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校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路径探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9930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7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路径探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校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路径探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校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路径探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研究思想政治课研究202304高校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路径探析张晓明彭译萱【摘要】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在新的时代要求中应运而生,高校作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中坚力量,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具有引领作用,但在实践推进过程中仍存在不足,要坚持党的领导,以学生为主体,从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等多方面出发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理论支撑和平台支持。【关键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师;高校【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一般项目“互联网赋能教育的效能研究”(项目编号:CJF20033)阶段性

2、成果。西华师范大学2 0 2 2 2 0 2 4 年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一般项目“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中图分类号】G641【作者简介】张晓明,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四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南充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会长;彭译萱,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南充6 3 7 0 0 9)。【文献标识码】A“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展的需要,符合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能更高质量地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高校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方面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

3、设过程中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仍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高校应立足实践,发挥优势,主动作为,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发力。呈。”当前形势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时代发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民日报,2019年3 月1 9 日,第1 版。138高校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路径探析一、高校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具有引领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打开了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新局面,高校在党的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发挥着政策

4、理论宣讲、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引领作用。(一)高校是政策理论的宣讲者思政课是弘扬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渠道,高校是马克思主义和政策方针阐释、宣讲的重要阵地,高校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上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在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阐释、宣讲上也走在前沿。高校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通过政策方针的宣讲使一体化理念深人人心,通过理论的阐释让马克思主义旗帜高扬。高校承担着教学和科研的任务,高校思政课教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在进行思政课教学的同时,更是学术研究的主力军。高校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一方面通过学术研究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探本溯源,进行大中小学思政

5、课一体化理论的宣传,利用专题讲座、线上课程等形式辐射大中小学各学段、家庭、社会等,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理念的广泛传播和认同,加深大中小学各学段、家庭、社会等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理解,提高认同感,凝聚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的力量,构建全方位育人共同体,形成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的合力。另一方面在教学研究中,结合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特点,利用各学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进行理论的传播和政策的宣传,真正让理论入耳、人脑、人心,提高各学段学生的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实现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是大中小

6、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终端,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下培养学生的最后一环,既是培养学生的摇篮,也是师资力量的重要来源。高校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最后“一段渠”,是继小学的启蒙、中学的基础奠定后理论的深入,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和道德素养,让学生能自觉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使命担当,从知识层面和精神层面双管齐下进行育人,培育学生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高校,尤其是高校马院,在思政课教师培养中至关重要。高校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储备师资力量,在保证量的规模

7、基础上,从理论修养、道德素养、教师技能等方面人手进行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针对性培训,多方面、全方位地提升思政课教师质量,将优秀的思政课教师输送到大中小学各学段。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教师培训体系、教师评价体系,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打造坚定可靠的人才队伍。139思想政治课研究202304(三)高校是优质资源的聚集地高校聚集着人才、设备、技术等优质资源,有进行大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相关研究、牵头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交流平台的便利性,有利于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理论上和实践上的进步。高校涵盖哲、文、理、工、农、经济、教育、艺术等多个学科门类,各学科专业人才充沛,相关的

8、实训室、设备等较为齐全,科研实力强劲,高校一方面可有效利用本校人力、物力资源进行学术研究,探析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建设,充分利用多学科资源进行思政课的教学和研究,挖掘各专业学科的思政元素,将各学科特点融人思政课,同时根据多元素的融合,联系大中小学各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讲一堂有趣的思政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螺旋上升地接触知识,将思政课变成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将兴趣转化为动力,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性主动性,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另一方面还可利用大中小学实践基地等平台,打造育人共同体,与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交流经验,进行教学实践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了解大中小学思

9、政课一体化的实践状况,能够更进一步地了解到学生身心发展的变化,进而加大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增强大中小学思政课的实效性,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内涵式发展。(四)高校在实践中具有引领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重点工作,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思政课极为重视,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进行了谋划和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更是鼓励“各地高校积极开展与中小学思政课共建,共同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在党的高度重视下,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大有起色。理论上,近几年来,大中小学

10、思政课一体化的研究如火如茶,学者们针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来源、科学内涵、价值、困难、路径等角度进行多层次、多方面的研究,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提供了理论支撑。2 0 2 2 年华东师范大学发布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发展报告(2 0 2 2),是国内首个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年度发展报告,在梳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发展历程、政策支持、经验探索基础上,重点对2 0 2 1 年相关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研究展望,对未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实践上,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组建情况来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由高

11、校牵头稳步推进,高校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利用高校资源,在党的领导下,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引领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习近平: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人民日报,2022年4 月2 6 日,第1 版。140高校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路径探析二、高校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理念最早可追溯到2 0 世纪9 0 年代的德育一体化,但实质性推进是在近几年,高校贯彻落实在党中央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决策部署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积累了经验,但由于思维上的固化等原因,在实际推进中仍存

12、在一些问题。(一)与中小学互动交流不足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重在各学段统筹建立育人共同体。长期以来不同学段着眼于不同的教学目标,各学段“各管一段路”现象比较突出,忽视了全学段衔接式的、螺旋上升的整体育人,高校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着与中小学互动交流不足的情况,进而产生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教学模式不科学、在学术研究中自说自话等问题。大中小学各学段“各自为战”现象长期存在,各学段间缺乏互动交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部分思政课教师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认识上还有待深化,一体化意识需提高。各个学段间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流动性不足,高校在教学中,缺乏对其他学段的教学情况的了解,对学生的学习情况

13、和学习能力掌握得不够清楚,在大学阶段主要是进行理论学习,学段间缺少过渡期,造成教学目标的设定上不符合实际,教学方法上没有磨合期,学段间知识的难度上有跳跃情况,思政课教学效果欠佳。此外,高校在进行学术研究时,与中小学的互动交流不足,就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总体目标下的探讨交流有限。一方面,学术研究缺乏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实践调研,各学段间的隔阅使得教学经验、教学情况没有互通,对实际情况了解得不足引发研究成果的空洞。另一方面,各学段间的藩篱也使得高校的学术成果不一定能够运用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以提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质量,未能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导致资源浪费等问题。(二)高质量后备师资力量不足

14、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历来是主要矛盾,但随着思政课人才培养体系等的不断推进,思政课师资队伍规模不断壮大,量上得到很大提升,但质上还有待加强。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思政课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吸引了一大批人才,积蓄了后备师资力量,在量上大幅增加。2 0 1 8 年,自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2 0 1 8 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的通知后,各高校在博士研究生的招生中开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专项计划,大大促进了思政课后备师资力量的培养与储备。2 0 2 0 年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中提出,“高等学校应当根据全日

15、制在校生总数,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 5 0的比例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安排专项经费,用于保障思政课教师的学术交流、实践研修等,人才需求量的扩大和薪酬待遇的提升,吸引了一大批思政课教师人才,量的规模逐渐合格,但质的问题随之出现。一是高校在对思政课教师队伍量的扩充中,对于质的把控容易疏忽,人才输入的质量参差不齐,部分141思想政治课研究202304教师在理论素养、道德修养等方面有待提升,讲道理的水平欠佳,思政课效果有待提升,育人效果不够。部分思政课教师对思政课存在认识误区,一体化意识不强,在思政课教学中疏忽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螺旋上升性,在思政课教学中出现“拔苗助长”现象,教学不符合

16、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中没有充分发挥主观性、能动性去进行教学和研究。二是高校在人才输入后,师资规模的扩大后带来的人才培养的问题。人才大幅输入的同时,也带来了“如何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等问题,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有待革新,在人才培养、评价等方面还有待完善。在人才培养方面,道德修养的提升为难点,教学水平、研究水平的培养为重点,原有人才培养体系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背景下有待更新,在新的背景下思政课教师一体化意识和道德修养的提高是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部分思政课教师大中小学思政课在一体化上缺乏积极主动性,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从而循序渐进育人的问题上缺

17、少思考。在评价体系方面,当前的教师评价体系“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仍存在,而教学水平难以量化,评价体系在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方面,多以科研成果为依据,许多教师进行了针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学术研究,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实践容易偏废。此外,高校在人才输入后的人才使用问题也有待探讨,在配齐配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如何将高质量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实现最大化的效用,让思政课的实效性进一步提高,怎样利用人才优势进一步支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都是高校需思考和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问题。(三)研究和实践出现脱节高校是学术研究的主力军,随着党中央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高度重视,近几年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迅

18、速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传统“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体系更是助推了这波研究热潮,最终导致一部分理论成果脱离实践,现实性不强,在实践中忽视了教学,对教学的研究不足。在学术研究中,高校部分学者在进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学术研究时闭门造车,只关注理论本身,没有深入到实践中去,忽视了理论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淡化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致使理论对现实的指导意义不强。部分学者学术功利化倾向严重,背离初心,坐不住“冷板凳”,浮躁之风盛行,追求研究成果的数量、效率,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研究中浮于表面,缺少深层次的本质探寻,没有立足实践寻找真正的问题,导致理论成果缺乏实践意义,阻碍了大中小学思

19、政课一体化理论上的前进、实践中的推进。在教学研究中,高校部分教师追求学术研究成果的数量,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学研究,理念上有待更新,在教学目标上和教学方法上有待革新。部分教师虽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进行了充分的学术研究,但在教学研究方面欠缺,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利用和进一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问题还需加强研究,在实践中将理论落实也需加强。一是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理论不断发展下,部分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体化意识仍不强,没有真正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在教学中运用好,从而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出现脱节。二是在教学目标的研究中,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许多高校进行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背142高校推进大中

20、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路径探析景下的集体备课,对教学目标进行了研究,但在实践中部分思政课教师仍是按传统的教学方法,简单地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忽视了学生认知规律,没有按照更新的教学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的探索,教学内容脱离了实践。三、高校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路径优化高校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肩负重任,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依托高校资源,着力全过程、各方面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一)尊重规律:以学生为主体,探寻育人规律,服务社会发展规律“思想政治教育遵循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服从、服务于社会发展的规律。”这两大规律之间既有区别,

21、又有联系。高校在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发展中要把握好两大规律,聚焦学生这个关键主体,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社会发展的规律,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规律、发现规律和利用规律,促进个人发展,推动社会发展,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内涵式发展。一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和探索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认知规律。“人的认识不是直线(也就是说,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高校一方面要通过对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水平的研究,在教学中根据大中小学各学段的认知发展情况,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内容难度上的提高,对中小学各学段的知识进行理论深度的拓展,进行思想上的引领,使其认识到马克思主义

22、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并自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并利用学生自身的“形而上学性来助推学生树立崇高的、长远的、正确的理想信念。另一方面还要关注到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作为现实的人,总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受到客观物质条件等的制约,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有所不同,在不同阶段社会发展的情况也有所变化,要探索家庭环境差异、社会发展等带来的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变化的情况,掌握规律,利用规律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目标的设定。二是要尊重和探索社会发展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要面向社会,高校要想办好思政课,引领大中小学

23、思政课一体化的建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要始终跟上时代的步伐,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为社会发展服务。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正处于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发展形势总体向好,但在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方面仍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挑战。高校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要1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6 年,第1 2 3 页。2列宁全集(第5 5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1 7

24、 年,第3 1 1 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9 年,第5 0 1 页。143思想政治课研究202304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教学和科研中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解读和宣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思想教育人,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此外,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高校还应遵循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规律,在教学和科研中把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特点,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多方面地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校要利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规律进行育人,推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实

25、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提高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能力,将个人梦融人中国梦,做能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二)平台建设:搭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平台,加强互动交流高校聚合大量优质资源,与其他高校、社会等联系较为密切,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党的领导下,牵头搭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平台,加强高校与中小学、高校与高校、高校与社会等的互动交流,增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育人的实效性。高校要在党的领导下,一是要统筹搭建各高校间交流平台,为各高校提供经验交流的平台,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有重要引领作用的高校可通过平台交流一体化建设经验,交换思考和想法,从而发现不同地区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

26、化建设的联系和区别,探索规律,使得高校能更系统地认识和掌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规律,进而在教学和科研中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发展。二是要搭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平台,牵头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基地,增强大中小学间的交流,高校思政课教师能够实地调研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建设情况,走进各学段学生,了解学情,立足实践更好地进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内涵式发展。三是要搭建高校与社会的合作平台,打造育人共同体,一方面利用好社会资源,请道德模范、部队官兵、运动健儿等上一堂别开生面、独具特色的思政课,以丰富、生动的事例等提升思政课对学

27、生的吸引力,让思政课与社会更好地融合,破解传统的思政课就是理论宣讲课的认识误区。另一方面,立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实际,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对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目标,清晰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适时对教学目标进行优化和调整,培育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高校在平台搭建中,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等,以技术赋能,搭建线上交流平台,增加更便利、快捷的交流渠道,将课程音频、视频等收集整理,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使资源利用最大化。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能通过线上平台进行交流互鉴,同时还能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学生的心声、倾听社会和家庭的想法,多方面地认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开展情况,更科学地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28、促进思政课提质增效。(三)人才培养:培养高素质人才,打造高质量思政教师队伍“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要坚持将“育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9 年,第5 0 0 页。144高校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路径探析人与育师相结合”。一方面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尊重认识规律,循序渐进地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另一方面要打造高质量的思政教师队伍,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培养优质的师资力量。在育人方面,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结合上一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课程的开设,联系前

29、学段的教学方式、教学目标,进行教学目标的科学、合理设定,教学方式的承前启后,既要考虑到学生在前面阶段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式上给学生适应的过程,又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终身学习。在立德树人中,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另一方面要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崇高的、远大的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立场。在育师方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建设中,教师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教师素养的高低影响着育人的质量,高校在培育师资力量时,要从理论修养、认识水平等多个切入点对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提高,“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

30、伍”。一是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理论修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思政课教师是思政课的关键,思政课教师能否把道理讲好、讲清、讲活,关乎思政课的实效;如何利用各学段的特点,层层递进、循序渐进地讲道理,也关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实效性。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要使理论能够“说服人”,就要把理论讲清楚、讲明白,用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去打动人,让理论能够深入人心。高校在培育师资力量时,要注重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理论修养,提高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师讲道理的水平,鼓励终身学习,提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功底和知识素养

31、,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于思政课教学、研究中,同时紧跟时代步伐,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关注时事热点。在理论功底扎实的前提下,高校还要提高思政课教师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前提下的教学水平,使思政课教师能针对各学段学情,联系各学段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特点,用最合理的方式给学生讲清此学段应该掌握的知识、应该懂得的道理,将知识层层深人,上升高度,拓展宽度,在教学中身体力行地利用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立德树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要提高思政课教师认识水平,厘清认识误区。部分思政课教师把思政课看作是单纯的“政治课”、“宣讲课”,过分强调思政课的意识形态属性,忽略了其关键的育人功能,把

32、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作为政治任务去执行,没有认识到国之大者。高校要厘清诸如此类的认识误区,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师的认识水平,通过阐释、宣讲,让“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在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推进中,不断深化思政课教师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人民日报,2 0 1 9 年8 月1 5 日,第1 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9 年,第1 1 页。145思想政治课研究202304化的认识,牢记“国之大者”,深刻认识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对于国家、社会、个人的深远意义,

33、增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自觉性,在教学和研究中积极主动地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添砖加瓦。三是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高校在进行思政课教师的培育和培训中,要通过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让思政课教师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站位,站稳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认识、服从和维护大局。高校不仅要注重思政课教师政治素养的提高,还要加大对思政课教师政治方面的考察,确保理想信念不滑坡,及时扼杀“脱轨”苗头,保证政治立场不动摇。此外,高校在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增量提质中,在培育人才的过程中,要立足现实、放

34、眼未来,考虑到未来的师资力量供给情况,要充分考虑我国社会发展状况,在育人和育师中联系人口增长趋势,考虑当前我国人口结果失衡、老龄化严重、出生率降低的情况,在培育人才中树立大局意识,放眼未来,实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避免出现师资力量饱和、浪费的情况,要以需求引导供给。(四)教学科研:立足实践,回应现实,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统一高校教学与科研并行,要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统一,以教助研,以研助教,将两者统一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实践中。思政课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需立足实践,充分考虑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实现理论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在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的支持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

35、课一体化的发展;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实践中检验研究成果、发现现实问题、积累实践经验,进行新的研究。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研究决不能仅仅体现在研究成果数量的增加和研究队伍规模的扩大,要深入实践,体现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基本内涵和现实性问题研究中,坚持问题导向,树立大局意识,坚持思想性、学术性、实践性的统一,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高校在进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教学和科研中,一是要坚持问题导向。马克思指出:“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高校在学术研究中要立足实践,保持敏锐的觉,发现、分析和解决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术研究。如同马克思所讲

36、的:“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自已的反面。”高校在进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教学和研究中,要关注事物的反面,要关注学生在当前时代的异化现象,重视工具理性对人生存的价值基础的消解,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中螺旋上升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树立理想信念,找到价值感和意义感。二是要树立大局意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背景,立足国情、党情,关注国际局势,参考世界各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经验教训,居安思危,扬长避短。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民日报,2 0 1 9 年3月1

37、9 日,第1 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9 5 年,第2 0 3 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9 年,第5 8 0 页。146高校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路径探析年,高校要深入领会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实时跟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推进情况,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发现和分析现实实践存在的问题,放眼未来的发展,将二十大精神融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在实践中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

38、平,助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高校在开展好教学和做好科研的基础上,在实践中要将教学和科研相统一。高校在思政课教学中,不是单纯地宣读政策、重复马克思主义理论,而是要结合现实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教学中附上科研含量,进行系统地阐释和梳理,让理论能在大中小学各学段思政课中以不同的侧重点、多变的形式循序渐进地如活水般浸润人心,让理论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用思想的真理性感化人,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引导力、吸引力。在教学中还需根据思政课各学段不同受众,结合各学科科研成果,探索各学科思政元素,挖掘思政课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点,推动思政课在教学中把理论用新面貌、新方式展现出来,激发学生兴趣,能够自主学习,提高思政课实效性。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一一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 0 2 2 年1 0 月2 6 日,第1 版。1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