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海绵城市建设与景观设计的耦合性探索.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23948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绵城市建设与景观设计的耦合性探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海绵城市建设与景观设计的耦合性探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海绵城市建设与景观设计的耦合性探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建筑经济CONSTRUCTION ECONOMY第 44 卷第 S1 期2023 年 7 月Vol.44 No.S1Jul.2023摘要:原有的海绵城市与景观项目结合大多停留在源头控制层面,本文在此基础上探索海绵城市理念与景观的更进一步的耦合,使二者发挥1+1大于2的功效。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即:湖泊景观提升是“面子”,海绵城市理念的融入应用是“里子”,寻求海绵城市建设与景观设计完美结合的效应最大化。关键词:海绵城市;滨水景观;耦合性中图分类号:TU992;TU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51X(2023)S1-0283-03DOI:10.141

2、81/ki.1002-851x.2023S1283Exploration on the Coupling Between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and Landscape DesignFENG Chengliang(CCCC Shanghai Waterway Survey,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Shanghai 200135,China)Abstract:The combination of the original sponge city and landscape projects mostly stays

3、 at the source control level.Based on this,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further coupling of the sponge city concept and landscape design,so that the two can play a role of 1+1 greater than 2.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sponge city,making the city both“face”and“inner”.Namely,the improvement of lake la

4、ndscape is“face”,and the integ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sponge city concept is“lining”,seeking to maximize the effect of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and landscape design.Keywords:sponge city;waterfront landscape;coupling1海绵城市与景观耦合性设计的概念湖泊作为一个巨大的景观体,是水文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蓄水能力的角度上

5、来看,湖泊可以看作为一个巨大的海绵体,只是这个海绵体的体积和蓄水能力是1 1,远高于普通概念上的海绵;另外,湖泊中的近岸浅滩可以开发为湿地,湖岸的绿地、配套景观设施可以将海绵城市的理念融入设计,在优化湖泊景观的同时放大其潜在的海绵功能,以求在利用二者内在耦合性的基础上实现景观与海绵的完美融合。功能与景观相耦合需要做到以下两点:1)以景观为载体景观中必然要包含各种海绵设施,这样才利于吸收水分,达到储水以及回用的目的。景观设计过程,要重视系统性,并结合海绵城市理念,实现有效的功能耦合。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发挥着联系、编制的作用,景观设计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要围绕景观载体全面地开展滨水景观海绵城

6、市设计,以景观为纽带,深入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结合天然水渠,植草沟、绿化坡地等方式,构建城市海绵系统。2)结合实际功能需求设计的耦合性分析,必然要围绕人进行全面的设计,海绵城市建设过程要体现人文性。人们在居住、生活过程需要景观发挥功能性,海绵城市与滨水景观设计的耦合必然要以人为主体,发挥实际功能需求。设计过程可以围绕海绵城市规划要求,从环保、节能、削峰控流等方面入手,对海绵设施进行有效的设计与优化,提高景观设计水平,有效利用海绵设施加强水源管理,保证设计内容能够与实际功能耦合。2海绵城市理念下景观设计的原则1)生态可持续原则滨水区域特征明显,设计过程要基于生态化建设视作者简介:冯程亮,工程师,主

7、要研究方向:景观园林。海绵城市建设与景观设计的耦合性探索冯程亮(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135)建 筑 经 济2023年284角,并结合海绵城市理念,将二者有效融合,考虑其生态化原则。具体的设计过程要最大化降低污染,保证景观设计与海绵城市理念耦合,实现生态化设计,提高设计后的循环性发展。2)系统性因地制宜原则海绵城市建设过程必然要因地制宜,要从规划视角分析,结合城市发展进程,全面的进行协调规划。以生态化设计为主,重视系统性因地制宜原则,科学地进行高效设计。3)功能协调性原则滨水景观设计必然需要围绕水域开展,设计过程要紧密连接城市,滨水景观作为重要的建设部分,设计过程要融

8、入海绵城市理念,同时也要考虑防洪等功能性问题,因此,实践设计阶段必然要以功能协调性为原则。3海绵城市与景观的耦合性设计策略从微观的角度看,可将绿色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结合,路面运用透水材料,结合透水网格以及相关植草砖的运用,缓解雨水压力,通过提前设计好的网管,达到减轻排水压力的目的。1)景观道路的海绵化设计。就滨水景观中的道路而言,道路的设计过程要重视透水性,如何保证水能够顺利导入,并能有效储存,需要根据设计需要,针对性的选用材料与管材。要选择具备良好导水性的材料,在设计过程放入高导水性的PP管。道路两边按凝聚土铺设需要,设计预留水孔,这样利于提高吸水效率,并保证了土层上微生物能顺利生长,不仅起

9、到净化作用,也能分解一些污染。2)在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中,堤岸的改造是重点。如何通过生态的手段来打造新的堤岸,使它既能抵挡水流的侵蚀、减缓雨水的径流,又能提升河岸的景观效果和居住环境。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堤岸景观设计中融入海绵城市的理念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以硬质材料对坡面进行加固是必要的,但这种方式较为传统,虽然保护效果比较明显,但是使用硬质材质会切断驳岸与水域之间的联系,无法进行有效的水循环。当运用硬质材料后,很多植被的生长环境与条件都会受到影响,不利于生长。因此在进行滨水景观设计时,尽可能营造自然生境,此阶段要加强设计,围绕滨水景观设计实际,有效运用护岸系统,筑坝阶段要使用土料,护坡过程可以采

10、用自然草皮,当然此阶段要保证洪水位区域的安全性,依然可以用传统方式加固。这样不仅能提高冲刷风险防范能力,也利于发挥护岸系统防护作用。在具体的设计阶段要重视细节处理,并要构建水护岸,实现生态系统护岸。总之,滨水景观设计与海绵城市的耦合必然要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要围绕生态化建设全面进行设计优化,并体现协调性原则,不断加强设计质量,提高滨水空间品质。3)在湖泊景观中常用的结合方式有湿塘和雨水湿地。湿塘湿塘要具备净化功能,也要发挥雨水调蓄作用,作为重要的景观水体,设计阶段要考虑如何结合绿地,并围绕开放场地发挥调蓄水的功能。湿塘要具有娱乐功能,同时也要给人们提供休闲区域。当发生降雨时候具备调蓄功能,

11、加强对水土资源的利用。优缺点:湿塘可对区域内的径流总量进行调节,作为重要的海绵城市系统,能提高内涝防控水平,但从湿塘设计要求方面看,存在维护费用高等缺点,此外湿塘对地理位置与条件要求也相对高。雨水湿地雨水湿地能实现净化雨水的目的,作为重要的径流污染控制设施,在设计阶段要重视发挥其功能性,为了实现滨水景观与海绵城市设计的耦合,需要根据具体区域,提高设计水平。具体实践时可以与湿塘合建,这样能发挥出调蓄的作用。优缺点:雨水湿地不仅能减低污染,同时能控制径流总量,有效的限制峰值流量,与湿塘类似,雨水湿地后期的维护费用也十分高。4海绵城市与景观的耦合性设计实践4.1项目概况万福之源湿地生态公园项目位于万

12、福河景观项目的上游位置,位于水库西二路至七里河之间,陆域总面积为553259平方米,水域面积为318130平方米,其中包括湿地水净化、农田记忆、植物科普教育为主题的公园,与穆李村旅游项目错位互补,打造城市短途旅游目的地。依据海绵城市理念所要求的“渗、滞、蓄、净、用、排”的应用思路。万福之源生态湿地公园建造生态植草沟690平方米,生态洼地236平方米,雨水花园面积4521平方米,道路透水铺装面积约23161平方米,蓄水模块容积3560立方米。同时万福之源生态湿地公园利用蓄水模块收集的雨水,经过过滤系统,最终接入绿化浇灌给水灌溉系统管网中并与中水浇灌系统切换使用。达到缓解城市内第 44 卷第 S1

13、 期285冯程亮海绵城市建设与景观设计的耦合性探索涝,有效利用雨水资源,缓解城市的排水压力的效果。4.2设计理念通过科学计算并融入富有活力的动线,将项目归纳为:人文城市、植物多样化、生态水系统。在三个系统相互穿插联系的前提下,保持万福之源生态湿地公园的线性特性,强化东西向的自然多元联系主线。流线系统大致分为四条线性:城市林荫大道,动线广场绿道以及河滨步道,铁路直道。万福之源生态湿地公园景观工程整体软景面积135582平方米,硬质铺装面积39821平方米,配套建筑面积1097平方米。4.3海绵城市理念在景观工程中的应用4.3.1设计依据及目标万福之源生态湿地公园景观工程依据国家相关政策标准进行设

14、计,以便实现雨水总量控制,峰值控制,污染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的目的。当传统模式径流量30m3/s时,采用传统开发模式后外排水量30m3/s;在同样的基础上,采用海绵城市模式进行开发,外排水量可有效的控制在15m3/s。新八大里地区设计调蓄容积25000m3,设计降雨量(80%控制率降雨量30.4mm),汇水面积137ha,综合净流系数0.6。依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当调蓄容积为25000m3时,该地区80%降雨量得到有效控制,达到海绵城市设计要求。在原有设计基础上,在万福之源生态湿地公园新建区域内提升调蓄容积,缓解相邻开发地块及相邻城市道路调蓄压力,保证新八大里区域海绵城市指标。4.3.2实

15、施策略“渗”透无声,涵养水源。公园地面采用透水铺装,其中透水混凝土园路面积2309平方米,占总铺装面积的5.57%;透水砖面积20852平方米,占总铺装面积的50.26%;绿地面积134332平方米,占总面积的76.4%。公园通过透水铺装及绿地的大面积应用,完成小雨时的雨水下渗收集,直接补充地下水;暴雨时雨水下渗,也能有效缓解周边市政道路排水压力。“滞”缓径流,减排压力。滞留的主要目的是延缓大暴雨短时间内形成的雨水径流量。公园内设置了雨水花园、生态洼地、植草沟三种滞留方式。同时公园为了缓解市政路雨水压力,将邻近沐江道道路雨水通过横截沟与公园内植草沟相连,使得道路雨水进入公园植草沟内,达到缓解道

16、路雨水排水压力的作用。“蓄”水万千,合理调控。公园内利用地形高差堆坡处理,使降雨得到自然散落并汇集于雨水花园内,通过下渗,储存于雨水花园下的蓄水模块将公园内的雨水进行有效储蓄,以达到缓解城市内涝和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从而缓解城市的排水压力。“净”化水质,再生利用。公园内雨水花园下设置了无纺布和多层碎石等过滤介质,保证雨水能够实现有效过滤,发挥系统的“净”化作用,最终达到去除雨水中的杂质,使雨水达到再利用的技术指标要求。“用”之于园,反哺城市。公园内雨水经过土壤渗滤净化、植物缓冲净化之后的雨水,对于净化后的雨水直接用于智能绿化灌溉系统的二次利用。通过“蓄”的方式提供充足水资源,保证能够“用”之于

17、园。“排”网交错,减少内涝。公园内竖向与海绵设施相结合,当雨峰值过大的时候,经过雨水花园、下洼绿地最终储存于雨水模块,蓄起来的雨水能对地下水进行补给,也可以用在绿化灌溉中。万福之源生态湿地公园景观一期工程,本年度经历多场大雨均未出现积水情况,蓄水模块收集净化的雨水通过自动灌溉系统进行了雨水的二次利用,有效节约了水资源。整体项目建设切实落实了“高标准海绵城市公园”的建设理念。5结语在湖泊水文景观项目中设置海绵设施时,需要做到景观与海绵的巧妙融合,兼顾美观的同时更要注重功能的实现,这也体现了景观和海绵二者的内在关系,即:展现形式是景观,实质作用是海绵。景观设计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结合才能使一个水文景观综合体发挥其外在和内在的双重价值。参考文献1 孙政.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滨水景观改造设计研究以上海船厂绿地项目为例J.建材与装饰,2019(11):78-79.2 郭健.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策略分 析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1(8):159-160.3 王嘉麟,蔡宇.海绵城市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21(8):96-97.4 刘芮君.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滨水景观设计探究J.现代园艺,2018(4):118-119.5 程文欣,杨慧华,王艳晖.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探析以巢湖市滨水景观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2019(7):49+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