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国土空间开发与绿色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31576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土空间开发与绿色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国土空间开发与绿色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国土空间开发与绿色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09作研究农业开发与装备2023年第7 期国土空间开发与绿色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耿巧丽(东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山东东明274500)摘要:创新国土开发与绿色经济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任务,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实施路径,也是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的重要前提。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改变传统粗放型发展思维,建立绿色发展意识,深刻认识国土空间开发和绿色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走创新发展之路。结合我国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论述了国土空间开发与绿色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价值,分析了当前国土空间开发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关键词:国土空间开发;绿色经济;协调发展引言绿色发展是二

2、十大报告的重要指示精神,也是过去10 年我国持续的发展战略,更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在全球生态环境恶化加剧以及气候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发展绿色经济也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在生态文明战略下,国土空间开发产生了新的诉求,过去粗放型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以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为驱动的绿色低碳发展模式成为必然选择。国土空间以自然环境为依托,承载人类生产生活等各类活动,是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载体。过去在产业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国土空间开发呈现出“摊大饼”式无序扩张状态,不仅占用了大量的优质耕地资源,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水平较差的问题导致了土地资源错配,开发利用效率低下,

3、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不完善,建设总控水平低。绿色经济与国土空间开发协调有利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升管理的科学性和全域范围内细化程度,也有利于抑制环境容量超载,改变先开发后保护的模式,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1国土空间开发与绿色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价值1.1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土空间开发与绿色经济相互促进,通过更少的土地资源创造更丰富的空间形态,提供更多样的服务和高质量的公共产品,承载更充足的资源,创造更大的产业价值。在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更有利于顺应经济发展规律,改变国土空间结构失衡的状况,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推动中西部经济发展,形成集聚经济体系。在人地协同中平衡城乡人口聚集能

4、力,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乡村经济振兴,引导人口合理流动。采用绿色GDP核算方式,将环保成本、资源损耗和碳排放等指标列人经济发展当中,更有利于实现“去产能、去库存”的目标。科学的国土开发是经济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有利于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传统产业升级转型,更好地发挥非土地要素的经济功能。1.2促进生态文明战略实施人类生产生活制造了大量的污染废弃物,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土壤、水源、空气以及生态系统都产生了退化的状况。国土空间开发与绿色经济协调发展能够从根本上扭转这一现象,激发公民自觉的环保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环境的调节力。将资源环境承载力控制最优范围内,既能够

5、保障城乡经济的健康发展,又能够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充分保护。在协调按照过程中对景观结构和空间配置进行优化,比如三峡库区腹地在经过空间重构之后打造了大量的农业动态景观,景观利用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通过土地绿色利用把控开发强度边界,提升区域环境的自净能力,实现开发强度与承载力的良性循环 3。绿色经济能够应对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调节,更有利于实现双碳战略目标,通过与国土空间开发结合将其转化为碳中和的行动力。1.3显著提升社会效益通过土地科学管控更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本土产业绿色优化转型,显著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比如实现雾霾治理,改善城市环境,实现乡村生态宜居。在绿色产业

6、升级转型的过程中,也有利于给城乡居民提供科教文卫等丰富的公共服务产品。协同发展也能够改变城乡土地结构失衡的现象,进一步发挥土地的载体功能,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5 。尤其是针对乡村加大资源110工作研究农业开发与装备2023年第7 期投入倾斜力度,将更多的土地资源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比如水利、农田、道路、社区、垃圾处理等,从而缩短城乡差距,提高乡村居民治理水平。低碳转型发展过程中要素市场日益完善,城镇化集约推进,技术和政策有效协同,给群众创造健康生活方式 。绿色发展也有利于促进耕地保护,提升人均水资源量水平,让居民健康饮水和饮食,提升园区绿化率,为广大人民提供高质量的社会服务。2当前国土空间

7、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1国土空间利用粗放传统国土空间开发以城市化和工业化为大方向,重复建设和大拆大建较多,土地资源浪费较为严重。在“以地谋发展”的模式下,地方政府往往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而盲目模仿其他地区的发展模式。很多地区不顾国土资源赋稀缺的事实,盲目跑马圈地,一味进行城市化扩张,导致耕地资源、湿地资源和林草地资源的严重占用。土地资源是稀缺资源,当资源消耗型土地要素过度积累,不仅造成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土地和资源,也加剧了各类风险的积累。比如工业产业以高耗能、高污染、前景差、低收益的低端制造业为主,发达国家将原料生产和化工产业转移到我国,这也是造成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在土地利用上,

8、注重建设用地的空间管控,但是对田园乡土土地的开发利用效率较低,在农村地区国土空间灰色地带较多,因此浪费现象更为严重。2.2土地利用可持续差我国国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而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所以催生了土地经济的特殊发展模式。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掩盖了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人地面积矛盾突出和国土空间负载压力过大等问题。土地经济发展模式也推高了土地成本,尽管给地方带来了较为充足的财政收人,但是土地资源配置扭曲的现象也日益凸显出来。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上积累了诸多问题,导致发展不可持续。以耕地为例,我国耕地资源严重不足,粮食依赖进口,建设用地的大量扩张

9、也导致了优质耕地资源被占用。而农民大规模转移到城市也造成了农村的空心化,农村土地和资源存在闲置和浪费现象。土地经济模式下也容易滋生地方保护主义,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导致资源配置扭曲8。2.3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较差在以CDP为纲的考核模式下,过去在国土空间开发单纯重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忽视。一个典型问题就是重视经济发展,但是在公共设施等投人上相对不足,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基础社会和公共服务产品都严重不足。对于教育的投人不足也造成了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较差,广大农民工只能够从事房地产周边行业,人才厚度严重不足。生态环境的恶化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在粗放型开发模式下,我国国土空间资源承载力严重下

10、降。目前生态系统的退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2 0 2 0 年以来全球气候环境恶化和极端天气频发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耕地、水资源和大气污染等问题是呕待解决的。3国土空间开发与绿色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3.1提升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水平实现国土资源利用集约化,在新时期,要减少新增建设用地的规划,尤其是对耕地资源的占用。除非经过严密科学论证的重大项目,否则严禁耕地占用行为,如果要占用耕地,必须进行耕地补偿,严守耕地红线。在二十大精神的引领下,继续大力推动植树造林工作,提升城市和乡村绿化率,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绿色生态屏障。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共同体,重点保护耕地、作物、植被和生物多样性,发展湿地、草原、森林、

11、海洋等系统。为城市扩张设定土地边界,新增建设用地要严格审批程序,本着非必要不扩张的原则,科学规划土地开发用途。充分利用城乡现有土地资源,提升城市土地内部利用率,通过旧城改造等方式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减少大拆大建。针对一些重点商业区建设,要以低碳发展和绿色发展为原则,通过项目改建等方式实现土地高效利用。对于城市公共用地和住宅建筑,可以通过雨水花园和屋顶绿化等方式,打造城市花园。农村建设用地也应该遵循紧凑型原则,大力推进土地复合利用水平。目前农村有大量闲置宅基地,要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确保土地所有者的权益,同时让土地能够为农民所充分利用,比如通过合作社购买等方式将其改造成农田、果园、蔬菜基地、民宿

12、、农产品深加工作坊、公共服务设施等。3.2转变经济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经济,提升单位土地面积的绿色贡献率,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绿色产业数量。深人111工作研究农业开发与装备2023年第7 期推动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科学配置土地资源,通过技术创新、投资积累以及产业积累等方式提高经济效益,不断提升经济结构中高端产业份额,改变过去以房地产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9。提升城乡产业的专业化水平,逐步让多元产业要素代替单一土地经济要素。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生产可回收重复利用的材料代替一次性材料,在房地产、建筑、快递、生活等领域逐步推广,如将脱水泥污制作成低热值燃料,循环利用废旧纺织品,在屋顶等区域安装太阳能

13、和风能设备,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建立完善的精细分类和回收体系,大面积提升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率,减少垃圾填埋和焚烧的土地占用,促进机电产品的回收利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响应国务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增长和稳就业的号召,让劳动力进人到电商、餐饮、制造、环境治理以及各类服务性领域。同时要加强人力资本培训,尤其是针对农村低学历人口进行针对性技术技能培训,让他们能够投身于绿色健康产业当中。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继续保持我国制造业的产业优势,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土地优惠政策吸引国际知名企业到我国投资,实现土地要素的升级转型。比如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尖端制造、人工智能等

14、高端产业,逐步从低端制造业向尖端科技产业转型。在农村地区,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文创旅游、综合性服务等产业,逐步改变过去靠农药化肥发展农业的局面。3.3加强国土空间绿色开发的保障提高国土开发的科学测度水平,应用遥感影像、GIS分析、3 S技术、地理国情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强化管理水平。应用技术手段可以精确监测国土资源的各类变化,比如耕地占用状况,植树造林的进度,国土资源利用现状等,有利于实现动态管理。根据观测结果,对国土空间开发做出适宜性评价,确定城乡发展潜能和土地开发的方向,尤其是针对不同类型产业用地因地制宜进行评价,建立科学的评估模型和完善的指标体系。对不同土地和气候环境下种

15、植何种农作物进行评价,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改进农业生产。这样更有利于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加强产业规划与国土空间的开发,控制高污染和高能耗建设用地的规模。要科学制定相关战略,进一步出台和完善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案和细则,让协调发展的过程能够有序推进。比如国家应该出台碳补偿政策,构建全民参与的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最大程度上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倡导低碳生活,让人民群众成为绿色经济的主体力量。4结语与绿色经济协调发展回应了低碳发展诉求在国土空间开发上的应用,实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让生态环境承载力处于可承受的水平。因此,在未来的国土空间开发中,要坚持绿色发展的思想,改变传统土地经济扩张模式,转换经济

16、发展动力,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参考文献1 易家林,欧名豪,郭杰,等.国土空间规划时代的土地利用规划:历史贡献与时代使命 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2,2 2(6):146-15 8.2黄孟勤,李阳兵,冉彩虹,等.三峡库区腹地山区农业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与转型 J.地理学报,2 0 2 1,7 6(11):2749-2764.3 魏钰邦,甘藏春,程建,等.论土地绿色利用 .中国土地科学,2 0 2 1,3 5(10):2 7-3 4.4刘燕华,李宇航,王文涛.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挑战、机遇与行动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 0 2 1,3 1(9):1-5.5 邹利

17、林,章丽君,梁一凡,等.新时代国土空间功能的科学认知与研究框架 J.自然资源学报,2 0 2 2,3 7(12):3060-3072.6邵帅,范美婷,杨莉莉,等.经济结构调整、绿色技术进步与中国低碳转型发展基于总体技术前沿和空间溢出效应视角的经验考察 J.管理世界,2 0 2 2,3 8(2):46-69,4-10.7苟文会,于子健.绿色发展视角下的沈阳市国土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耦合关系研究及协调路径 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 0 2 2,3 9(1):5 9-6 8.8宋炜,周勇.创新要素流动、地方保护主义与空间知识溢出来自2 0 0 0 2 0 16 年中国省级的经验证据 .管理评论,2 0 2 1,3 3(7):10 7-119.9姜海,田双清,陈乐宾,等.基于共识视角的新时代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研究 J.农业经济问题,2 0 2 2(2):70-84.10吴梓境,张波,朱琳,等.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升级如何影响土地财政 J.财经科学,2 0 19(4):9 4-10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