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拜占庭帝国跨越东西方广阔地域,国内民族众多,有多姿多彩的文化成分,使它具有其他大帝国所没有的特殊地位,特别是东西文化的交汇与融合,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产。古代的史诗传统对于拜占庭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历史学与诗歌相结合,创作出现代史诗与传世之作,是拜占庭历史学家与诗人们的梦想。历史学家普罗可比的查士丁尼战争史反映了查士丁尼时代的大征战,作者亲历对波斯、汪达尔与哥特人的大战,感受深刻,所以记叙生动真实,具有深厚的历史感。诗人康斯坦丁塞勒斯的戍边战士地吉尼斯描写了反击阿拉伯人战争的历史,这部叙事长诗流传很广,阿拉伯文学名著一千零一夜有的方面曾经受到它的影响。 拜占庭的绘画与雕塑是在综合东西
2、方艺术的基础上形成的,希腊罗马艺术中表现强烈生命冲动的人体艺术在这里逐渐淡化了,装饰性的图案与辉煌夺目的神圣光彩,成为绘画的基调。杰出的建筑设计师安提密阿设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采用巨大的圆形顶,与传统教堂风格不同,有明显的东方特色。教堂内的四壁全部有色彩光明的壁画来装饰,气势宏大,显示出天国与人世间权威的庄严,与西欧的教堂风格完全不同。英国历史学家赫乔韦尔斯在评论拜占庭艺术时说:“这种艺术曾一度衰颓而又兴起,在11世纪达到了新高峰。它在东欧仍然是现代的艺术传统它说明了新的官方基督教的抑制和冲动。东方的特性,尤其是埃及和波斯的倾向被强加于古典传统之上。辉煌灿烂取代了天真和文雅。”这个评价基本揭示
3、了拜占庭艺术的倾向与特色,也说明了它与古代希腊包括希腊化艺术的不同之处。拜占庭艺术是结合了东西方艺术传统的创造,与希腊罗马的传统相比,东方帝国的艺术风格特别明显。无论如何,作为一种特殊历史环境下的艺术,它具有自己的历史地位。3、斯拉夫人是欧洲最古老的部族之一,大约在公元前1300年到公元前400年间,他们已经创造了青铜时代的乌日茨文化,斯拉夫人作为世界上最早的掌握金属冶炼技术的民族之一,较早地进入文明社会。铁器使用之后,斯拉夫人进入奴隶制社会,这种形态在斯拉夫社会中保持时间非常长。有的学者认为,斯拉夫人没有经过奴隶制,是直接从氏族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这种说法对于个别东部斯拉夫民族似乎适用,但对
4、于大多数斯拉夫民族,奴隶制仍然是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而且以后在封建民族国家中仍然有农奴制的存在。在欧洲民族大迁徙之后,斯拉夫人分为了三个大的民族,分别在不同时期开始了民族国家化的历程。我们评价斯拉夫文明时,应当说它不同于罗马文明,但是也与日耳曼蛮族有所不同,基本上是居于二者之间的民族,更为偏向于蛮族的成分,或是说他们是有别于日耳曼蛮族的另一种蛮族。相对来说,他们与罗马人之间的关系还是缓和一些,彼此存在商贸交易。 南斯拉夫民族以巴尔干半岛为中心,分布着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黑山和保加利亚等民族,这是斯拉夫人中宗教信仰最为复杂、人种与部族构成也极其多样的地区。681年,南斯拉夫人
5、建立了保加利亚第一王国,这是斯拉夫人所建立的第一个重要的民族国家,其民族主体是从黑海附近迁移到这里的保加利亚人与斯拉夫人。9世纪,鲍里斯大公宣布立基督教东正教派为国教,这个国家的封建制度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11世纪初期就受到拜占庭帝国与来自东方的罗斯人的夹攻,1018年保加利亚第一王国被拜占庭所征服。但是保加利亚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持续不断,1187年成立了保加利亚第二王国,可惜的是,虽然战胜了拜占庭帝国,却又被另一个新生的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灭亡。南斯拉夫人的另一部分即塞尔维亚人于1217年建立了塞尔维亚王国,在南欧地区逞强一时,以后也被奥斯曼帝国所灭亡。13世纪到15世纪后期,哥特建筑传入
6、东欧,打破了拜占庭式教堂建筑的一统天下。8-1西欧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有自己的特点: (1)西欧封建社会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多元化的政治经济局面,这是法兰克大帝国之后,西欧多个古代国家与民族发展的必然趋势。从10世纪起,西欧公国、帝国与小王国纷纷兴起,诸侯割据,各自为政。这种局面的形成有多种原因,有的历史学家认为是由于农业生产的封闭性所致,也有人提出是因为西欧诸国行政管理机器普遍不完善等等。其实,这些原因都很难服人,西欧如果与西亚、北非甚至东欧比较起来,都不能看成是典型的封闭性农业经济,这是明显的。再者,所谓国家行政管理机器不完善更不是理由,西欧国家行政管理从来不比任何地区差,相反,由于文明程度高
7、,可以说远比一般落后地区完善得多。所以,法兰克王国,也就是加洛林王朝9世纪崩溃之后,西欧再也无法建立起统一的大帝国,只有处于边缘地带的神圣罗马帝国还维持着虚假的繁荣。在此之前,西欧封建进程已经加快,国家与教会分封土地,产生最早一批封建地主就是教会与教皇直接分封的。以后查理马特推行的采邑制度为封建社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到9世纪,西欧封建社会进入采邑制度建立的高潮。从此,西欧成了一个从上而下、各级普遍自己封土的社会,各领主维护自己的一方土地与地方利益,这是产生西欧多元化局面的主要原因。这一局面曾经被历史学家认为是落后的,是不利于统一的。如果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这种局面可能对于以后西欧的发展有相当重要
8、的影响,是它推动了不同民族与国家之间的互相竞争、互相贸易与互相联系。与此同时,东欧地区的一些国家仍然处于农村公社制度阶段。 (2)世俗政权与神权之间的权力斗争相当激烈。在中古欧洲基督教与世俗政权在共同基础上,实行了政教合一的统治。罗马教会在欧洲有强大的经济与政治力量,它所占有的土地达到欧洲的三分之一,教会实行“什一税”,收敛巨额财富。教会享有经济与政治特权,教会财产全部免征一切税收,任何人不得进入教堂抓捕逃犯,甚至政府要逮捕的人也可以进入教堂申请“避难”,至于其他因宗教或是其他原因受到迫害者,教堂均有权提供保护。西方文字中的“避难”(asylum)就是由此而被广泛使用的,这一规定对于社会产生巨
9、大作用。法国作家雨果(Victor Hugo,18821885年)名著巴黎圣母院中描写了15世纪路易十一时代的社会历史风貌,其中就有关于犯罪人可以入教堂避难的情节。同时,教职人员享有司法的豁免权,他们犯罪后,俗世法庭无权审理,只能由宗教法规处理。公元6世纪以后,政教合一的程度加深,神职人员大量出任政府官员,国家法律的制定中,还要有大主教参加,教会权力极大,它具有更改法官判决与处分官员的权力。自从“丕平献土”之后,罗马教皇国成为了欧洲大地上凌驾于一切世俗国家之上的权力机构,教会授予国王以权力,教会与国王互相联系,共同统治。 政教合一使教会获得了巨大的政治权力与经济利益,也促进了教会的发展,使教会
10、势力迅速扩大。但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教会的扩张使它内部矛盾尖锐化。一方面,教会的世俗化形成了教会的腐败,教士们不再忠诚于信仰,只是把宗教作为捞取利益的工具,违反教规,作恶市井,霸人妻女,为非作歹。这种行为严重败坏了宗教的威信,使基督教士们成为笑料,堕落为恶徒的形象,从根基上动摇了政教合一的基础。 另一方面,教会与王权的权力之争愈演愈烈,这是政教合一体制不可逾越的障碍。世俗政权的权力是谁给的?西方是基督教社会,君权神授是合乎宗教原理的。但是,王权是神授,并不是由教皇所授予的,国王代行神的权力并不是代行教皇的权力。从基督教原理来说,任何个人都不能真正取代神,人人都有权与神直接沟通。因此,教皇虽
11、然从形式上代表神授予王权,但这种作法并不说明教皇的神圣性。在世界政权下,教皇与国王谁是最高权力,这是斗争的关键。(3)基督教不但面临世俗王权的对立,而且有更为有力的宗教异端的反抗。所谓宗教异端,主要是指基督教内部的不同教派的斗争,基督教这样的大宗教,内部有多种流派,这些流派起于对宗教经典的不同解释,反映了不同势力的理论与实践,最后发展到组织团体,公开反抗,甚至组织起义。2、在中世纪,由于基督教教会排斥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致使古代文明几乎沦丧,这使欧洲进入西方历史上最落后的时代,史称“黑暗朝代”。在这一历史时期中,随着西欧经济形势的改变,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特点充分显现出来,教会专制的局面受到越来越
12、大的压力。特别是中世纪中后期,各种文化事业复苏,并取得了缓慢的进步,其中还出现了“加洛林文艺复兴”和“12世纪文艺复兴”等阶段性的文化高潮,不过未能形成大的推动力。 民族语言建立是中世纪所取得的一个重要文化成就,这个方面经常为人们所忽略,其实语言的作用与地位绝不可以轻视。语言是人类思想与行为的载体,是人类社会交往的工具,同时,它也是民族文化创造的精华,一个民族语言的发达与否,直接显示出这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高低。中世纪以拉丁文为官方语言,不准许各民族使用自己的民族语言,压制民族语言的研究。实际上,虽然加洛林王朝规定拉丁文是唯一的书面语言,但是在口语中,各国已经不再使用拉丁语。11世纪到13世纪,西
13、欧各国开始使用自己民族语言。中世纪的文学艺术发展处于低谷,是西欧历史上最落后的时代。宗教文学与骑士文学成为主体,其余有中世纪英雄史诗、城市文学与民间文学等方面的发展中世纪的建筑艺术为西方艺术留下了深刻的印痕,特别是它的教堂建筑,其建筑风格崇高神圣,内外装饰豪华,使人领略基督教艺术独特的意义。这种建筑艺术全面提高了教堂建筑在社会上的地位,使教堂建筑成为西方艺术的代表形态之一。9-1宗教战争在世界文明史上十分常见,不同宗教教义与其利益之间的冲突经常会导致战争。但是,像基督教的十字军(Crusade)征伐这样大规模的宗教战争却是少见的突厥人的信仰十分复杂,除了他们原有的原始宗教外,以后陆续接受过佛教
14、与伊斯兰教,对于排斥异端的基督教来说,显然是不能容忍的。1095年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召开了克勒芒宗教会议,参加者是来自各地的修道院长与主教们,教皇在会上发表了长篇演说,提出组织十字军,收复失去的圣城耶路撒冷,向东方进军。一时间整个欧洲为之沸腾。欧洲封建制度与工商业发展中,相当多的封建家族在激烈的竞争中失去财产与土地,十字军东征被这些破落贵族和封建领主的子弟不啻是一次发财的大好时机。也不可否认,基督教会长期的排斥异端的宣教、西方文化中固有的异域征服与冒险的传统、宗教忠诚、商人们借机发财的欲望,甚至一些破产农民子弟以战争军功作为发财立身的本钱等,所有这些因素集合起来,终于形成了十字军东征的高潮。
15、2、从1095年到1291年,十字军有次大的征伐。第一次是1906年春季出发的农民十字军,由于参加者都是仓促组织起来没有军事经验的农民,出师不入就几乎全军覆没。当年秋天,所谓的骑士十字军再次出动,1099年7月,十字军攻占了耶路撒冷,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国,这一王国是宗主国,所属有爱德沙 (Edessa) 伯国、特里波里 (Tripoli)伯国与安条东(Antioch)公国。在宗教与政治上,制定了耶路撒冷条约,这是西欧的封建制度与宗教合一统治的东方版,对于东方文化是完全陌生的。以后,十字军东征的浪潮不可遏止,战争狂热席卷欧洲。最可笑的是,最后竟然完全改变初衷,战争发展到原发起国拜占廷。拜占廷原本是
16、十字军的积极支持者,它的目的是通过十字军东征以保障自己的安全,得到西欧的支持。可是十字军在东方取得胜利之后,由于意大利商人们的策划,第四次东征军竟然转向攻打拜占廷,攻占了君士坦丁堡,成立了所谓的“拉丁帝国”。不过,从此之后,十字军东征也走向了低潮,1291年,十字军在东方的最后据点阿克城(Acre)失守,标志着十字军的最后失败。2、东征的骑士们掠夺了东方的财富,法国的圣殿骑士团成为举国皆知的首富,战争的不义之财终于给他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灾难。13世纪末,法王腓力四世与教皇矛盾加剧,圣殿骑士团就成为引火索。法王为了抑制教势力,占有教会的财产,对于圣殿骑士团大加迫害。1302年,腓力四世用武力胁迫
17、,把罗马教廷迁向法国阿维农,此即所谓“阿维农之囚”。在战争中发财暴富的圣殿骑士团团长及主要成员,在教廷失去权力之后,竟然被腓力四世处以火刑,于是,十字军骑士们抢掠来的巨大财富,最终落入王室。英国牛津大学神学教授约翰 威克里夫 (John Wicliffe,1330-1384) 以后在论述教会改革的重要性时,公开宣称教会的大量财富是不正当的,应当由国王没收。所有这些,都无可避免地把宗教改革提到了议事日程中。但是,应当说宗教改革除了这些直接因素外,还有着更重要的思想内容。10-1、文艺复兴运动是14至16世纪在欧洲产生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由于它以复兴古代希腊文化为口号,所以称为文艺“复兴”,实际上
18、要注意的是,它的意义绝不仅仅是复古,而是一次重要的社会思想革新;其二,其意义并不只是限于“文艺”,而是广泛涉及整个思想文化领域的一次革命。2、其一,反对基督教神学思想。基督教主张神的创世说,世界是神创造的,人类只不过是神的创造物,人的生存与命运都是神的安排。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就是人生来有罪即所谓的“原罪说”,只有神才能进行最后的审判,人在天国才能得到救赎。这种消极的世界观为宗教与封建存在的合事性辩护,所以受到人文主义者的反对,城市平民与资产阶级需要新的、改变社会现实的新世界观。其二,对腐朽教会组织的抨击。中世纪的教职人员腐败,教会纪律松弛,道德堕落,已经无法维护教会的起码威望。改革这种教会已经成
19、为社会普遍的呼声,所以文艺复兴时期一大批文学作品揭露教会黑暗,描写神父们搜刮民财、好色淫乱的事实。最后,文艺复兴中,进步人士宣扬人文主义世界观。人文主义(Humanism)这个词原本是与神学相对的一种思想观念,在罗马人将基督教确立为国教之前,希腊与罗马的古代文明虽然都有宗教信仰,但是人文主义是其重要思想体系之一。中世纪基督教会严酷镇压一切人文主义思想。人文主义与科学思想有内在关联,它们都把人类看成是自然的产物,相信人类具有利用与掌握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这一思想恰与宗教思想是格格不入的,所以遭到了教会的残酷镇压。人文主义者歌颂现世生活,主张人类精神与思想的自由,维护人类的合理要求。人文主义者的
20、口号是:我是人,我具有人类的一切特性。 肯定人们追求幸福、爱情的权力。主张探索自然、发扬冒险精神;提倡理性与科学,维护唯物主义思想;主张社会平等与博爱,歌颂个人创造。可以说,人文主义思想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具有进步意义。西方的人文主义,从希腊开始,经过文艺复兴得到加强,以后在启蒙主义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思想口号,具有鲜明的西方文化特色,对于世界文明是有不可否认的进步作用的。 2)但是也无可否认,文艺复兴与启蒙主义等思想并不是完美的,它们本身就是内在矛盾,以神为中心与以人为中心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文艺复兴时期虽然重申人文主义思想,但实质上并没有解决这一矛盾。西方文化中
21、基督教思想体系仍然占统治地位,直到今日,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传统仍不能完全战胜神学,这也是一个事实,这也是西方文化本身的内在冲突之一。文艺复兴不仅提倡人类创造精神,并且涌现出一批富于创造性的杰出人物,以此证明了人类所具有的巨大创造能力。在经过1000年宗教禁锢之后,这种人物与其精神分外令人振奋,这可能也是文艺复兴给世界留下如此深刻印象的原因之一。3、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最早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意大利诗人但丁,但丁的神曲中对于教会的批判,在帝国论中所提倡的政教分离的原则都使他成为文艺复兴的先驱者之一。意大利作家卜伽丘、法国作家拉伯雷对于宗教思想与教会的批判,英国伟大作家莎士比亚对于教会与
22、封建社会制度的批判,都成为世界文学最可贵的遗产。杰出的物理学家伽里略在两个世界体系的对话托勒密与哥白尼中,明确支持哥白尼的太阳中心学说,成为近代物理学的代表人物。政治家闵采尔揭露了封建贵族与教会的贪婪和无耻,思想家托马斯莫尔乌托邦中抨击英国圈地运动,讲述了“羊吃人”的悲惨历史,此外如彼特拉克、伊拉斯谟、培根、塞万提斯、洛培戴 维伽等杰出人物,如星汉灿烂,这种状况也是空前绝后的。文艺复兴运动在哲学思想、军事学、政治学、诗歌、小说、戏剧、历史学、绘画、音乐、雕塑与雕刻、地理学、医学、生物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从意大利兴起,向英、法、德、西班牙、荷兰。北欧各国、中东欧各国、俄罗斯迅速蔓延,如同一场风暴刮过欧洲,使大西洋文化焕然一新,成为世界先进文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