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 4 卷第8 期No.8 Vol.44宁夏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Ningxia Normal University2023年8 月Aug.2023“孤竹”相关甲金文字释义考证赵志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文法学院,河北秦皇岛0 6 6 0 0 4)摘要:甲金文字材料中有一些关于孤竹的记载,受古文字的影响,部分学者对孤竹史料的解读存在偏误。文字释义应考虑语义和谐。孤竹“亚微”之“亚”,字形与“王”相近,表示次于“王”的统治阶层,这应是“亚”的本义。“亚微 是上古汉语“大名+小名”的表现。甲骨文中“竹”和“冬”的形体有时相同,二者应是同形字,作为专名可能表示孤竹或无终。依据偏旁分析法可知
2、,孤竹“亚宪”之“宪”是“明夷”的合文,传世文献周易“明夷”卦可印证这一点,箕子明夷也是孤竹文化的一部分。关键词:孤竹;亚;冬;明夷;金文中图分类号:H0-06收稿日期:2 0 2 3-0 8-0 3基金项目: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2 0 2 1 年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一般项目“面向语法偏误分析的语义和谐解释模型的构建与实践”(2 1 YH57C);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改项目“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中的语义和谐研究”(JYYB202225)。作者简介:赵志强(1 9 7 5 一:),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博士,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文法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字研究。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6
3、 7 4-1 3 3 1(2 0 2 3)0 9-0 0 6 9-0 6孤竹是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是山戎的盟友,一、甲骨文“亚”来源于“王”以游牧为主,都城在今河北省秦皇岛卢龙县。逸周书记载了孤竹进贡“距虚”(马),齐语记录了齐桓公征伐孤竹的事件。孤竹最有名的人物是伯夷、叔齐。史记“伯夷列传”记载了二人谦虚让国、敢于直谏以及为了气节甘愿饿死的故事,孤竹国也因为崇礼、尚德、谦让、仁义的夷齐而为后世所熟悉。目前关于孤竹的研究成果不多,影响较大的是李学勤先生试论孤竹,该文对孤竹国的概况作了简要说明。发掘孤竹文化要素对于区域文化的开发有积极意义,但由于传世文献中关于孤竹的记录较少,所以孤竹文化研究举步
4、维艰。甲骨文、金文材料中,有一些珍贵的孤竹资料,本文就其中的“亚、竹、宪”展开讨论。语义和谐理论对于文字释义也有指导意义,这些甲金文字释义应与使用环境、文化常识、字际关系、传世文献等相和谐。孤竹文献中经常提及“亚微、亚宪”等孤竹人名,“亚”到底是什么意义,存有争议。“亚”字在金文中出现较多,检索华东师大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中国古文字智能检索网络数据库“商周金文数据库”,我们发现“亚”涉及的青铜器主要有酒器(卤、角、罩、爵、)、食器(鼎)、乐器(饶)。(一)“亚”与“王”字形相似金文大字典收录了“亚”,如“”,有的形体与现代汉字“亚”差异大一些,如“围”。金文“亚”的解释众说纷绘,主要有四种:
5、庙室(庙堂);两己相背;四弓相背;通“押(签押)。1 前三种解释使用了形训的方法,但主要描述了字的外形,并没有具体释义;最后一种解释采用了声训法,可甲骨文、金文中都没有“押”字,说69文解字中也没有“押”的小篆,古文字中没有“押”,所以这种解释是站不住脚的。金文大字典也认为不同解释难以确信,字当再考。考虑到甲骨文和金文的承继关系,我们可以按照目前能找到的“亚”的最早字体一一甲骨文来考证。甲骨文中“亚”的字形有:亞(一期)、(三期)、圣(四期)、(四期)。2)可以看出,甲骨文中的亞”与“王”()字形相近。文字释义,应该考虑与其使用语境相和谐,“亞”字与“王”字形轮廓相同,依据上下文语境,意义也相
6、近。甲骨文字典认为“亚”用在殷墟的城埔(城墙)、庙堂、世室、墓葬等建筑物这些场合,而且建筑物形状与“亚”字形体相近。有人解释“阿、亚”古音同,所以“亚”可表示亚形建筑,此说难以成立。“阿”表示大的山陵、土山,和这些建筑的形状没有多大关联。由于“亚”与“王”形体的相似性,这些建筑物其实使用的也应是与“王”字相近的形体,象征统治阶级的王权。“王”是夏、商、周三代天子的称号,如周礼:“惟王建国。陆德明注释:“王,天子之号,三代所称也。”史记:“于是周武王为天子。其后世贬帝号,号为王。”【3 孟蓬生上古汉语的大名冠小名语序也提到:商代有时称君为帝的,如帝丁、帝乙,但在通名方面,商王生前一般称“王”,如
7、甲骨文中有“王亥、王恒”,死后一般称“祖、父”。既然夏、商、周的天子为王,那诸侯就不能称王了,会换个名称。这样,孤竹国的诸侯使用“亚”自然有其合理性。文字释义应考虑字际关系的和谐,在甲骨卜辞“已未贞王其告其从亚侯”4 中,“王”与“亚”共现,依据上下文可知二者的语义应该不同。甲骨文字典列举了关于“亚”三种释义:王之同族兄弟集团;与王族联姻之族,其族名或称号前冠以亚字;表先祖、宫室之位次。5 第三种解释应该是其他意义的引申义、后起义。前两种解释都是有道理的,都能说得通。不过,这种解释属于义训中的“以小名释大名”6 ,用“种概念”解释“属概念”,用外延较小的词语解释外延较大的词语。“亚”应该有更宽
8、泛的含义,考虑到甲骨文中“亚”与“王”形体相近意义相通,我们认为“亚”是亚(次)于王的统治阶层一一诸侯,权力和地位仅次于天子。文字释义也应与文化常识相和谐,古代70社会中,王、诸侯、卿、大夫是奴隶主阶级,“庶人”是奴隶阶级。甲骨文中的“王、亚”代表的都是统治阶层、奴隶主阶级,二者地位不同。为了区分这种差异,造字者在“王”字基础上调整形体便出现“亚”字“亚”是“王”的区别字。从字的本源来看,“王”是“亚”的字源,“王”擎乳繁衍出新的独体字一亚。(二)“亚 的意义分化孤竹国是殷商封的一个方国,方国是夏商时期的诸侯部落或诸侯国,地位在中央王朝之下,孤竹君相当于诸侯。“亚”表示次于王(天子)的统治阶层
9、一诸侯,这种解释可以更好地说明“亚”本义和引申义之间的关联性。汉语大词典解释“亚”的本义为“丑”,主要依据说文解字:“亚,丑也。”段玉裁注:“此亚之本义。亚与恶音义皆同。”7 段注缺少甲骨文资料,使用声训的方式解释本义,难免有误,“丑”义和“亚”的后起意义并不相关,很难建立联系。“亚”表示诸侯,拥有低于王的统治阶层身份,这才是“亚”的本义,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次于、低于、低矮、低垂、俯下、低压”这些引申义。不过,到了战国时期,列国国君皆称王,罗根泽诸子考索:“诸侯称王,唯楚在春秋之世,余皆在战国。”孟子梁惠王下:“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8 这可以证明此时诸侯国国君可以称王,同时也
10、说明,战国时期“亚”表示次于王的统治阶层这种本义逐渐消失。秦汉以来,“王”是皇帝对亲属、臣属的最高封爵。清代梁章钜称谓录宗室古封爵各称:“马氏通考:汉兴,设爵二等,日王日侯。皇子而封为王者,其实古诸侯也,故谓之诸侯王。王子封为侯者谓之诸侯。”9 随着时代的变迁,“亚”的最初意义不再使用,逐渐被大家遗忘了。所以,孤竹国“亚微、亚宪”人名的“亚”不易理解。(三)“亚+小名”现象“大名+小名”是上古汉语中比较特殊的现象,大名表示一个类属概念,小名指种差概念。“亚微、亚宪”就是这种“大名+小名”形式。一般情况下,汉语采用“种差+类属”语序,如鲤鱼、狗熊,特殊语序就是“类属+种差”,如鱼、熊猫。孟蓬生(
11、1993)归纳了上古汉语中“大名+小名”现象,如人名:帝尧、帝舜、帝鸿;后羿、后夔、后。1 )孟蓬生认为甲骨文中的“亚雀”,“亚”是臣工(群臣百官名称),其实解释为“诸侯”也是成立的。春秋时期国君的家庭成员或诸侯的家属也可以在人名前加上表明统治阶层身份的通称。金文中有不少“亚+小名”的表达如亚守、亚矣、亚舟、亚丙、亚蚊、亚豕、亚弱等。这些用例都可以看作是上古汉语的“大名+小名”现象。上古社会中,单音节人名也是常见现象,如尧、舜、禹,所以金文中“亚+小名”表达形式中,小名应该就是人名,“亚”只是身份地位的标志,不是人名的一部分。比如“箕子”在金文中往往是单音节形式“其”或“”,并没有“亚”的形式
12、。现代人愿意把金文中一些人名解读为“亚微、亚宪”这些形式,是受现代汉语词汇双音节现象影响而出现的结果。“亚”字在使用中,功能出现了分化,有表意和标志两种功能。赵志强等(2 0 1 4)指出了“亚”只是一个装饰性方框。1 2 这种认识还不够深人。“亚”的功能可以使用辞例推勘法解决,把“亚”放在语言环境中,根据上下文内容进行推测勘察,释读古文字。“亚”单独出现在其他文字上下(古代上下书写)时,表达本义、引申义。“亚”形方框中有其他文字时需要单独考虑。依据“亚”使用的语境可以知道,“亚”方框中的字数多少不一,“亚”框中字数多的话,“亚”与方框中的文字不能形成表意连贯的形式。所以,如果“亚”字形作为一
13、个方框,字形中书写了两个或两个以上文字的话,“亚”应该只是地位的象征、身份的标志,亚形框中书写了许多文字,这些文字显然不是一个人的名字,“亚”没法与这些文字组合到一起表意。“亚”有标记功能和装饰功能,“亚”是一个象征器物使用者地位高贵的标志。鉴于此,孤竹文化的“亚微”应该就是指“微”这个人,“亚”只是用来标明其社会地位。二、甲骨文中“竹、冬”为同形字目前,考古领域已经发现了一部分与“孤竹”相关的青铜器,如辽宁喀左发掘的有“孤竹”二字的亚微。精编金石大字典收录范围较广,包括金文和石刻文字,金文中“竹”写作帅。整理后可知,精编金石大字典部首“竹”主要有三种形体,小小或十,也有倒过来的。前两种都是典
14、型的“竹”字头,最后一种应该是有问题的,应该是“州”。“帅”和“竹”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叶子朝上还是朝下,朝上自然是“”,是由两个“中”(小草)构成的。(一)甲骨文“”甲骨文中有没有孤竹的记录,还存有疑问。李学勤认为殷墟卜辞综类收录的甲骨文“”(如竹侯)可能是孤竹的简称。【1 4 关于“”的解释,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竹;冉;冬。第一种如叶玉森殷虚书契前编集释、郭沫若殷契粹编考释均隶定为“竹”。说文解字:“竹,冬生帅也,象形。下垂者,箸箸也。”1 5 下垂的,是竹子的皮、叶。甲骨文、金文字常有异体字,金文“”更像竹子上两两相对的叶子,“”则是把两棵竹子连在一起的样子。曹定云殷代的“竹”和“孤竹”支持
15、“竹”的释读,并列举了甲骨文中极少见的两个竹部字“笋、翰”1 6 。这说明甲骨文中确实有少量与“竹”相关的字。第二种观点则认为“”是“冉”,如商承祚殷虚文字类编、孙海波甲骨文编。因为“冉”是两个“毛”(半)字连在一起的字形,与“”区别较大,所以这种观点很容易被否定。第三种观点认为“”为“冬”,如徐中舒甲骨文字典收录了“冬”字,如“(一期)、(四期)”1 7 。甲骨文“为“冬,这是没有争议的,岛邦男殷墟卜辞综类收录了“”和“”连用的卜辞1 1 例 1 8 ,把“解释为“竹”是难以说得通的。徐中舒把“人 也隶定为“冬”“冬”为“终”的本字,形体是系(丝)的两端,即终点。这种看法也是有道理的。(二)
16、无终和孤竹古代汉字往往是表意文字,早期汉字常按照字义来绘制形体,所以,字形和字义往往有密切的联系,二者在语义方面应该和谐,所以我们可以“以形索义”,通过字形来推求字义。汉字源流字典认为“”(冬)表示丝的终点,终点是两个小圆圈,金文里就变成实心点的“。这个金文和甲骨文“”更相似。金文“冬”后来加“日”,成了“痹”,表示一年的终结,篆书又在下边加了表示寒冷的“”1 9 。文字的释义应考虑字际关系和谐。由于甲骨文中“”和“”形体相近,所以我们认为,“”是“竹”和“冬”在甲骨文中的同形字,71“”在语境中可能是“竹”也可能应是“冬”。值得注意的是,甲骨文中的竹字头较少,这应该与当时的生活环境以及人们对
17、植物的认知有关。金文中有一些竹部字,金文大字典收录了18个,如:箕、符、苓、管、简、節、策、箭、筐、簧、算、箫等。2 0 1 金文中竹部字数量有限,也可以推断出“竹”在甲骨文中不会多。在甲骨文中作为专名使用的“”,依据语境解释为“冬”或“竹”都是可行的。释为“竹”,甲骨文中就有了“竹侯、竹妇”这样的专名,这种观点别的学者已经结合孤竹论述过;释为“冬”则会变为“冬侯、冬妇”。此处“冬”就是后来的“终”字,依据历史知识可知“终”应是“无终”的简称,“无”是助字,无义,因为上古汉语中人名、物名上有加助字的现象,如“帝(不)、(弗)黄、不)类、(不)若”等。2 1 所以,是竹侯还是冬侯,是竹妇还是冬妇
18、,依据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物目前还没法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裘锡圭曾考证过“无终”,认为青铜器铭文“、”记录的是商代的无终国,古文字中“终”有“n、n、n 等不同的写法。2 2 对比形体,甲骨文“”释为“无终”也是可行的。所以“”到底是无终还是孤竹,还不能定论。韦昭、杜预都指出无终是山戎的国名,陈檗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撰异认为无终在河北省卢龙县一带。值得一提的是,孤竹、无终都属于北方民族“山戎”2 3 山戎应是宽泛地指称这些北方民族的称号,具有概括性,无终、孤竹则是具体的诸侯国名,二者很有可能是在卢龙地区先后居住过。三、金文“亚宪”与箕子“明夷”孤竹文化的金文资料中,常会出现“亚宪”这个名称,
19、李学勤在试论孤竹中列举了博古图上海博物馆藏青铜器中片羽中“亚宪”的相关铭文。因为“亚宪”常与“孤竹”一起出现在铭文中,所以可以确定,他也是孤竹人。(一)“宪”当为“明夷”的合文检索华东师大“商周金文数据库”,我们可以找到许多有“亚宪”铭文的青铜器:鼎(编号:0 4 一02033、0 4 0 2 3 5 2、0 4 0 1 9 4 4、0 4 0 2 4 2 7、0 3 01423、0 3 0 1 4 2 4、0 2 4 6、0 2 4 7)、饶(编号:0 2 00386、0 1 1 4、0 1 1 5、0 1 1 6)、卤(编号:1 0 0 5 2 1 1、1005271、1 0 0 5 1
20、0 0)、(编号:1 2 0 7 2 9 3、721206986)、角(编号:1 3 0 7 7 9 3、1 3 0 7 7 9 4)、(编号:1 5 0 9 7 9 3)爵(编号:1 4 0 8 7 7 7)、翠(编号:0 9 2 4)、(编号:0 6 5 2)。“亚宪”字形主要有以下三种形态:学者们一般认为“亚宪”是孤竹国的一个诸侯,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收录的“”与以上三种形态相似。2 4 除去外边的“亚”框,里边的“图”或“”是学界研究的焦点。汉字源流字典引用了说文解字解释“宪,敏也。从心,从目,害省声”,并收录了“宪”的金文字形“、”2 5 。可以看出,“宪”与“”的上半部分确实相似,但
21、是下边的人形字符被忽略了。有部分学者使用青铜器“亚宪”铭文时,单独造字,把“宪”写作“”,上边是“宪”的繁体,下边是“夫”。这是一个未在其他文献中出现过的文字,历史上是否存在,还需要继续思考。偏旁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古文字分析方法,我们可以把“”这个不认识的古文字偏旁分解开来,与已知的偏旁进行对照、辨析,然后再把这些偏旁合起来考释这个古文字。首先,“亡”部的识别是有问题的,金文“户”部的形体主要有三种:、个。2 6 甲骨文和金文有承继关系,可相互参照。甲骨文“六”部写作“广”,像宫室外部的样子。可以看出,甲骨文、金文中宝盖头的形体与“”上边的尖顶不同,所以释为“户”不得当。查阅甲骨文资料,我们发
22、现“”上半部分是“明”甲骨文字形的竖立之形。甲骨文字典中“明 的形体有:小、细、征 2 7 “”最上边是第一种、第二种、第五种字形中“月”的竖立形。“明”的形体构造主要是通过日、月会意,表示日月的光亮,如前三个形体;后两个字形用到了“窗”的象形“冏”,窗户亮了意味着天明,整体与隶书“朗”相近。于省吾甲骨文字话林“明”字下收录了“”2 8 ,左边近似于“目”的形体,应是“日”的讹变字体。“a”逆时针旋转9 0 度,更像“”的上半部分。“”下边的部分可释为“夷”“夷”是我国古代中原地区华夏族对东部各族的总称,如礼记王制:“东日夷。”“夷”在甲骨文中像踞的人形,东方人喜欢跨踞,现在山东乡俗依然是这样
23、。2 9 唐兰在古文字学导论中提到了历史考证法,认为古文字有千余年历史,早期形式与晚期形式的差异是很大的。【3 0 1“夷”早期形式和后期形式的差别还是挺明显的。“夷 的甲骨文作“”3 1 ,“”是从侧面看人的踞之形,而“”的下边则是从正面看人的踞之形。这个踞的人形虽然与“夫”(成年男子)的金文近似,但“夫”字腿部没有下的弯曲之形。“夷的金文借用“弟”的金文表示,“弟”的金文是“、*”3 2 ,篆书继承这种字形。可以看出,金文“夷”与其甲骨文的侧面踞之形区别较大,“夷”的正面奠踞之形则与“弟”相似,这样才会出现金文中“夷”使用“弟”金文字体这种情况。“”的上半部分与“竖立的形状相似,下半部分是
24、“”的正面踞之形。“”是“明夷”的合文,合文是把两个以上的字写在一起“”看起来是一个字,其实是两个字,这种现象在甲骨文、金文中很常见。合文包括左右合写、上下合写、兼体合写、包孕合写等类型 3 3 ,“明夷”属于上下合写。(二)箕子明夷二重证据法也是考证古文字的重要方法,把古代文字与传世文献结合起来进行比较,可以把考古资料与纸上的记载结合起来相互印证,从而解读古文字。3 4 文字释义应与传世文献和谐,孤竹“亚宪”金文中的“”是“明夷”的合文,也有传世文献印证。“明夷”是周易的卦名,周易正义:“明夷:利艰贞。象日:明入地中,明夷。利艰贞,嗨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3 5 箕子明夷,叙述
25、的是箕子的故事,箕子隐藏聪明才智,伴狂自晦起明,以免去杀身之祸。“明夷”的字面意义应该是明智的东方人,周易正义把“夷”解释为“去除”也是可行的,“明夷”整体可解释为遮蔽聪明才智。周易正义:“施之于人事,暗主在上,明臣在下,不敢显其明智,亦明夷之义也。时虽至暗,不可随世倾邪,故宜艰难坚固,守其贞正之德。”3 6 箕子是明夷之人,怀有明智明德,可以教化百姓,但殷商将亡,国内将有灾难,箕子害怕陷于邪道,他自正其志,不为邪恶谋事,三分事纣,以保全自己,等待光明到来。周易正义:“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3 7 周易讲述的是箕子隐藏自己的聪明才智,益于坚守自己已的道德品行。箕子是商纣王的叔父,在商朝时任
26、太师,后因王昏庸无道,箕子多次劝谏但没有效果,后来就隐居起来了。“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3 8 周武王打败商王,光明到来,周武王找到箕子询问治理国家的方法,箕子才讲述洪范等治国方略。(三)箕子与孤竹箕子是殷末三贤之一,论语微子记载,王无道,因为劝谏,哥哥微子离开,叔父箕子降为奴隶,叔父比干被杀。箕子在孤竹国生活过,辽宁喀左发掘的孤竹青铜器中,有标注“”(箕子)的青铜器。传世文献也可以证明箕子与孤竹关系密切,周陇右总管长史赠太子少保豆卢公神道碑写的是北周的豆卢永恩,他是昌黎人,本姓慕容。3 9 豆卢公神道碑记载:“朝鲜建国,孤竹为君。”4 0 1 朝鲜建立国号,孤竹人成为君王,这则碑文说明孤竹
27、和朝鲜的密切关系。豆卢公神道碑还明确指出:“朝鲜,箕子之封,孤竹伯夷之国。”这说明箕子朝鲜最早是在孤竹国所辖范围之内。箕子在伯夷、叔齐的孤竹国生活过,后来才迁移到了其他地方。赵志强(2 0 1 6)根据文献中“自碣石过朝鲜”“燕东有朝鲜”“燕之外郊朝鲜”等描述以及卢龙出土的箕子,推断箕子朝鲜早先的地理位置在冀东及辽西一带。4 1 从语言文字的角度也能看出箕子与朝鲜的关系张博泉(2 0 0 0)认为“朝鲜”之“朝”与“明夷之“明”意义相同,甲骨文中是一个字,周易“箕子之明夷”与三国志“箕子既适朝鲜”,以及尚书大传箕子“走之朝鲜 记录的是同一件事。4 2 考古方面,刀币面上有“明”字的辽西明刀上同
28、时有“竹”(孤竹)与“”(箕子)字样,这说明箕子在孤竹国时是箕侯,后周武王封之为朝鲜侯。燕攻打朝鲜,箕子才东迁到朝鲜半岛。总之,箕子明夷也应是孤竹文化的一部分,箕子也是孤竹文化的缔造者。四、结语甲金文字材料中有一些关于孤竹的记载,学者们对孤竹相关文字的解读存在偏误。文字的释义应与使用环境、文化常识相和谐。通过系统地梳理孤竹国相关甲骨文、金文字形,我们发现孤竹73金文“亚”的形、义来源于甲骨文“王”,表示次于“王”的统治阶层,“亚”是孤竹君地位的标记,也是孤竹国统治阶级与中央政权关系的标记。“亚微”是一种“大名+小名”的表达形式。文字的释义应与字际关系和谐,按照以形索义的方法探究,甲骨文中专名“
29、竹”与“冬”是同形字一“”,把参考文献:1 冀戴家祥.金文大字典 M.上海:学林出版社,1 9 9 9:5 1 5 9-5 1 6 3.2徐中舒.甲骨文字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 9 8 9:1523-1525.3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4 卷 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453.4徐中舒.甲骨文字典 N.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 9 8 9:1 4 1 2.5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N.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 9 8 9:7 9 7.6杨剑桥.实用古汉语知识宝典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20.7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1 卷 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54
30、1.8 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4 卷 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453.9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4 卷 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453.10孟蓬生.上古汉语的大名冠小名语序 J.中国语文,1 9 9 3(4):301-307.11邱德修.商周金文集成释文稿(第1 册)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 9 8 6:2 8-3 3.12 赵志强,王冬梅.孤竹文化疑议 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1 4(1):2 9-3 3.13忠周.精编金石大字典M.合肥:黄山书社,1 9 8 8:6 2 4-6 3 6.14李学勤.试论孤竹 J.社会科学战线,1 9 8
31、 3(2):2 0 2 2 0 6.15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 M.长沙:岳麓书社,2 0 0 1:6 1 5.16 曹定云.代的“竹”和“孤竹”从殷墟“妇好”基石磐铭文论及辽宁喀左北洞铜器 J.华夏考古,1 9 8 8(3):7 1-8 417徐中舒.甲骨文字典 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 9 8 9:7 4 7.18岛邦男.殷墟卜辞综类 M.东京:汲古书院,1 9 6 7:1 6 2.19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 0 0 3:1 3 2.20戴家祥.金文大字典M上海:学林出版社,1 9 9 9:3665-3684.21杨剑桥.实用古汉语知识宝典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32、2 0 0 3 3 5 0.22裘锡圭.裘锡圭学术文集:第3 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它解释为无终或孤竹,都是可行的。文字的释义应与传世文献相和谐,使用偏旁分析法可知,金文“亚宪”之“宪”应是“明夷”的合文。利用二重证据法可以把金文中的“明夷”和传世文献结合起来,周易记载了箕子明夷事件。根据传世文献及考古资料可知,箕子也是孤竹历史名人。社,2 0 1 5:6 1 -6 6.23 赵志强,王冬梅.“孤竹”及其相关考J.汉字文化,2 0 1 3(4):58-61.24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 M.北京:中华书局,1 9 8 3:1 1.25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 0 0 3:5
33、0 5.26忠周.精编金石大字典 M.合肥:黄山书社,1 9 8 8:2 0 2-2 3 0.27徐中舒.甲骨文字典 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 9 8 9:7 9 7。28于省吾.甲骨文字话林M.北京:中华书局,1 9 9 6:1 1 2 0.29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 0 0 3:1 7 7.30杨剑桥.实用古汉语知识宝典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 0 0 3:9 5.31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 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 9 8 9:1 1 4 4.32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4 卷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 9 9 4:4 5 3.33 杨剑桥.实用古汉语知
34、识宝典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 0 0 3:5 2.34杨剑桥.实用古汉语知识宝典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 0 0 3:9 7.35周易正义 M.王弼,注,孔颖达,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0:1 8 1.36 周易正义 M.王弼,注,孔颖达,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0:1 8 2.37周易正义 M.王弼,注,孔颖达,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0:1 8 5.38 周易正义M.王弼,注,孔颖达,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0:1 8 5.39庾信.庾子山集注M.倪,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923.40庾信.庾子山集注M.倪播,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932.41赵志强.孤竹国夷齐及相关问题研究 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 0 1 6(2):6 2 6 5.42张博泉.箕子与朝鲜研究的问题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 0 0 0(3):1 -8.责任编辑马军丽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