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环境艺术设计中民族神韵的探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21408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艺术设计中民族神韵的探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环境艺术设计中民族神韵的探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环境艺术设计中民族神韵的探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鞋类工艺与设计SHOES TECHNOLOGY AND DESIGN2023 年 9 月第 3 卷 第 17 期Sept.2023Vol.3 No.17127环境艺术设计中民族神韵的探究陶 亮(南昌理工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4)摘要:就整体角度而言,好的环境艺术设计必须要具备地域风貌特点,而民族神韵实际上就属于民族风貌的一种意境表达形式,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展现。相关设计师只有真正做到将民族文化作为依据,才可将其中所包含的美充分渗透到作品设计中。本文将对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民族神韵进行探究,促使两者有机融合,这也是推动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满足当代人们对环境艺术设计需求的主要方式。关键词:环境艺

2、术设计;民族神韵;融合方法中图分类号J524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2096-3793.2023-17-042The Exploration of the National Charm in the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TAO Liang(Nan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chang 330044,China)Abstract:From the overall point of view,a good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must have the characteris

3、tics of regional style,and the national charm actually belongs to a form of artistic conception expression of national style,and is also an important display of national culture.Only when they truly take national culture as the basis can relevant designers fully penetrate the beauty contained in it

4、into the design of their works.This paper will explore the national charm of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so as to promote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he two,which is also the main way to promote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meet the contemporary peoples demand for environment

5、al art design.Key words:environmental art design;national charm;fusion method引 言我国是一个具有 5000 多年发展历史且拥有多样文化的国家,56 个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由此可知,中华文化有着极强包容性,同时我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是历经几千年,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而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是针对广大人民群众所生存的空间环境展开创设,其目的是提供给人们更加优质的居住环境,并使其贴合居住者审美需求,在其设计中渗透民族神韵,可充分展现出各民族风采,进一步提高设计作品的韵味及内涵,进一步满足大众对其的审美要求。1 现阶段环

6、境艺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1.1 过度追求西方设计理念在过去发展阶段,不可否认因我国经济和西方国家相比较为落后,致使部分环境设计工作者对于我国民族文化缺少自信心,从而过度追崇西方设计理念,最终导致西方文化在我国大范围实行。且现阶段环境艺术设计发展中同样有着类似问题,部分工作者否定了我国传统风水学文化,认为其是一种封建糟粕,忽略了其独有的魅力及优势,致使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理念一直处在真空状态,设计师对西方环境设计理念盲目追求,导致民族地域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建设不断涌现,不同城市之间有着极度相似性,并未展现出民族特色及地域特色,大部分优秀文化古城在城建中逐步消失退却,更甚者还有古建筑在当前环境艺术设计过程

7、中,因工作者追崇西方设计理念而使得有着传统文化色彩的古建筑遭到损坏,被越来越多没有生机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取代。1.2 古代优秀设计作品逐渐消失作者简介:陶亮(1983-),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第 3 卷艺术设计鞋 类 工 艺 与 设 计128在西方环境设计理念强势侵入下,致使我国传统文化理念空间被不断压缩,而我国古代优秀文化建筑在其肆意侵入下逐渐萎缩。通过观察人们能够察觉到,在现代化城市中,除个别标志性城市古建筑外,很少能看到城市中具有大规模古代建筑,且我国传统建筑中能够彰显出环境艺术设计理念的大部分存在于乡村地域,譬如:西递古镇、“画里乡村”宏村镇等,其将古建筑和外在环境

8、整体保存下来。然而,在人类不断发展及时间推移下,这部分古建筑作品越来越缺失,且逐渐呈现出消亡状态,这是我国环境艺术设计在发展过程中的巨大损失1。2 将民族神韵融入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2.1 可推动环境艺术设计不断增强在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融入民族神韵元素,可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及方法实施与创造,各种各样环境艺术设计活动将彰显出各不相同的艺术风格,基于此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可称之为设计师文化知识、专业技能、思想情感、生活感悟以及文学素养等综合内容的有机融合体,且其也需要同文化内涵、时代背景和人们精神文化内在需求相吻合。民族神韵有着极其浓厚的文化底蕴,同时我国作为一个拥有 56 个民族的国家,各民族文化

9、神韵多种多样,将其充分融合到环境艺术设计中,可使整个设计艺术性及质量得到明显提升。而环境艺术设计和民族神韵元素的有机融合,需利用新的建筑材料和设计理念,通过多元化表现形式,将多姿多彩的民族神韵元素渗透其中,进而促使此项工作得以良好发展。如在巴蜀地区建筑设计中经常将竹竿作为建设材料,在众多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竹”也逐步演变成具有代表性的景观。2.2 可真正弘扬并传播民族神韵内涵民族神韵是我国民族身份的象征与重要体现,对其进行认可及弘扬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内容。在此种大背景下,民族、世界以及各国间的文化交流越发紧密,在国际舞台中传播和弘扬民族神韵能够使世界各国人民更加深入了解我国民族文化,同时也是新

10、时代下环境艺术设计最主要的发展方向。此项工作在新时代条件下将展现出多元化发展形势,进一步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发展给予环境及文化支撑2。3 环境艺术设计中如何展现民族神韵3.1 深入挖掘和研究民族文化我国拥有辽阔土地面积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生活在各个地区中的人们,因地理位置和不同宗教信仰,创造出的环境文化也有着明显差异,这就衍生出多元化地域文化特征,也就是民族文化。而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经过时间沉淀,所保留下来的精华,通常情况下其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分别为外显文化以及内隐文化,前者属于民族文化外在表现形式,其中蕴含多种元素,如:民族语言、服饰、文字、工艺以及民居民建等;后者则

11、是一种民族文化精神体现,如民族风气、信仰、思维模式、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等。在对其进行环境设计时,设计师应先整体考量其所处位置及文化背景,并对民族文化实施深入挖掘及分析,以此找到设计素材及灵感,如此一来才可使设计的子环境能充分融入到母环境中。例如,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展现汉字时,因我国民族文化博大精深,而汉字在其中有着独特代表性意义,是我国民族文化极为关键的元素,且汉字与西方文字有着明显差异,其本身具有极强艺术特点,方正字体展现出我国民族的浩然正气。汉字在漫长发展历程中形成多种书写方式,各种书写方法都会使人们产生不同的美的感受。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经常会应用到汉字元素,以此把设计者思想整体呈现出来,

12、如在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会徽设计时,对“文”字实施创新,表达出中华民族的艺术及文化底蕴,同时使用各种书写方式将其呈现出来,且在园林环境艺术设计中也经常能看到汉字元素,彰显出设计作品的内涵。3.2 选择民族元素中的形态3.2.1 彰显民族特色的装饰艺术品在以往室内环境设计过程中,大部分设计者过于注重对顶面、墙面以及地面的装修处理,从而忽视了对装饰品的点缀及陈设,然而随着新时期的到来及审美观念的不断转变,轻装修重装饰的设计理念已经在我国大规模盛行起来。加之我国拥有丰富的民族工艺,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展现之一,例如剪纸、刺绣、蜡染、布艺、陶瓷、钩针、编织、酿酒、灯笼、风筝以及印章等,应用好这些装饰

13、艺术品,可使室内环境呈现出独属于我国的民族神韵。但在选择这些艺术品进行装饰及陈设过程中,设计师应时刻遵循“宁缺毋滥、恰到好处”的准则,同时围绕环境的风格、需要面对的群体以及自身功能等进行科学合理地布置,使装饰品对室内环境设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切勿使其成为单纯的物品堆积与摆放。3.2.2 将民族元素与现代化元素有机融合把民族元素和现代化元素有机融合其实就是指,合理借助现代化设计方式针对部分传统元素实施设计与加工,以当代人的视角和审美需求创设出独具传统韵味的装饰,以此使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得以恰当展现。而当前使用第 17 期艺术设计陶 亮 环境艺术设计中民族神韵的探究129最为广泛的设计方法就是根

14、据相应形式美法,对两者展开形体、色彩以及材质肌理等多角度的融合。此种形式美法简单来讲即人们经过长期生产与生活,针对部分装饰素材,如隔扇、屏风、罩、架等在色彩搭配、比例设计、质感等角度生成的对美好事物的感知。例如,由我国著名设计师贝津铭先生设计的中国香山饭店,便是传统与现代艺术有机融合的优秀作品。香山属于原清代皇家园林,而贝津铭先生在设计香山饭店时并没有选用琉璃瓦的大屋顶,而是把江南民居以及我国传统庭院中的装饰素材和现代的构成形式结合到一起,恰当地借助了江南民居的白墙色调,再结合多个小庭院的构成,将香山的自然景观融入,使整个饭店的环境呈现出高雅却并不华丽、朴实且耐人寻味的意境,展现出了我国的民族

15、神韵。3.3 利用民族文化进行表意3.3.1 图案装饰我国民族图案种类极为丰富,各自都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及其内涵,在我国传统建筑及艺术装饰过程中,在运用民族文化素材时会被赋予一定的寓意,以此使设计作品更具内涵。如经常使用的“蝙蝠、鹿、鱼、鹊”等图案,主要就是因为“蝠”和“福”发音相同,有着幸福美满、五福临门、福从天降的含义;“鱼”同“余”发音一致,可将其寓意成“年年有余”;而“鹿”和“禄”同音,与喜鹊一同出现,“鹊鹿”谐音“爵禄”,有着封官晋爵,高官厚禄之意;另外在我国部分地区,如安徽人的家里也经常使用到仙鹤以及鲤鱼等民族图案,人们会将其装裱在屋檐上,寄托着着美好的寓意与愿望。3.3.2 花草树

16、木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融入植物时,也有着一定讲究,例如在我国传统园林建设中经常会使用到“梅兰竹菊”等植物,这同样属于一种隐喻,简单来讲就是借助植物的某种生态特点,赞扬崇高节操及高贵品行。比如梅花,在寒冬初春时开放,会给人们带来一种热烈的氛围,使人们在看到它时即可忽视寒冬的冷冽;也因梅花不惧严寒,在其他花草凋零时仍可傲然于雪中,其冷寒留香的独特个性,被文人称之为民族精神,进而被世人所热爱。而兰花因其“不为无人而不芳”的高洁品质,被世人称赞为“空谷佳人”,在我国古代,也有人将优秀文章称赞成“兰章”,将有着深厚情感的好友叫做“兰友”亦或是“兰谊”,于是兰花变成了人们歌颂美好事物的代表。而竹子由于其本身就

17、有“节”,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将其比喻成有着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深受人们推崇;菊花本身花形优美、色彩艳丽、清雅高洁,千年来被视作清雅洁身的代名词。3.3.3 光色声电色彩和灯光有着极为突显象征以及隐喻的作用,且色彩中冷暖色调和灯光的聚散均能够展现出相应主题,创设出某种氛围,尤其是在数字化电脑灯光技术的涌现,使得灯光艺术已从传统静态艺术表现逐步演变成动态艺术。电脑灯光的图案、色彩、图形以及光束的变化,共同组成了灯光特有的艺术魅力及语言,其能不依靠任何艺术载体,在三维空间中直观呈现。例如,大连现代博物馆无论是从色彩选用、材料选择、灯光效应,亦或者是音响配置等方面都体现了现代化特征,而灯光作为其

18、展区灵魂,在布展过程中被匠心巧运,其蓝色灯光基调代表着大连本地的浪漫气息,将各个展馆一同设置在整体风格中,用不同色调的灯光从展品局部照明入手,把展品特点衬托得极为明显。同时灵活使用影视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多媒体触摸屏等现代化呈现手法,无限放大观众参观的积极性。此外,各种色彩本身就有着一定视觉冲击。我国民族色彩主要为红、黄、青、白、黑 5种颜色,分别对应五行,代表着不同的精神寓意,如“中国红”表示吉祥如意,在我国世博会中国馆设计中就是将其当作主色调,以此彰显我国民族的好客与热情。由此可知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民族颜色的灵活使用可呈现出设计者思想,也是一项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4 结 语综上所述,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渗透民族神韵,一方面可促使该设计水平的提升,强化其设计的民族性;另一方面对民族文化元素的传承与发展有着促进及推动作用。而若想将民族神韵恰当融入其中,就需要设计师从宏观视角把握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同时能够利用设计细节彰显出传统文化特点。借助将民族文化同环境艺术设计有机融合,真正做到在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中展现我国优秀民族文化,进而使其得到良好弘扬与传播。参考文献:1 王文静.传统民族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J.艺术大观,2021(14):52-53.2 吴霞,熊建新.浅析传统民族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J.流行色,2021(02):48-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