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既有绿色办公建筑实际性能导向的综合评价体系.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683428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既有绿色办公建筑实际性能导向的综合评价体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既有绿色办公建筑实际性能导向的综合评价体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既有绿色办公建筑实际性能导向的综合评价体系.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建 筑 技 术 Architecture Technology第 54 卷第 21 期 2023 年 11 月Vol.54 No.21 Nov.20232639随着我国建筑能耗在社会整体能耗中占比迅速增长,建筑节能从“措施导向”转变为“效果导向”,故实际能耗数据才是检验建筑节能工作最有力的衡量准则1。我国现行标准自 GB 5018920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和 GB/T 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3落实后,节能工作重点着眼于建筑运行阶段的性能和实施效果,办公建筑以巨大的面积占比和差强人意的节能效果成为极具节能潜力的建筑类别之一,但整体性能优劣缺乏统一的量化评价标准,需要一套以实际

2、性能为导向的综合评价体系,让建筑运行阶段的调控作为衡量生命能力好坏的标准,避免绿色建筑成为聚集各种绿色措施手段的综合载体。考虑各项技术之间的耦合影响,建立绿色办公建筑运行使用阶段的综合评价体系,能够更好地展现绿色建筑较常规建筑的优越性。GB/T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3多用于绿标办和绿建委的评审认证工作,来贯彻国家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加强对绿色建筑实际落实情况的查验。仍有部分建筑仅关注评价执行期内的建筑运行效果,未考虑全寿命周期内建筑的实际性能和自身调控能力。本文系统回顾办公建筑评级的发展,结合最新版 JGJ/T 672019办公建筑设计标准4,以建筑实际运行数据为基础,确定评价基准,

3、筛选适用于绿色办公建筑的评价指标,分析内在关系,衡量关联性强弱,剔除关联性极强的指标,归纳出一套适用于绿色办公建筑的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涵盖技术与能效指标、运行效果指标和效益指标三方面,细化出 18 项三级评价指标,利用德尔菲法与专家打分法共同确定指标分项权重。在国内现行GB/T 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3基础上进行细化,形成以“实际性能”为导向且适用于既有绿色办公建筑的综合评价模型。最后选取一栋典型的既有绿色办公建筑作为试评建筑,实测建筑一年既有绿色办公建筑实际性能导向的综合评价体系周倩楠1,2,刘 馨1,梁传志3,冯国会1,杨晓丹1,鄂 闯1(1.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4、110168,沈阳;2.中国建筑节能协会,100831,北京;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100835,北京)摘要:对照国家标准和设计规范,梳理并筛选绿色办公建筑性能指标,形成一套适用于既有绿色办公建筑的系统级(KPI)综合评价体系,涵盖技术、运行、效益三个方面 18 项评价指标,利用德尔菲法与专家打分法共同确定指标权重,构建适用于既有绿色办公建筑的综合评价模型。以严寒地区一栋典型绿色办公建筑为例进行综合评价,并与该绿色建筑星级评价结果进行对照分析,验证综合评价体系适用于绿色办公建筑评价。关键词:既有办公建筑;评价体系;性能指标;运行效果中图分类号:TU 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

5、编号:10004726(2023)21263906research on practical performance oriente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existing green office builDing ZhOu Qian-nan1,2,LIu Xin1,LIaNG Chuan-zhi3,FENG Guo-hui1,YaNG Xiao-dan1,E Chuang1(1.School of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1101

6、68,Shenyang,China;2.China Association of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100831,Beijing,China;3.Cente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M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100835,Beijing,China)abstract:According to national standards and design specifications,sort ou

7、t and screen the performance indicators of green office buildings to form a systemlevel(KPI)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suitable for existing green office buildings,covered 18 evaluation indicators in three aspects of technology,operation and benefit result.The index weight is determined by Delp

8、hi method and expert scoring method,creating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suitable for existing green office building.Taking a typical green office building in severe cold area as an example,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s compared with the star evaluation results of the green building to verify

9、 that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is suitable for green office buildings.Keywords:existing office buildings;evaluation system;performance index;operation effect收稿日期:20231025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严寒地区零碳零能建筑多目标优化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沈阳市中青年科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严寒地区多能耦合供热系统运行调控策略优化研究”作者简介:周倩楠(1998),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人,硕士,e-m

10、ail:.建 筑 技 术第 54 卷第 21 期2640的能耗、室内空气参数、运行管理等数据,应用综合评价模型进行验证,揭示绿色办公建筑在各因素作用下建筑整体运行过程中影响较大的关键性能指标,为办公建筑运行效果提升提供数据支撑。1 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1.1 基准值选取依据为建立绿色办公建筑综合评价模型,挖掘节能潜力,选取全国范围内“十三五”期间至今竣工的绿色办公建筑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研数据整合,结合建筑能耗、图纸资料、设备系统现场调查和检测结果,与国家评价标准比对,分析建筑本体及其用能设备系统存在的问题,评估建筑的节能潜力,从供暖、制冷、照明、室内空气品质、运行管理等易于实施、改造潜力较大的

11、方面进行评价指标筛选。建立现行节能评价标准与绿色建筑标准横向关联,进行各项参数设定,研究对应评价指标应符合以下 3 个基本原则:可操作性(可通过设计信息和运行数据及公式计算获得)、全面性(尽可能反映技术的综合有效性)、独立性(评价指标应简化,范围不重叠)。在满足以上 3 个基本原则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科学、严谨、完整的技术指标构架,评价建筑在运行期间内各项指标的优劣;定量评价中,对标准的规定达标值进行4 个等级区间划分,反映建筑整体运行效果。1.2 评价指标筛选为弥补在评价体系中由于标准更新和缺乏建筑物类别划分不清的弊端,定义了一套综合评价指标,将 GB/T509082013

12、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5中适用于办公建筑的各项指标评价分数进行比例换算,对单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衡量变量之间的密切程度,两个变量X和Y的总体相关系数见式(1):Pxy=cov(X,Y)/(var(X)var(Y)(1)式中:cov(X,Y)是变量 X 和 Y 的协方差,var(X)和 var(Y)分别是变量 X 和 Y 的方差。构建相关性填充雷达如图 1 所示,圆心到外围数字变化范围是 0.050.25,表征各项适用于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指标所占的比例。使用相关性分析来降维,用少数几个主成分来揭示多个变量间的内部结构,即在执行办公建筑评价规范和标准时剔除关联性较强的评价指标,再从原始变量中导出少数

13、几个主成分,形成新的综合指标,使它们尽可能保留原始变量信息,且彼此互不相关。以 GB/T 509082013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5中涉及办公类建筑的评价指标项作为原始水泵运行效率噪声眩光光污染照度 湿度温度朝向绿地率地形设计PM2.5地下空间利用场地选址建筑容积率建筑体形系数外遮阳自然通风物业管理公共服务水质监测得热量取热量系统节能率外墙传热系数屋面传热系数外窗传热系数静态回收期CO2减排率监控计量系统运行管理照明系统运行管理冷热源系统运行管理指标比例CO2浓度图 1 指标相关性填充雷达示意(计算机截图)变量,包括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依次罗列出各项指标的

14、相关性权重占比,权重加和为1。鉴于现行绿建评价指标个数是43项,因此选取50%指标数量为初步筛选目标(21项),根据指标相关性数值进行大小排序,降维合并后的指标整体相关性占比在0.03之上,故划分0.03作为合并基准线。占比大于0.03的指标属于评价体系中的强支撑,完全保留,占比小于0.03的指标在同类别下寻求相关性最大的强支撑进行整合,并加和两项指标权重,如建筑体形系数和容积率的关系较紧密,进行归纳处理后,一同划分至二级指标建筑被动技术中。最终从建筑技术与能效、运行效果、经济和环境效益三方面量化分析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运行效果,建立 3 项一级指标,6 项二级指标,18 项三级指标,等级跨越分

15、布为 3 级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 1。表 1 既有办公建筑评价指标框架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技术与能效指标 A能效指标 A1机组能效比 COP A11水泵耗电输热(冷)比 EH(C)R A12水泵运行效率 b(%)A13被动技术 A2外墙传热系数 A21屋面传热系数 A22外窗传热系数 A23建筑体形系数 A24运行效果指标 B室内空气品质 B1温度 B11湿度 B12照度 B13CO2浓度 B14噪声 B15PM2.5 B16管理指标 B2冷热源系统运行管理(存在项数/总项数)B21照明系统运行管理(存在项数/总项数)B22监控计量系统运行管理(存在项数/总项数)B23效益 指标 C经济

16、效益C1静态回收期(年)C11环境效益C2CO2减排率 C212641周倩楠,等:既有绿色办公建筑实际性能导向的综合评价体系1.3 评分点确定为使建筑评价体系既能反映设计要求,又能反映实际应用性能,参考 VDI 3807 评分方法形式(建筑物特征消费值6由德国建设部和德国工程师学会制订和颁布)。其通过将建筑总能耗与参考值(包括指导值、标准值和平均值)进行比较来评估建筑能耗水平。指导值是指在全部建筑中按比例筛选25%低能耗建筑,并计算其平均能耗值。平均值是建筑能耗频率分布模型中最密集区域对应平均值,不易受到异常值影响。指导值也可作为下一阶段建筑节能目标,虽然25%建筑能耗水平较高,但可实现。本文

17、所叙述系统级评价指标也需要反映建筑实际运行水平,为标准改进提供指导,故将评价结果区间赋分为较好、好、一般和较差 4 个层次。参照VDI 3807 重点分类方法,“较好”区间(100 分)是样本中最大值。“一般”区间(80 分)是待评估的指标中恰好满足现行规范或标准要求的参考建筑综合评估值,因其两个区间范围较大故分三档以和中间“好”区间(60 分)量化平均。“较差”区间(40 分)则具有统计意义,其为未达到国家标准规范指标数值,对比其他指标需要进一步从各个方面挖掘其节能潜力。结合实地测试调研结果,确定评价体系标准值,以此建立评价的量化指标体系。1.4 赋权原则对于综合评价模型中指标的权重,采用德

18、尔菲法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确定。根据所属单位类型从科研院校、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筑运营管理 4个方面,汇总不同年龄段的专家,专家数量呈现出随工作年限的增长而减少的规律。正式问卷发放历时 4 个月,采取面对面、网络及微信等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 290 份,剔除无效问卷后,保留有效问卷 245 份,有效回收率为 84.5%,将首次整理好的权重计算结果反馈给有效问卷专家,经过征询和结果反馈,并进行一致性判断排除逻辑矛盾情况。后续补发问卷 50 份,确定补录有效问卷 35 份,共计280 份有效问卷作为样本数据。为了使打分结果最大程度上准确,需要对不同专家的专业水平和隐性知识能力合理区分,故划分了不同级

19、别专家的权威性。专家的权威性采用权威性指数来表征,见表2。算法如下:设专家总人数为m,其中一级专家 n1人、二级专家 n2人、三级专家 n3人。取 E=2n3+3n2+5n1。则一、二、三级专家的权威指数分别为 5n1/E、3n2/E、2n3/E。采用一系列成对因素的判断比较,来建立相对比表 2 专家分级及权威性指数专家级别分级细则人数权威性指数1 级(殿堂级)相关领域的设计大师、院士;相关领域的资深教授或一、二级别教授n15n1/E2 级(资深级)工作 15 年以上的高级职称科研人员;工作 10 年以上的高级职称技术人员n23n2/E3 级(普通级)工作 10 年以上的高级职称科研人员;工作

20、 10 年以上的高级职称技术人员;工作 15 年以上的中级职称人员n32n3/E合计m1较矩阵,表征每一层次各因子相对于上一层次某因子的相对重要性权值(第一层相对于目标层),再次利用德尔菲法,并引入19比率标度法,将比较判断的结果数值化。从综合评价模型的二级指标层(一级指标层为目标层)开始,构造两两相对比较判断矩阵,对于某一层中同层所有因素,用成对比较法(尺度为9)构造成对比较矩阵,建立起双层次模型的比较矩阵。表3所示的标度,专家对同一层各影响因子两两比较评分,从而可获得若干两两判断矩阵。表 3 相对比较法的标度分值定义12个因素的重要性相同3因素(1)比(2)稍重要5因素(1)比(2)重要7

21、因素(1)比(2)很重要9因素(1)比(2)极端重要2、4、6、8因素(1)和(2)重要性比较结果处于以上结果中间倒数(2)与(1)两因素比较结果是(1)与(2)两因素重要性比较结果的倒数综合评价模型基本假定:每一影响因素的分值为 9 个标度,1 表示比较对象的重要程度相同,9 表示比较对象的重要程度差异最大。上述假定即为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各因素之间两两判断矩阵的依据。根据以上程序,结合本次研究的基本情况,利用德尔菲法可获得二级指标层的对比矩阵,以及三级指标层的某对比矩阵,见表 4、表 5。表 4 第一层次矩阵专家打分结果二级指标能效指标 A1被动技术 A2室内空气品质 B1管理指标 B2经济效

22、益 C1环境效益 C2能效指标 A1122347被动技术 A21/212236室内空气品质 B11/21/21352管理指标 B21/31/21/3146经济效益 C11/41/31/51/415环境效益 C21/71/61/21/61/51建 筑 技 术第 54 卷第 21 期2642表 5 第二层次矩阵专家打分结果A1(能效指标)A11机组 能效比A12水泵耗电 输热(冷)比A13水泵 运行效率A11机组能效比123A12水泵耗电输热(冷)比1/212A13水泵运行效率1/31/21对于每一层次,计算每个因素的权重,计算成对比较矩阵的最大特征根与特征向量,依次求出每个因素相对于总目标层的最

23、终权重,接着对所有因素进行权重分布排序,计算最终评价结果见表 6。表 6 既有办公建筑系统评价指标综合权重分布一级指标一级指标权重二级指标二级指标相对权重二级指标最终权重三级指标三级指标相对权重三级指标最终权重技术与能效指标 A0.375能效指标A10.80.3机组能效比 COP A110.280.085水泵耗电输热(冷)比EH(C)R A120.510.152水泵运行效率 bA130.210.063被动技术A20.20.075外墙传热系数 A210.570.043屋面传热系数 A220.070.005外窗传热系数 A230.150.011建筑体形系数 A240.210.016运行效果指标B0

24、.292室内空气品质B10.540.157温度 B110.170.027湿度 B120.140.022照度 B130.310.049CO2浓度 B140.110.017噪声 B150.130.021PM2.5 B160.130.021管理指标B20.460.135冷热源系统运行管理 B210.0610.061照明系统运行管理 B220.0330.033监控计量系统运行管理 B230.0410.041效益指标C0.112经济效益C110.112静态回收期(年)C1110.1120.221环境效益C210.221CO2减排率(%)C2110.2212 数据采集处理及体系构建2.1 测试设备及使用方

25、法(1)建筑基本信息数据采集措施。采取调研绿色建筑的主管部门和建筑物业管理部门的方式,获取绿色办公建筑基本信息和分项电耗数据,建筑本体构造参数由提供图纸设计说明书获取。(2)技术与能效指标数据获取。热泵机组数据通过温度传感器对地源侧、用户侧的供回水温度进行测量,采用双探头温度记录仪对用户侧总管的供回水温度进行测量记录,时间间隔为 5 min。(3)环境质量数据采集措施。布置 RR002 无探头温度记录仪对典型楼层的不同朝向房间于形心测点监测室内环境,利用 UT333 温湿度测量仪实时采集,在典型日对房间内其他要求测点数据进行测量,以实现对形心测点数据修正。获得各项数据来满足对应分项评价和总体评

26、价的要求。2.2 测量数据处理三级评价指标除建筑围护结构参数、室内空气品质和管理指标可通过图纸、设计说明书及实测数据得到,热泵机组运行及经济和环境效益需经过计算处理。(1)建筑体形系数:S=F/V。其中,S为体形系数;F 为建筑外表面积,m2;V 为建筑物体积,m3。(2)主机能效比:COP=Q/Ni。其中,COP 为热泵机组的制热(冷)性能系数;Q 为机组测试期间平均制热(冷)量,kW;Ni为机组测试期间平均输入功率,kW。(3)机组平均制冷(热)量:Q=Vctw/3 600。其中,V 为热泵机组用户侧测试期间平均流量,m3/h;tw为热泵机组用户侧测试期间进出口介质的温差,;为冷(热)介质

27、平均密度,kg/m3;c为冷(热)介质平均定压比热,kJ/kg。(4)循环水泵效率:b=Pe/P。其中,为水泵效率;Pe为水泵有效功率,kW;P 为水泵输入功 率,kW。(5)水泵耗电输热比:EHR0.003 096(GH/b)/Q。其中,EHR 为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G为每台运行水泵的设计流量,m3/h;H 为每台运行水泵对应的设计扬程,m 水柱;b为每台运行水泵对应的设计工作点效率;Q 为设计热负荷,kW。(6)水泵耗电输热比:EHR A(B a L)/T。其中,T 为设计供回水温差,;A 为与水泵流量有关的计算系数,按表 7 选取;B 为与机房及用户的水阻力有关的计算系数,一级泵系统

28、B 20.4,二级泵系统 B 24.4;L 为室外主干线(包括供回水管)总长度,m;a 为与 L 有关的计算系数,按如下规定选取或计算:当 L 400 m 时,a=0.011 5;当400 mL1 000 m时,a0.003 833 3.067/L;当 L 1 000 m 时,a=0.006 9。表 7 参数 A 取值范围设计水泵流量 G/(m3/h)G 60 200G 60G 200A 取值0.004 2250.003 8580.003 749针对办公类绿色建筑 CO2排放量的核算范围选取:直接排放源为天然气,提供职工食堂的炊事热水;2643周倩楠,等:既有绿色办公建筑实际性能导向的综合评价

29、体系间接排放类别为外购电能,维持空调、照明以及电器的运行。二氧化碳排放量通过公式(2)进行计算:E=CMA(2)式中:E 为二氧化碳排放量,tCO2;CM 为建筑运行阶段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量,kgCO2/m2。CM=ni=1(EiEFi)CPy (3)式中:Ei为建筑第 i 类能源年消耗量,单位/a;EFi为第 i 类能源的碳排放因子,按标准7附录 A取值;i 为建筑消耗终端能源类型,包括电力、燃气、石油、市政热力等;j 为建筑用能系统类型,包括供暖空调、照明、生活热水系统等;CP为建筑绿地碳汇系统年减碳量,kgCO2/a;y 为建筑设计寿命,a;A 为建筑面积,m2。Ei=nj=1(Ei,j

30、ERi,j)(4)式中:Ei,j为 j 类系统的第 i 类能源消耗量,单位/a;ERi,j为 j 类系统消耗由可再生能源系统提供的第 i 类能源量,单位/a。CO2减排率=(E1E)/E1(5)式中:E1为待评建筑在前一个五年计划时段内的平均 CO2年排放量,tCO2;E 为待评建筑在待评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tCO2。3 典型建筑评价3.1 案例基本情况为了验证所建立绿色办公建筑综合评价模型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选取位于严寒地区一栋典型办公建筑对建立综合评价模型进行验证,该建筑于 2013 年建设 2015 年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35 437 m2,建筑高度 41.7 m,获得沈阳市绿色

31、建筑一星级设计标识,采用了多种绿色建筑技术,包括高透光单银透明玻璃、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屋顶绿化、高效节能空调设备等。基础数据来源于设计图纸、设计方案、相关设备技术资料等文件,实地调研为期一年,计算出“十三五”期间该建筑的各项参数,其评价指标各项参数见表 8。将该建筑各项数据进行了提取和整理,利用沈阳市 DB 2101/TJ 222015绿色建筑评价标准8进行建筑评价,其自评估在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一般项与优选项数达到设计阶段一星级标准,其达标总情况见表 9。图 2 展示 QL 分级图,参考现行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8,它将评价程度划分为 4 个区间。A、B、C 三个区间内的项目为绿色办公建

32、筑,高低划分表 8 评价办公建筑的数据提取与整理参数指标内容结果(冬季/夏季)体形系数 S0.14外墙传热系数 k/(m2K)0.28屋面传热系数 k/(m2K)0.37外窗传热系数 k/(m2K)2.00主机能效比 COP3.7/3.3循环水泵耗电输热(冷)比 EH(C)R0.065/0.072循环水泵效率 b/%49.2/24.7室内温度 t/()20.2/26.4室内湿度 RH/%34.1/62.1室内照度 e/(lx)468.6室内 CO2浓度/ppm567.8室内噪声/dB40.5PM2.5浓度/(ug/m3)48.9碳排放强度E/(kg/m2)48.20表 9 项目设计阶段达标情况

33、评价一般项(共43项)优选 项数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 管理7项9项6项9项6项7项20项达标6327444不达标15321313不参评0110103为A、B、C三个等级,分别对应、和。对应评价总得分分别达到60分、70分、85分的情况,故本建筑的评价总分在6070分区间内,满足所有绿色建筑标准级要求,仍具有等级提升潜力。0 10 20 30 40 501009080706050ABC 制热量 Q/kW长度 L/m图 2 绿色办公建筑 QL 分级图3.2 试评结果分析在数据提取与整理的基础上,对选取典型建筑应用既有绿色办公建筑综合评价体系

34、进行分项评价。从试评建筑总体得分情况来看,被动技术中各项参数指标较好,围护结构实际性能参数达到节能设计标准的基本要求。热泵运行性能系数和效率偏低,其主要原因是系统经常处于大流量小温差运行,冬季水源侧水温偏低取热难度大,运行时间长,系统地源侧建 筑 技 术第 54 卷第 21 期2644的管路介质水存在串联可能性。可通过合理选址增加水源侧打井数量的方法缓解。室内环境品质各项指标表现有优有劣,冬季室内温度指标效果非常好,其余温湿度指标一般,室内空调运行时间策略应加以调节。室内照度、噪声及 PM2.5浓度指标表现相对较好,CO2浓度指标表现一般,应在室内空调关闭,室外温度合适的时候多开窗通风。建筑本

35、体指标项中屋面与外窗指标得分较低,屋面面积所占比例较小,提高屋面传热系数对分值的提升效果不明显,而外窗权重比例相对较大,是降低本体指标分值主要来源。建筑测算碳排放量处于辽宁省内办公建筑平均偏高水平,评价指标则通过碳减排率来衡量,展现出其较好的节能效果。3.3 与现行评价标准对比我国绿色建筑的评价分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两个阶段,运行评价在建筑实际投入使用 1 年后方可进行。为保证项目施工时所设计的绿色建筑措施落到实处,故提出针对办公建筑运行阶段的一套综合评价体系,以严寒地区一栋典型办公建筑为例,对比两套绿色建筑评价内容的差异性,对比见表 10。表 10 两套评价体系比较对比项沈阳市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36、综合评价体系评价建筑类型住宅、公共建筑办公建筑评分方式满足指标项数量指标项赋权求和总得分一星级(6070)67.56评价指标数量/项4318数据采集难易程度难易指标划分原则国家及地方标准国家标准及实测数据库通过评价指标对比总结两套评价体系在指标设置上的特点。(1)量化指标差别。综合评价体系中有诸多计算后可得量化指标,如用于衡量能源消耗量二氧化碳减排率和用于进行经济效益评分的静态回收期,综合量化指标便于计算操作,简化评估过程。(2)适用性广泛。综合评价体系侧重建筑的长期运行过程,适用于建筑任何一年运行数据,而非仅设计和测评阶段,一定程度上扩大评价选取时段。(3)指标权重分配差异大。沈阳市绿建评价

37、体系指标数量庞大,权重比例分配烦琐。针对重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侧重运行阶段利弊权衡。(4)评价等级的对比。沈阳市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在满足所有控制项要求的前提下,根据评分项及加分项累计总分,共 3 个等级。综合评价体系则有细致的得分区间和得分加和,数字化的呈现更直观展示各项评价指标的提升潜力。(5)与标准的关联。沈阳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属于地方标准,按照国家标准及规范执行。综合评价体系依赖但不限于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对于未规范的指标,调用实测数据库设定基线并不断改进,有利于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更新。(6)侧重点的不同。沈阳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重点评价建筑的设计阶段,侧重绿色技术的实施数量,其实际运行效

38、果和能耗数据对最终评价结果没有直接影响。综合评价体系重心则落在建筑运行效果,以“实际性能”为导向进行评价,更具有 普适性。4 结论本文建立一套以实际性能为导向的既有绿色办公建筑综合评价体系,主要评价建筑运行阶段的实际效果,涵盖技术、运行、效益三个方面 18 项评价指标,对选取的典型案例建筑进行测试与对比分析,探讨综合评价指标新思路,研究结论如下。(1)综合评价体系以建筑“实际性能”作为评价导向,适用对象锁定办公建筑。细化了建筑运行期间内环境的全面性能指标需求,筛选出 18 项三级评价指标,采用德尔菲法与专家打分法确定权重,对于效益评价类指标等无法直接使用测试数据衡量的项,通过公式计算的方法进一

39、步细化评价结果。(2)全部评价指标中 CO2减排率权重占比高达0.221,属于综合评价体系中的强支撑,侧面突出碳达峰目标的约束性条件,EH(C)R 值和投资回收期的权重占比次之,表明良好的机组调控策略及维护运营能有效提升建筑在运行评价中的得分,同时从侧面验证充分利用回收期前净现金流量效率的重要性。(3)对所建立的综合评价体系使用运行数据进行试评,得分为 67.56,没有改变建筑本身作为沈阳市一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评分结果,但数字打分更加量化,权值概念的引入使评价结果更具科学性,易获取的数据材料让评价操作更加简易,真实准确地反映建筑实际情况和节能运行的优劣。参考文献1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M.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2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S.3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S.4 办公建筑设计标准:JGJ/T 672019S.5 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GB/T 509082013S.6 Verein Deutscher Ingenieure:VDI 3807 Blatt5 E 201206S.7 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GB/T 513662019S.8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21/T 20172018S.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