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 年 3 月Mar.2023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Journal of Tianjin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第 30 卷第 2 期Vol.30 No.21构建区域国别学理论体系宜“戒急用缓”余江(天津外国语大学 国际传媒学院)摘要: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学理论体系构建固然应怀有回应时代需求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但切忌急躁冒进,而应“戒急用缓”。有两点尤为重要,第一,对区域国别学学科应有以下理性认知:“交叉学科”不具备“独立性”,并非指称某一独立的具体学科,更多体现的是方法论思想;区域国别学尚欠缺“稳定性”,其内涵、外延的界定并未达到“稳定”的状态;区域国别学理论体系
2、构建宜“戒急用缓”,其理论凝练、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诸方面远未成熟完备,尚需长期摸索和实践。第二,重点应落实五点学科的建设要务,即坚持致用为要、明确现象描述为基、进行成因分析与归纳、作出趋势判断与应对、坚持系统性思维,以期行稳致远。关键词:区域国别学;理论体系;学科认识;学科要务中图分类号:D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65X(2023)2-0001-061引言引言近年来,国内区域国别学的发展,有三件标志性的大事:其一,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设国别和区域研究的博士专业方向;其二,国家社科基金设立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研究专项;其三,2022 年区域国别学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为“
3、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这标志着这一学科在我国正式步入学科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发展轨道。全国各大高校热烈响应,纷纷成立实体化教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全方位推进,外语类院校几乎全部设立了相应的机构。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区域国别学和区域国别研究面临着理论创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智库建设等一系列迫切的任务,尤其是在区域国别学理论体系建设方面,应将其纳入构建作者简介作者简介:余江,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区域国别学、传统思想与文化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 年第 2 期2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广阔视角下通盘考量,基于“交叉学科”具有的跨学科、广领域、综合性等本质属性,在理论体系建设过程中固然应
4、该具有回应时代需求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但切忌急躁冒进、急于求成,而应理性思考、凝练特色、突出主题,平缓有序、久久为功、深入扎实且富有指导性地审慎推进,方能行稳致远,从而有效地达成“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这一目标。2学科认识学科认识2.1交叉学科交叉学科不具不具“独立性独立性”“学科”概念的出现是知识发展的自然结果,用于区分和表述知识领域的外延与内涵,着眼于对已有的丰富知识成果进行系统构建、领域细分并作准确描述,为具体领域知识的持续深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交叉”实则是一种基于某种具体目标的驱使、没有或不受知识领域边界意识束缚的对既有理论、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说,“学科”是对知识的“分析
5、”,而“交叉”是对知识的“融合”,二者都以知识的丰富为前提,也都能反过来促进知识的丰富,只不过“学科”对知识发展的促进方向是明确的,而“交叉”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同时,其在理论方法方面的“融合”类似于尝试新的“化学反应”,结果具有不确定性,最终会对学科发展发挥创新性效应。虽然“学科”的概念出现时间并不太久远,但人类知识发展史实际上一直就是在循着对已有知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基本规律不断演进的。鉴于此,“交叉学科”以“交叉”修饰“学科”,其旨趣所在不是为了界定某一知识体系的边界,而是试图利用跨界贯通的学术优势,有效运用既有理论体系、知识架构和研究方法进行知识扩容、分化组合及内涵升华,以期激发学术
6、创新增长点。其基本特点就是跨越学科边界的限制和束缚,实现学科之间的协同创新与融会贯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学位202121 号)指出:“交叉学科是多个学科相互渗透、融合形成的新学科,具有不同于现有一级学科范畴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体系,已成为学科、知识发展的新领域。”可以说,“交叉学科”概念的提出并非指称某一独立的具体学科,更多体现了“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的方法论思想。学科之间的融通互鉴并非简单拼合,而是在各种结合处集中用力,透过相互间的区隔、互动与对话,挖掘其中蕴涵的时代精神、文化变迁及思想精髓。通俗言之,跨学科交叉融合并非西餐冷餐会的各种冷食果蔬的拼盘陈列,
7、而是力争将各学科的理论、材料和方法,如中餐的东北烩菜一般熔于一炉,进而激发出崭新的、独特的思想韵味。与此同时,交叉学科建设是学科主体通过营造学科交叉氛围,开展交叉学科研究,建设新兴交叉学科等方式,持续不断地推动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解决,不断提升学科发展水平的一种实践活动。构建区域国别学理论体系宜“戒急用缓”32.2区域国别学区域国别学尚缺尚缺“稳定性稳定性”在我国当前的学科认知背景下,区域国别学作为交叉学科门类下重要的具体学科组成部分之一,其实质并非指其所涵盖知识的边界概念,而是对其功能目标的概括。区域国别学内涵丰富,研究内容广泛,具有鲜明的跨学科性、综合性和复杂性等特征,针对不同选题开展相关
8、研究工作,不仅需要借鉴哲学、历史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新闻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理论,而且采用的研究方法也较为多元,定性到定量、从个案研究到比较研究以及综合研究,研究性质则贯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虽然任何一门学科若要获得良性而持续的健康发展,无疑都依赖于富有前瞻性、引领性和可行性的理论指导,但区域国别学具有鲜明的应用型导向,其理论体系建设和研究方法创新并非从一开始就被学界所重视,在我国尤其如此,此前由于并未被确立为一级学科,这种以智库建设和实用导向为中心的学术发展理路也就无可厚非。目前,对区域国别学而言,其学科定位只是通过“法定”程序予以明晰,但并不意味着其在我
9、们按照既定逻辑共识所构建的知识系统中的定位也同时完成了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其内涵与外延的界定并未达到“稳定”状态,其被列于交叉学科门类本身就是明证。如何加强理论体系建设是区域国别研究者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只有当学界对这一学科的知识边界有了普遍的清晰认识,区域国别学才能实现知识领域层面的自成体系,并真正完成“学科化”的进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距此目标,我们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区域国别学跨学科的本质特征有助于克服传统各学科之间壁垒分明的狭隘性,为研究者提供跨越自身领域的机会。著名社会学家帕森斯敏锐地注意到,只有跨学科的研究才可能构建“科学知识的整体结构”。区域国别学也会为人文社会科学诸学科乃至于
10、相关的自然科学诸学科提供一个新的、具体的聚焦点,从而促进整体性科学知识的形成。所以,区域国别学的确立从根本上说不仅是功能目标使然,也是学术发展规律使然。2.3区域国别学理论体系构建区域国别学理论体系构建宜宜“行稳致远行稳致远”理论创新是学科发展的先导,理论体系的形成更是学科成熟的标志。随着区域国别学被设立为一级学科,关于其理论体系构建的探讨热度持续上升,其势日盛,每每话及此议题,学者迫切之情、欣喜之感多溢于言表,颇有理论已然成熟、体系已然成型之态势,对此我们需要更多的理性反思。区域国别学科自逐渐达成共识到正式获准设立于交叉学科门类之下,一直在厘清和解决从认识到实践的系列问题。被设为一级学科,确
11、实值得我们像迎接新生命诞生一样报以真诚而热烈的欢迎,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 年第 2 期4体系诸方面已成熟完备,问题均已得到解决。这一学科的很多理论和现实课题仍亟待广泛关注、深入讨论,不断凝聚学理基础。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区域国别学还是一门蓄势待发的年轻学科,其学科理论及体系建设尚处于摸索和实践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等特点,在推进过程中宜“戒急用缓”。其一,区域国别学因其所具有的跨学科性、综合性等特征,决定了这一学科的理论体系构建难以毕其功于一役,断不可急躁冒进、操之过急,而应做好步步为营、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任何形式的仓促定论以及
12、对于体系的急于定型都欠严谨和稳 妥。其二,区域国别学是以既有的其他学科理论架构、知识体系和方法范畴为基础展开工作的,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在解决问题、达成目标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归纳、发展学科理论,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探索中,进行理论凝练、知识构筑,这一探索过程将长期处于变动不居的动态发展中,远未达到诸如传统学科较为稳定、成熟的态势。其三,区域国别学的学科理论基础应进一步夯实,我们应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6 年 5 月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在积极继承既有理论框架和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重视融会贯通、推陈出新,聚焦影响人类前途命运的关键议题,获得具有原创性的理论成果,解决中国和
13、世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以持续渐进的革新精神实现理论创新。如此,才能在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学理论体系方面有所作为。唯有日积月累、循序渐进,才能水到渠成。假以时日,待区域国别学理论体系臻于成熟之际,也就意味着区域国别学已形成自成一体的知识体系,更意味着区域国别学无需再列于交叉学科的门类之下,而将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了。3学科要务学科要务3.1致用为要致用为要区域国别学具有典型的应用学科的基本属性,从而决定了其坚持遵循“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致用为要的宗旨。区域国别学的根本目的并非单一的知识生产知识的循环过程,而是探寻和回答时代命题的有效方案,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和达成具
14、体工作目标为行动指南。应用型学科导向决定了其具有显著的实用主义色彩,致用为要的学术目标导向理应置于区域国别学学科发展的首要位置。区域国别研究成果多以可信性的一手资料和翔实的数据作为支撑,具有鲜明的指向性和高度的可行性。我们要做的就是立足中国实际,“以时代关照”“以中国关照”和“以世界关照”为准绳,有效回答并着力解决中国和世界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坚守中国立场、彰显中国价值、凸显中国特色的理念、主张和方案。构建区域国别学理论体系宜“戒急用缓”53.2现象描述为基现象描述为基区域国别学的研究对象涉及众多国家和区域,民情、国情和域情迥然有异,政治体制、经济制度、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军事组织
15、、社会制度等判然有别,对于对象国家和区域的发展图景和多元议题进行基本的现象描述是构成区域国别学的学术根基所在;撷取事实知识是区域国别学的基本要务之一,其中既包括“历史现象”,也涵盖“现实现象”的系统描述与学理阐释,这需要利用各相关学科既有的概念体系和知识框架。区域国别研究者应该具有国别和区域事实性知识的专业学习经历,能够充分掌握特定国家或区域大量的事实性信息,拥有一手资料,并且精通当地语言,能够把研究对象的本土理论运用到自己的研究当中,同时通过田野调查和学术实践形成自身的区域国别知识结构并予以验证。3.3成因分析与归纳成因分析与归纳各种“现象描述”可以为人们认知和研究对象国家和区域提供基本素材
16、和通识知识,在此基础上,需逐步迈入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更高阶段,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学理层面的提炼、归纳与概括,系统总结区域国别研究的基本特点和一般规律,深入探究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及成因,进而探寻解决问题的路径、方案和对策。区域国别学同时还对社会科学学科的理论构建和学术验证具有重要意义。社会科学的理论,如民族主义、国家理论、民主理论、革命理论以及认同理论都会在区域国别研究的经验中得到检验和矫正。区域国别研究者在坚持对象描述的同时,可以逐步将研究对象拓展到更多的国家和区域,从而借助多元的研究方法进行概括和归纳。这一学术导向已经在当代社会科学中得出了一些颇为重要
17、的、具有实质内容的一般性结论。3.4趋势判断与应对趋势判断与应对风云变幻是国际关系的常态,区域国别研究者的重要职责就是要及时对此作出研判,并提出有效应对之策。当前的国际形势正经历着深刻复杂的演变,处于重大分化组合的十字路口,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日趋增多。世界总体发展趋势呈现“东升西降”的态势,亚洲经济展现的生机和活力日益受到世界的瞩目。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潮流的纵横交错,气候变化问题的日趋紧迫,跨国传染疾病的肆意蔓延,全球价值链、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迭代升级,令世界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可以说,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全球局势正呈现出历史问题与现实困境交错叠加的复杂态势,
18、区域国别研究者理应在系统深入的现象关注和学理分析的基础上,对诸多重大问题的演进趋势作出科学研判,提出有效的应对方案,这是新时代我国区域国别研究者义不容辞的学术使命和社会责任。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 年第 2 期63.5坚持系统性思维坚持系统性思维区域国别学应注意在两个方面坚持系统性思维:其一,区域国别学的研究对象不应仅局限于单纯的国别和区域范畴,还应注重加强研究国别与国别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国别与区域之间、区域与全球之间的关联互动,从民族国家、区域合作、全球治理的三重维度予以宏观审视和总体把握;其二,鉴于区域国别学具有的交叉学科属性,区域国别研究者应系统梳理历史问题的来龙去脉,详尽分析纷
19、繁复杂社会现象的内在机理,富有前瞻性地研判未来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方案时,要始终对跨学科、多领域和宽范畴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保持清醒认识、准确把握,并将此因素贯穿在学术研究和资政服务的所有环 节。*本文是作者在 2022 年 12 月 10 日首届“中国区域国别学 50 人论坛”上的主旨发言稿。(责任编辑:王冠珠)2023 年 3 月Mar.2023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Journal of Tianjin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第 30 卷第 2 期Vol.30 No.2110本期学术论文英文题目及摘要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
20、heoretical System of Area StudiesYU Jiang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a theoretical system of area studies with Chinesecharacteristics should certainly have a sense of urgency and respond to the needs of thetimes,and should be carried out step by step.Firstly,we should have a clearunderstanding of t
21、he discipline.The interdisciplinary which is not independent ismethodology-oriented.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area studies is inconclusive.Thetheoretical system,disciplinary system,academic system and discourse system of areastudies are underdeveloped.Secondly,five disciplinary tasks should b
22、e implemented,i.e.emphasis on application,description of phenomena,analysis of causes,assessment oftrends,and cultivation of systemic thinking.Keywords:area studies;theoretical system;discipline knowledge;discipline tasksTheoretical Value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Embodied-Cognitive Linguistics
23、WANG YinAbstract:The progress made by Cognitive Linguistics(CL)lies not only in findingconcrete methods for language analysis,such as image schema,metaphor and metonymy,conceptual blending,etc.,but also in far more important academic value.The ResearchTeam of SISU revises it as Embodied-Cognitive Li
24、nguistics(ECL),which is a valuablenativized research.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following topics:(1)Marxist-Leninistdialectical materialism returning to linguistic academia;(2)vigorously advocatingpostmodernist humenism;(3)interpreting the Kernel Principle of ECL;(4)fromsubstance theory to proc
25、ess theory:the explanatory power of Whitehead;(5)from thethree turns of western philosophy to the fourth turn:postmodernism.The colleagues inlinguistic circle should make a down-to-earth effort(not stopping with slogans)to carryout the thought of New Liberal Arts connecting literature,history and ph
26、ilosophy so as toget rid of the nest of pure language studies,broadly accept other schools,further widenour thinking,firmly march on the road of interdisciplinary and trans-disciplinary studies.We believe that the nearest discipline to linguistics is philosophy(including traditionalphilosophy,langua
27、ge of philosophy,postmodernist philosophy,Chinas post language ofphilosophy,etc.).This is where the theoretical value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ECLlie in.Keywords:Marxist-Leninistdialecticalmaterialism;NewLiberalArts;Embodied-Cognitive Linguistics;humanism;four turns;Process PhilosophyA Discussion of Embodiment and Cognition in the Translation of Wine Culture inPearl Bucks All Men Are Brot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