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杭州亚运社区大健康社区建设路径及对策.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31724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767.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亚运社区大健康社区建设路径及对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杭州亚运社区大健康社区建设路径及对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杭州亚运社区大健康社区建设路径及对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Green Building 绿 色 建 筑 绿色建筑2023年 第3期021杭州亚运社区大健康社区建设路径及对策杭州亚运社区大健康社区建设路径及对策许振晓,尹永强(杭州师范大学,浙江 杭州 311121)摘要: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大健康”理念,在后疫情时代与亚运会东道主的双重背景下,以杭州亚运社区为依托,从构成维度和建设内容两个角度对大健康社区基本内涵进行了探讨,进而从运行管理、机制改革、政策保障、宣传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推进杭州亚运社区大健康社区建设的实施路径。关键词:大健康社区;杭州亚运社区;基本内涵;实施路径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81

2、4X(2023)03-021-040 引 言2019年年底,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全面爆发,并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性问题。作为健康中国的基本单元,处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社区成为国民健康的基本控制单元1。社区在疫情防控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让政府和学者逐渐意识到构建社区健康体系的必要性。同时,居民在后疫情时代对健康理念有了更多思考,对健康社区的构建也提出了相应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201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健康中国建设的目标和任务。2020年12月,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健康杭州三年行动(20202022年)的实施意见

3、(以下简称“三年行动”)颁布实施,作为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和健康浙江行的具体措施,力求以实际行动转变卫生健康理念,保障人民健康2。三年行动的实施将推动杭州加快实现“打造健康中国示范区,让全市人民享有更健康生活”的目标,也为大健康社区建设提供政策保障和方向指引。当前,杭州正处在亚运会建设的关键时期,这也将成为大健康社区建设的重要机遇。以亚运会为契机,杭州将集中资源进一步完善社区基础环境,为亚运社区提供资源、生态、文化、社会等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此外,国际体育赛事将唤起群众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和健康意识,在后亚运时代保持长期的全民健身热潮,并将带动整个健康产业的发展和大健康社区的建设3。1 杭州亚运

4、社区概况杭州亚运社区位于杭州市萧山区钱江世纪城北单元亚运村内,于2018年6月开始建设,2021年12月竣工验收。2019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未来社区”概念,萧山亚运社区成功入选杭州7个首批试点建议名单。杭州亚运社区以“赛时亚运村,赛后未来城”为定位。亚运会期间,社区主要承担体育训练、媒体服务、国际交流、休闲娱乐、生态居住等任务,为运动员、随队官员、媒体人员、裁判员等提供服务。赛后,亚运社区将以产业创新和文化体验为核心,打造集商业、商务、文化博览、休闲娱乐、生态居住为一体的未来人居环境样板城区。社区总面积为90.5 ha,总建筑面积226.6万 m2,社区内设计总住户9 356户,使

5、用者可达21 487人。2021年12月,杭州亚运社区实施方案顺利通过省级评审,成为浙江省首批规划新建类社区中规模最大、硬件最好的未来社区,这标志着杭州亚运社区创建成功。2 大健康社区构成维度2.1 大健康社区界定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明确了健康的定义,即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趋于完好的状态,而不仅仅绿 色 建 筑 Green Building绿色建筑2023年 第3期022是没有疾病和身体不虚弱4。对于社区中的个体而言,健康涵盖了广泛而深刻的意义,包括身体、心灵、社交、个人发展等方面的综合素质5。健康城市、健康社区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应运而生,创建健康城市是WHO向世界

6、各国倡导的全球战略行动6-7。笔者认为,大健康社区并非仅仅是社区内健康个体的简单集合。大健康社区不仅要提供与生理健康相关的服务,更应提供生态、文化、社会等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作为一个具备多重内涵的整体,大健康社区应具有能促进社区成员健康的各种自然、社会、文化条件以及经济、技术环境,应满足个体与环境互动的需求,应是弹性且可持续发展的。2.2 大健康社区构成维度大健康社区的建设目标主要体现在物质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三个维度上,其中,社会环境是最为重要的。物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要素与建成环境要素。在社区空间内,大健康社区的目标是维持和强化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并塑造舒适高效的建成环境。自然生态环境要

7、素一方面包括空气、水体、声环境以及冷热舒适度等物理环境因素,为其他健康场景提供基础支持;另一方面包括社区绿化度、生物多样性以及景观多样性等生态环境因素,为社区营造亲自然性场景。建成环境要素包括社区建筑舒适度、交通便捷性、社区公共基础设施、社区智能化管理和运营等内容,以使社区环境更完善。经济环境包括社区产业发展以及居民的就业、收入和生活水平。作为社区建设的先行者,健康社区经济建设应该秉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发展社区循环经济。社区产业发展包括充分利用楼顶、绿地、农场等社区空间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利用地方特色产品发展精细制造业,完善社区服务业供给建设,建立双创共享空间。将社区产业建设与居民就业相结合,引导

8、社区居民和外来劳动力就业,实现产业发展与居民收入增长的双赢,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社会环境涵盖人文、教育与居民身心健康等方面。大健康社区的建设要体现人文关怀理念,表现为对社区残障人士的关怀和对社区居民的关心。社区不仅在物质方面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更注重居民的社区健康教育,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日常的管理和运营,充分体现对社区成员的尊重和人文关怀,满足居民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居民身心健康主要包含社区健康服务、文体活动、邻里关系、利益表达机制和协调机制五个方面。通过优化服务、合理设计活动与社区机制,实现社区居民生理健康与心理满足的双重建设目标,使居民的身心健康得到有效保障,为居民提供一个良好舒适的

9、生活环境。3 亚运大健康社区建设内容3.1 健康住宅建设亚运社区因同时承担赛事,项目贯彻高标准建设的要求,在智能化、通信基础设施、安保、空气污染、电气配置等方面参照亚运会组委会公布的高于现行国家规范及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进行建设。在建设过程中,秉持可持续居住理念,突出健康要素,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设目标。在建筑设计方面,体现高效舒适、节能环保的生态设计理念,充分布置和利用太阳能设施,实现社区内节能环保,并建立完善的雨水收集和污水处理系统,实现节约用水和水资源循环再利用的双重目标。同时,通过多方专业合作,探索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以及零能耗的健康建筑示范。3.2 健康环境建设3.2.1

10、提高社区绿化水平在大健康主题下,亚运社区应该在延续原有生态环境,保持自身景观特色的基础上,改善和提高社区的绿化水平。通过减少空气、河道污染,提高社区的空气和水体质量,配置多种类型的植被和景观,以满足不同居民的生活交流需求。在面对社区可利用面积有限的问题时,探索尝试社区立体景观设计方案,并将社区景观与更大范围的城市景观相结合,为社区居民营造健康的绿色生态空间。3.2.2 营造充满活力的健康空间结合亚运社区的现实需求和居民日常生活习惯,在社区可利用空间内,建设精致的公园绿地。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生态空间建设,通过绿植领养、果蔬种植等社区活动,达到美化社区环境和愉悦居民心情的双重作用,同时加强了社区

11、居民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居民互动,提高社区活力。3.2.3 保证公共空间的可达性和开放性要保证社区空间的可达性,使社区内各个区域的居民都能在同样的范围和距离内享受公园绿地和体育设施场地等公共空间带来的休闲体验。同时,考虑到亚运社区独特的体育属性,应该在保证社区居民安全性和私密性的前提下,提高社区空间的开放性,提升社区外人员在社区公共空间的参与感和游憩体验。3.2.4 完善人性化设施亚运社区建设应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完善照明灯、公园座椅等社区基础设施,合理增设垃圾分类装置、自助商品销售机等人性化设备,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针对亚运社区的体育属性,完善体育场馆、室内外健身空间、游乐场地

12、等设施,鼓励全民参与运动健Green Building 绿 色 建 筑 绿色建筑2023年 第3期023身。完善健康医疗服务设施,保证运动健身人员获得便捷高效的健康服务。3.3 健康社会建设3.3.1 增加线上线下邻里互助交流的“邻里场景”根据亚运社区的多种社群属性,创建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增进邻里间的场景沟通。在实际生活中启动社区邻里节等民心工程,促进社区居民交流沟通、互相关怀,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对社区的归属感,增强社区凝聚力。利用智能设备构建社区交流平台,不仅使居民交流更加便捷高效,更能对不同居民需求快速反应。线上线下相结合,促进邻里互助交流,共建和谐社区。3.3.2 加大老龄人群关怀度鼓励

13、和引导社区老年人积极参与社区管理与志愿服务,主动照顾高龄、残疾和独居老人。定期举办丰富的社区老龄活动,针对老年群体的特殊需求,设立专业的老年运动健身、医疗保健、休闲文娱等配套设施和无障碍设施,建设氛围和谐的老龄友好型社区8。3.4 健康交通建设考虑到亚运社区较大的人流量和车流量,在社区建设时应采用合理的交通布局,减少人车之间的交通冲突,提升社区交通安全性。同时,应构建高可达性便捷慢行系统,通过覆盖完善的地铁与巴士站点以及街区的交通网络和慢行步道系统,形成TOD(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意为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空间开发模式)综合体,实现全覆盖的可达性,构建一站

14、式便捷生活9。在社区内优先采用步行、骑行和公共交通等低污染、低能耗的出行方式,塑造健康的社区交通环境。注重社区内外的交通衔接,以公共交通枢纽为核心,构建多层次、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同时,合理规划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控制车流量和流向,防止特定时间段内的交通拥堵问题。在社区街道设计中,考虑到老人、孕妇以及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的情况,设置专门的通行设施和休息空间,充分体现健康社区的人性化理念。3.5 健康人文建设3.5.1 开展多元文化项目结合现实需求,对亚运社区进行文化定位。通过挖掘社区特色主体文化,打造优秀社区文化品牌,发挥品牌的引领作用。完善社区人文建设所需要的场地及软硬件设施,为社区人文建

15、设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以社会组织为依托,充分发挥社区设施的公共效益,引进优质文化资源,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3.5.2 塑造现代社区精神建设社区诚信、宽容的氛围和责任意识。通过居民间的相互监督和宣传,抵制公德缺失的不道德行为,宣传社区好人好事,树立诚信典范。建立包容的社区制度,形成良好的居民利益表达机制和协调机制,通过友好协商,减少居民间的冲突和矛盾,培养和谐的邻里关系。帮助居民培养社区责任意识,鼓励和引导居民间互帮互助,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4 大健康社区建设实施路径4.1 推进智慧健康管理依托物联网技术,搭建数字化大健康管理平台,构建社区居民健康管理体系。将居民每天的健康数据存

16、入健康管理平台的个人账户中,平台会对居民的身体状况进行长期检测和分析,识别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健康问题,一旦出现状况,平台会快速反应,提醒社区人员协助急救,确保居民的日常健康和安全。同时,平台也会及时向有需求的业主发送健康评估报告并提出相应的健康管理意见。4.2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4.2.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行动职责各级政府要把大健康社区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各部门细化目标、指标、任务和职责分工,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4.2.2 健全支撑体系,强化监督考核建立考核奖惩制度,将大健康社区建设情况纳入考核。健全日常督查评估制度,定期评选大健康社区建设工

17、作先进典型。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保障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政府主导的多元化健康筹资机制,吸引社会和企业投资。4.2.3 制定 杭州大健康社区品质等级划分与评定 标准按照大健康社区的建筑、环境、交通等具体要素来制定标准细则,将大健康社区建设的各方面工作绩效量化评价,以有效指导标准化试点创建工作,使杭州大健康社区的居住质量和居住体验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的同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为全面提升社区建设的行业标准、创建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健康社区发挥积极作用。4.3 加强政策保障杭州市各级政府应结合本地的资源情况出台具体的大健康社区建设发展规划文件,进一步聚焦当前影响人民群众绿 色 建 筑

18、 Green Building绿色建筑2023年 第3期024健康的主要问题和重点疾病,从影响健康因素的前端入手,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进行全方位的健康干预,在健康策略、定位、主体、行动上实现突破性变化。构建健康融入社区的具体创建模式,实现社区健康发展的常态化与定型化。大健康社区的建设需要多部门、多领域的跨界配合与协调,因此更需要人力、物力、财力全力配合。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制定政策导向与发展规划。在构建大健康社区促进社区居民健康居住的实施路径中,要求相关政府部门加以引导、协调、支持,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并进行长远的规划布局。大健康社区建设的政策法规体系应依托“健康中国2

19、030”规划纲要“健康杭州2030”规划纲要“健康萧山2030”规划纲要以及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健康杭州三年行动(20202022年)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并结合杭州城市和亚运社区的实际情况出台政策和文件,保障工作顺利开展,并制定实施具体流程方案,引导工作有效进行。4.4 深化全民健康社区认知4.4.1 多途径宣传教育发挥新闻媒体、行业类媒体、健康类媒体及政府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舆论引导、健康科普功能,积极传播健康生活方式核心理念,引导社会公众以各种方式支持并参与建设大健康社区行动。4.4.2 全民参与,共商共建共享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构建多途径参与渠道,调动公众参与大健康社区建

20、设的积极性,营造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浓厚氛围。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决策方式相结合,让市民、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参与大健康社区的建设及治理的各个环节,政府充分听取公众意见并将意见落实到实际决策当中。同时,兼顾不同群体的权益,探索建立自治机制,形成各方力量参与大健康社区建设的良好局面。4.5 加强大健康社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4.5.1 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强现有人员培训支持高等院校和中职学校开设健康服务和管理等相关学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职业院校建设,引导高校合理有序地为健康社区培养储备人才。基于以上政策,高校结合当前大健康社区建设人才需求特点,加强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为城市大

21、健康社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同时,加强社区现有服务和管理人员的知识学习与培训力度,加快社区工作人员复合型能力的形成。4.5.2 建立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保障首先,加强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例如,将大健康服务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在地方探索大健康人才服务社区的可行性渠道。其次,社区委员会制定人才引进政策,增加社区工作人员收入,调动社区服务人员的积极性。构建以岗位责任、绩效考核为基础的岗位绩效工资分配制度,通过提高工作待遇、增加基层津贴等措施,吸引高层次人才到大健康社区工作,并严格执行晋升政策和奖惩措施。5 结 语大健康社区体现了国民健康生活理念,迎合了居民对健康生活的追求。社区是健康管理的重要服

22、务场所,大健康社区建设是践行新时代居民共建共享健康社区的重要途径,也是践行社会构建的重要内容。杭州市通过确立建设目标,细化建设内容,加强实施保障,积极打造运动健康生活社区。如此,将使杭州成为一座充满活力的绿色生态健康之城,并成为中国未来社区的典范。参考文献:1 孙辰.未来社区健康场景实现路径初探J.建设科技,2020(23):22-25.2 杭州市人民政府.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健康杭州三年行动(20202022年)的实施意见EB/OL.(2020-12-8)2023-02-19.http:/ 中共萧山区委 萧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健康萧山2030”规划纲要的通知EB/OL.(2017-11-

23、08)2023-02-19.http:/ MARINO R M.Chronicle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J.Bulletin of the Medical Library Association,1948,36(4):430.5 GUNDERSON G R.Backing on sacred groundJ.Public Health Reports,2000,115(2):257-261.6 YANG J,JOSE G S,REMAIS J V,et al.The Tsinghua-Lancet Commission on Healthy Citi

24、es in China:unlocking the power of cities for a healthy ChinaJ.The Lancet,2018,(17):2140-21847 TWISS J,DICKINSON J,DUMA S,et al.Community Gardens:Lessons Learned From California Healthy Cities and CommunitiesJ.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03,93(9):1435-1438.(下转第45页)Green Building 绿 色 建 筑 绿色建筑

25、2023年 第3期045的设计、建设,不能以方便、舒适作为唯一要求,而应该将营造积极、适宜活动和交流的环境作为追求的基本目标。同时,应注重强调有利于使用者丰富生活、沟通心理、提高工作效率的因素,通过积极外向的室内交流环境影响“微型文化”,从而为使用者提供健康、开放的人文与疗愈环境。为保证科考队员科研行为和起居行为的高效性和舒适性,可以通过人体工程学设计、色彩设计、适当的亲自然设计、建筑交往空间设置及引导、建筑疗愈功能及设施设置等,营造能够缓解和减轻长期驻留人员身心问题的建筑空间,最终为使用者提供健康安全、心理缓解及行为支持的南极科考站人居环境。可重点考虑构建舒适的室内健身环境,设置各种健身器材

26、,满足空间方便可达性需求和健身器材适用性需求,以鼓励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激发科考队员运动的热情。此外,交流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营造健康的交流空间环境可以帮助科考队员消除或缓解紧张、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促使其放松心态和释放压力12。3 结 语随着我国南极科考事业的不断发展,作为后勤保障基地的科考设施建设成为我国极地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极地区极端的环境气候条件会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为科考队员提供完备的健康防护与支持、保证科考任务顺利开展和人员设备安全与我国南极事业发展利益攸关。基于健康建筑理念的南极科考设施环境营造或将成为未来南极科考站建设发展的趋势和目标。在对南

27、极科考设施进行设计阶段的健康建筑环境营造时,应将空气、水、光环境、声环境、热湿环境、人文与疗愈六个方面纳入考虑范围,以满足科考队员长期驻留南极的需求,从而实现科考队员与极地环境之间关系的友好、健康发展。参考文献:1 王清勤,孟冲,李国柱,等.我国健康建筑发展理念、现状与趋势J.建筑科学,2018,34(9):12-17.2 许雅,孙金海,万建华,等.极地环境下人体健康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6,33(3):289-292,296.3 HARRISON M F,ANDERSON P,MILLER A,et al.Physiologicalvariables associate

28、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t the South PoleJ.Bmj Open,2013,3(7):74-76.4 张翼,庄惟敏.极地条件下的心理需求研究与环境设计:以中国南极考察站为例J.住区,2012(4):130-135.5 NAIR S R,RAMTEKE D S.Environmental status at the Indian Antarctic station:Maitri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1999,56(6):869-88

29、7.6 任飞.南极科考站建筑的生态设计J.城市建筑,2006(7):35-39.7 郝洛西,林怡,徐俊丽,等.南极与照明科技J.照明工程学报,2014,25(1):1-7,152.8 孟源.基于极端光气候的北极地区居室光环境设计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21.9 姜惠芸.江苏省健康住宅室内声环境设计与优化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20.10 朱颖心.如何营造健康舒适的建筑热环境:建筑环境与人体舒适及健康关系的探索J.世界建筑,2021(3):42-45,126.11 陈楠.南极特殊环境对考察队员生理心理的影响D.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12 曾宇,孔庚.健康建筑评价标准解读

30、:人文J.建设科技,2017(4):28-30,34.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20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南极科考智能人因健康支持系统研究”(20dz1207200)收稿日期:2023-03-27作者简介:宋天一,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绿色建筑、健康建筑咨询,现供职于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通信地址:上海市闵行区申旺路519号。8 蒋炜康,孙鹃娟.居住方式、居住环境与城乡老年人心理健康:一个老年友好社区建设的分析框架J.城市问题,2022(1):65-74.9 邵丹,许丽.15分钟社区生活圈交通体系的构建策略探讨J.交通与港航,2020,7(5):7-12,19.基金项目: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地项目成果“亚运社区:杭州大健康社区研究”(2021JD26)收稿日期:2023-02-25作者简介:许振晓,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专业领域为城市规划公共政策,现供职于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通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上接第24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