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关于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专业中国画课程教学探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26008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8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专业中国画课程教学探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专业中国画课程教学探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专业中国画课程教学探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55音体美教育引言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实际应用教学已成为高职院校办学的核心思想,重技能轻人文的情况时有发生。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所培养的人才不仅应掌握足够的教学技能,同时人文素养亦达到标准,方能适应新时代下中小学的美术教育要求。中国画作为我国的文化国粹,承载着传承民族文化、树立国民民族自信的关键作用,但部分高职院校却选择适应时代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将中国画课程作为“无用课程”,选择性地减少甚至取消该课程的开设,导致所培养出的毕业生虽具备足够的教学技巧,但美术相关人文素养却远未达到从事教育行业的需求,该情况亟需进行修正。一、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专业中国画课程教学的问题1.教学理念过度偏向实用,

2、课程开展数量未达预期教学理念的实用化转向是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体现,并且显著提升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在诸多岗位中拥有丰富实践能力的职业教育毕业生能发挥自身优势。然而在进行教学理念的变更时,高职院校未能充分考虑到部分专业对基础理论教学的需求。美术教育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多担任中小学的美术教师,教师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则更为全面化,在掌握足够教学技能外,需同时具备相关学科素养,方可适应目前的素质教育体系,如在目前新课标要求的美术核心素养中,包括文化理解内容,要求学习者应理解美术表达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容,作为未来从事美术教育行业工作的高职院校学生,却未能在学校学习阶段完成该部分的素

3、质培养,在未来阶段所能实现的素养培育效果则可能不甚理想,为此美术教育专业教学理念过度偏向应用化的问题亟需得到关注以及修正1。中国画课程是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理解的重要科目,亦是美术教育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课程,而由于实用性教学思维的影响,中国画课程的开展数量普遍无法达到预期要求,在课时较少的情况下学生普遍无法理解中国画背后的人文价值,同时在整体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对于中国画的记忆也更偏向技能型而非人文性。中国画的鉴赏是大部分中小学教材中的重要课程,若教师对其缺乏人文层面的深入理解,在未来从事教育行业实际进行中国画教学时的效果则难以期待。综合考虑,中国画课程及其所代表的人

4、文素养培育,在部分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受重视程度过低,导致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了解较为片面,即使在开展教学的阶段也未能对其进行深入理解,进而导致其学生亦受到影响,对我国的文化传承工作带来较多困难。2.课程教学内容较为表面,实际教育价值无法保证在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均将本就课程不足的中国画课程进行进一步分散,并且其教学内容也多为技巧性的介绍为主,对其背后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价值的教育较为不足。美术教育相较于其他教育类方向,对学生的自主性与创新性要求更高,而目前中国画课程整体偏向固定化的流水式教学,教师预先设定需求学生掌握的技巧类内容,随后要求学生进行课

5、堂临摹,该形式对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没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在掌握相关技巧后,由于缺乏对中国画内核的认知,学生无法独立完成对中国画的创作。理解掌握是开展教育的基础,若未来担任美术教师的学生未能明确应如何完成一幅中国画,其教学能力则普遍不能达到要求,所教授的内容也不过为对自身学习时的知识点进行简单复现,与目前教育行业提倡的素养与能力培养观念存在较大偏差2。关于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专业中国画课程教学探析胡健涛(江西省九江职业大学艺术与体育学院江西九江332000)摘要: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所培养的人才未来主要从事中小学的美术教育工作,开设中国画课程不仅能使该专业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可有效提升其审美

6、能力与艺术素养,为后续更好地从事相关教育工作打下良好基础。目前高职院校的中国画课程开展较为不顺,为此美术教育专业教师应积极探索中国画课程的革新优化方向。为未来教育行业提供高素质的全面人才。关键词: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专业中国画课程教学探析56世纪之星中国画课程应当为体系化、全面化的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并重,学生能通过对理论部分的学习,将其理解后纳入自身的知识理解框架,并在实践中逐步实现能力的全面掌握,跳过理论的实践教学必然为机械化、模板化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模式虽能应付短期的教学要求,而当环境发生变化,或学生提出更高学习需求时,教师所掌握的技能即无法进行应对。同时目前教育行业理念与方法的

7、革新频率较快,这对教师的自我提升做出了明确要求,在实际从事工作后需以较高频次对先进教学经验进行学习,以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由于知识本身所具有关联性与框架性,若在接受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的中国画教学时未能建立知识基础框架,自学阶段的能力提升需求则难以简单达成,对所培养人才的整体人生发展的负面影响较大。综合考虑,中国画课程由于其在各教学阶段的必要性,为适应未来的工作需求,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需接受完整系统化的中国画课程教学,目前零碎化、表面化的教学问题亟需得到有效解决。3.未对学生进行观念引导,学习基础意愿普遍偏低在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常缺乏对学生认知观念的引导,该问题也同时为中国画

8、课程教学效果无法达到预期标准的主要原因,在课程教学本身开展存在一定问题的基础上,学生对国画的理解常出现偏差,部分学生认为学习中国画对自身未来就业没有明显促进作用,同时由于我国职业教育中的美术教育专业受西方教育理念影响较为深入,在课程编排上的大部分内容均与中国画的联系较浅,致使学生未能明确中国画在自身就业前景中的实际意义。而在目前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国家对于中国画等传统文化的重视度程度日渐提高,在中小学教育中增加其比重已成为各学校的整体决策内容,中国画学习无效论已不适应当前时代要求。而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未能实际感受到教育趋势的变化,对未来就业情况的认知高度依赖以学校本身为主的信息传达,若学校未

9、能在该阶段中对学生进行观念引导,使其意识到中国画教学在未来实际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则会导致其未来发展受到阻碍3。同时在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各国间的文化冲突与竞争日益明显,导致以青少年为主的部分国民,认为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没有实际价值,进而对外来文化进行过度吹捧与追求,该问题若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则可能导致我国在激烈的文化竞争过程中落入下风。教育行业是提升民族认同感,培养文化自信的关键环节,中国画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的璀璨结晶,在美术价值外其所包含的文化价值仍需得到重点关注。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专业应当在中国画课程中,转变学生对中国画乃至中国传统文化可能存在的偏见,明确自身应承

10、担的文化传承责任,将其融入到自身未来的教学理念中,以便在实际从事教育工作时,能主动发现教学内容中可开展文化传承教育的部分,实现民族文化的薪火相传,以适应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新教育需求,提升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二、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专业中国画课程的教学策略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注重课程的系统性为适应当前教育环境下对美术教师的新需求,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专业应当优化革新自身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其中中国画课程的课程占比,同时应保证课程间具有鲜明的系统性特征,同时保证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内容的占比应当合理化,学生在完成理论学习后的短时间内即可进行实践训练,巩固自身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所掌握的专业

11、教学技巧也应建立在对中国画知识的全面了解基础上,在教学设计中适度添加强调文化内涵理解为重点的内容,以保证学生在完成一系列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的中国画课程后,能对中国画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全面认知,以便在未来实际从事教育岗位工作时,能够将自身对于中国画的丰富理解应用于对其学生的教育中,以实现我国教育体系的整体进步发展。如在实际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时,首先应当添加对于中国画社会现状的知识普及教学,由高职院校通过多渠道对学生未来的主流就业场所进行调查,将中国画教育的重要性采用数据等直观方法进行体现,使学生在正式开展学习前,能够修正自身以往可能存在的错误观念,认识到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全面掌

12、握中国画相关知识与技巧,能够有效提升自身未来的核心竞争力;随后在正式开展教学时,教师应提升理论课程的时间占比,使学生首先正确意识到什么是中国画,以及为什么中国画是我国的文化精粹,随后方能开展有关如何绘制中国画的实践技巧教学,使学生在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仍能够以中国画的内涵作为自身创作的指引。2.开展文化传承教育,修正学生认知观念文化是一个民族能屹立于世界之林的重要基础,而目前青少年为主的国民群体开始逐渐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产生错误认知理解,该问题在高职院校中更为严重,且问题显现的更为直观化。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多从事中小学的教育工作,若本身的文化传承教育未能有效贯彻,则其在实际开展教学时

13、更无法实现该教学目标。教师应充分发挥中国画课程所具有文化传承教育优势,修正学生的认知观念,使其意识到自身应肩负的重要责任,在提升中国画课程教学效果的同时,使学生形成传承民族文化,以及将其向自身学生进行推广的责任感4。目前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所存在的错误认知,普遍是认为其在新时代背景下已没有实际价值,为此教师在开展中国画课程时,应注重对传统文化内容的现代化应用解答,如选用清明上河图作为素材进行分析时,教师在讲述其描绘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情境的作用时,应将其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深入结合,如添加对历史部分的描述,使学生能将当时中国的繁华与民族文化的优秀进行关联,随后将教学内容从古代转向现代,强调中华

14、民族之所以在历尽艰苦磨难后,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是由57音体美教育于民族的文化底蕴,该底蕴正是中华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在学生能接受教师的理论后,再由其阐明目前我国在文化传承过程中所遭遇的诸多挑战,作为未来的教育从业者,学生们应当将文化传承视为己任,通过对中国画课程的学习,深入理解其中的民族文化内核,并将该部分理解向自己的学生进行传达,以实现现代社会中的文化传承。3.开发特色课程教材,保证教学理念统一教材是教师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指引,同时为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方向,高职院校由于其职能的特殊性,较多专业所选用的教材较为繁杂,知识间的关联性未能得到有效体现,甚至部分教材并不契合学生所学的专业。美术教

15、育专业的中国画课程教材的该问题更为显著,相较于其他艺术类专业的中国画教学,美术教育专业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应当同时掌握如何开展相关教学,导致难以寻求到适配的课程教材,若将其进行割裂分析,首先开展足够的中国画学习,随后再完成对教学技巧的锻炼,则会导致教学时间与资源的投入过大,不符合高职院校的整体人才培养方案,而若选择将其进行直接融合而删减过多内容,则教学实际效果无法得到保证,学生在毕业后从事相关教育工作时,常会出现力所不及的情况。为此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的教师可选择自主进行教材开发,充分结合自身预设的人才培养方案,保证教材内容与实际需求高度吻合,教师团队的教学理念能完全统一,并将各自对于教学的

16、经验与理解实际应用到教材编写中,使得教材的内容配比科学化、实用化,在相同教学时间内学生能得到更为明显的能力提升。教师团队在进行教材开发时,应当首先考虑学生未来的实际工作需求,相较于其他实践类型的艺术专业,美术教育专业对于实际创作技巧的要求无需过高,在教材编写时应当适度降低要求,然而相较于实际从事创作工作,教育工作对理论要求显著更高,此点应当在教材内容中体现出来。此外美术教育专业的中国画教材应当适度添加有关教学技巧的相关内容,在内容与编写的立意方向上,不仅应将教材的使用者作为学习者考虑,同时应当秉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将教学方法亦传达给学习者,实现其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以便在未来激烈

17、的就业竞争中,保有自身的核心竞争力。4.保证教学的开放性,尊重学生个性创新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中国画课程常陷入难以创新的困境中,核心原因为部分教育从业者与相关者均认为中国画应当高度遵循传统,导致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严重不足,对学生的教育缺乏创新性的激励,致使学生仅能在固定框架中完成学习,该问题综合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生降低,同时由于现代美术教育受西方理念影响较大,学生的日常知识应用与所面临的考核评价,均与中国画课程的教学内容偏离极大,学生通常会认定中国画教学没有实际应用意义,而不愿对其进行学习。中国画课程虽然承担着进行民族文化普及教学的责任,然而仍需尊重时代发展所带来的必然影响,该特点在美术教育

18、专业的教学展现更为明显,为此教师应保证中国画课程的开放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创新,允许其将自身所学习的内容与技巧融入到对中国画的创作与理解中5。现代中国画是在近百年来引入西方美术潮流的文化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在本质上与目前高职院校美术类的教学内容已高度契合,教师所开展的中国画实践课程应当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开放空间,并鼓励其将中国画的内核与学生所掌握的现代审美模式与绘画技巧进行有机结合,以此为基础开展实际创作。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充分意识到中国画不仅在现代社会背景下仍有足够价值,同时中国画的创作不应仅为对传统文化作品的临摹,而应当了解传统作品中的文化内核,吸取其他先进经验,创作出符合现代人审美的中国画,并

19、将该思想延伸至文化传承的理念中,探索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表现方法,更便于进行传播以及使年轻人意识到传统文化的优势,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身力量。结语综上所述,中国画课程在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的重要性不可忽视,而由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影响,部分高职院校对中国画课程的教学重视程度不够高,教学质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与目前社会对于美术教育从业工作者的实际需求背道而驰。为此高职院校教师需通过革新人才培养方案、编写指引性教材、提升课堂教学开放性等方式,使学生能认识到中国画课程在未来就业与文化传承方面的重要作用,以提升自身在未来就业时的核心竞争力,以实现教育行业的全面发展理念中的美育教育要求。参考文献1韩梅.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专业中国画课程教学分析J.大众文艺,2018(04):220.2周乃林.探析高职美术教育中的中国画课程设置J.美睡教育研究,2014(05):122.3郝智勇.高职中国画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职大学报,2015(03):111-121.4史涛.高职院校中国画和书法教学的现状与创新举措J.镇江高专学报,2022(15):88-90.5李欣芸.提升高职学生艺术素养的中国画课程教改研究以中国画鉴赏教学为例J.美术教育,2020(01):106-1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