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堆载引起的桥墩偏位受力分析及修复处治.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20963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堆载引起的桥墩偏位受力分析及修复处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堆载引起的桥墩偏位受力分析及修复处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堆载引起的桥墩偏位受力分析及修复处治.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35交通科技与管理工程技术0引言五桥互通主线桥共 11 联,全桥主体结构完成施工后,桥梁右侧出现大量弃方,第 11 联桥墩发生了严重偏位和开裂。该文从桥梁病害成因分析、结构验算、桥墩修复等方面介绍了该桥的维修设计过程。1工程概况该桥左幅第 11 联为 630 m 先简支后结构连续 T 梁;右幅第 11 联为 530 m 先简支后结构连续 T 梁。桥墩采用圆柱墩,最大桥高 25 m(图 1)。桥墩桩基采用嵌岩桩,桩端嵌入中风化砂岩约 3 倍桩径。该桥场地地质情况自上而下依次为素填土、强风化砂岩、中风化砂岩,覆盖层厚度为 58 m。2桥梁病害情况该桥第 11 联主体结构完成施工并浇筑桥面现浇层

2、后,右侧出现大量弃方,随即发现桥墩发生了严重的横向偏位和开裂,具体情况如下:2.1桥面系病害该桥左幅桥护栏及伸缩缝未发现明显病害;右幅桥护栏发生横向相对错位 1215 cm,右幅 49#墩处伸缩缝横向错位、损坏。2.2支座病害该桥第 11 联支座主要病害为支座移位、脱空和剪切变形,特别是左幅桥 51 号墩 52 号墩和右幅桥 50 号墩51 号墩支座出现翘曲变形。收稿日期:2023-08-08作者简介:王敏鉴(1979),男,本科,高级工程师,从事桥梁设计及咨询工作。堆载引起的桥墩偏位受力分析及修复处治王敏鉴,钱力,易清鹏(四川公路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41)摘要桥下堆载容

3、易导致桥墩偏位,造成下部结构损坏、梁体移位等病害,应引起工程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文章以重庆万利高速五桥互通主线桥为背景,介绍了该桥在堆载作用下的病害情况,重点分析了桥梁在堆载作用下引起桥墩偏位的原因及受力状况,结合该桥的设计方案对下部结构的修复作了详细介绍,为类似桥梁病害处治提供参考。关键词堆载;桥墩;偏位;修复中图分类号U4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8949(2023)17-0135-03图 1第 11 联立面及平面2023 年第 4 卷第 17 期136交通科技与管理工程技术2.3上部结构病害该桥第 11 联右幅桥发生明显横向移位,未发现梁体开裂、明显破损等其他

4、病害。2.4下部结构病害该桥左幅桥 51 号墩 52 号墩底及桩顶均出现环形裂缝,裂缝最大宽度为 0.35 mm;右幅桥 49 号墩 51 号墩底及桩顶出现环形裂缝,裂缝最大宽度为 0.22 mm。桩顶系梁出现多条 形裂缝,裂缝最大宽度为 0.80 mm。根据检测资料,该桥第 11 联桥墩发生严重横向偏位,部分桥墩桩顶偏位大幅超过规范限值,桩顶最大偏位达 770 mm(表 1)。检测报告所列桩顶偏位为实测桩顶坐标与施工验收资料的差值。表 1第 11 联桩顶偏位左幅墩号左 49左 50左 51左 52左 53左 54偏位/mm 552336558207右幅墩号右 49右 50右 51右 52右

5、53偏位/mm 89535770165桥墩横向偏位带动盖梁挡块与梁体发生挤压,挡块处发生严重破损,挡块出现断裂,甚至完全掉落。左幅桥 51 号墩 52 号墩及右幅桥 50 号墩 51 号墩盖梁挡块破坏严重。3病害原因分析该桥第 11 联处原地貌为沟谷地带,线路位于左低右高的斜坡面上。桥梁主体结构建成后,桥址附近其他工程在右侧大量堆载弃方约 70 000 m3,加之雨水侵蚀,使得弃土与原覆盖层一起沿着土石分界线滑动,引起多处地表开裂,滑动的土体对桥梁下部结构产生很大的水平推力,导致桥墩发生偏位,桩基与周围土体脱空1。下部结构与上部结构发生相对位移,进而引起支座剪切变形、翘曲,挡块断裂,护栏错位,

6、伸缩缝损坏等病害。通过现场弃方堆载与桥梁病害发生的时间关系、桥墩偏位方向和挡块、支座的损坏情况,以及地表裂缝变形特征,可以判定桥梁墩柱偏位、开裂等病害为桥区右侧弃方堆载诱发坡体变形所致,是典型的下部结构受外力作用产生的病害2。依据相关规范、原桥设计图纸、检测资料,对五桥互通主线桥第 11 联左幅及右幅桥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结构分析计算(图 2)。计算模型对桩基的受力状态作了一定的简化,假设岩面以上土体对桩基产生横向水平推力,水平荷载作用范围为地表至土石分界线,桩基在侧面所受的荷载为均布荷载。桩基从岩层顶面至桩底采用土弹簧进行约束。由于桩基所受的水平荷载大小无法预估,因此荷载大小通过反复试算确定

7、,直到计算桩顶位移与检测报告数据基本吻合为止。图 2左幅第 11 联计算模型在试算过程中,出现桩基钢筋应力达到屈服强度时,桩顶位移未达到实测偏位的情况,桩基已处于破坏状态,此时继续加大荷载,会导致计算结果失真。读取此时的桩顶偏位,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可判定桩基钢筋实际受力状态是否已经屈服。计算过程中如果桩顶系梁钢筋达到屈服强度,对模型进行修正,释放系梁两端转动约束,使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状态。根据计算结果左幅桥 50 号 52 号桥墩、右幅桥 49号51号桥墩桩基钢筋屈服时桩顶位移远小于实测偏位,桩基已处于破坏状态。以左幅为例,桩基钢筋屈服时桩顶位移与实测偏位的关系见图 3。这些桥墩编号与出现墩

8、底及桩顶裂缝、支座破坏、挡块开裂的桥墩编号基本吻合。桩基钢筋屈服部位发生在地面以下至土石分界线范围内,从外观无法进行检测,计算结果对桩基受力状态的判定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图 3左幅 11 联桥墩桩顶偏位其余桥墩桩顶位移达到实测数据时,钢筋应力、裂缝宽度处于规范限值以内。根据计算结果及检测资料综合分析,左 50 号/右 49号、左 51 号/右 50 号、左 52 号/右 51 号这 3 排桥墩桩137交通科技与管理工程技术基破坏严重,拟对这 3 排桥墩及桩基础拆除重建。对其余桥墩挡块、支座、伸缩缝等病害进行修复处治,对梁体移位进行复位处理。4桥梁病害处治该桥发生病害后,立即对桥梁右上方弃土进

9、行了清除,并设置了抗滑桩。根据监测分析,土体变形趋于收敛,有利于桥梁修复工作的开展。经过多方案比较,该桥采用永临结合的方式,内侧临时支架桩基同时作为新建桥墩永久桩基础。首先采用临时支架对上部结构实施整联同步顶升复位,再拆除原有盖梁及墩柱,在永临结合桩基上浇筑新的承台替换原有桩基础,再重建墩柱及盖梁,实现下部结构替换3。桥墩处治示意图见图 4。内侧永临结合桩基直径 1.6 m,设置在原桩基两侧,保证最小间距要求;外侧临时桩基直径 1.2 m;钢管柱直径 0.8 m,下端灌注混凝土。承台混凝土浇筑时将内排钢管柱下端包裹在内。重建桥墩施工完成重新落梁后,切除承台以上钢管柱,并恢复承台顶面钢筋。承台平面见图 5。图 5新建承台基础平面图 4桥墩处治示意图5结语桥下堆载容易引起地表变形,引起墩台及基础偏位,破坏桥梁整体结构,影响桥梁正常使用。该桥对下部结构的修复方案经过多方案比较,采用永临结合的方式,较好地解决了墩位处有限平面内永久桩基及临时桩基的布置问题,经实践表明处治效果良好。参考文献1 谌润水,胡钊芳,帅长斌.公路旧桥加固技术与实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2 张树仁.桥梁病害诊断与加固设计 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3 刘士林,许宏元,叶见曙,等.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JTG/T J222008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1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