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推进乡村振兴市域实践——评《信阳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案例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30636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推进乡村振兴市域实践——评《信阳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案例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推进乡村振兴市域实践——评《信阳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案例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领导科学2023 5陈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市域实践评 信阳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案例研究论著集评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宣告了中华民族历史上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问题,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当前阶段的重要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 颁布两年多来,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完成了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省、市、县、乡、村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形

2、成了一大批典型经验。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中,市域是抓落实的首要行政管理区域。那么,市县是如何抓落实的?取得了哪些成效?积累了哪些经验?还存在哪些挑战与困难?未来政策发展方向在哪里?由张博、田丰韶、吕方等近三十位学者共同编著,中国文联出版社于2023年出版的 信阳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案例研究 一书,不仅介绍了信阳市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的举措与成效,还以政策、理论和实践的互动关系为基本思路,深入分析了信阳市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多种模式、多种形态、多种路径,总结了信阳

3、市典型案例的一般性规律以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具体实践方向,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具有指导性的实践经验。该书打破了传统书目的框架结构,采用了“总报告+专题报告”的结构框架。总报告着重介绍了信阳市在市域层面的典型性与代表性、做法与成效、经验与启示、问题与挑战、政策建议,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完善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机制提供了实践支撑和决策参考。十个专题报告分别是:信阳市乡村振兴进展评价与政策建议,保障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信阳实践,信阳市巩固拓展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衔接的探索,信阳市以人才振兴引领乡村振兴的实践启示,以文化建设促进巩固拓展脱贫

4、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信阳市巩固拓展生态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践总结,党建引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组织振兴的信阳实践,县域城乡融合发展视角下的信阳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践,信阳市推进高质量乡村振兴的改革议题及建议,信阳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径与模式。专题报告系统全面介绍了信阳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领域的实践创新情况,对进一步发挥信阳案例的典型引领、示范借鉴作用,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一、高度重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典型案例研究为准确、全面、深刻地理解习近平

5、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从实践层面全面呈现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生动实践及成效,多层次、多领域开展案例研究,并以出版物形式记载下来,作为我国“三农”工作重心转折时期基层实践类资料加以留存,成为国家“三农”档案的重要内容。这对于宣传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推动中国特色“三农”理论创新,为国家“三农”工作转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对传播中国“三农”声音、讲述中国“三农”故事、总结中国“三农”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典型实践案例研究须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要践行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重要论述的思想精髓与方法指引,重视调查研究,关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6、领域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研究,坚持从实际出发,典型与问题并重,采取文献分析与“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座谈解剖麻雀研究”150领导科学2023 5复合型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广泛听取意见,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地分析,正确把握特殊区域创新实践背后的一般性规律,客观呈现问题和挑战,深入探析原因,系统呈现典型案例的特殊性与一般性,按照“从一般性中发现特殊性、从特殊性中总结出一般性”的思路,依据“理念创新、制度完善与方法论丰富”进行典型案例实践创新总结。要从举措与成效方面呈现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科学性与伟大性,从经验与启示方面总结背后的一般性与普遍性,从问题挑战与政策建议方面推动政策创新,从而从案例

7、的典型性、经验的一般性和政策建议的前瞻性等方面做好经验总结,以“实践制度理论”的互动实践为路径,系统回答典型案例如何将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优势转换为制度优势并最终转化为乡村振兴效能。二、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效评价体系首先,要尝试构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评价指标体系,乃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评价体系。乡村振兴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其成效评价既要有整体评价,更要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农业高质量发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城乡融合等具体内容展开评价。要根据省、市、县、乡、村的具体目标设定和发展阶段,制定出科学的评价指标

8、体系。在当前阶段,产业领域要围绕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价值体系、利益衔接等方面设计指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围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和谐等角度进行测评;乡风文明要侧重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观念、民俗民风民德等角度开展评价;组织振兴应该从基层党建、集体经济、规划引领、合作互助、社会组织培育、村民参与等角度设计评价指标。其次,围绕指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评价。融合的方法能有效避免单一方法的弊端,同时可以增强评价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信性。同时,采取多学科共同参与的方式,尝试从某一具体评价工作中找寻一般性、规律性和前瞻性的经验与启示、政策建议,以有效提升评价成果运用

9、的广度和深度。三、推进从脱贫攻坚到巩固拓展成果再到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转型从各地的总体情况来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成效显著,但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拓展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具体举措上,均缺乏创造性举措。2025年后,“三农”工作将从脱贫攻坚“过渡期”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阶段,目前的“四不摘”政策和帮扶体系将面临转型问题,未来政策怎么转型将成为重要议题。这就需要在践行好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准确把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深刻内涵,坚决落实守好粮食安全根本任务和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底线任务的前提下,有序实现“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秉持整体思维与系统

10、思维,坚持人民至上,站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高度推进乡村振兴政策创新。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针对党员干部开展乡村振兴专题学习与培训,提升广大党员干部对乡村振兴政策的认知水平。要树立基层党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任务的意识,把激发内生动力作为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根本方法,把内外资源联动作为提升基层党组织引领能力的有效途径,把提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作为基层党建的基础工程,实现党对乡村振兴的高效有序领导。要构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组织领导体制机制,以贯彻落实 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 为契机,建立省、市、县、乡党政领导干部及村“两委”班子成员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考核制度,围绕考核体制机制创

11、新、关键领域改革推进和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等具体内容,积极开展乡村振兴先导区、示范区建设,鼓励各地先行先试,建立健全乡村振兴示范引导机制。从具体举措来说,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深化农业农村改革,重点推进农村“三块地”征收、入市与管理制度改革,激活土地资源要素。二是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机制,建立城乡建设规划协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等机制。三是建立健全低收入人群帮扶机制,继续发挥对口支援、定点帮扶、驻村帮扶等制度优势,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推进帮扶主体多元化,创新社会帮扶形式。四是以质量兴业为导向改革创新农业发展经营模式,探索三产融合新业态,推进乡村产业迈上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发展道路。五是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户收入,以强村富民为目标优化利益衔接机制。六是围绕落实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任务的人才需求,挖掘乡村人才和吸引城市人才流向农村,探索市场化、产业化的人才振兴体制机制。七是以“乡村文化生产合作社”为纽带,创新乡村文化振兴体制机制。(作者单位:中共河南商丘市委党校)1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领证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