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的教学反思 合肥市望龙学校 于翠芝本节课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第二课时内容,当时对本节课进行教学后就及时的进行了反思,根据学生练习效果,感觉是一堂成功的课。但是,在最后的期末考试中,第一眼看到解决问题的第4题,原题是“有一个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菜地,它的五分之三种了黄瓜,黄瓜占地多少平方米?”第一感觉就是肯定有学生会直接用边长的五分之三参与计算,结果不出我所料。通过这道题的完成质量,使我对本节课教学的实际掌握接受情况有了更深一步的反思。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让学生大胆的猜想公式-验证公式-运用公式,首先思起源于疑,让学生敢于提出猜想,围绕猜想,引导学生有目的
2、,有方向的围绕一个个问题自主合作学习,探索出真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验成功的快乐。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教学中感觉成功的地方:1.借助多媒体优化教学过程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学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增大了课堂容量,而且使教学活动更具有趣味化,活动化,自主化,更形象更直观的体现。如让学生用提前准备好的6个同样大小的5厘米的正方形来拼长方形,每一组同学在合作的时候,不一定能把全部的拼法摆出来。但是集合全班同学的力量,各种摆法运用多媒体动画直观演示。教学难点迎刃而解。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2.鼓励算法多样,体
3、现思维的训练过程教学过程中我不是要求学生去强行接受公式,从开始探索得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每排的个数乘以排数,进而和长方形的长与宽联系起来,每排的个数对应长,排数对应宽,然后提出问题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是长乘以宽呢?通过出示表格对应正方形的个数,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让学生分组摆不同形状大小的长方形,根据对应的数据来验证猜想的正确性,这样,通过自己的动手实验,学生在接受起来更容易。这里没有吧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作为例题,而是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自然的拼出正方形,如用9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可以拼出 摆3排每排都是三个的正方形。学生自然的从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到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上,又一次把探索的
4、机会给了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最终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合作等合作的活动,从直观到抽象,在理解的基础上水到渠成的概括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从而验证了这个猜想是正确的。学生在应用公式解题的时候也是得心应手,这是课后学生交的一份满意答卷。但是,我在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遗憾。1.就本堂课而言,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用6个同样的正方形拼长方形时,个别学生并没有真正的参与进来,还有的课前准备的正方形纸质薄,大小尺寸不均匀,以至于拼出的图形不便于观察。2.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知识的影响,学生在初次接受面积概念比较模糊,不管是面积还是周长,都和长方形的长与宽有关,运用起来容易混淆,另外在实际应用题中,有的并没有直接出现“面积”两字,如同期末试卷上面提到的一道应用题。其中,“它”指的是面积,很多同学误理解为边长,导致该题失分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