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次意外的数学情境导入 有一次,我在七(5)班上用字母表示数这节内容。我当时准备很充分,觉得自己备课的内容和采用的教学模式都很适合这个班级。上课铃响了,我满怀信心的往教室走去,刚走到教室门口,突然有一个学生大声的说了一句脏话。这声音应该是班上刘XX的声音,当时很是影响我的心情,我的内心很矛盾,要不要批评这个学生呢?怎样批评?最后,我什么也没有说,假装没听见。我决定改变备课教案上的情境导入,就利用刚才这个情境导入新课。我拿着粉笔就开始在黑板上板书: 上一周我们班说脏话的有a人,这一周比上一周减少了b人,这一周我们班还有多少人说脏话? 我问:同学们看看这道题,这里字母a、b表示什么?生答:表示那些
2、说脏话的人数。我顺理成章的就让学生明白了字母可以用来表示数。我又问:那么这一周我们班还有多少人说脏话?生答:(a-b)人。这时候,全班的学生都把目光转到了刘XX同学的身上,他满脸通红,非常羞愧。我说:“同学们平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一个文明的中学生。” 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听到刘XX同学说过脏话,也没有听到班上其他同学说过脏话。 评析: 教师在指出学生的错误要讲究技巧,要有一定的艺术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养成教育,将德育教育和养成教育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往往能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和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等方面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的宽容更能在学生群体中建立威信。有时,对于学生那些不规范的的言行举止,教师只需间接的提示一下,学生可能就会加以改正,不必伤害学生幼小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