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积极心理学在法学专业课程育人中的应用.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32228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积极心理学在法学专业课程育人中的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积极心理学在法学专业课程育人中的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积极心理学在法学专业课程育人中的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6 月第2 期焦作大学学报JOURNAL OF JIAOZUO UNIVERSITYNo.2June 2023积极心理学在法学专业课程育人中的应用马哲(吉林警察学院法律系,吉林长春130 0 17)摘要:通过剖析法学专业课程育人面临的困境,分析积极心理学与法学课程育人的内在联系,探讨积极心理学应用于法学课程育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而提出提升育人效果的应用路径。积极心理学与法学专业课程育人在目标上具有高度一致性,理念也具有高度契合性,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内容、理念和方法有助于创新法学专业课程育人模式,从而提高课程育人实效性。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法学;课程;育人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志码

2、:A文章编号:10 0 8-7 2 5 7(2 0 2 3)0 2-0 0 8 8-0 51.问题的提出党的二十大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高等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法学专业是培养我国法治队伍后备人才,助力实施法治强国战略的第一阵地,责任重大,使命艰巨。法学专业要培养德法兼修的人才,德育是首要任务。专业课程是实现育人目标的主要途径,因此,课程育人是法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通过提高对课程育人的重视,增强教师课程育人意识,提高教师课程育人能力,课程育人工

3、作已经全面铺开,在量的问题上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体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到了课程育人之中,专业课程实现育人全覆盖,对于育人元素在每一教学单元均有所体现,并且已经选出一部分优秀课程和教师团队进行示范引领。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普遍不能从教师的课程育人中收获到相应的素质提升、观念转变或者能力的发展,教师知识传授与课程育人呈现明显的两张皮现象,教师育人能力明显不足。目前,法学专业课程育人呈现出量高质低的状态,因此,现阶段应当如何提高课程育人的质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任务。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发展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经济、社会

4、、文化、生态等各方面都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高等教育也应当被囊括其中。法学专业课程育人也需要高质量发展,以此为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法治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面临当今教育改革创新的新机遇、新跨越,高校的法学专业课程育人应当从哪里出发,往哪里走,如何走,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回答。高质量发展依靠创新驱动,所以,我们需要创新法学专业课程育人的思路与途径。积极心理学是2 0 世纪初兴起的心理学研究新领域,它与传统心理学主要关注消极病态心理不同,积极心理学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的理论、方法和手段来看正常人性,关注人类美德、力量等积极品质,研究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

5、认知过程、积极的人格特征以及创造力。积极心理学被誉为现代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一个新的里程碑,现在已成为教育领域创新发展的一种新思潮和范式。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内容对教育价值在诸多方面与高等教育的课程育人有极强的契合性,因此,积极心理学被广泛地应用于高等教育的各个环节,特别是课程育人环节。法学专业具有区别于其他专业的内在价收稿日期:2 0 2 3-0 1-0 4基金项目:吉林省高教学会高教科研课题“积极心理学融入法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创新研究”(JGJX2022D479)作者简介:马哲(19 8 0 一),女,吉林扶余人,吉林警察学院法律系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经济法学、劳动

6、法学。第2 期值以及社会价值,法学专业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和独特性,法学专业人才培养在课程育人方面可以在坚持自身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积极心理学这一思潮和范式,从而增强课程育人的实效性,将课程育人工作提升到更高的质量层次。2.法学专业课程育人的问题反思2.1育人目标模糊化高等教育的各个专业都有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也需要有明确的育人目标,这里育的“人”是带着各个专业职业方向的人,那么育人的目标就不能脱离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混淆,确立明确的目标定位是课程育人顺利实施的基础。当前,法学专业的课程育人目标并不清晰、明确,教师在育人过程中不知道以什么为抓手,究竟应当以

7、达到什么目标为方向选择有针对性的育人内容和育人手段,这会大大降低教师育人的积极性,也严重影响了课程育人的实效性。2.2育人取向消极化长期以来,传统的课程育人都是以矫正问题为主要任务,教师普遍关注学生身上存在的各种问题(特别是品德问题),以纠正他们的明显或潜在的缺点、不足,而对他们的良好品德、发展潜能和积极品质关注度不高,容易形成重视问题矫正、忽视良好品质培养的消极育人取向。这种消极育人取向不利于学生自我肯定,尤其不利于法学专业学生形成自信的职业风貌。消极育人取向还往往使教师采用批评、指责、命令等消极的方式对待学生,从而恶化师生关系,不利于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进而容易导致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日益弱化

8、,职场倦怠感明显增加。2.3育人策略单一化由于法学知识专业性强,又比较复杂,教师往往将主要精力用于钻研知识的传授,育人更习惯采用直接讲授的方式,将道理直接讲给学生。而现实情况是,教师想要告诉学生的道理,学生不是不懂,而是不做,或者他们很想做,但是毅力总被侥幸心理打败。学生严重的知行脱节告诉我们,“讲道理”式的育人方式总是收效甚微。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学生接收信息吸收道理的渠道非常广泛,而且法学专业的学生相比较其他专业的学生具有更强的分析思考能力,学生们接收到了一些道理之后,并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听教师讲道理也只不过是将已经吸收过的信息马哲:积极心理学在法学专业课程育人中的应用2.4育人内容普适

9、化当前的法学专业课程育人都是在泛泛而谈,对育人元素的挖掘不能考虑到各课程的特殊之处以及不同特点,育人内容均为所有专业课程都普遍适用的,并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这样容易导致师生产生事不关已的心态,影响课程育人的效果。3.积极心理学融入法学专业课程育人的价值分析3.1积极心理学促进法学专业课程育人目标明确化无论是积极心理学还是法学专业课程育人,都以人为对象,都要运用正能量激发人的某种心理能量,从而进行相应的行为,二者在目标上是高度一致的。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普遍意义上的人,而法学专业课程育人中的人是带有法律职业共同体特征的较为具体的人,那么,积极心理学所研究的人的共性问题这种普遍性就为法学专业课程育人

10、的具体性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习近平同志指出,法学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以德为先,培养法学专业学生最基本的道德和修养。作为合格的法律人,首先要具备健全的人格,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法学专业课程育人应当致力于培养学生获得健全的积极人格,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法律职业人奠定坚实的基础。法学专业的学生既具有人的共同属性,又具有将来成为法律职业人的特殊之处,而积极心理学能够促进法学专业课程育人目标从模糊走向明确。从积极心理学出发,我们可以将法学专业课程育人的目标进行整合,通过课程育人,最终培养学生与将来从事的法律职业密切相关的核心能力和素养,具备获得有意义、幸福人生的能力。3.2积极心理学带动

11、法学专业课程育人取向积极化“善歌者使人续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课程育人的实施者是教师,教师个人的人格力量对于育人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只有拥有较强的人格魅力,才能在育人过程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职业倦被誉为2 1世纪的职场感冒,心理学家对职业倦怠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有半数的人长期受到压力的困扰,有1/4的人因不良的身心状况而影响其工作效89再在头脑的浅层获得一遍,学生素养的形成也还只是停留在知识构建阶段,缺乏真实的情感体验和真正的认知感悟,因此,很难形成较为稳固的信念和行为模式。90率。法学教师在面对专业的复杂和人才培养高要求的压力之下,不可避免会产生职业倦怠建立,当教师不能进行自

12、我身心调适,往往会在育人过程中使用指责、批评、讽刺的方式面对学生,这样不利于良好的课堂氛围,也不能带动学生走向积极的课程体验,这样就会与课程育人的价值背道而驰。运用积极心理学对教师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提升教师的幸福感,有助于课程育人效果的实现。“积极”应当是新时代法学专业课程育人的新姿态,应当成为课程育人的核心理念。3.3积极心理学强化法学专业课程育人方法多元化对于人的力量以及美德的开发,积极心理学目前已经具有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应用方法以及相关的测量手段。目前,在法学专业课程育人过程中,教师的做法仅是停留在自动化意识层面,往往不能有意识地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系统化的设计,使得法学专业课程育人呈现原

13、始化、粗糙化,影响育人效果。积极心理学的实验操作方法可以被课程育人所借鉴,提高法学专业课程育人的科学性,并且能够拓展思路,创新优化。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必然对现有的法学专业课程育人产生重要影响,拓宽教师的育人视野,促进教师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操作方法与传统的育人手段相结合,创新育人方法,增加育人策略,从而主动构建一套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科学有效的育人模式。3.4积极心理学促进法学专业课程育人内容专业化专业课教师进行课程育人与思政课教师进行课程育人的角度有所不同,专业课教师需要将专业课知识与育人相结合,所以,专业课教师不能直白地向学生讲解育人知识。比如,想要帮助学生建立健全人格,就要去挖掘法律知识

14、、法律制度中所蕴含的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观点,突出积极心理学在法学专业领域的适应性,丰富法学专业课程育人的内容,从而创建具有法学专业特色和法律职业特点的育人体系。4.积极课程育人的途径探索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及积极的社会环境,针对法学专业课程育人的问题与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4.1运用积极心理学培养法学专业学生职业化的人格特质我是谁,谁是我,如何才能认识自我,如何与自我焦作大学学报相处,如何与他人相处,这是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追寻的问题。阿方索卡尔曾说过:“每个人都有三重人格:他所显露出来的;他所具有却未显露出来的;他认为自己所具有的。”而个体若要认识到

15、自己的人格特质,有时需要通过他人来实现,那么,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我特质的重要他人就是教师。学生与授课教师的关系最为紧密,所以,教师是学生发现和认知自我特质的眼晴,教师有责任在课程中挖掘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当然,从广泛意义上讲,积极人格特质包含很多方面,积极心理学从人格优势的角度,提出人的六大美德以及其中包含的2 4个具体的积极品质,然而,高等教育中不同专业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那么不同专业的教师就要有意识地紧密结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以及职业方向对人的品格特质要求,对学生的某些美德或者品质进行着重挖掘与培养,这样才能体现出法学专业课程育人区别于其他专业课程育人的特殊价值。根据法律职业的鲜明特点

16、,法学教师应当在课程育人过程中着重挖掘学生如下的积极人格特质。(1)正直在积极心理学中,正义的内核是公正,而一个人往往是在超越自己立场的时候才能表现出公正。也就是说,在遇到一个选择性的问题时,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相冲突时,应当遵从个人利益还是遵从公正的信念。古罗马名著法学阶梯中有一句话,“法学乃正义之学”。法律人是从事法律职业的共同体,法学专业的学生将来要成为我们国家法治理念最忠实的践行者,他们必然是社会正义的捍卫者。对于法律人,公平的规则固然重要,而正义的动机则更为重要。在法律实践中,当事人的利益与自我利益有时是存在严重冲突的,此时就需要依靠正义来做出行为的取舍。(2)真诚积极心理学认为,人

17、只有言行一致,自我统一,才能保证心理平衡,才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国无诚不治,家无诚不和,业无诚不兴,人无诚不立”,作为法律人,诚信的品格更为重要。法律人的诚,体现在对真理的追求,对法律的信仰和遵守;法律人的信,在于平衡纷争的公正,在于利益取舍时的不偏不倚;法律人的诚信更在于有敢于讲真话讲实话的勇气。勇气是人类的核心美德之一,其中包含着一种非常明显的优势,即勇敢地面对他人和自我,诚实地表现自我。实事求是、敢讲真话是法律人的职业道德与责任担当,讲真话讲实话才能够让当事人感受到公平正义。国学大师季羡林有句话:“讲真话2023年6 月第2 期不一定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但说出来的话一定是真话”。作

18、为法学专业的学生,应当以真立足,敢说真话,努力成为社会真实生活的代言人。(3)宽容宽容是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法律人应当具备宽容的品质,坚守法律公正的同时,也要接受各种差异,遇到有意见纷争时,会尊重他人意见,求同存异,用开阔的眼光和胸怀帮助他人排忧解难。(4)自信积极心理学中的自信又称为自我效能,是指在面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或事情,有信心并能付出必要的努力来获得成功。自信的人大脑皮层长期处于激发状态,中枢神经处于兴奋状态,体内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得到充分调动,积极发挥各自作用,能够积极应对挫折与困难,从而获得成功。法律职业是要为他人定纷止争,维护社会正义的,法律人将来所要面对的各种纠纷是错综复杂,困

19、难重重的,那么,拥有自信的品格以及在困难面前百战不殆的强大心理韧性,就显得极为重要。(5)仁爱积极心理学中的爱是指人类彼此之间的理解与感受,有时候表现为人类生活中的相互扶持与同情。有爱心的人愿意用自已的能力去维护正义,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法律不是冰冷僵硬的条文,法律也是有爱的,法律职业也应当是有温度的。法律职业人不是机械冷酷的,除了有公正的信念,更应该有温暖的情怀。法学教师在课程育人中应当发现并肯定学生各种各样的爱心,促进学生将这种爱心转化为捍卫和平的力量。积极教育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一切从“积极”出发,用积极的视角去发现和解读学生的积极品格,这是课程育人应最先做到的。4.2运用积极心理学创新法学专

20、业课程育人方法,增强积极情绪体验4.2.1设计“特别仪式”,引导学生看见自我在人类学的意义上,仪式通常被认为具有象征性和表演性,但它又不具有戏剧特征,它可以由人创造不同的形式。仪式可以帮助人实现在社会中的认同和自我需要,通过仪式看见自己,感受到自我。例如,教师可以设计每次课的课前三分钟分享,分享自已或他人做过的像法律人的事,引导学生对将来要从事的法律职业拥有代入感,去感受法律人格的力量,通过榜样找到前行的方向。4.2.2“讲好法律故事”,启发学生获得积极的职业信念基于法学专业的实践性特点,法学教师常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传统的案例教学法仅仅是为了将案例马哲:积极心理学在法学专业课程育人中的应用律

21、职业的情感认知。4.2.3创建“翻转课堂”,增强学生自我实现的内驱力积极心理学突出强调“人本主义”,人的所有潜能都能自我实现。法学课程育人的过程中,学生才是中心,教师的作用仅是引导学生获得积极的感受,激发学生不断自我探索、自我成长的内生动力。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翻转课堂这种方法是要有心理学基础的,运用这种方法需要教师首先看到学生的特点,看到学生学习的需要,认识到学生的能力,选择适合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通过课堂上的师生交流,发现学生的长处,引导学生有条理地分析案例,并能够提出问题,表达观点,甚至进行勇敢地争辩。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进行自我肯定,发现职业特长,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同时

22、,翻转课堂这种方式强调学习的过程而非具体的结果,这样也可以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学习。4.2.4开发“项目教学法”,提高学生的法律职业认同感积极心理学中提到教学活动应当形式多样,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获得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激发学生的正向力量。项目教学法是符合这一要求的教学形式,所谓项目教学法,就是以项目为中心,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参与,师生共同完成若干任务,以实现某一具体工作目的的实践教学方法。法律职业需要解决每一个争议,争议的解决是一项系统性的任务,具有整体性和合作性,基于这一特点,法学专业的大部分课程都可以适用项目教学法。利用这种教学方法开发学生的自主创造意识,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培养克服

23、困难的勇气。4.3运用积极心理学构筑法学专业课程育人的积极环境人具有积极向善的本性,也就是说,人的积极力量是本身具有的,如果现实发展差强人意,往往是由于受到了外部客观条件的限制。对学生而言,课堂是他们主要的客观环境,教师授课的同时也是在为学生创造自我发展的客观环境。法学是一个严肃的学科,课堂难免令人感到紧张不安,教师授课应当注意自己的授课仪态、表情,语音语调要尽可能柔和而坚定,与学生的沟通避免过于生硬直接,充满信任、关心、91中的知识点呈现给学生,这并不能起到育人的作用。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案例,将其改写成法律小故事,将知识点自然地融入故事情节之中,增强法律案例与学生的情感链接,同时也能够用一个

24、故事传达法律知识、法律制度背后所蕴含的法律精神,提高学生对法92友爱,而非敌意、苛责、批评,这样的课堂氛围更能够满足学生追求积极的心理需要。教育是根植于爱的,爱是教育的灵魂,爱与关怀是教育者最温暖的注解,教师的仁爱之心是鼓舞学生成长发展的最强大力量。习近平同志指出,“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所以,营造温馨积极的课堂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达到育人的目的。5.结语在经济高速发展,社会面临重大转型的今天,社会的进步对各个领域都提出了高质量的要求,但不管是哪个领域,高质量归根结底取决于人的高质

25、量,因此,新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各个专业通过课程育人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职业导向出发,法学专业具有区别于其他专业的突出特点,其培养的是专业性、复合性极强的法律职业人,基于此,法学专业的课程育人也呈现出不同的需要和要求。应用积极心理学的内容、理念和方法,有助于焦作大学学报法学专业课程育人突破瓶颈,更加富有成效,也更能展现出专业课课程育人的无穷魅力,这应当是对我们身处的伟大时代最好的回应。参考文献:1徐显明.新文科建设与“新法学”教育的挑战和应对 新文科教育研究,2 0 2 1(1):12-16.2王幸哲.新时代视域下法学教育职业化趋势研究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 0 2 1

26、(5):2 8-33.3赵琼.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D.牡丹江:牡丹江师范学院,2 0 16.4】蒋平.走向积极教育: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经济与社会发展,2 0 14(4):136-139.5】齐道喜,李然.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积极人格培养问题探究 黑龙江高教研究,2 0 2 2(8):112-116.6刘长秋.论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法学教育 J.广西社会科学,2 0 2 2(2):42-48.7梁爽.积极心理学教育:高校的呼唤、优势与基本思路 .学术交流,2 0 14(2)2 2 3-2 2 6.8崔景贵.积极心理学:教育范式的行动研究 M北京:知识产权出

27、版社,2 0 2 1:3-17.9】陈笑弟.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德育应用研究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19:36-45.10孙笑侠.法律人之治:法律职业的中国思考 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 0 0 5:2 2-30.2023年6 月(责任编辑张蓓)The Application of Positive Psychology in the Education of LawMajorsMAZhe(Department of Law,Jilin Police College,Changchun,Jilin 130017,China)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28、 difficulties faced by legal education courses,analyzing the internal connection betweenpositive psychology and legal education courses,exploring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applying positive psychologyto legal education courses,and then proposing application path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29、of education.Positivepsychology and the education of law courses have a high degree of consistency in goals and a high degree ofcompatibility in concepts.The application of positive psychology content,concepts,and methods can help to innovatethe education model of law courses,thereby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urriculum education.Key Words:positive psychology;law;curriculum;cultivate talents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