心理;世纪 年代美国财富过于集中且分配不均,尤其是教育程度差异所导致的不平等引起了普通民众的强烈不满,引发出群体性激愤,具有民粹色彩“共享财富”计划应运而生;世纪 年代,罗斯佩罗()所代表的民粹主义浪潮以感觉自身被排斥被忽视的民众为主力,反映了大众对主流政治的不满情绪;“茶党”与“占领华尔街”运动中,始作俑者的民粹主义抓住中下层民众对“不平等”现状的憎恨心理,煽动中下层民众对精英阶层的贪户振亚:共同富裕:纾解民粹主义

32、的中国方案婪、腐败以及不平等占有进行激烈反抗;以特朗普为代表的右翼民粹主义更是昭示了美国普通民众对愈演愈烈的不平等现象所引发的社会危机的焦虑心理;而如今拜登时代依然深陷民粹主义困局,注定美国民众短期内无法摆脱民粹主义强加的“心理枷锁”。概而论之,美国民粹主义尽管有着阵发性和周期性,但皆是建立在对经济政治体制不满的基础上,归根到底民粹主义“是一种特定的对政治的道德化想象”,是“不平等”使美国底层民众带来的危机心理意识的产物。总之,认识民粹主义也不能只从“不平等”的表面现象出发,也要看到“不平等”背后的群体情绪失衡。民众群体情绪的失衡必定会造成社会风气的浮躁,甚至在特定事件中会引发大规模的社会动荡

33、,会使得民粹主义更加活跃且一时难以平息。美国等西方国家面对民粹主义运动时往往是先“避其锋芒”,待民众非理性情绪暂时平稳后,部分政客再出面进行作秀式的安抚,暂时性的平息并没有真正解决民粹主义运动爆发背后的群体心理失衡。美国国会暴乱、弗洛伊德运动、法国黄马甲运动等民粹式运动皆是如此。当再次遇到爆点事件时,积压的民众非理性情绪会再次爆发而演化为更加激烈的事件。如今在我国,网络民粹主义亦会利用舆论焦点与社会热点来散播悖论,从而引爆大众群体的非理性宣泄,对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造成冲击,需要我们高度重视。习近平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

34、划一的平均主义”。共同富裕的进程是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高度统一,最终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随着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不断推进,民众不断筑牢主流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精神期待不断被满足,群体性情绪的祛魅亦会被逐步消解。第一,不断筑牢主流意识形态抵御民粹主义袭扰。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指出,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筑牢主流意识形态,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是精神共同富裕的首要前提。随着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的不断推进,民众会更加深入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加深刻地认同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与

35、科学性。民粹主义所标榜的虚假的“人民至上”观点,鼓吹以平民完全主导社会发展的错误理论便无法取得民众的信任。民众对民粹主义的认识亦会更加深入,自觉批判和抵御民粹主义侵袭的能力大幅提升,这正是纾解民粹主义背后群体性情绪的关键。第二,人的全面发展趋向增强自觉抵御民粹主义的能力。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关键在于“人本逻辑”,是以群体性的能力差距缩小为标志,最终走向人的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便是精神共同富裕“人本逻辑”的最终价值旨趣。共同富裕进程中,人的全面发展最重要的一环便是“满足人”,在精神领域而言是满足人的平等感、正义感、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等需求。当人逐步趋向全面发展,精神层次逐步趋向于“每个人的自由

36、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理想状态,人民的精神生活迈向新台阶。此时,民众的主体性和文明性得到充分彰显,由“不平等感”诱发的民粹主义群体心理会随着人被“平等感”不断包裹而消失,民粹主义所推崇的心理样态只会沦为“虚假泡沫”。第三,高质量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精神生活需求。民粹主义背后的群体心理主要有“不经思考”的破坏心态、“精神统一”的从众心态、“非黑即白”的极化心态等样态,这些“病变”心态瓦解约束个体的道德与社会机制,极易使人走向冲动与偏执,最终会催生出令人发指的民粹暴行。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整个国家及其人民在物质生活丰裕、教育健全、文化先进的基础上形成的积极开放的总体性心理状态 。习近平强调,

37、“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抓好文化建设,增加社会的精神文化财富”,可见,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高质量的文化服务为依托,通过传承与弘扬优秀文化、核心价值观引领、完善公共文化体系等途径,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打造文化高地和思想阵地,满足人民精神生活需求,最终形成积极开放的社会心态。总而言之,当人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第 期民精神生活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并逐步迈向共同富裕时,会认清民粹主义的奇谈谬论,认清民粹主义背后群体情绪的“病变”本质,便难以被民粹主义的谬论所蛊惑和影响,更不会从民粹主义吹嘘的“乌托邦”幻想中汲取精神慰藉。五、结语就不平等、民粹主义与共同富裕三者关系而言,不平等与民粹主义

38、是因果关系,共同富裕是总体消除不平等和纾解民粹主义的方案。如今,美国等部分严重两极分化的国家正经历着由“不平等”诱发的社会震荡,中下层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使得民粹主义大行其道,教训深刻、值得省思。要清晰认识到,我国收入分配不公、城乡差别过大、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区域分化明显等一些突出的不平等问题尚未解决,民粹主义攻讦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但“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共同富裕强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与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全方位的协同推进 ,强调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目标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

39、橄榄型分配结构,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使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达到双富裕。尽管共同富裕仍是有着一定差距的共富,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但共同富裕战略的深入推进可以从根本上弥合不平等带来的鸿沟,打破阶层分化的“阶级诅咒”,摆脱民粹主义强戴的“心理枷锁”,保持社会和谐与稳定,巩固执政根基,从而消除民粹主义潜滋暗长的土壤。尽管学界多认为中国社会正被民粹主义(网络化)袭扰,但“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相信随着共同富裕战略的扎实推进,“不平等”根源必然会被消除,民粹主义亦必然会在中国销声匿迹。同时,共同富裕的伟大战略也为世界上许多既想发展又想摆脱民粹主义困扰

40、的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具有全球性意义的中国方案。参考文献: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林红 不平等:民粹主义的政治经济学逻辑 国外理论动态,():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北京:人民出版社,马峰 全球化与不平等:欧美国家民粹浪潮成因分析 社会主义研究,():邢文增 社会不平等与西方左翼复兴的契机 科学社会主义,():彭庆红,刘迪翔 民粹主义的社会心理分析及其启示 思想教育研究,():袁婷婷 意识形态安全视阈下的网络民粹主义析论 理论导刊,():常修泽 中国经济三型趋势论 上海大

41、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托马斯皮凯蒂 世纪资本论 巴曙松,等,译 北京:中信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 人民日报,()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伯尼桑德斯 我们的革命 钟舒婷,等,译 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厉以宁,黄奇帆,刘世锦,等 共同富裕 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 北京:中信出版社,王晔 习近平出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社会主义论坛,():黄奇帆 共同富裕的内涵与实现路径 清华金融评论,():林红 民粹主义 概念、理论与实证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张恒龙 坚持普惠包容 实现共同发展 光明日报,世界不平等实验室 世

42、界不平等报告 (中文版摘要)()户振亚:共同富裕:纾解民粹主义的中国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 ():刘世锦 以提升人力资本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北京日报,()古斯塔夫勒庞,马晓佳译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维尔纳米勒 什么是民粹主义?钱静远,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迈克尔奥克肖特 政治中的理性主义 张汝伦,译 上海:上海译文书局,傅才武,高为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与指标体系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习近平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北京:人民出版社,李红军,王琴 共同富裕:解锁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密钥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责任编辑:王丽平)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第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