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新经济 2023 年第 8 期港澳台资企业在粤布局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钟韵周昱彤 摘 要 本研究旨在通过企业规模与空间分布大数据信息,分析近年来广东省港澳台资企业发展特征,重点梳理当前珠三角港澳台资企业的空间与行业布局情况,以及港澳台资企业在重点城市及重点区域的布局发展情况,立足于企业数量的现状分布与演变情况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发展建议。关键词 港澳台资企业空间布局行业布局 中图分类号 F27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461(2023)08-013-09凝聚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力量,充分发挥港澳台和海外独特资源优势,不仅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
2、复兴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提供广泛力量支撑,也有助于增强地区经济发展动力。近三年来,港澳台资企业在广东尤其是在珠三角的发展与生存状况值得关注。本研究拟立足于企业大数据,分析总结当前港澳台资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规模、空间分布、行业分布特征,以及港澳台资企业体量最大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四地的发展情况,提出若干引导推动港澳台资企业融入大湾区建设的建议。本研究运用天眼查这一国内知名的企业信息查询平台内大数据,展示广东港澳台资企业2020 年以来的布局发展情况,重点对当前珠三角港澳台资企业的空间及行业布局进行分析,梳理重点城市与重点区域内港澳台资企业的布局及发展情况,针对企业分布现状及演变趋势分析其
3、中所存问题,并据此提出未来发展建议,以期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继续鼓励引导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充分发挥投资兴业、双向开放的重要作用”(1)提供参考。2020 年以来,广 作者简介:钟韵,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周昱彤,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基金项目:2022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竞争力研究”(22JJD79008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481.14港澳台资企业在粤布局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东省港澳台资企业数量呈现持续上涨趋势,
4、根据天眼查的数据检索,截至 2023 年 6 月在粤共有111117 家港澳台资企业,较 2020 年增长 3171 家。下文着重分析 2020 年以来在粤的港澳台资企业布局发展情况。一、分区域的布局演变特征(一)珠三角是港澳台资企业的集聚区珠三角地区港澳台资企业数量规模庞大,广东省超 90%的港澳台资企业在此聚集。进一步利用地理集中指数这一反映研究对象集聚程度的重要指标对珠三角港澳台资企业分布情况进行测度(1),公式如下:G=100%i=1()t2niT (1)其中,G 为珠三角港澳台资企业地理集中指数,取值范围为 0100,G 值越大表示珠三角区域内港澳台资企业分布越集中,相反,G 值越小
5、表示珠三角区域内港澳台资企业分布越分散;ni表示城市中 i 港澳台资企业数;T 表示珠三角内港澳台资企业总数;t 表示研究范围城市总数。通过公式(1)测算地理集中指数 G=49.51%。若港澳台资企业均匀分布在珠三角各市,则地理集中指数应为 33.333%,实际所得地理集中指数大于均匀分布情况下的地理集中指数,这表明在珠三角市域尺度上,港澳台资企业的分布较为集中。(二)重点地市对港澳台资企业最具吸引力利用核密度估计法来反映港澳台资企业在区域内的空间集聚特征(2),核密度越高,说明企业在这一区域内的聚集程度越高,否则反之。假设 x1,x2,xn是分布密度函数为 f 的总体中所抽取的独立同分布样本
6、,f 在点 x 处的估计值为 f(x),对应公式为:fn(x)=i=1 k()nx-xih1nh (2)其中,x-xihk()表示核函数,n 表示港澳台资企业个数,h0 表示带宽,x-xi表示估计点 x到点 xi的距离。运用 ArcGIS 核密度分析绘制出广东省港澳台资企业核密度图,并采用几何间隔法进行分级(图 1),可以看出,港澳台资企业分布在广东全省各地市,其中“环珠江口 100 公里”黄金内湾上大部分城市集聚程度相对较高,广州和深圳两地港澳台资企业布局最为集中。布局的区位选择具有较为明显的核心-边缘特征:广州和深圳两市是港澳台资企业核心密集区,珠海、东莞、佛山等地市共同构成了港澳台资企业
7、次密集区,而距离核心区域较远的其他城市则港澳台资企业相(1)任英华,邱碧槐.现代服务业空间集聚特征分析以湖南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0,30(03):454-459.(2)刘锐,胡伟平,王红亮,吴驰,何劲.基于核密度估计的广佛都市区路网演变分析 J.地理科学,2011,31(01):81-86.15新经济 2023 年第 8 期对较少。图1广东省港澳台资企业分布核密度图广州、深圳两地对港澳台资企业显示出了强大吸引力,港澳台资企业数量在省内一直保持领先地位。2020 和 2023 年,深圳的港澳台资企业数量位列全省第一,广州位列第二,两地合计占比超过总量的五成,占广东省港澳台资企业总数的比例无
8、显著变化(图 2)。其中,注册资本1000 万元以上的港澳台资企业,在深圳最为集中。深圳目前拥有注册资本 1000 万元以上的港澳台企业 9501 家,IPO 上市港澳台企业数量近百家。广州注册资本 1000 万元以上的港澳台企业5072 家,IPO 上市港澳台企业近 50 家。图2广州和深圳港澳台资企业占广东省整体数量比重珠三角地区其他城市中,珠海、东莞两市港澳台资企业分布数量也相对较多。相比广东省内其他城市港澳台资企业数量增长情况,珠海港澳台资企业的增长速度省内领先,其中近 50%的新增企业落户于横琴;但从港澳台资企业注册规模和上市情况看,珠海与广州、深圳两地相比差距较为明显。以外贸型制造
9、加工业起家的东莞市,多年来吸引了大量港澳台资进入本地的制造业16港澳台资企业在粤布局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行业,当前全市制造业实际外资占比超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一半,港澳台资企业数量仅次于广州、深圳、珠海三地,位列广东省第四位。(三)三大合作平台是港澳台资企业布局重点近年来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1)对港澳台资企业的集聚效应十分显著。2021 全年及 2022年上半年,三大合作平台实际吸引港澳台投资额占全省比重的 30%左右,至 2023 年 6 月共有港澳台资企业 17341 家,合作平台发挥的重要门户枢纽功能作用为港澳台资企业的进入和集聚提供了强大吸引力。南沙区港澳台资企业数量逐年增长,2
10、023 年共有 3069 家正常经营港澳台资企业,对比 2022年 2978 家、2021 年 2956 家的数量规模来看,呈现出逐年小幅增长趋势。同时,青创企业不断积极融入南沙发展,港澳台青创团队在 2022 年至 2023 年的一年间,从 117 个增长至超 400 个,青年共融共创、建设南沙的集聚效应已经形成,有效助力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横琴港澳台资企业增长速度领先于其他两大平台,企业数量从 2021 年底的 6651 家、2022年底的 7224 家增长至 2023 年 6 月的 7471 家。其中,澳资企业参与横琴建设的热情最为高涨,2022 年上半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新登记澳资企
11、业占合作区新登记企业总数的 19%。与其他两大平台港澳台资企业数量有所增长的态势相反,前海近三年港澳台资企业数量规模整体上出现了小幅度的下降趋势,在 2021 年底为 6889 家,2022 年底为 6926 家,到 2023 年 6月跌至三年内最低水平 6801 家。虽然企业数量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但前海实际使用港资在三大平台中却处于领先水平,2022 年使用港资 56.08 亿美元,占深圳市的 60%。二、分行业的布局演变特征(一)服务业企业数量已超过制造业企业广东省港澳台资企业现多布局于服务行业。改革开放初期,香港和珠三角凭借着同属广府文化区的地缘和人缘联系,形成了“前店后厂”且集中于制造
12、业领域的产业合作模式,而香港回归以后,珠三角与其之间的产业联系开始转向到服务业领域(2)。广东省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十二五”时期广东港澳台商投资制造业企业数量有所减少,第三产业企业数量明显增加。发展至今,在粤港澳台资企业在服务业领域布局的数量规模已超过制造业,根据天眼查平台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 6 月在粤港澳台资企业中服务业和制造业中的布局数量占比分别为 64.44%、30.90%;在珠三角地区服务业与制造业数量占比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服务业企业占 65.86%,制(1)2014 年12月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涵盖三个片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珠海横琴新区片区
13、。2021 年 9月和 2022 年 6月,国务院先后发布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前海、横琴、南沙三个片区均获扩容。本研究的分析时段跨越了三个片区的扩容前后,因此,研究以天眼查检索获得的企业地址信息统计各片区的企业布局情况,而不考虑三大片区扩容前后空间范围变化的统一。为论述方便,全文统一表述为南沙、前海、横琴。(2)钟韵,胡晓华.粤港澳大湾区的构建与制度创新:理论基础与实施机制 J.经济学家,2017(12):50-57.17新经济 2023 年第 8 期造业企业占 30.54%,由此可见,服
14、务业已取代制造业成为港澳台商在粤的投资重点。珠三角各地级市服务业、制造业港澳台资企业数量存在较大差距。由图 3 可以看出,在服务业领域,除东莞、惠州、中山、江门以外,其他城市的港澳台资企业在服务业的布局数量显著高于制造业,其中,深圳聚集的企业最多,和珠海、广州在企业数量上与其他城市拉开较大差距;在制造业领域,深圳市内港澳台资制造企业数量上依然占据领先优势,广州的港澳台资制造企业数量也远不及服务业,而东莞作为广东制造业重镇,吸引的港澳台资企业数量远超服务业,是除深圳外全省港澳台资制造企业最为集中的区域。图3珠三角各市服务业和制造业港澳台资企业数进一步分析发现,各城市港澳台资企业在不同行业内的布局
15、规模侧重有所不同。由于珠三角各城市投资环境存在差异以及港澳台资企业投资侧重领域有所不同(1),珠三角内各城市的不同行业领域的港澳台资企业数量表现出较大差异。在服务业领域,广州、深圳、珠海、东莞四地的港澳台资企业多布局于研发试验、信息技术等高技术领域,且广深两地港澳台资企业在房地产、商贸服务和货币金融服务行业的布局也较为集中;在制造业领域,广州、深圳、东莞、珠海、惠州等地的电子设备制造业最受港澳台资企业青睐,除珠海外其他四个城市的港澳台资企业在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布局相对较多。相较于珠三角区域内中心城市,省内其他城市的港澳台资企业在各行业中无明显集中现象,布局均较为分散。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横琴、前海
16、、南沙三大平台的港澳台资企业也同样多布局在服务行业。根据天眼查平台数据统计发现,三大平台的港澳台资企业多布局于商务服务、货币金融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等高端服务行业;对比之下,进入制造业领域的港澳台资企业数量非常有限,大多制造业细分行业内的港澳台资企业数量占比不足 1%。(二)先进制造业内港澳台资企业占比较小(1)黎熙元,杜薇,余文娟.港澳资企业对珠三角城市投资环境的评价基于 2010 年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J.亚太经济,2012(04):136-141.18港澳台资企业在粤布局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作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排头兵,广东省坚持“制造业立省”,提出“制造业当家”
17、,致力于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以形成强大的产业整体竞争优势。大湾区近年来在不断优化对外开放格局和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方面取得了成效,但港澳台资企业在先进制造业中布局仍相对较低。与纺织、橡胶和塑料制品、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等传统制造行业内港澳台资企业数量规模相比,先进制造行业内仅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中港澳台资企业数量规模相对较大,汽车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广东省重点发展的先进制造行业内港澳台资企业数量规模占比明显较小,仅占制造业内港澳台资企业总数的 1%左右。(三)服务业企业主要集中于传统服务行业从基于大数据统计的广东省港澳台资企业在各行业的分布数量来看,偏向传统行业的商贸服务型企业居多,
18、其中批发业和商务服务业的港澳台资企业数量规模领先于其他传统服务行业,二者分别占服务业企业总数的 25.51%、16.28%;相比之下,战略性新兴服务行业的港澳台资企业数量占比较小,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专业技术服务类企业数量仅占服务业企业总数的不足 10%。粤港澳三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合作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三地法律制度不同、要素流动不畅等原因,尚未形成新兴产业的创新协同效应。三、发展态势研判(一)港澳台资企业在高技术服务业领域的增长动力有待提高总体来看,2023 年广东高技术服务业的港澳台企业数量与 2020 年相比增长趋势不明显,在整体企业数量中一直保持较小比重,
19、占比不足 7%。近年来内地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行业港澳台资企业虽有所涉猎,但数量规模仍然较小,究其原因,当前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在科创领域的合作模式尚未明晰,一定程度上对港澳台资进入科创产业领域的意愿和积极性造成了影响。以高校科研人员为例,作为港澳企业进入大湾区科创领域投资的重要智力支持,香港高校的科研群体中尚未形成利用珠三角产业基础资源将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浓厚氛围。可见,虽然港澳高校在国际上排名靠前,但支持教研人员将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扶持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这将对广东的港澳资本进入科创产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表1广东省高技术服务业港澳台资企业占比变化情况高技术服务行业港澳台资企业占总体数量比
20、重(2020.6)港澳台资企业占总体数量比重(2023.6)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5.67%6.13%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4.26%4.20%专业技术服务2.37%2.35%数据来源:根据天眼查平台数据处理19新经济 2023 年第 8 期(二)港澳台资进入先进制造业亟需进一步引导近三年来广东省先进制造业中除电子设备制造业内港澳台资企业数量规模占总体比例有所下降外,其他先进制造行业内港澳台资企业数量比重变化不明显,在粤港澳台资先进制造企业数量占比均低于 10%,由此可见先进制造业内港澳台投资仍有较大空间。上已述及,当前珠三角的制造业产业链优势和港澳的科创资源对接成效尚不显著,港澳台资金如何通过融入珠
21、三角产业链进入先进制造业领域并发挥港澳独特优势的发展思路尚未明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港澳资本进入高技术制造业领域的意愿。表2广东省先进制造业港澳台资企业占比变化情况高技术服务行业港澳台资企业占总体数量比重(2020.6)港澳台资企业占总体数量比重(2023.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8.45%8.09%仪器仪表制造业0.59%0.60%汽车制造业0.44%0.46%医药制造业0.22%0.25%运输设备制造业0.15%0.17%数据来源:根据天眼查平台数据处理(三)三大合作平台内港澳台资企业进入制造业领域的意愿或能力不够足根据行业分类在天眼查平台筛选出三大平台的制造业港澳台资企业发现,
22、三年来,南沙、前海、横琴合作区制造业港澳台资企业数量占比相较于 2020 年同期水平仅有小幅上涨,与高端服务业相比,企业数量占比明显偏低。截至 2023 年 6 月,南沙制造业企业数量占全部港澳台资企业的12.54%,该比例在前海和横琴则分别为 5.94%、7.56%;而服务业企业数量在南沙、前海、横琴三大平台分别占港澳台资企业总量的 85.24%、91.80%、86.24%。对比 2020 年同期水平,三大合作平台制造业港澳台资企业数量占比增长仅约 1%,变化并不显著。近年来,广州、深圳和珠海等地在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均有较大的支持举措,制造业发展成绩可圈可点,但港澳台资企业尚未充分融入制造业的
23、发展之中。作为广州制造业重镇的南沙,汽车制造业连续四年突破千亿元大关,但该产业中港澳台资仅进入了不到 10 家企业。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 提出要“依托前海建设集聚区,打造高端制造示范区”,但统计发现,前海仅电子信息制造业中港澳台资企业超 5 家,在汽车制造等其他高端制造行业仅个别港澳台资企业参与其中。横琴将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作为主要引擎来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但高技术制造业中港澳台资企业仅在专用设备、医药制造及电子信息制造业数量超 10 家,占区域内港澳台资企业总量的比例低于 5%。由此可见,虽然三大平台已具备了较好的制造业产业链发展基础,港
24、澳台资企业亦将其作为进入大湾区的布局重要选项,但却未能充分融入当地的制造业产业链。20港澳台资企业在粤布局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四)服务业企业发展对规则衔接提出更高需求三大平台高端服务产业内港澳台资企业已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集聚效应。南沙、前海、横琴三大平台港澳台资服务业企业分别占比 85.24%、91.80%、86.27%,其中高端服务业企业占比超30%。进一步统计高端服务各细分行业的港澳台资企业数量发现,商务服务企业数量最多,在三大平台中占比均超 15%;科技推广、信息技术两类服务业的港澳台资企业在前海占比约 20%、横琴占比约 13%、南沙占比近 10%。服务业是粤港澳合作制度安排的重点支持领
25、域,广东自贸试验区也瞄准高端服务业,大力吸引高质量外资项目,打造粤港澳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但由于广东与港澳台在营商环境制度规则方面存在差异,结合目前三个重大平台内港澳台资企业在服务业布局集中的现状,未来招商引资过程中,港澳台资服务业企业将可能面对深度融合所需的规则衔接更进一步需求。四、结论与策略建议通过对广东省港澳台资企业区域分布和行业分布特征的考察,主要得到以下研究结论:从区域布局的演变特征来看,近年来广东省港澳台资企业呈现出在珠三角集聚的布局态势,广深两地对港澳台资企业的吸引力最强,成为核心密集区;珠海、东莞两地内企业数量规模的省内排名也居于前列,珠海企业数量的增长速度更是领先于省内其他城
26、市;南沙、前海、横琴三大合作平台在吸引港澳台资企业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对于港澳台资企业表现出了显著的集聚效应,成为了港澳台资企业进入广东的重要平台。从行业布局的演变特征来看,服务业已取代制造业成为港澳台商在粤投资重点,港澳台资企业在服务业领域布局的数量规模已超过制造业;与传统制造行业中港澳台资企业数量规模相比,先进制造业中港澳台资企业布局有所欠缺;同样,服务业领域中以商贸服务业为主的传统服务行业是港澳台资企业进入的主要领域,战略性新兴服务行业的企业数量不足。基于以上研究,针对港澳台资企业在粤发展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利用重点区域平台带动,留住港澳台资企业并促进其转型升级。建议梳理分析广东现有
27、重点平台港澳台资企业相关政策,摸清企业发展现状,厘清政策促进企业发展取得的成效与留存困难阻碍;着力发挥自贸区与产业园区、创新园区资源优势,招引更多专精特新港澳台资企业集聚发展。第二,高度关注港澳台资企业的转型升级问题。从转型成本上对港澳台资企业予以帮助,抓住推动低效工业园区改造的重大机遇,对港澳台资企业用地状况进行精准摸查和效能评价,全面推动低效工业园区升级改造;坚持科技赋能,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符合条件的固定资产一次性税前扣除等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支持港澳台资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企业)的技术投入,增强其留在广东继续发展的信心。第三,广泛开展港澳台资企业发展需求摸查做到对症下药。充分
28、了解港澳台企业发展现状及需求,根据港澳资企业实际需求为企业提供差异化、精细化服务,厘清当前广东省的相关政策对港澳台资企业发展的实施效应;加强政策宣讲解读和信息帮扶,对助企纾困及惠企服务、科技助21新经济 2023 年第 8 期企及招商引资等相关政策进行介绍,增加港澳台企业在粤发展信心,帮助其把握广东高质量发展机遇。第四,强化引导港澳台资企业与粤企合作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港澳台资企业融入内地产业链与供应链,通过整体规划、联动协调,形成良好的创业服务环境。助力港澳青创企业打通市场渠道,为其进入知名企业的采购系统创造对接机会;为港澳青创企业提供与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开展交流学习的机会,通过同行交流活动,加速新产品市场验证,及时调整产品发展方向,进一步适应市场需求,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合作。责任编辑:陈茜