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古诗词美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价值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31344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879.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美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价值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古诗词美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价值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古诗词美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价值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年第期第 卷(总第 期)淮 南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J OUR NA LO FHUA I NANVO C A T I ONA L&T E C HN I C A LC O L L E G ENO,VO L,S e r i a lN o 古诗词美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价值研究贲卉贝(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江苏 南通 )摘要:思政教育与美育是立德树人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各有侧重但目标一致,特别是在高职学生的价值观培育、思想引领、人格重塑等层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美育价值,探究古诗词美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必要性和内在联系,对推进古诗词美育价值的彰显、功能

2、的发挥及内涵的丰富,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旨在为思政教师更好地探索古诗词美育实施路径提供必要的抓手.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古诗词美育;重要性;实施途径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思政教育与美育都在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拥有相同的目标导向.深化美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实现两者的共生共存,有助于扩大思政教育的感染力、亲和力、影响力,激发学生参与思政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能动性.发掘古诗词的美育功能,可以让学生在背景知识学习、词句分析等环节中,感知、欣赏、发现古诗词所蕴含的“美感”,让古诗词成为优化思政教育形式、强化思政教育功能、扩大思政教育效能、丰富思政教育内容的新

3、载体.就当前高职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现状来看,思政教育工作者还存在重理论、轻素质的现象,难以明确古诗词美育所拥有的育人效能.因此,应对古诗词美育在思政教育中的价值进行研究.一、古诗词美育的重要性德与美是蔡元培终身探究的课题,这些在其著作中都有所体现.其倡导“实施美育”“探寻美育”“提倡美育”,践行自身的美育观点,将美育从“理论”发展为“实践”,从“文件”发展为“行动”,从“学校”推向到“社会”与“家庭”,并敏锐地捕捉到美育在中国现代化发展中的价值,努力使美育生长在历史与现实、实践与理论的土壤中.正是蔡元培的教育修养与美学理论,使其在动荡年代认识到美学在中国教育史、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价值.在实践与

4、推行美育的进程中,蔡元培先生的思想轨迹、人生旅程一幕幕地呈现在社会大众面前,促进了“美育立人”思想的形成.美育立人思想的形成与推进还与鲁迅、王国维、梁启超等人在艺术、文学上的论述、实践、探究,紧密相关.在现代视域下,美育立人思想得到了深化与外延,并在功能划分上,形成了社会功能与教育功能等,其中育人功能主要指通过艺术教育培养人的审美意识,发掘人的美好品质,推进人的全面成长,这种功能是个体性的、非功利性的,延续了我国古诗词对君子“价值指引”“人格塑造”的美育观点.社会功能则体现在“改造国民性”的层面上,能够通过号召“政治变革”、唤醒“人性苏醒”来推进社会的发展.因此,美育的社会功能是“美育立人思想

5、”的价值诉求,是在社会层面、群体层面、实用层面上的价值旨归.古诗词美育是对美育立人思想的延伸与细化,是拓宽思政教育维度的必要手段,也是深化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基本抓手.将古诗词美育渗透到思政教育中,拥有多重的重要性.首先,强化思政教育的育人实效.古诗词美育是种“全人”的教育思想,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意”“情”“知”的发展与身心的成长相辅相成、紧密相关.教育的功能应顺应人“爱美”“想好”“求知”的天性,使人在“知”“好”“美”等层面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与调和,从而达到完美的生存状态.这便是美育立人的现实表征,也是古诗词美育的逻辑遵循,教师通过发掘古诗词的审美元素、美育内涵,能够从深层次上满足

6、学生“爱美”“想好”“求知”的诉求,使思政教育可以契合学生的特点,呈现出最大化的育人效果.此外,古诗词所蕴含的救国存亡、思想启蒙等意蕴,与思政教育拥有共同的思想指向,都致力于焕发学生的家国情怀、筑牢学生的理想信念.因此,从美育立人的角度出发,古诗词美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意义十分重大.其次,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现实选择.思政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思想引领与政治引导,通过有效手段与举措开展,能够解决学生的信仰问题,确保学校培养的人才是社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思政专项):古诗词美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研究(项目编号:S J B )作者简介:贲卉贝(),女,江

7、苏如皋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古诗词美育是立德树人重要的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心育”内涵.传统教育的根本在于“心育”与“体育”,心育又包括“智育”“德育”“美育”,古诗词不仅拥有审美教育的功能,还拥有道德教育与智力教育的效用,可以通过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让思政教学更契合学生发展的规律、特点,帮助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此外,将古诗词美育渗透到思政教育中,还有助于教师整合各类育人资源,发挥学校的协同育人作用,实现思政教育与美育的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因此,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上,古诗词美育拥有鲜明的重要性.二、思政教育与古诗词美育的内在联系古典诗词拥有

8、故事性、意境、音乐性、美术性等美学因素,学习古诗词可以让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寻得心灵的净土,体悟古代文学的精妙之处,因此教师应发掘古诗词的美学价值,分析其中的美学元素,推进古诗词美育与思政教育的充分融合,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指引学生、培养学生,使其成为拥有良好道德品质与人文素养的优秀人才.然而在践行古诗词美育思想、落实美育立人理念的过程中,思政教师还应深入分析思政教育与古诗词美育的内在联系.首先是目标指向的一致性.思政教育旨在借助价值引领与科学理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自觉成为国家发展、社会建设所需要的优秀人才.古诗词美育是隐性教育的表现形式之一,可以从情感层面与精神层

9、面,提升人的人文修养与审美素养,激发人的创新活力,重塑人的价值取向,使人得到全面地发展与健康地成长.因此,思政教育与古诗词美育作为人才培育的两个关键环节,虽然在方法、内容、形式等层面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但都发挥着“引领学生”“塑造学生”“培育学生”的作用,均肩负着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此外,从本质角度出发,思政教育与古诗词美育在“内容要求”“功能定位”“目标方向”上是一致的,都是通过一定的教育形式,培育、塑造学生的人格与理念,都是以推动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导向,将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的拥护者、接班人、建设者.其次是内容各有侧重.思政教育与古诗词美育在内容上是相互渗透、相互综合的,但又各有侧重和特色.

10、高职思政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基础,内容涵盖历史、经济、政治、哲学等人文社科知识,强调教育内容的科学性、综合性、引领性,注重用“正面影响”“真理力量”,启迪学生、引领学生,提高学生对党的认同感与信任度.而古诗词美育注重心智开发、性情体验、情感升华的体验过程,内容涵盖唐诗宋词、元曲,涉及我国古代生态文化、政治文化、经济形态、政治理想、战争权利等方面的内容,囊括田园、沙场、闺怨、爱情等题材.侧重于发掘艺术内在的、契合审美规律的育人价值,可以通过直观化、艺术化、形象化的教育形式,帮助学生提升“创造美”“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最后是方法互补.古诗词美育拥有生动活泼、形象直观的特征,强调从感性层面

11、陶冶学生、影响学生、引领学生掌握正确的审美文化、审美理论、审美思维.思政教育强调从“道德”的角度塑造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坚定学生的理想和信念,筑牢学生的家国情怀与爱国意识.在方法和形式上,古诗词育人与思政教育互为补充.一方面,古诗词美育可以为思政教育提供更具吸引力、感染力的教育内容与形式,并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能够推进各项思政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另一方面,思政教育为古诗词美育提供了认知基础与教育内容,强化了古诗词的“美育立人”思想,深化了美育的内涵.所以在形式与方法上,古诗词美育与思政教育互为补充.三、古诗词美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实施途径古诗词是古代社会的思想结晶与优秀文学,蕴含着丰富

12、的美育立人思想与元素,将古诗词育人融入到高职思政教育中,不仅要求教师明确古诗词美育的重要性、思政教育与美育的内在联系,还要求教师拥有较高的文学素养,深化对古诗词文化的理解,发掘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等元素,从培养“全人”,即“全面发展的人”的角度出发,协调好古诗词美育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转变传统思政教学重理论、轻素质的问题,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一)发掘古诗词中的思政元素古典诗词蕴含着无穷的美感,有“野火烧不尽”的直观美,有“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委婉美,能够使“美”与人的“社会实践”“劳动创造”“幸福快乐”“本质力量”紧密地融合起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古代社会

13、的艺术美、人文美、自然美.但要想发挥古诗词的“美育立人”作用,强化思政教育效果,教师应着力发掘古诗词中的思政元素.首先是从爱国主义教育的角度出发,发掘拥有爱国主义情怀的经典诗歌.使学生感受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慷慨;体会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豪迈;理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悲怆.其次从道德教育的角度,发掘古诗词中的育人元素.引领学生从“贞女贵徇夫,舍第期贲卉贝:古诗词美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价值研究生亦如此”中,认识到“诚实守信”的难能可贵,从“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感受到古人的“道德追求”.最后是从价值观指引的层面,提炼出有助于培育社会责任意识、集体

14、观念、顽强拼搏意识的经典诗句,如“湖海荡波澜,全无斧凿痕”.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通过发掘、利用诗词中的爱国主义、道德指引、价值观塑造等思想,能够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强化思政教育效果,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与感染性.(二)强化对思政教师的培训首先,高职院校应科学制定培训规划,借助“学习研讨”“挂职交流”“实践锻炼”“在职培训”“岗前培训”等形式,加强教师对美育知识、政治理论、文学理论的学习,有针对性地培育教师的美育能力、美育素养,强化思政与美育融合的理念共识,增强教师发掘古诗词美育元素、思政元素的能力.其次,高职院校是应通过“外引内培”的形式,引进拥有思政教育与美育能力的专业人才,培育一批

15、具备影响力、亲和力、德艺双馨的教学团队,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将古诗词美育思想渗透到思政教育的不同环节中.但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还应深化对文学教育的重视程度,通过开展座谈会、交流会等形式,鼓励教师自主探究、分析古诗词中的美育立人思想、元素,引领教师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确保教师可以有效、全面、科学地发掘、整合古诗词中的德育元素、政治元素、爱国主义元素.最后是健全制度机制.高职院校应完善“督导机制”与“评价制度”,加强对课程、师资的统筹,促进教学内容与课堂教学的充分衔接,引领教师积极将古诗词美育渗透到思政教育的过程中.例如优化教师评价指标,可以提高教师对古诗词美育的重

16、视程度;改进督导机制,则能深化古诗词美育的功能,优化思政教育的表现形式.(三)加强古诗词美育研究发掘古诗词美育中的思政元素,深化对思政教师的培训,是古诗词美育实施的前提条件,是发挥古诗词美育价值的现实诉求.而丰富古诗词美育元素的渗透手段,则能凸显古诗词美育的育人效能.首先,通过美育手段,丰富思政教育内容.根据高职学生的发展规律与认知特点,坚持艺术性与理论性相融合,通过利用美育“美”的展现形式,提高思政教育的说服力、亲和力,形成“思政古诗词美育”的示范课程、精品课程.例如在思政内容丰富的过程中,教师应将能够体现“核心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集体荣誉感”“道德教化”“思想引领”的古诗词资源,渗透

17、到不同章节和单元的教学中,确保各个思政教育主题都拥有古诗词资源作为支持.其次,优化教学方案.教学方案是思政教师落实立德树人任务、贯彻我党教育理念的依托.在古诗词美育的视域下,思政教师应采取多元方案,丰富古诗词美育与思政教育的过程.例如根据古诗词的审美特色,采取“讨论式”“案例式”“情景式”“启发式”等教学方式,开展审美教育活动、思政教育活动.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审美需求,使学生自觉参与思政教学.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预留出足够的互动时间、思考时间,引领学会感受古诗词的美感,体悟古诗词所蕴含的爱国情怀、价值理念、道德追求.古诗词美育与思政教育的充分融合,既可以扩大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育人“维度”

18、,还能丰富美育形式,强化美育立人思想在现代教育中的运用,使思政教育工作更具人文性、历史性及文学性.四、结语伴随网络媒体与现代科技的快速兴起,学生的思维特征与认知方式发生了深刻地转变,这对高职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认识古诗词美育的重要性,把握两者的基本特征,使古诗词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相互融合中,得到倍增的效益与优势互补.然而在教学实践中,高职院校应聚焦“思政元素发掘”“思政教师培养”“古诗词美育渗透”等工作,从学生全面发展的层面,创新思政教育的形式、彰显古诗词美育的价值,努力培养出“德艺双馨”“政治坚定”“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参考文献:李雪倩,周子为基于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特色发展的音乐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实践研究J艺术评鉴,():刘建君美育视域下地方高校钢琴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宋歌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路径探析:以“民间美术”公共艺术课程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高楚楚当代自然美育在高校课程思政中的应用路径探究J中国地质教育,():杨霞,王增,李永涛新时代大学生专业课程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入研究:以动物医学专业为例J河南教育(高等教育),():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 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