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6月 第39卷6期(总第365期)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3.Vol.39 No.61196Acupuncture on gastrocnemius muscle Tone in Children with Spastic Cerebral Palsy:A Single Blinded,Randomized Controlled Pilot TrialJ.Chin J Integr med,2020,26(1):14-19.3 翟磊,闫淑君.醒窍通督针刺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对痉挛性脑瘫患儿粗
2、大运动功能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35):6680-6682.4 石瑞玲.调神通督针法联合点穴推拿对脑瘫患儿智力运动功能发育及脑血流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7):1172-1175.5 刘影,彭咏梅,胡国良,等.刘氏小儿推拿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及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8(24):39-41.6 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性瘫痪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编委会.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第一部分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7):747-754.7 李晓捷,唐久来,马丙祥,等.脑
3、性瘫痪的定义、诊断标准及临床分型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4,29(19):1520.8 张统海.中医推拿结合运动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和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J.光明中医,2021,36(2):256-258.9 刘建彬.肌电生物反馈联合悬吊带康复训练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2022,42(4):70-72.10 徐刚,莫先慧,秦麒博,等.按摩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及平衡功能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1,12(11):4-5,9.11 许胜,钱月芳,吕晓丹,等.健脾补肾通督醒窍法联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步态能力和智能发育的影响研究J.中医儿科杂志,2019,1
4、5(2):78-81.12 李二伟.循经针灸联合推拿手法对小儿痉挛型脑瘫的效果及对运动发育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19):228-230.13 DOng CHEn,CHAO BAO,YAn-XIA gEng,et al.Effect of“Tonifying kidney and Invigorating Brain”acupuncture in children with spastic cerebral palsy analyzed by multi-modality mRI combined with dynamic electroencephalogramJ.m
5、edicine(Baltimore),2020,99(30):e21082.14 李司南,童光磊,易昕.循经针灸推拿法对小儿痉挛型脑瘫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运动发育、肌肉痉挛的影响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2,40(2):101-104.15 谭龙泽,罗伟,王跑球,等.益肾通督针刺疗法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认知水平及血清神经因子水平的影响机制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2,14(5):428-431.收稿日期2022-12-21神经根型颈椎病即指因长期不健康的生活方法、突发颈部受外伤、先天性问题等致使颈部椎体提早出现老化,退行性的改变等,导致颈部椎间盘出现突出、骨质增生、颈部的小
6、关节出现紊乱错位、骨赘形成等,最终使巡行神经受到压迫从而出现相关症状。神经根型颈椎病占颈椎病60701,以保守的治疗方法为主,常用针刺、手法按摩、颈部牵引、局部封闭、艾灸、药物的内服外敷等2-4。本研究用浮针结合普通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较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50例,均为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1974岁,平均(50.273.46)岁;病程5个月20年,平均(8.502.31)年。试验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2075岁,平均(50.354.17)岁;病程7个月20年,平均(9.132.1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既往有慢性的劳损病史,长期低头伏案的工作史,外伤史,颈椎退行性变化;头、颈、肩、背部僵硬、酸沉、疼痛难忍,伴发出现一侧或双侧上肢的疼痛、麻木、乏力,多次落枕;颈部进行转侧、俯仰等活动时明显受限,病变部位触诊时可触及条索状的结块或硬结,查体时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压顶试验阳性;颈部椎体X线片上可发现椎体浮针结合普通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蔡露(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河南 开封 475000)中图分类号R244.123.81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23)05-1196-02摘要目
8、的:观察浮针配合普通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用普通针刺,试验组加用浮针治疗。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浮针结合普通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较好。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浮针;针刺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6月 第39卷6期(总第365期)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3.Vol.39 No.61197的骨质出现增生或韧带发生钙化、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弓,颈椎间隙变窄、颈椎间孔狭窄,MRI或CT的影像检查可出现相应的病理改变。西医诊断标准:参考
9、2015年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规范的专家共识。颈椎神经根受压有显著的临床表现,受累的范围与神经巡行所支配的上肢感觉等相应分区吻合;进行查体时病患压顶试验阳性或者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影像检查中X线和CT表明颈椎出现严重退行性改变从而使神经根周围的骨质出现骨赘或增生,或颈椎间孔狭窄等相关特征;MRI提示颈椎神经根受压;除外可出现上肢疼痛症状的其他疾病如:网球肘、肩周炎、颈椎骨实质性的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等。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能够坚持完成整个治疗周期并且并能够接受持续回访;签署知情同意书;年龄1875岁。排除标准:患处出现严重的糜烂、湿疹、溃疡及皮肤极易过敏;合并有其他严重性疾病如造血系统疾病
10、、肝肾疾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等;患有恶性肿瘤、结核、骨折、明显的骨质疏松、精神疾病及孕妇等疾病;无法全程参与整个治疗周期。2治疗方法对照组用普通针刺治疗。选择以足少阳经穴、局部颈夹脊穴、手足的太阳经穴为主。颈部两旁的夹脊穴、阿是穴、天柱、风池,肩井、合谷、外关、后溪等穴位为主,根据表现辨证取穴。消毒后用一次性针灸针(0.25mm40mm)直刺,进针深度25mm,留针30min,施以行针手法,使产生得气感,1日1次,5天为一治疗周期,共4个治疗周期。试验组先予以普通针刺治疗,休息10min后再加用浮针治疗。用中指、示指、无名指的指腹对患处进行触诊,触摸颈肩部、上臂、下臂的疼痛处的肌肉组织,确定主要的
11、MTrP点(即肌筋膜触发点)6-7,多可触及条索状的、有明显紧滑感的硬结,部分有明显的疼痛感觉。标识好部位,再常规消毒,用中号一次性浮针(南京派福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浮针尖和皮肤保持约1535,然后朝皮下缓慢的刺入(浮针针刺方向多朝向患处),直至浮针达到患处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之后再把针芯缓慢退回到套管中。以进针点作为支点,以左右扫散的手法行针35min,同时配合再灌注治疗8,疼痛部位的痛感明显缓解、局部僵硬的肌肉明显放松后方可将针芯缓缓抽出。最后把软套管置留在皮下68h,用透明敷料来固定软管的皮上部位,避免局部出现感染,隔天治疗1次,5天为一治疗周期,共2个治疗周期。3观察指标用视觉模拟评分
12、法(VAS)评估疼痛,共10分,得分越低表示疼痛越轻。4疗效标准体征、临床不适感完全消失,日常生活能力完全恢复为治愈。体征、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日常生活能力基本恢复为显效。体征、临床症状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日常生活仍受影响为有效。体征、临床症状没有变化甚至加重为无效。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5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比较见表1。表1两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比较(分,xs)组别例治疗前治疗后试验组258.170.311.630.16*对照组258.311.355.070.32*
13、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表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组别例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试验组 25 13(52)6(24)4(16)2(8)(92)对照组 25 10(40)2(8)7(4)6(24)(76)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6讨论本病属中医“痹证”范畴。风、寒、湿邪侵袭,过度劳累,突然受到外部损伤等,经络循行受阻,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治疗当以通络止痛、行气活血、扶正祛邪为主。浮针是通过对皮下浅筋膜的规律性扫散,辅以再灌注运动,从软组织治疗,使病患局部肌肉痉挛、缺血得以缓解,以达到减轻乃至治愈的目的9-10。诊疗发现,
14、颈椎病患者即使在放松的状态下,在患处肌肉不仅可触摸到紧绷的、张力偏高的肌肉,且按压时局部肌肉多痛感明显,局部痛感随着按压也可出现向周围、远端进行扩散,这些阳性的反应点被统称为MTrP点。所附着的肌肉在受到一定程度的机械性张力时会自发的使患处肌肉出现肌肉的收缩,当附着于脊柱上的这些肌肉出现收缩变短时,使得原有椎间盘所承受的压力加大,加速了椎间盘的突出变性,从而出现临床症状。临床研究8表明,浮针通过作用于MTrP点,直接调整阳性点缺血缺氧的状态,调节失衡的肌肉,使肌肉、软组织、脊柱等相关结构达到动态平衡状态,从而减轻突出的椎间盘对走行的神经的压迫,最终颈椎恢复到正常的生理功能。浮针的再灌注运动指操
15、作时通过指向性的轻柔和缓的,有规律的刺激局部或者相应患处的肌肉和关节,使得患处肌肉,关节组织的血液流通能再次恢复充盈,来达到改善微循环的目的,协助机体功能恢复12。同样浮针缓解疼痛的理念也与“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理论相符合。依据“针至病所”“以痛为腧”的理论,在患肌选定MTrP点后,手持一次性浮针在病人疼痛部位的邻近四肢或者患肌周围区域的浅筋膜层面施以规律性的扫散动作,辅以再灌注运动,以改变患处肌肉组织血氧缺乏的状态,从而促进患处局部肌肉、相应的软组织的自身功能迅速修复。有研究显示,局限性剧烈疼痛患者的痛处血液流量明显少于健康人群,浮针治疗后患处血液流量可出现相应的提升,减少致痛性物质,使患
16、处局部的微循环状态得到改善,从而起到减轻痛感的作用13-14。浮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通过迅速镇痛、解除患肌痉挛的高张力状态、增加患肌组织局部血液流量、扩大患处肢体的活动范围等15,从而使诸症自愈。浮针疗法配合普通针刺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较好。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6月 第39卷6期(总第365期)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3.Vol.39 No.61198参考文献1 王文生,刘淑芝.分经辨证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5例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33):96,98.2 方圣杰,朱
17、立国,魏戌,等.颈痛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3):48-51.3 陈锦波,陈均艺.针灸、牵引结合颈椎练功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4):39-41.4 谢绍盈,陈裕曦,林定坤.仰卧前屈拔伸牵引、八段功联合颈三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2,54(8):179-183.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189.6 康梦如,张彬,陈柳丹.浮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8,34(6):52-54.7 朱永法.浮针合针灸治疗神
18、经根型颈椎病(血瘀气滞型)临床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21.8 王波,刘楷煜,赵旭,等.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疗效及对颈椎生理曲度变化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21,38(4):67-71.9 吴益宏,叶杨阳,赖锦泉,等.基于文献词篇共现的浮针研究可视化分析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8,39(12):66-72.10 吴豪,李媛,王健.从颈椎病的论治探讨浮针的作用机制J.中国民间疗法,2022,30(9):4-7.11 范曼琪,孙健,许能贵,等.浮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思维及作用机制J.世界中医药,2021,16(5):835-839.12 孟宪宇.浮针联合中频脉冲电疗法治
19、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20.13 钟敏莹,张熹煜.符仲华浮针治疗颈椎病临证经验J.中国针灸,2015,35(8):823-826.14 孙正艳,沈素娥,沈亚.浮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J.当代医学,2020,26(23):123-124.15 白艳甫,杨帆.浮针与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估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36):125-127.收稿日期2022-11-09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cherniation,LDH)是指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向后方或突至椎管内,使周围神经遭受刺激或压迫而出现的以腰痛伴下肢疼痛麻木
20、为主症的高发病,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1。有研究报道,LDH在我国自然人群中发病率为7.62%2,而国外报道腰痛年发病率则高达36%,复发率约为24%80%3。其中,后外侧型为LDH的常见类型,约占LDH的90%4。而且,LDH也是导致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5-6。针刀疗法治疗LDH的疗效显著7,且不低于针刀联合其他疗法8。而忠州纯针刀与一般针刀技术相比,具有不用激素、偶用局麻药、定点较少、运针巧妙、疗效肯定等特点。本研究用忠州纯针刀治疗后外侧型LDH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307例,均为2020年9月1日至2022年10月20日忠县中医医院疼痛科治疗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54
21、例及对照组153例。观察组脱落6例(不能耐受而放弃治疗),对照组脱落5例(放弃参与4例,随访脱落1例),最后共完成296例,观察组和对忠州纯针刀治疗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周康艳1,谢小林2,刘杰2,陶静2,杨艳红2,陶银利2,刘琼2,陈永亮2(1.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四川 成都 610075;2.重庆市忠县中医医院,重庆 忠县 404300)中图分类号R245.3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23)06-1198-04摘要目的:观察忠州纯针刀治疗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307例随机分为忠州观察组154例(脱落6例)及对照
22、组153例(脱落5例)。观察组于病变节段分别进行小关节囊、腰臀部筋结点松解,必要时行椎间孔外口、椎间孔内口松解,对照组取腰夹脊、环跳、殷门、阳陵泉、足三里、承山、悬钟,根据不同证型加减穴位行电针。结果:治疗结束时和结束后2周随访,两组vAS及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01)。治疗结束时两组vAS评分(t=-4.349,P0.001)及ODI评分(t=-2.174,P=0.03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但结束后2周随访时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忠州纯针刀疗法治疗后外侧型LDH疗效优于常规电针疗法。关键词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忠州纯针刀;对照治疗观察基金项目重庆市科卫联合中医药重点项目(2020ZY013936)通讯作者陈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